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管理员组文章数量: 1086019
2024年3月12日发(作者:摩洛哥平加拿大)
w
OMEN’SLIFE
挚爱亲情
□维维
“小才女”砸开箱子偷书读
1975年,蒙曼出生于河北省平泉县,父亲蒙
建文与母亲是大学同学,都在河北省平泉县一
中当老师。
蒙建文夫妇是典型的知识分子,读书是他
们共同的爱好,每天都要读书到深夜。受父母
影响,蒙曼从小就是个“小书虫”。3岁时她还不
识字,就经常举着书央求爸爸妈妈给她念。见
女儿这么爱读书,父母在蒙曼5岁那年送她上
了小学。
蒙曼有个哥哥,
兄妹俩相差4岁。
有时星期天父母去
学校补课,就把蒙曼
交给她哥哥照顾。
那时平泉县城很小,
从街头能一眼望到
街尾。一个星期天,
兄妹俩写完作业后,
哥哥与邻居几个男
孩一起玩游戏,蒙曼
悄悄出了门。中午
父母回家后,发现女
儿不见了,一边斥责
儿子没看好妹妹,一
边焦急地四处寻
找。找不到女儿,夫
妻俩准备报警时,蒙
曼回来了。妈妈生
气地问她去哪儿了,
她说去书店看书了,因为怕哥哥不让她出门,所
以没告诉哥哥。父亲听罢,俯身对她说:“看书
是好事,爸爸支持你,但不能让家里人着急。”
此后父母不在家时,兄妹俩写完作业,哥哥
就把蒙曼送到书店,中午再接她回来吃饭。看
的书多了,蒙曼不但知识面广,思维缜密,还写
得一手好文章,是学校老师和同学公认的“小才
女”。
蒙建文是一名语文老师。他经常在家备课
到凌晨,上课从不带课本,无论多长的课文都能
倒背如流。蒙曼特别钦佩爸爸在课堂上的潇洒
与从容,暗下决心:将来也要做一个像爸爸那样
有学问的老师。
蒙建文夫妇生活
节俭,但舍得花钱买
书,每月有一半工资都
贡献给了书店。他们
的做派,在小县城显得
很“另类”。有人说风
凉话:“都工作这么多
年了,还买那么多书干
什么?给儿女添几件
新衣服或买几斤肉改
善一下生活不好吗?
真不会过日子!”蒙曼
隐约听到这些议论,如
实转告父母。父亲却
淡然一笑说:“日子不
是过给别人看的,自己
觉得舒心就好。”父亲
的乐观与从容,也对蒙
曼的人生观有着很大
34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w
OMEN’SLIFE
挚爱亲情
影响。让你每月写两封家书有两个目的,一是你的写
然而上初三时,蒙曼的阅读爱好却给父母作能力还需要锤炼,二是让你练练钢笔字。”原
带来了烦恼:一连两次模拟考试,蒙曼的成绩都来父亲培养自己的苦心无处不在,蒙曼流泪了。
不理想,而且下滑趋势明显。如果因为阅读影此后,蒙曼将写家书当成了大事。父母写
响了升学,那岂不适得其反?初三下学期,父母给她的信,内容与风格截然不同。母亲的信行
禁止蒙曼再读课外书,要求她将全部精力放在云流水,充满温情;父亲的信有些凝重,多是鼓
励叮嘱之类。蒙曼每次只给父母回一封信,文
学习上。蒙曼与父母玩起了捉迷藏:她答应得
字上文白相间,同时照顾到双亲的情绪。信的
好好的,但每天上学还是偷偷在书包里藏一本
课外书。蒙建文发现后,便买了两只大木箱,把结尾,她还仿照《曾国藩家书》写上“万福金
家里的书全部锁进了木箱里,并在箱子上面压安”。父亲知道蒙曼的回信动了脑筋,给予高度
了被褥、面粉等杂物。赞扬。高中三年,蒙曼收藏了近200封家书。
一天放学回家,趁父母和哥哥还没回来,蒙这些家书既传递了浓浓亲情,又源源不断地给
曼找了一把铁锤,把木箱上的锁给砸开了。但蒙曼注入了学习动力。
箱子上面压着4袋面粉,蒙曼搬不动,她便使劲
1992年7月,蒙曼高中毕业,考入中央民族
