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管理员组文章数量: 1088108
2024年12月27日发(作者:置汇编代码)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说明书
(21)申请号 CN2.8
(22)申请日 2010.03.03
(71)申请人 旺宏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 中国台湾新竹科学工业园区力行路16号
(72)发明人 龙翔澜 施彦豪 赖二琨 李明修 吕函庭
(74)专利代理机构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代理人 汤保平
(51)
H01L27/115
H01L21/8247
(10)申请公布号 CN 101901809 A
(43)申请公布日 2010.12.01
权利要求说明书 说明书 幅图
(54)发明名称
用于FN隧穿编程及擦除的三维存
储器阵列
(57)摘要
一种三维存储单元阵列,包括半导
体基体柱及位线柱的一阵列、介电电荷捕
捉结构、以及排列成正交于半导体基体柱
及位线柱的所述阵列的多个阶层的字符线
结构。所述半导体基体柱在相对的第一及
第二边具有相对应的位线柱,以提供源极
端及漏极端。所述半导体基体柱在相对的
第三及第四边具有第一及第二通道表面。
介电电荷捕捉结构则覆盖第一及第二通道
表面,以在所述三维阵列的每一阶层的每
一半导体基体柱的两边提供资料储存位
置。上述元件可操作成一三维与门(AND)
解码的闪存。
法律状态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权 利 要 求 说 明 书
1.一种三维存储单元阵列,包括:
多个三维排列的双存储单元结构,该双存储单元结构包括一半导体基体柱、位于该
半导体基体柱的相对的第一及第二边的第一及第二位线柱、位于该半导体基体柱的
相对的第三及第四边的介电电荷捕捉结构、排列成邻接位于该半导体基体柱的该第
三边的该介电电荷捕捉结构的一第一字符线,以及排列成邻接位于该半导体基体柱
的该第四边的该介电电荷捕捉结构的一第二字符线;以及
一控制器,用以编程及擦除该多个双存储单元结构中的选取的存储单元,其方式为
施加偏压于相对应的所述半导体基体柱与该第一及第二字符线的一以感应Fowler-
Nordheim隧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维存储单元阵列,其中该电荷捕捉结构包括邻接该相对应
的第一或第二字符线的一隧穿层、一介电电荷捕捉层,以及邻接该相对应的半导体
基体柱的一阻挡层,并且配置该控制器用以经由该隧穿层感应来自该相对应的第一
或第二字符线的电荷的Fowler-Nordheim隧穿。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维存储单元阵列,还包括解码器电路,该解码器电路包括:
一存取元件阵列,耦接至所述半导体基体柱且配置成用以施加偏压于个别的该半导
体基体柱;
一底部位线解码器,耦接至所述第一位线柱且配置成用以存取该第一位线柱的个别
行;
一顶部位线解码器,耦接至所述第二位线柱且配置成用以存取该第二位线柱的个别
列;以及
一第四解码器,耦接至该第一及第二字符线,且配置成用以驱动该多个双存储单元
结构的选取的阶层的该第一及第二字符线之一。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维存储单元阵列,用于随机存取与门解码。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维存储单元阵列,其中该第一及第二位线柱包括具有一核
心的半导体材料,该核心包括一金属或金属硅化物。
6.一种三维存储单元阵列,包括:
多个三维排列的结构,所述结构包括多个半导体基体柱、位于所述半导体基体柱的
相对的第一及第二边的第一及第二位线柱、位于所述半导体基体柱的第三边的资料
储存结构、以及排列成邻接位于所述半导体基体柱的所述第三边的所述资料储存结
构的一字符线;以及
一控制器,用以编程及擦除所述结构的选取的存储单元,其方式为施加偏压于相对
应的所述半导体基体柱以感应Fowler-Nordheim隧穿。
7.一种包含三维存储单元阵列的存储元件,包括:
一集成电路基底;
半导体基体柱及位线柱的一阵列,位于该基底上,与包含排列成正交于半导体基体
柱及位线柱的该阵列的多个字符线结构的多个字符线阶层相交,该阵列中的所述半
导体基体柱在相对的第一及第二边具有相对应的位线柱,并且在相对的第三及第四
边具有第一及第二通道表面;
多个介电电荷捕捉结构,位于该阵列的所述半导体基体柱的该第一及第二通道表面
上;
位于所述阶层中的所述字符线结构,分别具有排列成邻接该阵列的所述半导体基体
柱上的所述介电电荷捕捉结构的一第一组字符线,以及排列成邻接该阵列的所述半
导体基体柱上的所述介电电荷捕捉结构的一第二组字符线;
位于该阵列中的所述位线柱,在所述半导体基体柱的所述第一边具有底部解码的柱,
并且在所述半导体基体柱的所述第二边具有顶部解码的柱;
解码器电路,耦接至所述半导体基体柱及所述位线柱的该阵列,并耦接至所述字符
线结构的所述阶层,并且配置成用以存取该三维阵列中的选取的存储单元;以及
一控制器,用以编程及擦除该三维阵列中的选取的存储单元,其方式为施加偏压于
所述相对应的半导体基体柱与所述相对应的阶层的该第一及第二组字符线其中一组;
以及读取该三维阵列中的选取的存储单元,其方式为在所述相对应的半导体基体柱
的对边感测所述位线柱中的电流,以响应于施加至该相对应的阶层的该第一及第二
组字符线其中一组的栅极电压。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包含三维存储单元阵列的存储元件,其中该解码器电路包括:
一存取元件阵列,耦接至该阵列的所述半导体基体柱,且用以偏压个别的所述半导
体基体柱;
一底部位线解码器,耦接至位于该阵列中的所述半导体基体柱的所述第一边的所述
位线柱,且用以存取所述位线柱的个别行;
一顶部位线解码器,耦接至位于该阵列的所述半导体基体柱的所述第二边的所述位
线柱,且用以存取所述位线柱的个别列;以及
一第四解码器,耦接至所述字符线阶层中的所述字符线结构,且用以驱动选取的字
符线阶层上的第一及第二组字符线其中一组。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包含三维存储单元阵列的存储元件,还包括控制电路,用以
施加偏压于该三维阵列中的选取的存储单元,以进行栅极注入Fowler-Nordheim编
程操作。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包含三维存储单元阵列的存储元件,还包括控制电路,用
以施加偏压于该三维阵列的选取的存储单元,以便进行栅极注入Fowler-Nordheim
电子隧穿编程操作与栅极注入Fowler-Nordheim空穴隧穿擦除操作。
11.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包含三维存储单元阵列的存储元件,其中所述半导体基体
柱及所述位线柱的该阵列配制成包含多个单元组柱的一图案,所述单元组柱包括一
第一位线柱、邻接该第一位线柱的一半导体基体柱、邻接该半导体基体柱的一第二
位线柱、以及使相邻的所述单元组柱彼此绝缘的一绝缘构件。
12.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包含三维存储单元阵列的存储元件,其中该阵列中的所述
位线柱包括具有一核心的半导体材料,该核心包含一金属或金属硅化物。
13.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包含三维存储单元阵列的存储元件,其中该阵列中的所述
半导体基体柱包括p型硅,并且该阵列中的所述位线柱包括n型硅。
14.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包含三维存储单元阵列的存储元件,其中该三维阵列的特
