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管理员组

文章数量: 1086019


2024年3月12日发(作者:arm和stm32的区别)

龙源期刊网

蒋介石在保定军校的求学生涯

作者:王树恩

来源:《档案天地》2012年第01期

(一)

提起中国现代史上的风云人物——蒋介石这个名字,可以说是妇孺皆知,但他在保定军校

求学的情况,恐怕就知者甚少了。

蒋中正(1887—1975),谱名周泰,乳名瑞元,学名志清,官名中正,字介石,浙江省奉

化县溪口镇人。幼年读私塾,1903年入奉化县城里凤麓学堂,开始受新式教育。1904年转到

龙津学堂续读。1905年又转到宁波城里的箭金学堂读书。该学堂的主讲人叫顾清廉。此人同

情革命,对蒋中正的影响较大。蒋中正第一次从顾清廉那里听到了孙中山的名字,并了解到中

国革命党人在海外的活动情况。顾清廉还向蒋中正灌输了要想国家强盛,必须壮大国家军事力

量的思想,并把《孙子兵法》一书借给蒋中正读,讲述了日本自明治维新以来由弱变强的历

史,鼓励有志青年应出洋留学。从此,蒋中正立志学军事,并决心去日本留学。

1906年1月,蒋中正为学习日文又转回奉化龙津学堂。这时的蒋中正对“留学日本的愿望

则更加浓厚”,并“有点焦躁不安”。于是,他写信给母亲,表示“决计出洋”。当时的溪口小镇

“风气未开”,认为出洋是不安分的行为,“亲属及旧戚,多来阻止”。蒋中正为表示决心出洋,

剪下了自己的辫子,托人送到溪口家中。当时剪辫子的人,是被看做反清违法的行为,甚至有

被扣上“革命党”帽子的危险。当蒋中正的辫子送回溪口后,“全族以为大不敬,乡人骇然”。蒋

中正剪掉辫子,确是一桩革命行为。

蒋母王氏,“虽不忍孤儿远离膝下”,但看到儿子的决心已不可挽回,又寄希望于儿子学成

归国,出人头地,于是给蒋中正凑足费用,让他东渡日本留学。

1906年4月,蒋中正第一次踏上日本的土地。到了日本才知道,要在日本学陆军,必须

由清政府的陆军部保送才行。无奈,他只好进入东京的清华学校,学了半年的日语,然后于是

年冬回国。恰巧碰上清政府陆军部在直隶省城保定新设立的“通国陆军速成学堂”(保定军官学

校前身)在各省招考学生,规定在浙江省考选40人。当时,蒋中正所在的浙江省的40人名

额,多数已被浙江省武备学堂所保送的学生占去,只剩下14个名额。可是,浙江全省到杭州

投考的青年达千余名,竞争之激烈可想而知。

蒋中正带病报名参加考试,一路顺利过关,进入面试。在面试时,因为他离招生条件中所

规定的20岁差几个月,考官准备将其除名。蒋中正据理力争,称自己虚岁已经20,且体质很

好,有志于报效国家。说实话,蒋中正有着一副军人所需要的身材和军人的气质,再则他的口

龙源期刊网

才和知识在应考生中也是一流的,所以主考官接受了蒋中正的要求,同意他应征入校。就这

样,蒋中正在人生和仕途上,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

但也有资料说,蒋中正是请求比他大5岁的同乡好友孙星环(曾任国民党海军部镇海要塞

司令和浙江省政府委员、陆军少将)替考的。因孙星环在语文史地上的知识比蒋中正深厚,蒋

怕考不上,才请求孙代为替考的。蒋中正后来也没有忘记好友的帮忙,授予孙星环为陆军少

将。

不管怎么说,蒋中正在军校学习训练上的确是优秀的。据与蒋中正同期的保定陆军速成学

堂第一期骑兵科毕业生郭春元(字长晖,1887年生,保定市人,原籍甘肃环县,曾任奉军梁

忠甲骑兵师少将参谋长,1970年在保定病逝)生前多次给子女们说起,蒋中正在保定军校上

学时确实比一般同学成绩优秀。当时蒋中正血气方刚,傲气十足,对一般同学都看不上眼,因

此遭到许多同学对他的忌恨,郭春元就是其中的一个。1929年张学良刚刚完成东北易帜后,

脾气耿直的郭春元不愿听从蒋中正的指挥,毅然辞掉在东北军中的职务,回到保定家中赋闲,

直到去世。

(二)

