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管理员组

文章数量: 1086019


2024年12月31日发(作者:怎么用代码关闭右下角弹窗)

新人教生物必修1课时素养评价

三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20分钟·70分)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1.下列元素及其描述一致的是

选项

A

B

C

D

( )

元素

Mg

O

H

C、H、O、N

描述

微量元素

最基本元素

活细胞中含量最多

基本元素

【解析】选D。Mg属于大量元素,A错误;最基本元素为C,B错误;活细胞中含量

最多的元素是O,C错误;组成细胞的基本元素为C、H、O、N,D正确。

【误区警示】含量≠数量

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为O,原子数量最多的则是H。

2.(2019·江苏学考真题)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 ( )

A.水 B.糖类 C.无机盐 D.核酸

【解析】选A。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为水。

3.(2020·长春高一检测)微量元素在生物体内含量很少,却是维持生命活动不可

或缺的,可通过哪项得到证明

A.植物缺Mg

2+

无法进行光合作用

B.人体缺Fe

2+

易患贫血

- 1 -

( )

C.血液钙盐含量太低,会抽搐

D.缺N会影响酶的合成

【解析】选B。Mg、Ca和N均属于大量元素,Fe属于微量元素。

4.人是杂食动物,通过摄入动植物及其产物来获得化合物和元素,则人体内和其

所食用的动植物体内的化学元素 ( )

A.种类和含量差异都很大

B.种类大体相同,含量上有差异

C.种类和含量都大体相同

D.种类差异很大,含量大体相同

【解析】选B。不同生物之间的元素也具有统一性和差异性,即各种不同的生物

所含的化学元素的种类基本相同,但是含量差异较大。

5.(2019·山东学考真题)下表中待测物质、检测试剂及预期结果对应关系正确

的是 ( )

A.① B.②

待测物质

葡萄糖

脂肪

蛋白质

淀粉

C.③

检测试剂

苏丹Ⅲ染液

斐林试剂

双缩脲试剂

碘液

D.④

预期结果

蓝色

橘黄色

紫色

砖红色

【解析】选C。葡萄糖应用斐林试剂检测,出现砖红色沉淀,①错误;脂肪应用苏

丹Ⅲ染液检测,被染成橘黄色,②错误;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③正

确;淀粉遇碘液变蓝,④错误。

- 2 -

【补偿训练】

若以鸡蛋蛋白液为材料进行蛋白质检测实验,发现蛋白液与双缩脲试剂发

生反应后会粘在试管壁上。下列关于这一现象形成原因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鸡蛋蛋白液不是合适的实验材料

B.鸡蛋蛋白液稀释不够,搅拌不匀

C.只加了双缩脲试剂A,未加双缩脲试剂B

D.蛋白液与双缩脲试剂的反应时间不够长

【解析】选B。鸡蛋蛋白液是合适的实验材料,只不过是没有稀释到适当的浓度

而已;是否加入双缩脲试剂B以及蛋白液与双缩脲试剂的反应时间不够长,只会

影响到实验结果的观察,而不会导致题干中现象的出现。鸡蛋蛋白液稀释不够,

搅拌不匀,会导致蛋白液与双缩脲试剂发生反应后粘在试管壁上。

6.(2020·天门高一检测)如图为鉴定蛋白质的流程图,甲、乙、丙、丁对应实验

材料、鉴定试剂及先后用量,则其对应关系正确的一组是 ( )

( )

A.豆浆、双缩脲、1 mL、4滴

B.花生种子研磨液、双缩脲、4滴、1 mL

C.豆浆、双缩脲、4滴、1 mL

D.花生种子研磨液、斐林试剂、1 mL、4滴

- 3 -

【解析】选A。该实验的目的是鉴定蛋白质,所以甲滤液是豆浆(含有蛋白质),

不是花生种子研磨液(含有大量的脂肪);鉴定蛋白质的试剂是双缩脲试剂,即乙

试剂是双缩脲试剂;双缩脲试剂包含双缩脲试剂A液和双缩脲试剂B液,先加入

双缩脲试剂A液1mL(丙),再加入双缩脲试剂B液(丁)4滴。故选A。

7.对斐林试剂和双缩脲试剂的配方,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都含有NaOH溶液和CuSO

