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管理员组

文章数量: 1086019


2024年4月28日发(作者:创世神教程)

医学免疫学名词解释

第一章免疫学概论

1.免疫

(immunity):是指机体识别“自己”与“非己”抗原,对自身抗原形成天然免疫耐

受,对非己抗原发生排斥作用的一种生理功能。正常情况下,对机体有利;免疫功能失调时,

会产生对机体有害的反应

2.固有免疫应答

(innateimmuneresponse):也称非特异性或获得性免疫应答,是生物体在

长期种系发育和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系列防御机制。此免疫在个体出生时就具备,可对

外来病原体迅速应答,产生非特异性抗感染免疫作用,同时在特异性免疫应答过程中也起作

用。

3.适应性免疫应答

(adaptiveimmuneresponse):也称特异性免疫应答,是在非特异性免疫

基础上建立的,该种免疫是个体在生命过程中接受抗原性异物刺激后,主动产生或接受免疫

球蛋白分子后被动获得的。

4.免疫防御

(immunologicdefence):是机体排斥外来抗原性异物的一种免疫保护功能。该

功能正常时,机体可抵御病原微生物及其毒性产物的感染和损害,即抗感染免疫;异常情况

下,反应过高会引起超敏反应,反应过低或缺失可发生免疫缺陷。

5.免疫自稳

(immunologichomeostasis):是机体免疫系统维持内环境稳定的一种生理功能。

该功能正常时,机体可及时清除体内损伤、衰老、变性的细胞和免疫复合物等异物,而对自

身成分保持免疫耐受;该功能失调时,可发生生理功能紊乱或自身免疫性疾病。

6.免疫监视

(immunologicsurveillance):是机体免疫系统及时识别、清除体内突变、畸变细

胞和病毒感染细胞的一种生理功能。该功能失调时,有可能导致肿瘤发生,或因病毒不能清

除而出现持续感染。

免疫应答是指免疫系统识别和清除抗原的全过程。

7.免疫应答:

是医学免疫学的核心内容,

专门研究人体免疫系统结构与功能、免疫相关疾病发生机制以及免疫学诊

8.医学免疫学:

断与防治方法的科学。

第二章免疫器官和免疫组织

1.免疫细胞

(immunecells):参与免疫应答或与免疫应答有关的细胞,如T细胞、B细胞、

单核巨噬细胞等。

2.淋巴细胞归巢

(lymphocytehoming):成熟淋巴细胞的不同亚群从中枢免疫器官进入外周

淋巴组织后,可分布在各自特定的区域,称为淋巴细胞归巢。其分子基础是淋巴细胞归巢受

体与内皮细胞上地址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3.淋巴细胞再循环

(lymphocyterecirculation):淋巴细胞在血液、淋巴液和淋巴器官之间反

复循环,称为淋巴细胞再循环。淋巴细胞在机体内的迁移和流动是发挥免疫功能的重要条件。

(mucosal-associatedlymphoidtissue):即黏膜关淋巴组织。是指分布在呼吸道、肠道

及泌尿生殖道的粘膜上皮细胞下的无包膜的淋巴组织。除执行固有免疫外,还可执行局部特

异性免疫。

第三章抗原

1.抗原决定簇

(antigendeterminant):存在于抗原分子中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学集团,

称抗原表位(epitope)

它是与TCR/BCR及抗原特异性结合的基本结构单位,通常由5-15个

氨基酸残基或5-7个多糖残基或核苷酸组成。

2.胸腺依赖性抗原

(TD-Ag):是一类必须依赖T细胞辅助才能诱导B细胞产生抗体的抗

原,既有T细胞表位又有B细胞表位。绝大多数蛋白质类抗原为TD-Ag。

3.异嗜性抗原

(Forssman

抗原

):为一类之间与种属无关,存在于人、动物、及微生物的共同

抗原。

4.胸腺非依赖性抗原

(TI-Ag):是一类不需要T细胞辅助即可诱导B细胞产生抗体的

抗原,而且产生的抗原主要是IgM,不引起细胞免疫应答,也无免疫记忆。

5.交叉反应

(cross-reaction):抗体与具有相同或相似表位的抗原之间出现的反应。如某些抗

原不仅可与其诱生的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反应,还可与其他抗原诱生的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

反应,其原因是在这些抗原分子中常带有多种抗原表位,不同抗原之间含有的相同或相似的

抗原表位,称为共同抗原表位,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对具有相同或相似表位的不同抗原的反

应,则称为交叉反应。

8.佐剂

(adjuvant):一种非特异性免疫增强剂,预先或同抗原一起注射到机体,能增强机体

对该抗原的免疫应答或改变免疫应答的类型。

9.超抗原

(superantigen,Sag):一类可直接结合抗原受体激活大量T细胞或B细胞克隆,

并诱导强烈免疫应答的物质,主要包括细菌和病毒的成分及其产物等。

10.抗原

(antigen):能刺激机体免疫系统启动特异性免疫应答,并能与相应的免疫应答产

物在体内或体外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物质。具有两个重要特性:免疫原性,免疫反应性。

11.半抗原

(hapten):能与相应的抗体结合而具有免疫效应,而不能诱导免疫应答,即无

免疫原性。当半抗原与蛋白质载体结合后即可成为完全抗原。

13.共同抗原:

抗原分子中常具有多种表位,不同抗原之间含有的相同或相似的抗原表位,

称为共同抗原表位,具有共同抗原表位的的抗原称为共同抗原。

第四章免疫球蛋白

1.抗体

(Antibody):是B细胞特异性识别Ag后,增殖分化成为浆细胞,所合成分泌的一

类能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的、具有免疫功能的球蛋白。

(

Fragmentantigenbinding):即抗原结合片段,每个Fab段由一条完整的轻链和重链

的VH和CH1功能区构成,可以与抗原表位发生特异性结合。

片段

(fragmentcrytallizable):即可结晶片段,相当于IgG的CH2和CH3功能区,无

抗原结合活性,是抗体分子与效应分子和细胞相互作用的部位。

4.免疫球蛋白

(Immunoglobulin,Ig):是由抗原结合片段指具有抗体活性或化学结构与抗

体相似的球蛋白。可分为分泌型和膜型两类。

5.高变区

(hypervariableregion,HVR):在Ig分子VL和VH内,某些区域的氨基酸组

成、排列顺序与构型更易变化,这些区域为超变区。

6.可变区

(V区):在Ig多肽链氨基端(N端),L链1/2与H链1/4区域内,氨基酸的种

类、排列顺序与构型变化很大,故称为可变区。

7.单克隆抗体

(Monoclonalantibody,mAb):是由识别一个抗原决定簇的B淋巴细胞杂交

瘤分裂而成的单一克隆细胞所产生的的抗体。特点,纯度高,特异性强,效价高,少活无血

清交叉反应,制备成本低。

(Antibody–dependentcell-mediatedcytotoxicity):即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

用。是指表达Fc受体细胞通过识别抗体的Fc段直接杀伤被抗体包被的靶细胞。NK细胞是

介导ADCC的主要细胞。

调理作用

(Opsonization):是指IgG抗体(特别是IgG1和IgG3)的Fc段与中性


本文标签: 免疫 抗原 应答 细胞 特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