保定陆军速成学堂是清政府设立的第一所全国性的军官学校。清政府在保定开办这所新式

军官学校,是因为甲午战争败于日本后,想到要振兴军事,培养建立新式军人的骨干。其前身

是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袁世凯于1902年在保定创办的北洋陆军行营将弁学堂和1903年创办的

北洋陆军速成武备学堂。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8月,北洋陆军速成武备学堂改名为陆军速

成学堂,学生来源由北洋各省扩大到全国,计划“各年考收学生,一千一百四十名”,主要“招

收各省旗未毕业的武备学生及按选验格式考取文理精通良家子弟”。其各省分配名额如下:

京旗80名;直隶、江苏、湖北、四川、广东各60名;顺天、奉天、山东、河南、安徽、

江西、浙江、福建、湖南、云南各40名;山西、陕西、甘肃、广西、贵州、新疆、吉林、黑

龙江各30名;江宁、杭州、福州、荆州、成都、广州、绥远城、热河、察哈尔9处驻防各10

名;密云、青州、西安3处驻防各8名;宁夏驻防6名;共计1140名。

学生入学后,分为两班。凡经考试,有普通学科程度者,归第一班,专学军事专科,一年

半毕业;如普通学科未学完或完全未学者,归第二班,先学普通学科一年,再学军事专科一年

半,共二年半毕业。学生毕业后,均到部队实习3个月。陆军部还规定,以后各省选送留学

生,必须从这些学生中选派,不得“另自选送,以昭画一”。除此之外,学堂还设有留学生预备

班,留学生必须在此学习后,经考查合格,才能派遣出国。蒋中正便是在这里上预备班后留学

日本的。蒋中正后来说他报考保定军校的主要目的,是想找机会去日本学军事。同蒋中正一起

留学日本的还有杨杰、张群、王柏龄、马晓军、马登瀛、杨侃、林振雄、项鹏等。

龙源期刊网

1907年初,蒋中正赴保定报到。当时的交通很落后,蒋中正考学容易入学难,仅从溪口

赶到保定就走了一个月,这也是他第一次接触北中国。他在旅途中看到远比家乡大得多的世

界,上海十里洋场的豪华,南京城里六朝故都和天王府里的帝王气,长江天堑的战略含意,徐

州城挟中原要冲之势,在感叹中国之大的同时,也不时冒出“谁主沉浮”一类的想法。

保定军校有步、骑、炮、工、辎五大兵科,蒋中正则主修炮兵科。唯军事论者都十分重视

火炮的作用,蒋中正也不例外,他之所以学炮兵,是因为感觉到火炮的威力。在他发迹后重用

的军事人才中,有不少是学炮兵的,如陈诚、钱大钧、张群等,大都是受此一思想的影响。但

事实上蒋中正到最后也没有在大规模的作战中学会发挥炮兵的最大威力。

蒋中正在到达保定军校的第一天,学堂总办(校长)赵理泰(1868—1932,字康侯,安徽

合肥人,天津北洋武备学堂毕业。曾任清朝驻日本陆军留学生监督、保定北洋陆军速成武备学

堂总办、保定陆军部陆军速成学堂总办、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一任校长等职,陆军中将)个别

谈话时问道:“蒋志清!你是什么地方人?有几个兄弟?”蒋中正恭恭敬敬答道:“兄弟姊妹一

共5个。”又问:“所以家里肯让你到北方来当兵哩!问你为什么来当兵?你们南方人好静不好

动,怎么你倒愿意当兵?”蒋中正早已胸有成竹,说道:“本来我在读书,因为感到读书不能打

洋鬼子,平乱党,所以决定投笔从戎,效忠皇上。”

“瞧你志气可不小哩!”赵理泰打量他一下,问道:“瞧你身体不大结实,倒像是个念书的

样子,你念过些什么书呢?”蒋中正晃了晃刚蓄起来的小短辫子:“我读书读得不多,8岁读大

学、中庸;9岁念论语、孟子、礼记;10岁读孝经;11岁读春秋、左传;12岁读诗经,间习

古文辞,学作制艺;13岁读尚书;14岁学易;15岁学作策论;16岁温习左传,圈点纲鉴;17

岁习英文、算术;18岁诵周秦诸子、说文解字及曾文正公全集,尤爱读孙子及研究性理之

学。”赵理泰大惊:“那你还得了!你一肚子学问,去考状元得啦,还进什么军校?”蒋中正答

道:“我说过,方今天下不宁,男儿志在四方,上马杀贼,下马草檄,大丈夫应该如此!”赵理

泰频频点头:“好小子,你有功名么?”蒋中正心中暗笑:“功名?我连童试都没考上哩!”嘴上

却笑道:“功名,如草芥耳!”

