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管理员组文章数量: 1087840
2024年4月27日发(作者:htmlimg属性)
浙教版信息技术八年级第9课for循环的应用实例教学设计
课题 for循环的应用实例
学习
技能目标:掌握利用for循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编写正确的python代码。
目标
情感目标:通过实践,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提升学生对学习python的兴趣。
重点 for循环结构语法格式
难点 使用for循环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for循环机构程序设计,这节
学生活动
思考并回答
设计意图
激发学生学习
兴趣并快速进入
学习状态
单元 第二单元 学科 信息技术 年级 八年级
知识目标:掌握for循环的语法格式,学会使用for循环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课我们通过实例进一步理解应用for机构程序结构,问题
来解决实际问题。让我们一块学习吧!
讲授新课 在印度有一个古老的传说:国王打算奖赏发明
了国际象棋的大臣。
他对国王说:“陛下,我只要一些麦粒。请您
在这张棋盘的第1个小格放1粒麦子,第2个小格
放2粒,第3小格放4粒,第4小格放8粒,以此
类推,直到把64格棋盘放满就行了。”
国王觉得这个要求太容易满足了,就答应给他
这些麦粒。
当人们把一袋一袋的麦子搬来开始计数时,国
王才发现:就算把全印度甚至全世界的麦粒都拿来,
也满足不了他的要求。
那么,这位大臣要求得到的麦粒到底是多少呢?
一、问题分析
该问题可以用累加的方法求解,相邻格子的麦
粒数有一定规律,即后一格的麦粒数是前一格的2
倍。
若用变量i表示当前所处格子的序号,变量p
表示此格子中存放的麦粒数,变量s表示累加得到
的麦粒数
那么分析过程如表所示
二、算法设计
根据以上分析,输入数据为棋盘的格子数n,输
出数据为麦粒的总粒数s。间处理数据为计数器和
每个格子的麦粒数,不用输出。
该算法用自然语言描述如下:
输入:棋盘的格子数n。
处理:每个格子的麦粒数p。
输出:麦粒的总数s。
该算法用流程图表示,如图所示。
三、编写代码
根据设计的算法, 先输入棋盘的格子数n, 然
后通过for循环语句实现累加。麦粒总数s需要在循
环之前进行数值初始化为0,第1格麦粒数p数值
初始化为1。
其程序代码如下:
#n表示棋盘的格子数
n=int(input("请输入棋盘格子数:”))
P=l #第1格麦粒数p置初值1
s=0 #累加器s初始化为0
#通过for语句循环累加, 并输出麦粒总数
for i in range(1, n+1) :
s=s+p
p=p*2
通过教师的
讲解,以小组
通过小组合作,
加强学生组内团
合作的方式,结、共同完成任
开展探讨交
流,完成任
务。
学生小组间
讨论,共同完
成任务。
务
培锻炼学生的语
言组织能力和表
达的能力。
print("棋盘格子数为:", n, ", 麦粒总数:
", s)
循环的边界条件,也就是考虑循环的进入和退
出条件。
版权声明:本文标题:第9课for循环的应用实例教案-浙教版(2020)信息技术八年级上册 内容由网友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转载请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roclinux.cn/b/1714182045a668675.html,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