admin 管理员组

文章数量: 1086019


2024年12月28日发(作者:scalar opencv)

基质金属蛋白酶

细胞外基质和基底膜重塑是癌细胞侵

袭转移过程中的关键环节,需借助于蛋白降

解酶的表达和激活。基质蛋白酶主要有以下

数种:丝氨酸蛋白酶类,包括血浆酶原激活

剂;半胱氨酸蛋白酶类,包括组织蛋白酶D

在内的溶酶体酶;金属蛋白酶类

(metalloproteinases)[1]。金属蛋白酶类

在肿瘤侵袭过程中的作用近年来倍受关注,

大量证据表明基质金属蛋白酶,特别是基质

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2,MMP-2)在肿瘤细胞

介导的细胞外基质降解中起关键作用,临床

研究表明,MMP-2活性和表达的增加与人类

多种恶性肿瘤侵袭转移潜能及预后密切相

关[2~4]。

一. MMP-2基因及其表达和激活的调节

MMP-2基因位于人类染色体16q21,由

13个外显子和12个内含子所组成,结构基

因总长度为27kb,与其他金属蛋白酶不同,

MMP-2基因5′旁侧序列促进子区域含有2

个GC盒而不是TATA盒[5]。MMP-2以前酶

原的形式由多种细胞分泌,如成纤维细胞、

巨噬细胞、内皮细胞和恶性肿瘤细胞等。与

其他金属蛋白酶相似,MMP-2分子含有氨基

末端片段、金属结合片段及羧基末端片段,

其中带有高度保守序列PRCGV/NPD的氨基末

端具有一个不配对的半胱氨酸残基,该残基

与激活位点的锌原子相互作用介导着MMP-2

的前体状态;金属结合片段是公认的锌结合

部位,其含旁侧有2个组氨酸的保守序列

HE-GH;羧基末端具有类似凝血酶的片段,

该片段的具体功能尚未明确。此外,MMP-2

还具有一个58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明胶结

合片段,此片段与纤维连接素的明胶结合Ⅱ

型基元相似[6]。目前认为,MMP-2表达和

功能的调节发生于转录、分泌、前酶原的激

活、细胞表面的结合以及与来源于肿瘤或宿

主细胞的MMP抑制剂的相互作用等多个不同

的水平。

MMP-2的转录调节与其他金属蛋白酶相

比具有一定的独特性,如佛波醇酯(phorbol

ester)通过AP-1位点的介导增加MMP-9和

间质胶原酶的表达,而MMP-2基因促进子区

域未能测得AP-1位点[5];转化生长因子

-β1(TGF-β1)通过其抑制元素TIE抑制间

质胶原酶的表达[7],而TGF-β1却能诱导

人类细胞株转录出高水平的MMP-2信使核糖

核酸(mRNA)[8]。此外,整合素受体和

TN(Tenascin)亦能诱导MMP-2的转录表达。

MMP-2在细胞外以前酶原的状态存在,体外

实验表明有机汞化合物和蛋白酶等均可通

过干扰氨基末端不配对半胱氨酸残基与激

活位点的锌原子间的相互作用,导致前酶原

氨基末端80个氨基酸片段的自身催化降解

转化成酶原,获得胶原溶解的活性,激活的

酶原进行自身蛋白降解,最终产生具有稳定

活性62KD酶,这种激活过程被称为“半胱

氨酸开关(cysteine switch)”假说[9]。

由于膜型MMP即MT1-MMP的成功克隆和

排序,MMP-2在体内激活的受体机制已被基

本阐明。将MT1-MMP质粒转染入Cos-1细胞

株内后,MT1-MMP即表达于该细胞株的胞膜,

并导致MMP-2酶原的特异性激活[10]。研

究发现,MMP-2酶原的激活依赖于由

TIMP-2(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2)与MT1-MMP结合始动

的一个三元复合体的形式,虽然高浓度的

TIMP-2抑制MMP-2的活性[11]。

MMPS活性调节的关键是TIMPS对其酶活

性的抑制作用。研究表明MMP-2及其前体均

可与TIMP-2结合,但结合位点并不相同。

MMP-2前体-TIMP-2复合体在不裂解的情况

下仍可被继续激活产生MMP-2活性,该活性

能被额外的TIMP-2完全抑制[12]。所以

MMP-2与TIMP-2的相对浓度最终决定MMP-2

胶原降解的能力。MMP-2的主要底物为Ⅳ型

胶原,其次还有Ⅴ、Ⅶ、Ⅸ、Ⅹ型胶原及纤

维连接素和弹性蛋白等。

二. MMP-2与恶性肿瘤的侵袭转移

体外实验结果显示,ras基因诱导的恶

性肿瘤细胞株的MMP-2表达增加,激活MMP-2

的单克隆抗体能促进A2058细胞株的侵袭能

力,而抑制MMP-2的单抗则使A2058细胞株

穿透重组基底膜的能力明显减弱[13]。

TIMP-2对肿瘤侵袭转移的抑制是MMP-2与肿

瘤侵袭转移相关性的又一佐证。TIMP-2过度

表达,能抑制转 移性ras转化小鼠胚胎成

纤维细胞裸鼠静脉注射后肺转移灶的形成,

以及体内肿瘤的生长速度和癌细胞的浸润

特性[14]。Vaisanene认为[15]MMP-2表

达是皮肤黑色素瘤的独立预后因素;Levy

[16]采用Northern印迹分析技术发现72%

的直、结肠腺癌MMP-2 mRNA水平异常增高;

