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管理员组

文章数量: 1086019


2024年6月29日发(作者:apachetomcat服务启动不了)

山东农业科学2011,11:5~8 Shandong A cultural Sciences 

山东桑萎缩植原体secY基因序列分析 

公娇芬,陈 妮,陈小飞,景茂峰,竺晓平 

(山东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植物病理系,山东泰安271018) 

摘要:对采自山东宁阳的表现萎缩症状的桑树植株总DNA进行secY基因PCR扩增,得到约1.4 kb的 

特异片段,将该片段克隆后进行序列测定,结果表明,该片段长1 361 bp,包含secY基因1 242 bp,编码414个 

氨基酸。通过:陶建系统进化树、同源性比对及利用9种限制性内切酶进行模拟RFLP分析,初步确定该分离 

物属于secYI—B亚组,在亚组水平上进一步明确了桑萎缩植原体的分类地位。 

关键词:桑萎缩植原体;secY基因;序列分析 

中图分类号:Q786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1001-4942(2011)11-0005-04 

Sequence Analysis of sec Y Gene of Mulberry Dwarf Phytoplasma 

in Shandong Province 

GONG Jiao—fen,CHEN Ni,CHEN Xiao—fei,JING Mao—feng,ZHU Xiao—ping 

(Department ofPlant Pathology,College ofPlant Protection,Shand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Taian 271018,China) 

Abstract A fragment about 1.4 kb was ampliifed from DNA samples of mulberry plant infected by dwarf 

phytoplasma from Ningyang in Shandong Province.The fragment was 1 361 bp containing 1 242 bp of secY 

gene which encoded 414 amino acids and was named MD—NY.Phylogenetic analysis,homology comparison 

and computer simulated RFLP analysis with nine enzymes indicated that MD—NY belonged to secY I—B sub— 

group・ 

Key words Mulberry dwarf phytoplasma;secY gene;Sequence analysis 

桑树萎缩病主要发生于中国、13本、韩国等亚 

等 47]。2006年,Lee等 在翠菊黄化植原体组 

洲地区的蚕桑生产国,在中国和日本蚕区的危害 

(AY group)内划分出l0个独立的进化枝。 

最为严重,特别是在中国的江苏、浙江、山东等主 我国对桑萎缩植原体的研究,主要是基于 

要蚕区,该病的暴发常对蚕桑生产造成毁灭性的 

16S rRNA序列的分析,如夏志松等(2004) 对 

危害,并且病害的防控极为困难 l2 J。 

江苏省桑黄化型萎缩病植原体16S rRNA基因序 

植原体(ph)rtoplasma)是一种无细胞壁的原 

列与日本的序列进行了分析比较;刘清神等 

核生物,一直无法进行人工培养,可通过嫁接和取 

(2006) 对广州桑萎缩病植原体进行检测时确 

食韧皮部的昆虫传播,感染植原体植株表现黄化、 

定所检测的桑树植原体属于16Sr I组;刘永光等 

变叶和丛枝等症状。16S rRNA是用于植原体分 

(2009) 对山东蚕区桑萎缩植原体进行分子鉴 

类的首选标记,但其高度保守,不利于亲缘关系较 

定,属于16Sr I—B、tuf I—B和 I—B亚组。 

近的亚组的划分,因此一些变异较大的保守基因 

本研究采用PCR技术扩增了山东桑萎缩植原体 

也被用于植原体的分类研究中,如核糖体蛋白基 

的secY基因,试图在亚组水平上确定该种植原体 

因( )、延伸因子基因( )、16S~23S间隔区 的分类地位。 

收稿日期:2011—04—11 

基金项目:国家/A 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子课题(201003065—6);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070411103);山东省博士后创新项目专项基 

金(200702015) 

作者简介:公娇芬(1982一),女,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植物病理学研究。E—mail:gin1181zy@163.com 

通讯作者.E—mail:zhuxp@sdau.edu.c/1 

6 山东农业科学 2011生 

1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取质粒,重组质粒经酶切鉴定后送北京博尚生物 

技术有限公司测序。 

l_4序列分析 

桑萎缩病植株叶片采自山东省宁阳县桑田, 

发病桑树植株叶片表现明显黄化、节间缩短、萎缩 

症状;克隆载体pMD18一T、PCR产物回收试剂盒 

及其它酶类等分子生物学试剂产品均购自TaKa. 

Ra公司。 

1.2总DNA的提取和基因PCR扩增 

将所得基因片段DNA序列输入GenBank进 

行Blast检索,采用MEGA3.1软件与GenBank中 

收录的植原体的相应基因的核苷酸序列进行比对 

分析,并构建系统进化树;模拟RELP分析用 

pDRAW32软件进行。 

参照刘小勇等(1997) 12]的SDS—CTAB法 

提取发病桑树植株的总DNA作为基因扩增的模 

2结果与分析 

2.1 PCR扩增及序列分析结果 

板。植原体secY基因扩增采用Lee等(2006)[8 3 

报道的通用引物AYsecYFI/AYsecYR1(5 一 

CAGCCATITITrAGCAG rrGGTGG 一3 /5 一 CA. 