蒋中正在保定军校内除了第一次领略北方冬天的寒冷外,还有就是严格的入伍训练和紧张

的军事理论学习。学校教程分为战术、兵器、筑城、地形、交通等五大项,还有就是外语,大

部分时间用来进行操练和野外实地演习。由于学校教官大部分为外国军校的毕业生和日本教

官,具有较高的军事素质,再加上教学管理严格且有条理,所以该校出过不少军事人才,许多

毕业生成为北洋军队、地方军阀和后来国民党军队里的高级将领。

(三)

龙源期刊网

蒋中正在保定军校时间不长,只学习了一年,但也是风云人物。他一入校,就因为没有清

朝所规定的长辫子,而引起学生和校方有关方面的议论,在不少人的眼里他似乎成了一个怪

物。只是因为当时清朝已到末期,西风日盛,为了改变清王朝的形象,在城市和经济发达地

区,已不再把没有辫子视为叛逆并加以镇压,有无辫子已不成为影响生存的标志。但在保守派

的眼里他是个激进人物,而在当时一些主张社会改良的人士眼中,蒋中正的行为也不为过。

蒋中正鉴貌辨色,能言善辩,而且非常服从,看见教官老远就一个立正敬礼,同学们在背

后批评讥笑哪一个教官,他便偷偷告密,害得说话的同学挨了十大板屁股,还不知道是谁“请

的客”。于是彼此猜忌、打斗时闻,蒋中正便从中调解,充做好人。这么着,事无巨细,同学

们便把他当做知己,放假时到保定城里游玩儿,少不了请蒋中正大吃一顿;同时在教官面前,

他又把同学的事情原原本本报告一番,大大地赢得了校方的信任和赏识。但因一起爱国的举

动,差点儿被校方开除,使他去日本留学军事的理想成为泡影。

有一天,一个态度傲慢、自视高明的日本军医官在给学生讲细菌课时,手拿一泥块打比喻

说:这块泥土就能寄生4亿细菌,就像4亿中国人寄生在里面一样。日本军医官当着中国学生

的面,把4亿中国人民比做寄生的细菌,显然是有意污辱。蒋中正听到这话,气愤地跑上讲

台,把泥块掰成8块,指着其中的一块泥土说:日本有5000万人,也像5000万细菌寄生在这

块泥土里。这一突如其来的反击,使这位日本军医官瞠目结舌,面红耳赤,无言以对。当军医

官看到蒋中正没有什么长辫子时,就咆哮着说:“你、你、你是革命党!”并气冲冲地跑到尚武

堂(校长室)找到学堂总办(校长)赵理泰,非要开除蒋中正。赵理泰还是有民族气节的,当

他了解事情原因后,只是把蒋中正狠狠地批评了一顿完事。他对蒋中正如此有骨气的行动产生

了好感,并为后来同意蒋中正去日本军校留学打下了基础。后来这一故事还编进了蒋中正统治

时期的小学课本里(据笔者打听台湾来人说,国民党败退台湾后,小学课本里还一直有这一故

事。蒋中正生前在给军队训话时,也多次提到他在保定军校上学的情况)。

1907年的冬天,清政府陆军部公布,从保定军校的学生中选派留日学陆军的学生。作为

保定军校主办人的袁世凯,当然不会放过这个“网罗天下英雄豪杰”的机会,速成军校的校长赵

理泰和教官平时便不断留心,想在这批学生中多挑选几个,送到日本上学,好在将来派上用

场。军校规定必须是在校参加日语班的学生才准予报考。蒋中正并未参加日语班学习,但他向

校方打了个报告,说明他曾在日本东京的清华学校学习过日语,请求准予他报考留日生。报告

虽送上去,却迟迟不见校方批准,蒋中正已是绝望了。直到考试前一天的深夜,他才接到允许

参加考试的通知。和当时考保定军校一样,蒋中正一试即中,被选派去日本留学。

一天,蒋中正突然被教官叫到办公室个别谈话道:“蒋志清,你们就要毕业了,这一年多

有什么感想?毕业之后你准备干什么呢?”蒋中正眼观鼻,鼻观心,恭恭敬敬答道:“报告教

官,这半年多来我是如鱼得水,毕业后一切任凭恩师支配,赴汤蹈火,在所不辞!”教官暗暗

点头:“好小子!你知道学成武艺了,应该怎么使用?”蒋中正诚惶诚恐地答道:“一切为了皇

上!”教官双眼一瞪:“你错了!”随即又和颜悦色,拍拍他的肩膀道:“蒋志清,你该知道我们

的学校是谁办的?”蒋忙答:“袁大人!”教官随说:“是啊,算你的造化,你给袁大人看中啦!