Poulsom等[17]采用原位杂交技术,结果

显示结肠肿瘤组织间质细胞能合成MMP-2,

且与肿瘤细胞一起参与浸润癌特异性的组

织重塑和基底膜降解过程。Davies[18]研

究表明膀胱癌组织中MMP-2 mRNA主要位于

间质细胞而不是肿瘤上皮细胞,MMP-2表达

水平与肿瘤分化程度及浸润深度密切相关。

免疫组化染色显示MMP-2蛋白主要表达

于肿瘤细胞膜和胞浆内,而原位杂交技术则

发现MMP-2 mRNA主要存在于肿瘤细胞周围

的间质细胞如成纤维细胞和内皮细胞。两种

方法结果不一致的原因可能是(1)肿瘤细胞

摄取来源于成纤维细胞的MMP-2蛋白;(2)

肿瘤细胞与间质细胞MMP-2 mRNA翻译率及

细胞内蛋白贮存能力的不同;以及(3)原位

杂交技术和免疫组化检测阈值的不同等

[19]。多数学者认为肿瘤细胞和间质细胞

均能合成MMP-2,且肿瘤细胞可通过多种机

制诱导间质细胞MMP-2的合成和分泌。如肿

瘤细胞表达的一种与免疫球蛋白超家族同

源的细胞表面受体,胶原酶刺激因子(TCSF)

又称细胞外MMP诱导因子,能刺激成纤维细

胞的MMP-2表达[11]。

三. MMP-2与胃癌侵袭转移的关系

MMP-2与胃癌关系的研究是近年来开展

的新课题。1994年Schwart等[20]研究胃

癌细胞株SK-GT的MMP-2 mRNA表达,结果

发现浸润型细胞株SK-GT1、SK-GT5及SK-GT6

表达MMP-2,而非浸润型细胞株SK-GT2和

SK-GT4不表达MMP-2;此外,MMP-2表达阳

性细胞株来源病人的预后明显差于阴性者。

D′Erric等[21]报道正常胃黏膜上皮MMP-2

呈阴性表达,胃癌细胞MMP-2主要表达于细

胞膜,分化差的胃癌细胞MMP-2表达阳性率

显着高于分化较好者,进展期胃癌的MMP-2

阳性率高于早期胃癌。提示MMP-2表达的检

测有助于胃癌病期进展的评估。Sier等[22]

研究表明胃癌组织的MMP-2表达显着高于邻

近非癌黏膜组织,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

MMP-2高表达胃癌患者预后较差。后继研究

检测胃癌组织MMP-2及其非活性前体的表达

情况,发现进展期胃癌和早期胃癌MMP-2前

体的阳性率分别为67%和46%,MMP-2则仅限

于进展期胃癌,血管侵犯阳性的胃癌MMP-2

前体阳性率显着高于阴性者[23]。1996年

Nomura[24]通过采用免疫组化、三明治酶

免疫分析及明胶酶谱学等多种测检手段,研

究发现MMP-2主要表达于进展期胃癌,并与

肿瘤的血管侵犯密切相关,认为MMP-2前体

的激活是胃癌细胞扩散的关键环节。Mori

[25]通过分析MT1-MMP和MMP-2在胃癌组

织中的表达情况,认为MT1-MMP通过胃癌的

胃壁浸润和淋巴结转移影响患者的预后,

MMP-2激活与胃癌进展密切相关。Caenazzo

[26]研究胃癌组织MT1-MMP与MMP-1 mRNA

的比率,发现检测MT1-MMP与MMP mRNA的

比率可作为胃癌术前新的分子生物学预后

指标。然而,有研究表明MMP-2表达仅与胃

癌患者生存率有单因素相关的趋势,而不是

预后的独立指标,高uPA受体表达的胃癌患

者组则存在MMP-2与预后的相关性,提示仅

在MMP-2的激活酶过度表达的情况下,MMP-2

可作为胃癌的预后因素[27]。

TIMP-2与MMP-2在胃癌侵袭转移中的重

要性亦颇受关注。一项前瞻性研究表明,胃

黏膜内癌TIMP-2表达阳性率为63%,MMP-2

阳性率为19%,进展期胃癌TIMP-2表达阳性

率下降而MMP-2阳性率升高,预后分析结果

显示胃癌原发灶TIMP-2高表达而MMP-2低

表达者生存时间显着延长。所以TIMP-2和

MMP-2在胃癌的负相关作用作为整体调节胃

癌细胞的浸润转移,并可能具有重要的预后

意义[28]。

四. 小 结

MMP-2的表达、有效激活及蛋白降解功

能的发挥受诸多因素如膜激活剂、整合素受

体的表达及基质成分和TIMP-2的调控。大

多数研究表明,MMP-2表达与胃癌侵袭转移

及预后密切相关。然而,对MMP-2及其与胃


本文标签: 胃癌 细胞 表达 肿瘤 蛋白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