从表现萎缩症状的桑树样品总DNA中扩增 

得到约1.4 kb的特异片段,与预期大小一致,而 

健康桑树植株和双蒸水对照均未出现特异条带。 

测序结果表明,该片段长1 361 bp(GenBank登录 

号:JF706216),G+C含量为31.3%,包含secY基 

GAAGCTFGAGTGCCr兀TrACC一3 )。反应条件: 

94℃预处理3 min:94℃45 s,50oC 30 s,72 oC 

90 s,共35个循环;最后于72qC延伸10 min。 

1.3产物的克隆 

因1 242 bp,编码414个氨基酸,将该植原体暂时 

命名为MD—NY。 

PCR产物经0.8%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后再 

用PCR产物回收试剂盒进行纯化回收,并与 

2.2系统进化及模拟RFLP分析 

利用桑萎缩植原体secY基因与翠菊黄化组 

pMD18一T载体连接,转化大肠杆菌DH5et感受 

态细胞,培养后经蓝白斑筛选阳性克隆并少量提 

植原体的secY基因序列共同构建系统进化树(图 

1),结果显示,MD—NY与secYI—B、secYI—D、 

注:分支上的数据表示在100次重复抽样中该分支获得50%以上的自展支持率;分支后为亚组地位,种类及GenBank登录号。 

图1 基于secY基因序列分析用MEGA3.1建立的系统发育树 

8 山东农业科学 2011丘 

因的同源性(98.5%~99.5%),根据secY基因序 

列,这些株系明显地形成10个亚进化支,该结果 

与核糖体蛋白基因(rp)的分析结果一致,进一步 

说明变异大的一些保守基因更适合亲缘关系较近 

株系的分类研究 。 

本研究通过同源性比对,构建系统发育树及 

模拟RFLP分析,发现山东桑萎缩植原体与secY 

I—B和secY I—L亲缘关系比较近,初步确定 

该植原体属于secY I—B亚组,在亚组水平上明 

确了其分类地位,为研究桑树萎缩病植原体的来 

源、进化关系及其遗传变异提供了一定的线索。 

参考文献: 

蒯元璋.桑树萎缩病的三种病型的初步研究[J].蚕业科 

学,1965,3(4):207—216. 

[2] 夏志松.桑黄化型萎缩病的识别与防治[J].中国蚕业, 

1995,25(1):25—27. 

[3] 

LeeIM,Gundemen—RindalD E,Davis R E,eta1.Revised 

classiifcation scheme of phytoplasmas based on RFLP analyses 

of 16S rRNA and ribosomal protein gene sequences[J].Int. 

J.Syst.Evo1.Microbio1.,1998,48(4):1153一l169. 

[4] 

Martini M,Lee I M,Bottner K D,et a1.Ribosomal protein 

gene—-based phylogeny for finer diferentiation and clsasiifca-・ 

don of phytoplsamas[J].Int.J.Syst.Evo1.Microbio1., 

2007,57:2037—2051. 

[5] 

Schneider B,Gibb K S,Seemtiller E.Sequence and RFLP a— 

nalysis of the elongation factor Tu gene used in diferentiation 

and classiifcation of phytoplsamas[J].Microbiology,1997, 

143:3381—3389. 

[6] 

Marcone C,LeeIM,Davis R E,eta1.Clsasiifcationofaster 

yellows—group phytoplasmas based on combined analyses of 

rRNA and t gene sequences[J].Int.J.Syst.Evo1.Micro— 

bio1.,2ooo,5O(5):1703—1713. 

[7] 

Kirkpatrick B C,Smart C,Gardner S,et a1.Phylogenetic re— 

lationships of plnat pathogenic MLOs established by 16/23S 

rDNA spacer sequences[J].IOM Letters,1994,3:228— 

229. 

[8] 

Lee I M,Zhao Y,Bottner K D.SecY gene sequence analysis 

for finer diferentiation of diverse strains in the aster yellows 

phytoplsama group[J].Mo1.Cell Probe.,2006,2o(2):87— 

91. 

[9] 夏志松,难波成任.桑黄化型萎缩病病原体16S rRNA基因 

的序列分析[J].蚕业科学,2004,30(2):204—206. 

[1O] 

刘清神,许东林,林盘芳,等.广州桑树植原体分子检测及 

多样性初探[J].蚕业科学,2006,32(1):1—5. 

[11] 

刘永光,田国忠,王洁,等.山东蚕区桑黄化型萎缩病 

病原物的分子鉴定[J].蚕业科学,2009,35(3):463— 

471. 

[12] 刘小勇,田素忠,秦国夫,等.提取植物和微生物DNA的 

SDS—CTAB改进法[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1997,19 

(3):100—103. 

[13] 

Lee I M,Gundersen—Rindal D E,Davis R E,et a1.‘Candi— 

datus Phytoplasma satefis’,a novel phytoplasma taxon associat- 

ed with sater yellows nad related diseases[J].Int.J.Syst. 

Evo1.Microbio1.,2004,54(4):1037—1048. 


本文标签: 萎缩 原体 基因 山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