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管理员组

文章数量: 1086019


2024年3月10日发(作者:乔拓云网微信小程序制作模板)

胸外科围手术期患者呼吸道管理的护理

您需要知道什么?

要讨论胸外科围手术期患者呼吸道管理,首先要明白两件事:

第一是,围手术期指的是哪一个时期?围手术期指的是从手术被确定下来开

始,直到手术结束后患者基本康复的整个过程。通常来说指的是手术前5-7天,

直至手术后7-12天的整个时间段。

第二,胸外科围手术期患者为什么要进行呼吸道管理?

简单来说,呼吸道管理是指在手术前、中、后采取一系列的措施,保持呼吸

道通畅,防止或减少肺部并发症,加速患者术后康复的过程。胸外科围手术期患

者由于手术创伤、麻醉药物、机械通气等因素,容易出现肺功能障碍、肺不张、

肺炎、呼吸衰竭等并发症,这些并发症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也增加了住院

时间和死亡风险。因此,胸外科围手术期患者进行呼吸道管理是非常必要和重要

的。

那么接下来,我们就来重点聊一聊胸外科围手术期患者呼吸道管理的护理。

1.胸外科围手术期患者呼吸道管理通常包括哪些内容?

术前:患者应至少戒烟4周,进行肺功能评估和肺康复训练,尤其是合并高

危因素的患者。同时,应对患者进行气道炎症及肺部并发症风险评估,包括呼吸

困难程度、气道炎症、吸烟指数、咳痰能力、肺通气和弥散功能等。根据评估结

果,制定相应的药物治疗方案,如抗感染、祛痰、平喘或消炎等。此外,还应进

行术前宣教,指导患者正确的咳嗽及咳痰方法,呼吸训练的意义及方法,缓解患

者的焦虑、紧张情绪。

术中:麻醉维持采用吸入或静脉麻醉,通常选择短效药物,使用麻醉深度和

肌肉松驰深度监测。通常采用保护性通气策略,即采用低潮气量(6~8mL/kg)、

低平台压(≤ 25cm H2O)、适当的呼气末正压(PEEP)和高氧分压(FiO2 ≥

0.5)。对于存在困难气道的患者,应采用无创或挽救生命的方法处理。对于需

要单肺通气的患者,应注意调节通气参数和血流分布,避免肺损伤和低氧血症。

术后:使用药物和机械性措施预防静脉血栓栓塞症,如弹力袜、间断充气加

压装置、低分子量肝素等。合理应用各种引流管,如胸腔引流管、纵隔引流管、

胃管等,并及时拔除。疼痛管理则推荐采用预镇痛、多模式镇痛,如硬膜外镇痛、

神经阻滞、非甾体类抗炎药等。围手术期可使用吸入性糖皮质激素联合支气管扩

张剂治疗,从而降低气道高反应性、缓解术后咳嗽。此外,还应加强物理治疗,

指导患者进行有效咳嗽和呼吸训练,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2.胸外科围手术期患者呼吸道管理的护理措施通常包括哪些?

简单地了解了胸外科围手术期患者呼吸道管理的内容之后,接下来我们再来

详细说明有哪些护理措施。

首先是在饮食护理方面,术前应保证患者的能量和蛋白质的供给,避免营养

不良。一般建议术前2周开始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肪、低盐的饮食,每日能

量供给25-30kcal/kg,蛋白质供给1.5-2.0g/kg。如果口服摄入不足,应及时给

予口服营养补充剂或肠内营养制剂。术前8-12小时起禁食,4小时起禁水,以防

止麻醉或手术引起呕吐或吸入性肺炎。术前6小时内可给予含碳水化合物的清液

饮料,以减少术后胰岛素抵抗和分解代谢。术后应尽早恢复经口进食,有利于胃

肠道功能的恢复和切口愈合。一般在恢复室即可开始进水或含碳水化合物的清液

饮料。如果无胃肠道功能障碍或并发症,可在术后24小时内逐渐过渡到正常饮

食。如果经口进食不能满足机体营养需求,应继续给予口服营养补充剂或肠内营

养制剂1。如果经口进食或肠内营养不适用或不足,可考虑给予肠外营养制剂。

术后饮食应以清淡、易消化、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为主,避免油腻、辛辣、

刺激性的食物,注意水分和电解质的摄入。

其次是在生活护理方面:在术前阶段,患者要积极接受健康教育,了解手术

的目的、过程和可能的风险,同时也要进行一些呼吸训练和有效的咳嗽方法,呼

吸训练是恢复肺功能的重要手段,可以增加肺活量,防止肺不张,改善氧合,促

进分泌物排出,减少感染的发生。呼吸训练的方法有多种,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腹式呼吸:即在吸气时腹部鼓起,呼气时腹部下凹。这种呼吸方式可以增加

横膈肌的活动,提高下肺叶的通气量,预防下叶肺不张。

缩唇呼吸:即在呼气时将嘴唇缩成鱼嘴状或吹笛状,使气体通过缩窄的口型

缓缓呼出。这种呼吸方式可以增加气道内压力,防止小气道塌陷,改善通气/血

流比例,提高动脉氧分压。

深呼吸:即在吸气时尽量深地吸入空气,并在屏气几秒钟后再经鼻或经口放

松呼气。这种呼吸方式可以扩张萎陷的肺泡,增加肺容积,改善氧合。

呼吸肌训练:即通过使用压力阈值训练器或沙袋等设备或物品来增加呼吸肌

的力量和耐力。这种训练方式可以提高呼吸效率,减少呼吸困难感,增强咳嗽能

力。

肺复张:即通过使用间歇正压通气仪(IPPB)、激励式呼吸计(IS)或其他

方法来重新开放无通气或通气不足的肺泡。这种方法可以有效改善氧合和呼吸系

统的顺应性,减少感染的风险。

而有效的咳嗽方法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第一,坐直或半坐位,保持背部

和肩膀放松,用鼻子深呼吸,吸满气后屏气2-3秒。第二,用力收缩腹肌,同时

用口快速而有力地呼气,产生一声短促的咳嗽声,将分泌物从气管推出。第三,

再次深呼吸,然后重复上述步骤2-3次,将分泌物从支气管推出。第四,深呼吸,

然后用力咳出分泌物,将其从气管咽部排出。第五,将咳出的分泌物吐掉或吞下,

不要再次吸入。休息一会儿,然后根据需要重复整个过程。

而在术后阶段,首先应注意观察和清除口腔、鼻腔和咽喉部的分泌物,避免

误吸或阻塞。如果有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应定期进行吸痰,保持气管内套管的

通畅和清洁。如果有胸腔引流管,应注意观察引流液的性质、量和颜色,防止引

流管的堵塞或脱落。其次,术后患者应尽早下床活动,促进血液循环和肺功能恢

复,预防肺不张和肺栓塞等并发症,同时继续进行呼吸训练。另一方面还要注意

个人卫生,防止感染:术后应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漱口,避免与感冒或咳嗽

的人接触。如果有发热、咳嗽、咳痰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按医嘱使用抗生素或

其他药物。

总而言之,胸外科围手术期患者呼吸道管理的护理对于患者而言非常重要,

患者本人、护理人员和家属都要充分了解其具体方法和措施,并严格执行,确保

手术的顺利进行和患者的尽快康复。


本文标签: 患者 手术 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