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管理员组文章数量: 1086019
2024年4月17日发(作者:java穿透问题)
《樱花》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音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第6课“四季的歌”——《樱花》。
【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人音版小学三年级音乐上册第6课“四季的歌”。《樱花》
这首民歌纯朴生动地表现了日本人民珍爱樱花,趁三月春光结伴前往
观赏的喜悦心情。歌曲的旋律建立在日本民间“都节调式”(其音阶
为 3 4 6 7 1 3)的基础上,具有独特的民族风味。4/4拍以级进为
主的旋律,平稳匀称的节奏,从容不迫的速度,“4”、“7”的奇特落
音和偶尔出现的增四度跳进(4-7),都使这首短小的民歌增添奇异的
色彩。
【学情分析】
三年级处于小学中年级段,此年段学生的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
活动能力增强,对生动活泼的学习形式感兴趣,模仿能力很强,注意
力较之低年段的学生更长一些,但对比较深奥的解释仍缺乏耐心和理
解能力,需要教师用他们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渗透。
【教学目标】
1.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聆听《樱花》感受春日的美从而引发对大
自然和四季的喜爱。
2. 过程与方法:以声势、传扇子游戏、舞蹈稳定乐曲节拍,以图形谱
感受《樱花》曲式结构,通过即兴创作短小旋律进一步感受日本民间
“都节调式”的特点,从而对日本音乐有更深刻的体会,通过充分聆
听两首《樱花》,感受不同表现形式所表现出的不同效果。
3.知识与技能:
(1)能与他人共同合作完成导入游戏
(2)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创作建立在“都节调式”基础上的短小旋律
(3)能听辨“齐唱”这种演唱形式的歌声
(4)能听辨《樱花》的旋律在《樱花》(长笛与乐队)中出现次数
【教学重难点】
重点:充分聆听两首《樱花》,通过不同的方式感受音乐的各要素,
并能哼唱旋律。
难点:能有节奏地运用“都节调式”即兴创编短小旋律。
【教具准备】
钢琴 多媒体 板书 移动展板 敲琴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 师生就坐,学生模仿老师律动动作,教师加入钢琴演奏的《樱花》
旋律。
二、新课教授
1. 出示课题“樱花 日本民歌”,初次聆听《樱花》(齐唱),重复律
动动作,传递扇子。
2. 跟教师学一段简单日本舞蹈,最后随《樱花》(齐唱)舞蹈。2
3. 认识“齐唱”这种演唱形式,听辨“齐唱”,补充课题“齐唱”。
4. 聆听《樱花》(长笛与乐队),观察:与方才的《樱花》有何异同?
补充课题“长笛与乐队”。
5. 教师边与学生哼唱旋律边将图形谱展示,并随钢琴唱一唱旋律。
6. 根据图形谱提示,聆听《樱花》(长笛与乐队),听辨:旋律共在乐
曲中出现了多少次?
7.出示乐谱
观察1:乐谱中出现哪些音?
观察2:形成新的音阶有什么特点?
8.了解日本民间“都节调式”
9.在敲琴上标记“都节调式”音阶,观察教师如何即兴创作具有日本
风的旋律。
学生总结:(1)用调式里的音符创作
(2)有节奏地进行
10.学生现场即兴创作旋律
三、课堂小结
1. 教师结语:樱花一般在春天开放,象征着希望、纯洁和高尚。每个
季节都有它独自的美,我们可以细细观察身边的关于季节的美,你会
发现跟樱花一样美的事物还有许多许多。
2. 随《樱花》的音乐律动离开教室
版权声明:本文标题:人音版 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6《樱花》 内容由网友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转载请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roclinux.cn/p/1713362596a630894.html,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