4

溶液

B.斐林试剂含有两种溶液:质量浓度为0.1 g/mL的NaOH溶液和质量浓度为

0.05 g/mL的CuSO

4

溶液,用时将两种溶液等量混匀,现配现用

C.双缩脲试剂是将4滴0.1 g/mL CuSO

4

溶液滴入2 mL 0.01 g/mL的NaOH溶液

中混合而成的

D.双缩脲试剂含有两种溶液:质量浓度为0.1 g/mL的NaOH溶液和质量浓度为

0.01 g/mL的CuSO

4

溶液

【解析】选C。双缩脲试剂和斐林试剂成分相同,都含有NaOH溶液和CuSO

4

溶液,A

正确;斐林试剂是由质量浓度为0.05 g/mL的CuSO

4

溶液和等量的质量浓度为

0.1 g/mL的NaOH溶液配制而成,B正确;双缩脲试剂是先加入质量浓度为

0.1 g/mL的NaOH溶液,再滴入4滴质量浓度为0.01 g/mL的CuSO

4

溶液,C错误;

双缩脲试剂由A液(质量浓度为0.1 g/mL NaOH溶液)和B液(质量浓度为

0.01 g/mL CuSO

4

溶液)组成,D正确。

8.科学家对从月球带回的岩石样本进行了分析,发现其中包含许多小型含水“玻

璃珠”,这为寻找外太空的生命提供了新的希望。除此之外,月壤中也含有很多

无机盐。关于组成生物体的元素,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非生物界中存在的元素在生物体内都能找到

- 4 -

B.微量元素在生物体内含量虽少,其作用却很重要

C.因为水中没有碳元素,所以碳元素在细胞中的作用并不重要

D.若月壤中缺乏某一种生物体必需的元素,其他元素可替代该元素的功能

【解析】选B。生物体内存在的元素在非生物界中都能找到,但非生物界中存在

元素在生物体内不一定能找到,A错误;微量元素在生物体内含量虽少,其作用却

很重要,B正确;由于碳链是构成生物大分子的基本骨架,因此碳元素在细胞中的

作用非常重要,C错误;不同的元素有不同的作用,因此一种元素不能被别的元素

替代,D错误。

9.(2020·运城高一检测)茶叶生产在中国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其中信阳毛尖

以“细、圆、光、直、多白毫、香高、味浓、汤色绿”的独特风格,盛名传播国

内外。下列关于茶叶的说法,错误的是

A.采摘的新鲜茶叶的细胞中含量最高的化合物是水

B.茶叶和人体所含元素种类大致相同,但含量有差异

C.制好的成品茶的化学元素含量依次是C>O>N>H

D.新鲜茶叶的细胞内含量最多的有机物中通常含有微量元素Fe或S

【解析】选D。根据细胞鲜重中水的含量最多,故采摘的新鲜茶叶的细胞中含量

最高的化合物是水,A正确;不同生物体内的元素种类大体相同,但含量上有差异,

故茶叶和人体所含元素种类大致相同,但含量有差异,B正确;制好的成品茶相当

于细胞干重中化学元素含量的排序,即化学元素含量依次是C>O>N>H,C正确;新

鲜茶叶的细胞内含量最多的有机物是蛋白质,通常含有元素Fe或S,Fe是微量元

素,但S是大量元素,D错误。

( )

- 5 -

10.(2020·铜仁高一检测)研究发现,细菌GFAJ-1能利用化学元素砷(As)取代磷

(P)参与化合物组成。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该细菌的组成元素砷(As)可能在无机自然界中找不到