定存储单元的该介电电荷捕捉结构位在该半导体基体柱与一相对应的阶层的所述第
一及第二组字符线的一相对应组中的该字符线之间包括一隧穿层、一电荷捕捉层以
及一阻挡层。
15.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包含三维存储单元阵列的存储元件,用于随机存取与门解
码。
16.一种存储元件的制造方法,包括:
提供包含一存取元件阵列及一第一组位线的一基底,该基底具有一表面,该表面具
有一接点阵列,其中包括耦接至该存取元件阵列中的多个存取元件的多个接点以及
耦接至该第一组位线中的多个位线的多个接点;
在该接点阵列上形成由交替的字符线材料层及绝缘材料层所构成的一叠层;
在该叠层中形成多个沟槽,所述沟槽暴露位于耦接至所述存取元件的该基底的该表
面上的接点的个别列,且暴露位于耦接至该第一组位线的所述位线的该基底的该表
面上的接点,并具有暴露该叠层中的所述字符线材料层的字符线材料的多个侧壁;
沿所述沟槽的所述侧壁形成一电荷捕捉结构,其至少位于暴露在所述沟槽的所述侧
壁上的字符线材料上;
在该电荷捕捉结构上形成位于所述沟槽内的多个半导体基体柱,所述半导体基体柱
接触所述沟槽中的所述接点列的个别接点;
在所述半导体基体柱的第一及第二对边上及所述沟槽内形成位于所述沟槽内的多个
位线柱,其中位于所述半导体基体柱的该第一对边的所述位线柱接触耦接至该第一
组位线中的一位线的个别接点;以及
在所述半导体基体柱的该第二对边形成耦接至所述位线柱的一第二组位线。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存储元件的制造方法,其中形成所述半导体基体柱的步骤
包括:在该电荷捕捉结构上以掺杂的半导体材料来填充所述沟槽,然后实施一图案
化蚀刻工艺来移除位于所述沟槽内的该掺杂的半导体材料,以便留下所述半导体基
体柱。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存储元件的制造方法,其中形成所述位线柱的步骤包括:
用位线材料来填充该图案化蚀刻工艺所留下的区域,以便提供所述位线柱。
19.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存储元件的制造方法,其中形成所述位线柱的步骤包括:
提供具有一金属或金属硅化物核心的一半导体柱作为所述位线柱。
20.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存储元件的制造方法,其中形成该电荷捕捉结构的步骤包
括:在所述沟槽的所述侧壁上形成介电材料的一多层叠层,该多层叠层包括一隧穿
层、一电荷捕捉层以及一阻挡层。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存储元件的制造方法,其中该隧穿层邻接所述沟槽的所述
侧壁。
22.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存储元件的制造方法,其中形成所述沟槽的步骤包括利用
一第一光刻掩膜来定义所述沟槽的一图案,并且形成所述半导体基体柱的步骤包括
利用一第二光刻掩膜来定义所述沟槽中的所述半导体基体柱的一图案。
23.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存储元件的制造方法,还包括蚀刻该叠层,以定义包含位
于交替成对的所述沟槽之间的第一条字符线的左侧字符线结构,以及包含位于交替
成对的所述沟槽之间且与所述第一多条字符线交错的一第二多条字符线的右侧字符
线结构。
24.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存储元件的制造方法,还包括在位于一第一半导体基体柱
的该第二对边上的位线柱与位于一第二半导体基体柱的该第一对边上的位线柱之间,
形成位在所述沟槽中的绝缘柱。
说 明 书
本申请案主张2009年3月3日申请的美国暂时专利申请案第61/209,095号的国
际优先权,该暂时专利申请案的全部揭露内容均并入本案供参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高密度存储元件(memory device),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其中排
列有多重平面(multiple planes)的存储单元以提供三维阵列的存储元件。
背景技术
因为在集成电路(integrated circuits)中元件的关键尺寸受限于一般存储单元
(memory cell)技术,所以设计者正在寻求叠层多重平面的存储单元,以达成较大的
储存容量以及较低的单位位成本的技术。例如,将薄膜晶体管(thin film transistor)
技术应用于电荷捕捉存储器(charge trappingmemory)技术,可参阅Lai等人在2006
年12月11-13日发表于IEEE Int′lElectron Devices Meeting的名为“A Multi-
Layer Stackable Thin-FilmTransistor(TFT)NAND-Type Flash Memory”的论文;以及
Jung等人在2006年12月11-13日发表于IEEE Int′l Electron Devices Meeting的名为
“Three Dimensionally Stacked NAND Flash Memory Technology UsingStacking Single
Crystal Si Layers on ILD and TANOS Structure for Beyond30nm Node”的论文。
并且,将交叉点阵列(cross-point array)技术应用于反熔丝存储器(anti-fuse memory),
可参阅Johnson等人在2003年11月发表于IEEE d-State Circuits第38卷第
11号的名为“512-Mb PROM With aThree-Dimensional Array of Diode/Anti-
fuse Memory Cells”的论文。在Johnson等人所述的设计中,提供多层的字符线
(word lines)及位线(bitlines),其交叉点具有存储器元件。上述的存储器元件包括连
接字符线的p+多晶硅阳极(polysilicon anode),以及连接位线的n-多晶硅阴极
(polysilicon cathode),其中阳极与阴极由反熔丝材料予以分开。
在Lai等人、Jung等人以及Johnson等人所述的工艺中,对于每一存储器层存在几
个关键光刻(critical lithography)步骤。因此,制造元件所需的关键光刻步骤的数目
随着所实施的层数而倍增。关键光刻步骤很昂贵,所以最好在制造集成电路时予以
最小化。因此,虽然利用三维阵列能有达成较高密度的优点,但是较高的制造成本
却限制此技术的使用。
在电荷捕捉存储器技术中提供垂直的与非门(NAND)存储单元的另一种结构可参阅
Tanaka等人在2007年6月12-14日发表于
2007Symposiumon VLSI Technology Digest of Technical Papers第14-15页的名为
“Bit CostScalable Technology with Punch and Plug Process for Ultra High DensityFlash
Memory”的论文。Tanaka等人所述的结构包括具有其操作类似与非门(NAND)的垂
直通道(channel)的多重栅极场效晶体管结构(multi-gatefield effect transistor structure),
其中利用硅-氧化硅-氮化硅-氧化硅-硅(silicon-oxide-nitride-oxide-silicon,SONOS)电
荷捕捉技术,在每一个栅极/垂直通道接口(channel interface)产生储存位置。此存储
器结构是根据当作多重栅极存储单元的垂直通道的半导体(semiconductor)材料柱,
具有邻接基底(substrate)的下选择门(select gate),以及位于顶部的上选择门。利用
与柱相交的平面电极层(planar electrode layers)来形成多个水平的控制门
