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管理员组

文章数量: 1087840


2024年4月27日发(作者:htmlimg属性)

浙教版信息技术八年级第9课for循环的应用实例教学设计

课题 for循环的应用实例

学习

技能目标:掌握利用for循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编写正确的python代码。

目标

情感目标:通过实践,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提升学生对学习python的兴趣。

重点 for循环结构语法格式

难点 使用for循环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for循环机构程序设计,这节

学生活动

思考并回答

设计意图

激发学生学习

兴趣并快速进入

学习状态

单元 第二单元 学科 信息技术 年级 八年级

知识目标:掌握for循环的语法格式,学会使用for循环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课我们通过实例进一步理解应用for机构程序结构,问题

来解决实际问题。让我们一块学习吧!

讲授新课 在印度有一个古老的传说:国王打算奖赏发明

了国际象棋的大臣。

他对国王说:“陛下,我只要一些麦粒。请您

在这张棋盘的第1个小格放1粒麦子,第2个小格

放2粒,第3小格放4粒,第4小格放8粒,以此

类推,直到把64格棋盘放满就行了。”

国王觉得这个要求太容易满足了,就答应给他

这些麦粒。

当人们把一袋一袋的麦子搬来开始计数时,国

王才发现:就算把全印度甚至全世界的麦粒都拿来,

也满足不了他的要求。

那么,这位大臣要求得到的麦粒到底是多少呢?

一、问题分析

该问题可以用累加的方法求解,相邻格子的麦

粒数有一定规律,即后一格的麦粒数是前一格的2

倍。

若用变量i表示当前所处格子的序号,变量p

表示此格子中存放的麦粒数,变量s表示累加得到

的麦粒数

那么分析过程如表所示

二、算法设计

根据以上分析,输入数据为棋盘的格子数n,输

出数据为麦粒的总粒数s。间处理数据为计数器和

每个格子的麦粒数,不用输出。

该算法用自然语言描述如下:

输入:棋盘的格子数n。

处理:每个格子的麦粒数p。

输出:麦粒的总数s。

该算法用流程图表示,如图所示。

三、编写代码

根据设计的算法, 先输入棋盘的格子数n, 然

后通过for循环语句实现累加。麦粒总数s需要在循

环之前进行数值初始化为0,第1格麦粒数p数值

初始化为1。

其程序代码如下:

#n表示棋盘的格子数

n=int(input("请输入棋盘格子数:”))

P=l #第1格麦粒数p置初值1

s=0 #累加器s初始化为0

#通过for语句循环累加, 并输出麦粒总数

for i in range(1, n+1) :

s=s+p

p=p*2

通过教师的

讲解,以小组

通过小组合作,

加强学生组内团

合作的方式,结、共同完成任

开展探讨交

流,完成任

务。

学生小组间

讨论,共同完

成任务。

培锻炼学生的语

言组织能力和表

达的能力。

print("棋盘格子数为:", n, ", 麦粒总数:

", s)

循环的边界条件,也就是考虑循环的进入和退

出条件。


本文标签: 循环 麦粒 格子 学生 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