在该细菌体内的含量高于O

C.该细菌通过分裂产生子代

D.该细菌的拟核区含有一个裸露的链状DNA分子

【解析】选C。组成生物体的任何一种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能找到,A错误;活细

胞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O,B错误;细菌通过二分裂产生子代,C正确;细菌的拟核

区含有一个裸露的环状DNA分子,D错误。

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共20分)

11.(12分)(2020·成都高一检测)实验室中现有材料用具有:0.1 g/mL的NaOH

溶液;0.05 g/mL CuSO

4

溶液;蒸馏水;苏丹Ⅲ染液,苏丹Ⅳ染液,量筒、烧杯、酒

精灯等化学仪器。根据“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实验,利用现

有材料用具回答:

(1)实验原理是依据生物组织中有机物与某些化学试剂所产生的________反应,

来检测生物组织中某种有机物的存在。

(2)检测成熟梨果肉存在还原糖所用的试剂是______(试剂名称),该试剂与细胞

内的还原糖如________(至少写2种)发生作用,水浴加热条件下形成______色的

沉淀。

(3)检测花生子叶中存在脂肪,所用的试剂是________,显微镜观察时,可见红色

颗粒。

- 6 -

【解析】(1)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蛋白质检测实验的原理是依据生物组织

中有机物与某些化学试剂所产生的特定的颜色反应,来检测生物组织中某种有

机物的存在。

(2)检测成熟梨果肉存在还原糖所用的试剂是斐林试剂,该试剂与细胞内的还原

糖,如葡萄糖、果糖、麦芽糖等发生作用,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形成砖红色沉淀。

(3)检测花生子叶中存在脂肪,所用的试剂是苏丹Ⅳ染液,显微镜观察时,可见红

色颗粒。

答案:(1)特定的颜色

(2)斐林试剂 葡萄糖、果糖(或麦芽糖) 砖红

(3)苏丹Ⅳ染液

12.(8分)下表中各元素的数据代表该元素占原子总量的百分比。请据表回答下

列问题:

岩石圈

氧 硅 铝 铁 钙 钠 钾 镁 钛 氢 碳

的成分

42 28 7.9 4.5 3.5 3.5 2.5 2.2 0.46 0.22 0.19

/%

人体的

氢 氧 碳 氮 钙 磷 氯 锌 硫 钠 镁

成分

62 25.5 9.5 1.3 0.31 0.22 0.03 0.06 0.05 0.03 0.01

/% <0.1

(1)组成人体的化学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上都有,它普遍存在于非生物界,生物界

不包含特殊的“生命元素”,这个事实说明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________。

他成分

<0.1

所有其

他成分

所有其

- 7 -

(2)生物从非生物环境中获得的那些元素与环境中的这些元素的比例相差甚远,

如岩石圈中,氢、碳、氮加在一起占总原子数不到1%,而在生物体中占总原子数

的73%左右。这个事实说明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________。

(3)构成人体的化学元素中,H、O、C含量最多的原因有两个:

①人体内含量最多的物质是________;

②构成人体的四大有机物共有的元素是________。

【解析】(1)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非生物界都能找到,没有生物体特有的元

素,说明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

(2)生物界与非生物界不但存在统一性,同时也存在差异性,即组成生物界和非

生物界的元素的含量相差很大。

(3)人体中C、H、O最多的原因:人体内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水,同时构成人体的四

大有机物都含有C、H、O元素。

答案:(1)统一性 (2)差异性

(3)①水 ②C、H、O

【互动探究】

(1)依据表中数据,人体成分中没有体现铁的含量,是否人体不含铁?说出你的理

由。

提示:不是,人体内含铁,它是构成血红蛋白的成分,但铁属于微量元素,含量少。

(2)表中人体成分为何与岩石圈中元素种类基本相同?