(control gates)。控制门所使用的平面电极层不需要关键光刻,因而得以节省成本。
然而,每一个垂直的存储单元需要许多关键光刻步骤。并且,能以这种方式堆层的
控制门的数目有其限制,可由例如垂直通道的导电率、所使用的编程(program)及
擦除(erase)程序等等因子(factors)予以测定。
三维反熔丝存储器结构可参阅Hsiang-Lan Lung所申请的名为
“Stacked Bit Line Dual Word Line Nonvolatile Memory”的美国专利第7,420,242号,
其中利用比其它的先前技术的结构更少的光刻步骤来制造。在美国专利第
7,420,242号中,反熔丝存储器元件形成于配置在多个阶层(levels)中的水平位线的
两边,并且水平位线之间的垂直柱经由多个阶层向下延伸至底下的水平字符线的两
个较低阶层,其中一个字符线阶层耦接至位于位线的一边的柱,而另一个字符线阶
层则耦接至位于位线的另一边的柱。这提供高密度且反熔丝存储器。
期望能提供一种低制造成本的三维集成电路存储器结构,其中包括可予以擦除及编
程的可靠且很小的存储器元件。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单一集成电路基底上实现三维与门(AND)型电荷捕捉存储元件。
上述元件可利用一种其结构的每一阶层不需要额外的光刻步骤且具有高密度的工艺
予以制造。此元件的存储单元利用半导体基体柱(semiconductor body pillar)的通道
与字符线的栅极之间的电荷隧穿(chargetunneling)来编程及擦除,并且当受到字符
线的栅极电压控制时,可利用流经与半导体基体柱相邻的位线柱(bit line pillars)之
间的通道的电流来读取(read)。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三维排列的多个双存储单元结构的三维存储单元阵列。上述双
存储单元结构包括:半导体基体柱、位于半导体基体柱的相对的第一及第二边上的
第一及第二位线柱、位于半导体基体柱的相对的第三及第四边上的介电电荷捕捉结
构(dielectric charge trapping structures)或其它的资料储存结构(data storage structures)、
排列成邻接位于半导体基体柱的第三边上的介电电荷捕捉结构的一第一字符线、以
及排列成邻接位于半导体基体柱的第四边上的介电电荷捕捉结构的一第二字符线。
控制器(controller)则耦接至所述阵列,并配置成用以编程及擦除多个双存储单元结
构的选取的存储单元(selected memory cells),其方式为施加偏压于相对应的半导体
基体柱与第一及第二字符线其中之一,以便感应FN(Fowler-Nordheim)隧穿。其它
的方法可能利用单一存储单元结构,其中位于第三边的字符线及资料储存结构被当
作存储单元,而位于另一边的资料储存结构及字符线之一或两者则不予以形成或者
不被用以当作存储单元。
本发明提供一种元件,包括:位于基底上的一半导体基体柱及位线柱阵列、介电电
荷捕捉结构、以及多个阶层的字符线结构,其排列成正交于所述半导体基体柱及位
线柱阵列。半导体基体柱在相对的第一及第二边具有相对应的位线柱,提供源极
(source)端及漏极(drain)端。半导体基体柱在相对的第三及第四边具有第一及第二通
道表面。介电电荷捕捉结构覆盖第一及第二通道表面,并在三维阵列的每一阶层的
每一半导体基体柱的两边提供资料储存位置(sites)。提供所述柱阵列的方式为,利
用n型及p型掺杂的半导体材料来实施交替的半导体基体柱及位线柱的列,以合于
n通道存储单元及p通道存储单元,加上以多层介电电荷捕捉结构覆盖这些列的侧
边。以下将更详细说明多层介电电荷捕捉结构。多层电荷捕捉结构的例子包括
SONOS型氧化层-氮化层-氧化层(ONO)结构及能隙工程硅-氧化硅-氮化硅-氧化硅-
硅(bandgap engineered silicon-oxide-nitride-oxide-silicon,BE-SONOS)型氧化层-氮化
层-氧化层-氮化层-氧化层(ONONO)结构。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利用每一阶层的字符线结构于半导体基体柱及位线柱阵列
上实现多重阶层的存储单元,因而使存储单元形成于半导体基体柱的通道表面与每
一阶层的字符线结构的交叉点,加上多层电荷捕捉结构介于其间,由此提供所述三
维存储单元阵列。因此,在所述元件中,字符线结构的多个阶层排列成正交于半导
体基体柱及位线柱阵列。所述字符线结构包括:第一组字符线,在例如结构的左边
共同耦接至第一驱动器(driver),并排列成邻接位于交替成对的半导体基体柱及位
线柱列之间的那些介电电荷捕捉结构;以及第二组字符线,与第一组字符线交错,
在例如结构的右边共同耦接至第二驱动器,并排列成邻接位于交错且交替成对的半
导体基体柱及位线柱列之间的那些介电电荷捕捉结构。这使字符线提供邻接位于半
导体基体柱的第一通道表面及第二通道表面上的介电电荷捕捉结构的栅极,因而在
每一半导体基体柱上提供每一阶层的两个可独立寻址的存储单元。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解码器电路(decoder circuitry)耦接至半导体基体柱及位线
柱阵列,并且耦接至位于字符线结构的多个阶层上的驱动器。解码器电路用以存取
三维阵列的选取的存储单元。解码器电路可用于随机存取与门解码
(random access AND-decoding)。在所述的一例子中,在耦接至上述阵列的半导体基
体柱的基底中,解码器电路包括存取元件阵列,用以存取个别的半导体基体柱。解
码器电路也包括列解码器(rowdecoder),此列解码器藉由位于阵列的顶部的位线导
体(bit line conductors)耦接至位于半导体基体柱的第一边的位线柱用以存取位线柱
的个别列(例如平行于字符线)。解码器电路也包括行解码器(column decoder),此行
解码器由位于阵列的底部的位线导体耦接至位于半导体基体柱的第二边的位线柱,
用以存取位于半导体基体柱的第二边的位线柱的个别行。存取元件阵列可利用顶部
及底部位线导体,来共享列解码器及行解码器。解码器电路也包括存储器平面及字
符线解码器,此解码器耦接至多个字符线结构的驱动器,用以存取位于结构的个别
阶层的第一及第二组字符线其中一组。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存储元件的实施方式也可是半导体基体柱及位线柱列以
单元源极-通道-漏极组(unit source-channel-drain sets)排列,其中单元组(unit set)包括:
第一位线柱,半导体基体柱邻接第一位线柱;第二位线柱,邻接半导体基体柱;以
及绝缘构件(insulating member),实现源极-通道-漏极-绝缘体图案。在此实施例中,
绝缘构件隔离相邻的源极-通道-漏极组,在编程、擦除以及读取期间抑制与选取的
存储单元相邻的存储单元的干扰。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存储元件包括控制电路(control circuits)及偏压电路
(biasing circuits),用以施加偏压于三维阵列的选取的存储单元,来执行栅极侧FN
编程与栅极侧FN擦除操作,并且抑制未选取的存储单元所储存的电荷的干扰。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栅极侧注入FN电子(electron)及空穴(hole)隧穿的三维与门
(AND)型电荷捕捉存储器阵列的操作方法。为了编程选取的存储单元,将施加偏压
于耦接至选取的存储单元的半导体基体线(body line)及字符线元件(例如施加-15伏
特(V)至位于柱的一侧的选取的字符线,将n通道存储单元的基体柱接地,施加-8
伏特(V)至位于柱的其它侧的未选取的字符线),以便产生栅极注入电子隧穿的电场,
同时断开其它的半导体基体线,尽管已由施加偏压至未选的字符线来电容性增压。
位于三维阵列中的相同的阶层及其它的阶层的未选的字符线则被施加偏压(例如施