把木箱盖掀起一道缝,勉强把手伸进去掏书,掏大学历史系。一向节俭的父母破例奢侈了一
出一本《红楼梦》,如获至宝。回,坐火车送蒙曼去学校报到,并游览了北京。
傍晚父亲回家,见木箱上的锁被砸坏了,顿离京时父亲叮嘱蒙曼:“很多人考上大学后
时明白了是怎么回事。女儿对书的痴迷远超他混日子,浑浑噩噩过4年,希望你不要懈怠。”蒙
的想象,若粗暴打击,必然影响女儿的求知欲,曼说:“您不用担心,对我来说读书是一种乐
蒙建文决定跟女儿好好谈谈。晚饭后,父女俩趣。”父亲听了颇感欣慰,但并没有完全放手,而
进行了一次长谈。爸爸首先肯定了蒙曼喜欢阅是每学期都给蒙曼列书单,要求她一个学期要
读的好习惯,接着指出:“你马上就要中考了,如读完50本历史、文学或哲学方面的书。其中大
部分书蒙曼能从图书馆借阅,实在借不到的,爸果因阅读影响了升学,就本末倒置了。能否每
天把读课外书的时间控制在一个半小时?”蒙曼爸就四处托人帮忙购买,然后邮寄给她。
爽快答应。从次日开始,蒙曼早晨5点起床,读
1996年,蒙曼大学毕业,因成绩优异被保送
读研。蒙曼想早点工作回馈双亲,父亲劝她:书1个小时,6点吃早饭,然后去上学。晚上回
到家写完作业,再阅读半个小时。一段时间后,“你读的历史专业不是热门,现在职场竞争这么
她的学习成绩恢复到正常水平。1989年6月,激烈,读研后发展空间会更大。”妈妈也说:“你
不满14岁的蒙曼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市哥大学毕业参加工作了,我们供你一个人读研
重点高中承德一中。没问题。”蒙曼这才打消了找工作的念头。
1999年,蒙曼顺利取得硕士学位,母校有意
留她在历史系任教,蒙曼却想继续深造,读博。
三年收到家书近200封
5月份她特意回了一趟家,对父母说:“我觉得自
平泉县城距承德市90多公里,蒙曼上高中
己的学术结构还达不到优秀教师的标准,打算
后很少回家,父母便每个月给她写两封信,爸妈
考北大历史系的博士,暂时不工作。”父母十分
各写一页纸,装在一个信封里。父亲明确要求
支持她,但亲友、邻居却在一旁说风凉话:“女博
女儿回信,蒙曼借口课业紧张,往往收到四五封
士不如女硕士嫁得好,女硕士不如本科生嫁得
信才回一封。父亲在信里严厉地批评了她,蒙
好。女孩子读博,纯粹是浪费青春。”这让蒙曼
曼只好按照爸爸的要求回信,但心里很不情愿。
有了顾虑,父母反过来安慰她:“每个人的生活
1992年1月,蒙曼回家度寒假,父亲与她交
方式不一样,提高人生层次与恋爱并不对立。
心:“上次爸爸的话有些重,你别放在心上。我
不管将来是什么结果,我们都不后悔。”蒙曼这
35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w
OMEN’SLIFE
挚爱亲情
才坚定了考博的决心。里都站满了学生。2007年,央视《百家讲坛》的
其实读研期间蒙曼一直在为考博做准备,编导魏学来特意到学校听了一次蒙曼的课,感
结果一考即中,被北京大学历史系录取,专攻隋觉很过瘾,便邀请蒙曼一周后到《百家讲坛》试
唐史。讲。蒙曼从未在电视里讲过课,有点打怵,打电
2002年蒙曼博士毕业,回到母校任历史系
话向父母倾诉。蒙建文夫妇立即赶到北京,在蒙
讲师。平凡之家出了个女博士,蒙建文夫妇都曼家的客厅布置了一个讲台,让蒙曼模拟出镜
倍感荣光。
“试讲”。蒙曼每讲一遍,蒙建文便站在观众的角
度提意见,蒙曼再根据父亲的意见调整语速与音
调。整整一周,蒙曼演练了十几遍,才在父母信
慈爱父母为“学术明星”女儿征婚
任的目光中登上《百家讲坛》。就这样,32岁的
当时中央民族大学正在扩建,蒙曼住在工