他根据我们的报告,要提拔你,重用你,你将来得好好报答袁大人才是!”蒋中正满心欢喜,

龙源期刊网

浑身打战,像做梦似的,结结巴巴半天,双膝落地向教官跪拜道:“都是大人所赐,学生来世

变牛变马,也当图报。”那教官把他扶起,笑道:“起来起来,不用行这么大礼,咱们以后是一

家啦。当今咱们袁大人,连皇上也得让他三分。好小子,好好干吧,记着别忘记袁大人的大

恩!咱们以后听他指挥便是!”蒋中正随问:“那我分发哪里去呢?”那教官哈哈一笑:“你好造

化哩,袁大人要派你到东洋去深造,回来再派你带兵,限你在半月之内动身!行么?”

蒋中正一听要派他到日本留学,咕咚一声又跪下来谢过教官栽培,答话道:“从今以后,

袁大人就是我的再生父母,赴汤蹈火,在所不辞。去日本的行期就请袁大人决定,学生在学校

里待命。”那教官见他伶伶俐俐,不禁慨叹道:“蒋志清,好自为之啊!时势造英雄,英雄造时

势,方今天下大乱,正是袁大人大展宏图的机会,咱们得好生跟着他才是!你想在出国之前回

家看看么?”他指指桌上两包银子:“这是袁大人赏你的旅费、安家费,拿去吧!”蒋中正又叩

头谢过赏:“不不,学生尚未成亲,虽有慈母在堂,好在有兄弟姊妹在旁侍候,学生不回去

了;再说迢迢万里,一去一来又怕误了行期,不必回去了。”那教官点头赞叹:“好小子!”随

手拿起那两包银子往他怀里一塞:“不管你回不回家,这是袁大人的赏赐,你一定得拿着。”蒋

中正再屈膝谢过赏,一回头便跑到保定城里买了一大堆吃的,入夜便去那教官卧室送礼。那教

官见他如此“通达人情”,不禁眉开眼笑,要他一旁坐下,不免夸奖他几句,鼓励一阵,不外是

应该好好地为袁世凯效劳等等。蒋中正叩头谢恩后,告辞回到卧室,免不了邀请几个平时听他

指使的同学,出外吃喝玩乐,以志庆贺。

虽说蒋中正在保定军校的时间不长,但使他有了保定军校的学历,并且是保定系中资格最

老的一员。在讲究资历的国民党军界,这是很有作用的。从保定系构成看,除极少部分保定陆

军速成学堂时期的学生,大都是后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正式成立后的毕业生,如保定陆军速成

学堂时期的张群、杨杰、林振雄、王柏龄、马晓军等,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时期的一期生唐生

智、李品仙、陈铭枢、蒋光鼐、杨爱源等,二期的熊式辉、刘峙、刘文辉、陈继承等,三期的

张治中、白崇禧、徐庭瑶、何键、夏威等,四期的陶钧、胡宗铎、朱怀冰等,五期的傅作义、

严重、钱大钧、王靖国、赵承绶、张荫梧、乔明礼、楚溪春等,六期的邓演达、叶挺、顾祝

同、李汉魂、余汉谋、上官云相、韩德勤、黄琪翔、薛岳、吴奇伟、缪培南、邓龙光、周浑

元、赵博生等,七期的陈长捷、范汉杰等,八期的陈诚、周至柔、罗卓英、马法五、宋肯堂

等,九期的张克侠、何基沣、周福成、董振堂、郭寄峤等。从保定学历看,能和蒋中正相比的

只有张群等少数几个。蒋中正既然有这样的资历,也就成为保定系的当然首领。

1908年春节过后,蒋中正与张群、杨杰、王柏龄等65名同学开始从保定起程赴日本。60

年后,据张群回忆东渡的情形时说:“留日考试合格的学生,好像有60人左右。能够畅通日本

话的人,由保定起程直接前往日本;我们(包括蒋中正在内)虽然能够懂得日文,但因为说得

不好,暂且先到东北(北京)的陆军部集合,然后由大连乘船前往神户,换乘火车到达东

京”。一个多月后,蒋中正第二次踏上日本的国土,进入东京的振武学校(士官预备学校),

实现了他留日学军事的理想。

龙源期刊网


本文标签: 学生 保定 日本 学堂 教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