加-8伏特(V)至n通道存储单元),以避免干扰。
本发明提供一种存储元件的制造方法。此方法包括提供集成电路基底,此集成电路
基底具有用以连接个别的半导体基体柱的存取元件阵列,以及用以连接位于半导体
基体柱的第一边的位线柱行的位线导体列。相对应的接点(contacts)阵列则包含于所
述存取元件及位线导体的表面。交替的绝缘材料层及字符线材料层形成于基底的表
面上,以便建立多个阶层的字符线材料。由多个阶层的字符线材料蚀刻多个沟槽
(trenches),而使沟槽正交于基底的位线导体,并且暴露位于存取元件及位线导体两
者的表面的接点阵列的接点。电荷捕捉结构形成于沟槽的侧壁上,至少形成于暴露
在多个阶层的侧壁的字符线材料上。沟槽以具有第一型掺杂物(dopant)的半导体材
料来填充,然后予以蚀刻以便定义与存取元件的相对应接点接触的位于沟槽内的半
导体基体柱,并且在半导体基体柱的相对的第一及第二边留下开口(openings)。所
述开口以包含具有相反类型的掺杂物的半导体材料的位线柱来填充,以便定义接触
基底的位线的接点的位于半导体基体柱的第一边的第一位线柱,并且定义位于半导
体基体柱的第二边的第二位线柱(用以接触位于顶部的位线)。由于这工艺,使得半
导体基体柱在与位于沟槽的侧壁的电荷捕捉结构接触的相对的第三及第四边上具有
通道表面。藉由蚀刻多个阶层的字符线材料,以便在交替成对的列之间形成交错的
左字符线元件及右字符线元件,并且耦接至位于半导体基体柱的相对的第三及第四
边的电荷捕捉结构。于顶部则形成有多个位线导体,用以连接位于半导体基体柱的
第二边的位线柱行。位线导体、存取元件以及字符线元件连接位于基底上的解码电
路,其排列如上所述。
基于上述,本发明的工艺需要的光刻步骤很少,因而相较于其它的三维存储器工艺
更实用且成本较低。
附图说明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
详细说明如下,其中:
图1是依照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用于与门(AND)解码的三维存储器结构的X-Z切面
图。
图2是依照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用于与门(AND)解码的三维存储器结构的X-Y阶
层图。
图3绘示依照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2位单元存储单元的结构,其符号与图1及图2
的三维存储器结构的单元存储单元的符号一致。
图4是依照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三维存储器结构的一部分的透视图。
图5是依照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三维存储器结构的一阶层的X-Y平面布局图。
图6至图15绘示依照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用以制造三维存储器结构的一系列的工
艺阶段。
图16绘示依照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半导体位线柱及半导体基体柱的列,其绝缘
构件将单元源极-通道-漏极组分开。
图17绘示依照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三维存储器结构的BE-SONOS电荷储存结构。
图18及图19A至图19D绘示依照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用以耦合字符线阶层与解码
电路的三维内联机结构。
图20绘示依照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在基底中代表性的基体线存取元件阵列。
图21是依照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包含三维与门(AND)型电荷捕捉存储器阵列的集
成电路的简化方块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考图1至图21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 图1是三维存储元件的示意图,图中绘示置于此三维结构的X-Z平面的“切面 (slices)”10、11、12。在此示意图中,有九个双存储单元单元结构(two- cell unit structures)50-58,每一个单元结构具有两个存储单元,其中包含分开的电 荷储存结构(charge storage structures)与左及右栅极。在三维存储元件的实施例中, 每一切面可包括许多的双存储单元单元结构。上述元件包括用于与门(AND)型解码 的存储单元阵列,其使用左平面解码器(left plane decoder)20、右平面解码器 (right plane decoder)21、顶部位线(列)解码器23、底部位线(行)解码器22以及基体 线存取元件阵列(body lineaccess device array)24。Z-方向行(例如50、53、56)的双存 储单元单元结构的半导体基体经由半导体基体柱(例如34)耦接至在此结构底下的集 成电路基底实施的基体线存取元件阵列24的存取元件。同样地,双存储单元单元 结构51、54、57的半导体基体经由半导体基体柱35耦接至基体线存取元件阵列 24的相对应的存取元件。双存储单元单元结构52、55、58的半导体基体经由半导 体基体柱36耦接至基体线存取元件阵列24。 位于所有的切面10、11、12的特定阶层(例如50、51、52)的双存储单元单元结构 的左栅极,经由字符线元件60耦接至左平面解码器20所选择的驱动器。同样地, 位于所有的切面10、11、12的特定阶层(例如50、51、52)的单元结构的右栅极经 由字符线元件63耦接至右平面解码器21所选择的驱动器。位于包含单元结构53、 54、55的阶层的左栅极及右栅极分别经由字符线元件61耦接至左平面解码器20, 且经由字符线元件64耦接至右平面解码器21。位于包含单元结构56、57、58的 阶层的左栅极及右栅极分别经由字符线元件62耦接至左平面解码器20,且经由字 符线元件65耦接至右平面解码器21。 在这示意图中,位于Z-方向行(例如50、53、56)的单元结构的右边的源极/漏极端 经由位线柱40、41、42耦接至沿着X-方向存储单元行(实施于结构上方的集成电 路基底)排列的位线导体28、29、30,并且耦接至顶部位线解码器 (top bit line decoder)23。在这示意图中,位于Z-方向行(例如50、53、56)的单元结 构的左边的源极/漏极端经由位线柱31、32、33耦接至沿着Y-方向行(实施于三维 结构底下)排列的位线导体37、38、39,并且耦接至底部位线解码器 (bottom bit line decoder)22。位于单元结构51、54、57的左边的源极/漏极端耦接至 位于其右边的源极/漏极端分别与位线柱32及41,这些位线柱分别耦接至顶部位线 导体30及底部位线导体38。位于单元存储单元52、55、58的左边的源极/漏极端 耦接至位于其右边的源极/漏极端分别与位线柱33及42,这些位线柱分别耦接至顶 部位导体330及底部位线导体39。位线柱可用金属捆住或用金属硅化物捆住,以 便改善导电率。 如图所示,利用顶部位线解码器23来选择位于位线导体30的X-方向列以及利用 底部位线解码器22来选择位于位线导体37的Y-方向行,可建立用以读取个别存 储单元(例如单元结构53的两个存储单元之一)的电流路径。而利用左平面解码器 20来选择字符线元件61及利用右平面解码器21来选择字符线元件64,可施加栅 极电压至特定阶层的一单元结构中的个别存储单元。利用X-解码及Y-解码的基体 线存取元件阵列24,可选取Z-方向行的个别半导体基体用以施加偏压。 图2是三维存储元件的示意图,图中绘示置于此三维结构的X-Y平面的“阶层 (levels)”66、67、68。左平面解码器20及右平面解码器21绘示于图中。在上述的 示意图中每一阶层包括9个双存储单元单元结构。在实施例中,每一阶层可包括许 多的存储单元。