提示:组成人体的元素是从无机环境选择性地吸收而来的。

(10分钟·30分)

- 8 -

1.(6分)(2020·佛山高一检测)如图是组成细胞的大量元素分类关系图(其中1

表示最基本元素,2表示基本元素),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3包括C、H、O、N、P、S、K、Ca、Mg等

B.1指C元素

C.各种化合物均含有2所包含的元素

不在该关系图中

【解析】选C。3表示大量元素,包括C、H、O、N、P、S、K、Ca、Mg等,A正确;1

表示最基本元素C,B正确;2表示基本元素C、H、O、N,并非各种化合物均含C、

H、O、N,如H

2

O,C错误;Fe属于微量元素,不在大量元素关系图中,D正确。

【方法规律】谐音法巧记大量元素与微量元素

(1)大量元素的记忆口诀:洋(O)人(P)探(C)亲(H),丹(N)留(S)盖(Ca)镁(Mg)家

(K)。

(2)微量元素记忆口诀:铁(Fe)锰(Mn)碰(B)新(Zn)木(Mo)桶(Cu)。

2.(6分)如图为活细胞中化合物的含量,其中序号代表不同的化合物,面积代表

含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Ⅰ代表有机物、Ⅱ代表无机物

- 9 -

B.Ⅲ所代表的化合物只含两种元素

C.Ⅳ所代表的化合物全由微量元素组成

D.若Ⅴ和Ⅵ分别代表蛋白质和脂质,则Ⅶ代表核酸

【解析】选B。据图示信息可知,Ⅰ为无机物,Ⅱ为有机物,Ⅲ为水,Ⅳ为无机盐,Ⅴ

为蛋白质,Ⅵ、Ⅶ为糖类和脂质。水只由H、O两种元素组成;细胞中的无机盐,

既包含大量元素,也包含微量元素。

【实验·探究】

3.(18分)为了验证N是玉米幼苗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元素,请完成以下实验设计:

(1)实验原理:玉米幼苗缺N会导致植株矮小,叶片发黄。

(2)材料与用具:培养液甲(含包括N在内的各种元素的完全培养液)、培养液乙

(与甲相比只缺N的培养液)、培养液丙(硝酸铵的水溶液)、适当的容器和固定

材料、长势良好且相似的玉米幼苗等,其余所需器材和试剂任选。

(3)方法步骤(补充完整):

①取40株长势良好且相似的玉米幼苗,平均分为

两组并编号A、B组。

②A组置于适量的培养液甲中培养,B组______________。

③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观察并记录两组幼苗的生长状况。

④预期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预期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科学研究的严谨角度出发,为进一步证实A、B两组玉米生长状况的差异是

由N缺乏引起的,可以增加的实验步骤是:向______组添加________,另一组不作

- 10 -

特殊处理。一段时间后两组玉米生长状况基本相同,则进一步说明N是必需元

素。

【解析】(3)该实验的目的是验证N为玉米幼苗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元素,实验的

原理是在完全培养液中能正常生长,在缺素培养液中表现出相应的缺素症,加入

该元素后,缺素症会消失或缓解,实验的自变量是培养液的种类,因变量是玉米

幼苗的叶片颜色、玉米的长势,培养液的体积、培养条件等属于无关变量,按照

实验设计的单一变量原则和对照原则,A组置于适量的培养液甲中培养,B组置于

等量培养液乙中培养。预期实验结果应为A组幼苗长势良好,B组幼苗矮小、叶

片发黄;预期实验结论:N是玉米幼苗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元素。

(4)进一步证实A、B两组玉米生长状况的差异是由N缺乏引起的,可以增加的实

验步骤是:向B组添加适量的培养液丙,另一组不作特殊处理。一段时间后两组

玉米生长状况基本相同,则进一步说明N是必需元素。

答案:(3)②置于等量培养液乙中培养

④A组幼苗长势良好,B组幼苗矮小、叶片发黄(或B组幼苗比A组矮小、叶片发

黄)

⑤N是玉米幼苗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元素

(4)B 适量的培养液丙(或含N无机盐)

- 11 -


本文标签: 元素 试剂 含量 检测 双缩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