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管理员组

文章数量: 1086019


2023年12月17日发(作者:z型钢制作要大小头吗)

中学国际汉语教师课堂提问研究

教师提问在国际汉语课堂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根据Almeida(2008)和Long&Sato(1983)提出的两种课堂提问话语框架,对5位中学国际汉语教师的课堂提问做了初步的考察和分析。结果表明,中学国际汉语教师的课堂提问的许多特点与高校教师类似,如提问次数和频率较高,提问内容多与教学相关,问题以习得性为主等。同时发现,不同课型中展示性问题和参考性问题的比例有所差异。研究者分析了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并对今后的教师培训提出了一些建议。

标签:国际汉语课堂 教师提问 提问类型

一、引言

课堂提问是第二语言教学中引发互动的重要手段之一。它对于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思维、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活动有重要作用。因此在国内外的第二语言课堂研究中,教师提问受到了普遍的关注,相关研究论文很多(Long&Sato,1983;Almeida,2008;周星、周韵,2002;许峰,2003;胡青球等,2004;胡青球,2007;徐立群,2010)。

国际汉语教学界也有不少研究者关注教师提问。早期以思辨性研究为主,探讨教师提问的类型和作用(马欣华,1988;刘晓雨,2000)。2000年以后,研究者多利用课堂观察等量化研究的手段来分析教师课堂提问的特点(曾玉,2006;许苇,2007;钟桂兰,2011)。不过,目前国际汉语课堂教师提问的研究对象通常是大学教师,缺少以中学教师作为对象的相关研究。在针对青少年的汉语国际教育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研究中学国际汉语教师的课堂提问及其特点,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有效进行相关的教师培训有着重要意义。

有鉴于此,本研究尝试对五位中学国际汉语教师的课堂提问进行定量的考察和分析,探讨中学国际汉语教师课堂提问的特点,为相关教师培训工作提供帮助。

二、文献综述

(一)第二语言教师提问的研究框架

有效研究教师提问的前提是对教师提问的类型进行分类。在第二语言教学界,影响较大的教师提问研究框架有两个——Long&Sato(1883)提出的两分法(展示性问题和参考性问题),和Almeida(2008)从交际功能和认知思维提出的分类框架。

Long&Sato(1983)将教师在提问时是否已经知道答案将问题分成两类:展示性问题(display questions)和参考性问题(referential questions)。展示性问题即教师在提问时已知道答案,提问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操练、巩固已学的知识,一般展示性问题只有一个答案;参考性问题指那些教师并不掌握答案的提问,参


本文标签: 教师 提问 课堂 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