在示意图中,阶层66的单元结构的前列包括结构50、51、52,对 应于图1所示的切面的顶列(top row)。双存储单元单元结构70-75的平衡使阶层的 单元结构的3乘3(3-by-3)X-Y排列完整。如图2所示,左字符线元件60利用分岔 的字符线元件60-L来连接位于交替成对的列之间的栅极。同样地,右字符线元件 63与左字符线元件60交错,并且利用分岔的字符线元件63-R来连接位于其它的 交替成对的列之间的栅极。 所述的双存储单元单元结构绘示于图3。图1及图2所使用的符号50表示单元结 构,此单元结构能以所绘示的结构予以表示,其中包括字符线元件60-L、字符线 元件63-R、半导体基体柱34、第一位线柱31以及第二位线柱32。介电电荷储存 结构(dielectric charge storage structures)78、79位于半导体基体柱34的对边且介于 在半导体基体柱34的对边上的个别通道表面与字符线元件60-L或63-R所提供的 相对应栅极之间。因此,这种单元结构提供双存储单元,包括图中所标示的 CELL 1及CELL 2,每一存储单元包括源极、漏极、电荷捕捉元件以及栅极。 施加于单元结构的偏压包括右字符线电压VWL-R左字符线电压 VWL-L、底部位线电压VBL-B、顶部位线电压 VBL-T以及基体线电压VB。从字符线到未选取的浮接半 导体基体线的电压的电容性耦合(capacitivecoupling)所造成的自增压(self boosting) 有助于避免编程干扰情况。下列表格显示此单元结构的两个存储单元(c1及c2)在 读取、栅极注入编程以及栅极注入擦除模式下,所述端的典型操作电压。当然,可 调整电压位准,以适应特定实施方式与编程或擦除方法。 colspec> c2 c1 R colspec> 取的 VBL- B 浮动 (floating) T 浮动 特 的 VWL-R L 的 VBL-T 动 动 图4绘示包含参考图1至图3所说明的存储单元阵列的三维结构的一部分。图中绘 示四阶层的字符线,其中顶部阶层包括依X-方向延伸的字符线110-112,下一阶层 包括字符线113-115,再下一阶层包括字符线116-118,并且底部阶层包括字符线 119-121。电荷储存结构125-130形成于顶部阶层的字符线110-112的对边。电荷储 存结构131-132形成于字符线115的对边,电荷储存结构133-134形成于字符线 118的对边,并且电荷储存结构135-136形成于字符线121的对边。类似的电荷储 存结构同样形成于结构的其它字符线的边上。上述的结构包括半导体基体柱阵列, 其包含位于所绘示的结构的后方的柱81-84,以及位于所绘示的结构的前方的柱93、 95、97、99。位线柱形成于半导体基体柱的对边之间及对边之上。因此,位线柱 86、87、88、89、90绘示于半导体基体柱81-84的对边。位线柱92、94、96、98、 100绘示于半导体基体柱93、95、97、99的对边。顶部位线导体(未绘示)位于上述 的结构的上面,依X-方向延伸跨越位线柱87-90及92-94、89-98等等。底部位线 导体(未绘示)位于上述的结构的下面,依Y-方向延伸,耦接至沿着Y-方向行(例如 在包含柱92及柱86的行中)的半导体位线柱。 图5是一阶层的布局图,此阶层绘示图4的顶部阶层的三条交错的字符线110-112 及额外的字符线155,且绘示用以连接字符线110、111、112、155与左平面解码 器及右平面解码器的延伸部分(extensions)150、151。图4所使用的参考数字会适当 地重复出现在图5中。如图所示,字符线110、112耦接至用以连接降落区 (landing area)153的接点插塞的延伸部分151,以连接位于集成电路基底的解码器 电路。同样地,字符线155、111耦接至用以连接降落区152的接点插塞的延伸部 分150,以连接位于集成电路基底的解码器电路。以下将参考图18说明一种用以 连接多重阶层的结构。 图6至图15绘示上述结构的工艺的阶段。在图6中,集成电路基底的表面200绘 示用以连接三维结构的接点阵列。此接点阵列包括第一组接点,其中包括耦接至个 别的存取元件的接点201-204,用以连接三维结构的半导体基体线。个别的存取元 件可形成于基底中,且可包括例如金属氧化物半导体(MOS)晶体管,其栅极耦接至 依X-方向排列的字符线,其源极耦接至依Y-方向排列的源极线,且其漏极连接至 接点(例如201-204)。可由施加偏压至字符线及源极线,来选择个别的存取元件以 符合特定操作。所述接点阵列包括接触区(contact areas)207-210,位于依Y-方向排 列的底部位线导体206、205上,用以连接三维结构的左侧位线柱,其说明如上所 述。 图7绘示于基底220的顶部上形成交替的绝缘材料(例如二氧化硅或氮化硅)层221、 223、225、227与字符线材料(例如n+型多晶硅)层222、224、226、228之后,于 工艺的第一阶段的一多层叠层的材料的侧边剖面。在一典型结构中,交替的绝缘材 料层的厚度可以是大约50纳米(nanometers),并且交替的字符线材料层的厚度可以 是大约50纳米。在交替层的顶部上方,可形成硬掩膜(hard mask)材料(例如氮化硅) 层229。 图8是从上方透视层229所获得的布局图,图中绘示利用第一光刻工艺来定义沟槽 (trenches)的图案的结果,并且用以由图7所示的多层叠层的材料来形成沟槽245- 248的叠层的图案化蚀刻(pattemed etch),并暴露底部位导体(例如接触区210)以及 耦接至基体线存取电路的个别存取元件的接点(例如接点204)。可由非等向性反应 离子蚀刻(anisotropic reactive ionetching)技术蚀刻出具有高的深宽比(aspect ratio)的 多晶硅层与氧化硅层(silicon oxide)或氮化硅层。沟槽具有侧壁230-233,结构的每 一阶层的字符线材料层暴露于其上。典型结构的沟槽245-248的宽度可以是大约 50纳米。 图9绘示在接触字符线材料层的沟槽245-248的侧壁上沉积所述多层电荷捕捉结构 240-243之后,工艺的后续阶段。以下将参考图17说明代表性结构及工艺。在沉积 多层电荷捕捉结构之后,上述工艺包括沉积薄保护层(例如多层电荷捕捉结构上方 的p型多晶硅),以及利用非等向性工艺蚀刻所得的形成物,以便由沟槽245-248 的底部移除多层电荷捕捉结构240-243的材料,并且暴露底部位线导体及接点(例 如210、204)。 电荷捕捉结构240-243包括与字符线材料接触的隧穿层,隧穿层上方的电荷捕捉层 (charge trapping layer),以及电荷捕捉层上方的阻挡层(blocking layer),像是用于典 型电荷捕捉存储元件。例如,隧穿层可包括二氧化硅层或氮氧化硅层,电荷捕捉层 可包括氮化硅层或其它的电荷捕捉材料层,并且阻挡层可包括二氧化硅层或 SONOS型存储元件特有的高介电系数材料层。另一方面,如同以下参考图17所述, 可利用能隙工程电荷捕捉结构(bandgap engineered charge trapping structure)。 图10绘示在将用于半导体基体线的材料(例如p型多晶硅)填充沟槽以便形成填充 沟槽250-253之后,工艺的下一阶段。半导体基体线接触所述电荷捕捉结构240- 243的阻挡层。 图11绘示利用第二光刻工艺来定义半导体基体线的图案的结果,并且利用对于半 导体基体线材料是选择性的非等向性蚀刻工艺进行填充沟槽的图案化蚀刻,以便定 义接触接点的半导体基体柱250-a、250-b、250-c、251-a、251-b、251-c、252-a、 252-b、252-c、253-a、253-b、253-c(所述接点包括接触下面个别存取元件的接点 204(未绘示)),并且在暴露底部位线导体(包括接触区210)的半导体基体线之间产生 垂直的开口。 图12绘示于开口内沉积位线材料(例如n型多晶硅)以形成耦接至底部位线导体的 位线柱260-a、260-b及耦接至顶部位线导体的位线柱261-a、261-b之后,工艺的 后续阶段。在一工艺中,利用共形工艺(conformal process)沉积n型多晶硅以覆盖开 口的侧壁。然后,以钨插塞(tungsten plug)270-273或者其它金属或硅化物前驱材料 (precursor material)来填充所获得的衬有多晶硅的通孔(vias),以便改善位线柱的导 电率,并且提供用金属或金属硅化物捆住的位线柱。