蒙曼成为《百家讲坛》栏目最年轻的主讲人,主讲
棚改建的单身宿舍里,房间非常简陋,冬天没有
的《武则天》系列播出后引发巨大社会反响。
暖气,屋里冷得像冰窖,晚上她不得不把所有的
此后8年间,蒙曼又多次登上《百家讲坛》,
被褥、衣服都盖在身上御寒。而到了夏天,屋里
主讲的《太平公主》《长恨歌》《大隋风云》等深受
热得像蒸笼,且老鼠成群,夜里常吓得她不敢入
观众喜欢。后来应出版社之邀,她还出版了十
睡。父母得知这些,既心疼又担心,匆匆赶到北
多种相关图书,成为家喻户晓的文化学者。与
京打算给女儿租房。
此同时,她还接连在央视《中国成语大会》《中国
蒙建文夫妇原本打算给女儿在中央民族大
诗词大会》等栏目担任点评嘉宾。蒙曼知识渊
学附近租一套小房子,但一番打听后才发现,房
博,诗词典故信手拈来,语言风格平易近人,收
子很难找,而且租金高得吓人。老两口转悠了
获拥趸无数,连父母都成了她的粉丝。
三天也没租到合适的房子。父亲与蒙曼商量:
一晃到了2018年,蒙曼已43岁了。因未遇
“房子不好找,租金又贵,干脆咱买套小房子算
到合适的异性,她仍待字闺中,父母不免为女儿
了。”蒙曼为难地说:“刚参加工作,我哪有钱啊!”
的个人问题焦虑。因女儿名满天下,父母也成
妈妈当即表态:“我们能给你凑首付。”蒙曼红了
了当地的名人。老两口应邀参加活动时,公开
眼眶,说:“这些年我花了家里那么多钱,还没来
为女儿征婚:“我女儿蒙曼善良知性,温柔贤淑,
得及回报,怎么能再给你们添负担!”父亲呵呵一
工作也很稳定,希望有个好男人爱她。我们不
笑:“安居才能乐业呀。你一直在精神上给我们
要求对方有多高的学历,也不要求长得有多帅,
尽孝,这是最高境界的孝心,我和你妈都很知
只要求善良正直,真心爱我女儿。”
足。”就这样,父母拿出了几乎全部积蓄做首付,
征婚启事一出,有人为蒙曼介绍对象。然
帮蒙曼在学校附近按揭购买了一套小房子。
而,有的异性觉得她学历太高,有的觉得她才华
生活安定下来后,蒙曼将全部精力投入到
太出众,担心自己配不上,不敢见面。难道女孩
了工作中。做老师的父母就是她的一面镜子。
子优秀也是错吗?父母忧心忡忡。蒙曼安慰父
当年母亲因神经性牙疼,在办公桌上放杯凉水
母:“爱情可遇不可求,相信总有适合我的另一
和一个空杯子,牙疼发作时就含一口凉水镇痛,
半在等着我。”
然后吐到空杯子里,这样不耽误上课、备课。蒙
2019年10月,蒙曼光荣地出席了国庆阅兵
曼的勤勉与敬业丝毫不亚于父母。她经常从晚
典礼。带着喜悦心情,她回首与父母走过的人
上9点备课到深夜,加上知识渊博,讲课时旁征
生路,心里满是感慨与温暖。她说,在她心目
博引、妙语连珠,因此她的课特别受学生欢迎。
中,父亲堪称“擎天白玉柱”,拓宽了她的人生空
不久学生中间开始盛传:“历史系有个女老师特
间;母亲就是“架海紫金梁”,为她营造了宽松和
别会讲课,听她讲课比听评书还过瘾。”于是轮
谐的成长环境。父母永远是她的精神导师。
到蒙曼上课时,教室里常挤得水泄不通,连走廊
〔编辑:冯士军〕
36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声明:本文标题:蒙曼父母永远是我的精神导师 内容由网友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转载请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roclinux.cn/b/1710195915a561883.html,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