使用被捆住的位线柱能够藉由 降低位线柱的电阻及增加其导电率来形成更多的三维结构的阶层。其次,利用化学 机械研磨工艺(chemical mechanical polishing process)或其它的平面化技术来平面化 所述结构,以便揭露半导体基体线。 图13绘示在左字符线结构及右字符线结构图案化之后,工艺的后续阶段。此工艺 包括藉由多层叠层来蚀刻并利用绝缘材料285-289填充所得的开口,以便在元件的 所有阶层中产生交错的左字符线结构281与右字符线结构280。 图14绘示在形成经由绝缘层(insulating layer)(未绘示)向上延伸的接点290、291之 后,工艺的后续阶段。上述的接点用以连接右侧位线柱261-a、261-b与依X-方向 排列的上面的位线导体而且不会使基体线柱(例如290)与左侧位线柱(例如260-a、 260-b)短路。如图15所示,位线导体294、295、296、297在结构的上方形成图案 且依X-方向平行于字符线元件延伸,用以连接顶部位线解码器,顶部位线导体连 接在参考图14所述的右侧位线柱的顶部所形成的接点(例如290、291,其轮廓显 示位于位线导体底下)。 图16绘示另一种排列,其中用于半导体基体柱及半导体位线柱的半导体柱列(例如 在左字符线元件309与右字符线元件310之间)组成一单元组(unit set),其包括第一 位线柱306、半导体基体柱303、第二位线柱307以及绝缘材料柱302。这种单元 沿着此列(绝缘柱(insulating pillar)301及位线柱305是先前的单元组的一部分)重复, 以便电性隔离个别的源极-通道-漏极单元。这使沟槽的绝缘柱(例如301)介于第一 半导体基体柱(例如300)的第二对边的位线柱(例如305)与第二半导体基体柱(例如 303)的第一对边的位线柱(例如306)之间。如此将改善阵列的干扰情况。除了图6 至图15的工艺之外,可利用一个额外的光刻步骤来制造图16的结构以定义绝缘柱, 或者可共享以上参考图13所述的用以形成左侧字符线元件及右侧字符线元件的光 刻步骤。 图17是适合用于在此所述的存储单元且利用能隙工程介电隧穿层(BE-SONOS型) 的电荷储存结构的简图。上述的存储单元包括半导体基体柱400的通道表面400a。 在图17中未绘示第一邻接位线柱的源极与第二邻接位线柱的漏极。 在这实施例中,栅极420包括n+型多晶硅。也可使用p+型多晶硅。其它的实施例 将金属、金属化合物或金属及金属化合物的组合于栅极420,例如铂、氮化钽 (tantalum nitride)、金属硅化物、铝或其它的金属或金属化合物栅极材料。对于某 些应用,最好使用其功函数(work functions)高于4.5电子伏特(eV)的材料。参照上 文,美国专利第6,912,163号说明多种适合当作栅极端的高功函数材料。此种材料 通常利用溅镀(sputtering)及物理气相沉积(physical vapor deposition)技术予以沉积, 并且可利用反应离子蚀刻来进行图案化。 在图17所示的实施例中,栅极侧的介电隧穿层包括复合材料,其中二氧化硅所构 成的第一层419位于栅极420的表面上,称为空穴隧穿层(hole tunneling layer),利 用例如现场蒸气产生(in-situ steam generation,ISSG)以沉积一氧化氮后退火 (post deposition NO anneal)或在沉积期间增添一氧化氮(NO)至环境(ambient)中的选 择性氮化(nitridation)方式来形成。二氧化硅所构成的第一层419的厚度小于2纳米 (nm),并且最好是1.5纳米(nm)或更小。 氮化硅所构成的第二层418位于氧化硅所构成的第一层419上,称为能带偏移层 (band offset layer),利用例如低压化学气相沉积(low- pressure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LPCVD)在680℃以二氯硅烷(dichlorosilane, DCS)及氨(NH3)前驱物来形成。在另外的工艺中,能带偏移层包括氮氧化硅 (silicon oxynitride),利用类似的工艺以一氧化二氮(N2O)前驱物来制造。 氮化硅层418的厚度小于3纳米(nm),并且最好是2.5纳米(nm)或更小。 二氧化硅所构成的第三层417位于氮化硅层418上,称为隔离层(isolation layer), 利用例如低压化学气相沉积(LPCVD)以高温氧化物(hightemperature oxide,HTO)沉 积来形成。也可利用氮氧化硅或其它具有较大能隙的适当材料来实施第三层417。 第三层417的厚度小于4纳米(nm),并且最好是3.5纳米(nm)或更小。 在这实施例中,电荷捕捉层416包括其厚度大于5纳米(nm)的氮化硅,例如对于利 用低压化学气相沉积(LPCVD)来形成的这实施例是大约7纳米(nm)。可利用其它的 电荷捕捉材料及结构,包括例如氮氧化硅 (SixOyNz)、多硅氮化硅(silicon-rich nitride)、 多硅氧化硅(silicon-richoxide)、包含内嵌的纳米粒子(embedded nano-particles)的捕 捉层等等。 在这实施例中,阻挡介电层(blocking dielectric layer)415包括氧化硅,可利用湿式 炉管氧化工艺(wet furnace oxidation process)由氮化物的湿式转换而形成。其它的实 施例可利用高温氧化物(HTO)或利用低压化学气相沉积(LPCVD)以二氧化硅 (SiO2)来实施。氧化硅层415的厚度可以是例如在大约5至8纳米的范 围内,而氮化硅层416的厚度则可以是例如在5至7纳米的范围内。在一例中,氧 化硅层415是大约7纳米(nm)。另一方面,阻挡介电层415可使用其它的材料,例 如氧化铝(aluminum oxide)、氧化铪(hafnium oxide)等等的高介电系数金属氧化物, 或材料的组合。 在典型实施例中,第一层419可以是1.3纳米(nm)的二氧化硅;能带偏移层418可 以是2纳米(nm)的氮化硅;隔离层417可以是2.5纳米(nm)的二氧化硅;电荷捕捉 层416可以是7纳米(nm)的氮化硅;以及阻挡介电层415可以是7纳米(nm)的氧化 硅。栅极材料可以是p+型多晶硅。 图17的层419-417的叠层在低电场下具有“U形”导电带(conductionband)及“倒U形” 价电带(valence band)。因而在此所述的介电隧穿层的特征是能带偏移特性,包括在 位于半导体基体接口的薄区域(第一层419)中有较大的空穴隧穿位障高度 (hole tunneling barrier height),以及在小于2纳米(nm)的第一偏移从通道表面起增加 价电带能阶。能带偏移特性也包括藉由提供较高的隧穿位障高度材料(第三层417) 的薄层而在第二偏移(第二层418)从通道起减少价电带能阶,导致倒U形价电带形 状。同样地,导电带具有相同的材料选择所导致的U形。 第一位置的价电带能阶使电场足以经由半导体基体与第一位置接口之间的薄区域感 应空穴隧穿,也足以提升第一位置后面的价电带能阶至可有效消除第一位置后面的 复合隧穿介电质中的空穴隧穿位障(holetunneling barrier)的位准。这结构能够高速 执行电场辅助空穴隧穿,同时有效避免在为了其它的操作(例如从存储单元读取资 料或编程相邻的存储单元)而不感应电场或感应较小的电场的情况下经由复合隧穿 介电质泄漏电荷。 图18是具有内联机结构(interconnect structure)690的适当三维结构的剖面图,在此 元件中的导体(conductors)680延伸至各阶层660-1至660-4的字符线结构上的降落 区。在所示的例子中绘示四阶层660-1至660-4。导体680排列于内联机结构690 内以便接触各阶层660-1至660-4上的降落区。每一特定阶层的导体680经由上面 的阶层的开口延伸以便接触降落区661-1a、661-1b、661-2a、661-2b、661-3a、 661-3b、661-4。在本例中是使用导体680来使阶层耦接至覆盖阶层660-1至660-4 的布线层(wiringlayer)(未绘示)的内联机(interconnect lines)685,并且经由此布线层 耦接至基底的解码器。 降落区是阶层660-1至660-4的一部分,用以接触导体680。降落区的大小必须足 以提供空间给导体680,来充分耦合阶层660-1至660-4与上面的内联机685,同 时对于不同阶层的降落区而言,可解决例如导体680与某一阶层上面的开口之间对 不准的问题。 降落区的大小因而取决于一些因子,包括所使用的导体的大小及数目,并且将随着 不同的实施例而变动。此外,导体680的数目对于每一个降落区可以不一样。 在所示的例子中,阶层660-1至660-4由上述的各种平面字符线结构所构成,并且 以绝缘材料层665来分开阶层660-1至660-4。 接触不同的阶层660-1至660-4的导体680依照沿着图18所示的横截面延伸的方向 来排列。接触不同的阶层660-1至660-4的导体680的排列所定义的这方向在此称 为“纵向(longitudinal)”方向。“横向(transverse)”方向垂直于纵向方向,且进出图18 所示的横截面。纵向方向及横向方向都被认为是“横向尺寸(lateral dimensions)”,意 指在阶层660-1至660-4的平面图的二维区域中的方向。结构或特征的“长度”是纵 向方向的长度,而其“宽度”则是横向方向的宽度。 阶层660-1是多个阶层660-1至660-4的最低阶层。阶层660-1位于绝缘层664上。 阶层660-1包括用以接触导体680的第一降落区661-1a及第二降落区661-1b。 在图18中,阶层660-1包括位于内联机结构690的相反端的两个降落区661-1a、 661-1b。在某些另外的实施例中,省略降落区661-1a、661-1b其中之一。 图19A是阶层660-1的一部分的平面图,其中包含位于内联机结构690的占用面积 (footprint)内的降落区661-1a、661-1b。内联机结构690的占用面积的宽度可能接近 导体的通孔尺寸的宽度,并且其长度可能远长于此宽度。如图19A所示,降落区 661-1a具有横向方向的宽度700及纵向方向的长度701。降落区661-1b具有横向方 向的宽度702及纵向方向的长度703。在图19A的实施例中,每一个降落区661-1a、 661-1b都具有长方形横截面。在其它的实施例中,每一个降落区661-1a、661-1b 的横截面可以是圆形、椭圆形、正方形、长方形或稍微不规则的形状。 因为阶层660-1是最低阶层,所以导体680不需要通过阶层660-1到下面的阶层。 因此,在本例中,阶层660-1在内联机结构690内没有开口。 回头参照图18,阶层660-2覆盖阶层660-1。阶层660-2包括覆盖阶层660-1上的 降落区661-1a的开口750。开口750则具有定义开口750的长度752的远程纵向侧 壁(distal longitudinal sidewall)751a及近端纵向侧壁 (proximal longitudinal sidewall)751b。开口750的长度752至少与下面的降落区661- 1a的长度701一样大,以便降落区661-1a的导体680可穿过阶层660-2。 阶层660-2也包括覆盖降落区661-1b的开口755。开口755具有定义开口755的长 度757的远程纵向侧壁756a及近端纵向侧壁756b。开口755的长度757至少与下 面的降落区661-1b的长度703一样大,以便降落区661-1b的导体680可穿过阶层 660-2。 阶层660-2也包括分别邻接开口750、755的第一降落区661-2a与第二降落区661- 2b。第一降落区661-2a及第二降落区661-2b是阶层660-2的一部分,用以接触导 体680。 图19B是阶层660-2的一部分的平面图,其中包括第一降落区661-2a及第二降落 区661-2b与位于内联机结构690内的开口750、755。 如图19B所示,开口750具有定义长度752的纵向侧壁751a、751b,并且具有定 义开口750的宽度754的横向侧壁(transverse sidewalls)753a、753b。宽度754至少 与下面的降落区661-1a的宽度700一样大,以便导体680可穿过开口750。 开口755具有定义长度757的纵向侧壁756a、756b,并且具有定义宽度759的横 向侧壁758a、758b。宽度759至少与下面的降落区661-1b的宽度702一样大,以 便导体680可穿过开口755。 如图19B所示,降落区661-2a邻接开口750且具有横向方向的宽度704及纵向方 向的长度705。降落区661-2b邻接开口755且具有横向方向的宽度706及纵向方向 的长度707。 回头参照图18,阶层660-3覆盖阶层660-2。阶层660-3包括覆盖阶层660-1上的 降落区661-1a及阶层660-2上的降落区661-2a的开口760。开口760具有定义开口 760的长度762的远程纵向侧壁761a及近端纵向侧壁761b。开口760的长度762 至少与下面的降落区661-1a、661-2a的长度701、705的总和一样大,以便降落区 661-1a、661-2a的导体680可穿过阶层660-3。 如图18所示,开口760的远程纵向侧壁761a垂直地对准下面的开口750的远程纵 向侧壁751a。在下文将更详细地说明制造实施例中,可利用单一蚀刻掩膜的开口 及一个形成于此单一蚀刻掩膜的开口上方的额外的掩膜来形成开口,并且蚀刻此额 外的掩膜的工艺没有关键对准步骤,因而形成垂直对准的开口,这些开口具有沿着 单一蚀刻掩膜的周边的远程纵向侧壁761a、751a等等。 阶层660-3也包括覆盖阶层660-1上的降落区661-1b及阶层660-2上的降落区661- 2b的开口765。开口765具有定义开口765的长度767的外部纵向侧壁766a及内 部纵向侧壁766b。开口765的外部纵向侧壁766a垂直地对准下面的开口755的外 部纵向侧壁756a。 开口765的长度767至少与下面的降落区661-1b、661-2b的长度703、707的总和 一样大,以便降落区661-1b、661-2b的导体680可穿过阶层660-3。 阶层660-3也包括分别邻接开口760、765的第一降落区661-3a与第二降落区661- 3b。第一降落区661-3a及第二降落区661-3b是阶层660-3的一部分,用以接触导 体680。 图19C是阶层660-3的一部分的平面图,其中包括第一降落区661-3a及第二降落 区661-3b与位于内联机结构690内的开口760、765。 如图19C所示,开口760具有定义长度762的外部纵向侧壁761a及内部纵向侧壁 761b,并且具有定义开口760的宽度764a、764b的横向侧壁763a、763b。宽度 764a至少与下面的降落区661-1a的宽度700一样大,并且宽度764b至少与下面的 降落区661-2a的宽度704一样大,以便导体680可穿过开口760。 在所示的实施例中,宽度764a与764b实质上相同。另一方面,为了包容具有不同 宽度的降落区,宽度764a与764b可以不一样。 开口765具有定义长度767的纵向侧壁766a、766b,并且具有定义宽度769的横 向侧壁768a、768b。宽度769a至少与下面的降落区661-1b的宽度702一样大,并 且宽度769b至少与下面的降落区661-2b的宽度706一样大,以便导体680可通过 开口765。 如图19C所示,降落区661-3a邻接开口760且具有横向方向的宽度714及纵向方 向的长度715。降落区661-3b邻接开口765且具有横向方向的宽度716及纵向方向 的长度717。 回头参照图18,阶层660-4覆盖阶层660-3。阶层660-4包括覆盖阶层660-1上的 降落区661-1a、阶层660-2上的降落区661-2a以及阶层660-3上的降落区661-3a 的开口770。开口770具有定义开口770的长度772的纵向侧壁771a、771b。开口 770的长度772至少与下面的降落区661-1a、661-2a、661-3a的长度701、705、 715的总和一样大,以便降落区661-1a、661-2a、661-3a的导体680可通过阶层 660-4。如图18所示,开口770的纵向侧壁771a垂直地对准下面的开口760的纵 向侧壁761a。 阶层660-4也包括覆盖阶层660-1上的降落区661-1b、阶层660-2上的降落区661- 2b以及阶层660-3上的降落区661-3b的开口775。开口775具有定义开口775的长 度777的纵向侧壁776a、776b。开口775的纵向侧壁776a垂直地对准下面的开口 765的纵向侧壁766a。 开口775的长度777至少与下面的降落区661-1b、661-2b、661-3b的长度703、 707、717的总和一样大,以便降落区661-1b、661-2b、661-3b的导体680可穿过 阶层660-4。 阶层660-4也包括位于开口770、775之间的降落区661-4。降落区661-4是阶层 660-4的一部分,用以接触导体680。在图18中,阶层660-4具有一个降落区661- 4。另一方面,阶层660-4可包含多于一个降落区。 图19D是阶层660-4的一部分的平面图,其中包括降落区661-4及位于内联机结构 690内的开口770、775。 如图19D所示,开口770具有定义长度772的纵向侧壁771a、771b,并且具有定 义开口770的宽度774的横向侧壁773a、773b。宽度774a、774b、774c至少与下 面的降落区661-1a、661-2a、661-3a的宽度700、704、714一样大,以便导体680 可穿过开口760。 开口775具有定义长度777的纵向侧壁776a、776b,并且具有定义宽度779的横 向侧壁778a、778b。宽度779a、779b、779c至少与下面的降落区661-1b、661-2b、 661-3b的宽度702、706、716一样大,以便导体680可穿过开口775。 如图19D所示,降落区661-4位于开口770、775之间且具有横向方向的宽度724 及纵向方向的长度725。 回头参照图18,开口770、760、750的远程纵向侧壁771a、761a、751a垂直地对 准,所以开口770、760、750的长度差是由于侧壁771b、761b、751b的水平偏移。 当在此使用时,元件或特征“垂直地对准”实质上对齐一个垂直于横向方向及纵向方 向两者的想象平面。当在此使用时,用语“实质上对齐”想要考虑到利用单一蚀刻掩 膜的开口及多重蚀刻工艺来形成开口的制造公差(tolerance),此制造公差可能导致 侧壁的平坦度(planarity)变化。 如图18所示,开口775、765、755的纵向侧壁776a、766a、756a也垂直地对准。 同样地,上述的阶层的开口的横向侧壁也垂直地对准。参照图19A至图19D,开 口770、760、750的横向侧壁773a、763a、753a垂直地对准。此外,横向侧壁 773b、763b、753b垂直地对准。对于开口775、765、755,横向侧壁(未绘示)垂直 地对准,并且纵向侧壁776b、766b、756b垂直地对准。 在所示的实施例中,各阶层660-1至660-4的开口具有实质上相同的横向方向的宽 度。另一方面,为了考虑到具有不同宽度的降落区,开口的宽度可能沿着纵向方向 变动,例如类步阶方式(step-like manner)。 在图18的横截面中,位于内联机结构690内的开口导致上述的阶层在阶层660-4 的降落区661-4的两边具有类梯状图案(staircase-likepattern)。亦即,每一阶层的两 个开口对称于与纵向方向及横向方向两者垂直的轴,并且每一阶层的两个降落区也 对称于此轴。当在此使用时,用语“对称的”想要考虑到利用单一蚀刻掩膜的开口及 多重蚀刻工艺来形成开口的制造公差,此制造公差可能导致开口的尺寸变化。 在每一阶层包含单一开口及单一降落区的其它实施例中,阶层只在一边具有类梯状 图案。 图20绘示适合当作图1所示的基体线存取元件阵列的存取元件阵列的一个实施例。 如图20所示,存取层(access layer)804实施于一基底中,其包含绝缘材料810且具 有暴露接点(例如接点812)阵列的顶部表面。在漏极接点808的顶面提供个别基体 柱的接点,且其耦接至存取层的金属氧化物半导体(MOS)晶体管的漏极端。存取层 804包括半导体基体,其中具有源极区域842及漏极区域836。多晶硅字符线834 配置于栅极介电层(gatedielectric layers)之上以及在源极区域842与漏极区域836之 间。在所示的实施例中,相邻的金属氧化物半导体(MOS)晶体管共享源极区域842, 因而产生双晶体管结构(two-transistor structures)848。源极接点840位于字符线834 之间且接触基底838内的源极区域842。源极接点840可连接至金属层的位线(未绘 示),其走向垂直于字符线且位于漏极接点808的行之间。硅化物覆盖层 (silicide caps)844覆盖字符线834。介电层(dielectriclayer)845覆盖字符线834及覆 盖层844。隔离沟槽(isolation trenches)846将双晶体管结构848与相邻的双晶体管 结构分开。在本例中,晶体管的运作有如存取元件。个别的基体柱可耦接至接点 812,并且可由控制源极接点840及字符线834的偏压予以个别地选择。当然,可 使用其它的结构来实施存取元件阵列,包括例如垂直的金属氧化物半导体(MOS)元 件阵列。 图21是依照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集成电路的简化方块图。集成电路975包括位于 半导体基底上的三维与门闪存阵列(3D AND flash memoryarray)960,其实施方式在 此描述。总线(bus)965供应地址(addresses)给行解码器963、列解码器961以及左/ 右平面解码器958。个别的基体线的存取元件阵列构成阵列960,并且共享列解码 器961及行解码器963,在阵列960中具有顶部位线及底部位线,应用于如图1所 示的阵列实施例。在本例中,方块966的感测放大器(sense amplifiers)及资料输入 结构(data-instructures)经由资料总线967耦接至顶部位线及行解码器963。资料是 从位于集成电路975上的输入/输出端口(input/output ports)或从位于集成电路975的 内部或外部的其它的资料源极经由资料输入线(data-in line)971供应给方块966的资 料输入结构。在所示的实施例中,其它的电路974包含于例如通用处理器 (processor)或专门应用电路的集成电路,或提供与门(AND)闪存存储单元阵列所支 持的单芯片系统(system-on-a-chip)功能的模块的组合。资料是从方块966的感测放 大器经由资料输出线(data-out line)972供应给位于集成电路975上的输入/输出端口 或位于集成电路975的内部或外部的其它的资料目的地。 本例所实施的一控制器利用偏压安排状态机(bias arrangement statemachine)969控制 偏压安排供应电压的施加,例如读取、擦除、编程、擦除验证以及编程验证电压, 其中经由电压供应器或由方块968中供应的电压产生或提供所述供应电压。所述控 制器可利用在所属技术领域中众所周知的专用逻辑电路(special- purpose logic circuitry)予以实施。在另外的实施例中,控制器包括可在相同的集成 电路上予以实施的通用处理器,此通用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以控制元件的操作。 在另外的其它实施例中,可利用专用逻辑电路及通用处理器的组合来实施控制器。 虽然本发明已以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所属技术领域中 具有通常知识者,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更动与润饰,故 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权利要求范围所界定的为准。
版权声明:本文标题:用于FN隧穿编程及擦除的三维存储器阵列 内容由网友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转载请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roclinux.cn/p/1735388644a1657242.html,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