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管理员组

文章数量: 1086019


2024年6月29日发(作者:float范围怎么算)

生生评价 魅力无限

【案例背景】

生生评价是二期课改所倡导的一种评价方式,它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

形成性评价,通过生生评价,课堂气氛就会活跃起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也

发挥出来,对学习的兴趣也会有显著的提高,学习能力也得到加强。学生在

评价过程中,倾听别人发言,进行评价交流,深入学习,最终获得知识。因

此学生课堂上的互相评价也是他们展开自主学习的过程。但是,在一年级的

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的知识水平有限,如何让学生有效的进行评价,如何

通过评价获得知识,成为一个困惑的难题。一个偶然的尝试,让我感受到了

生生评价的活力。

片段一:

【案例叙述】

《大鼓和小铃》是一年级第一学期第三课的内容,其中一个教学目的是

通过模仿小铃的大鼓的声音,感受“走 走”和“跑跑 走”的节奏。这

也是本首儿歌中的难点。特别是“跑跑 走”的节奏由于学生没有节奏的概

念,总是容易出错。

【教学实录评述】

(小组活动:尝试敲一敲大鼓和小铃。在分发大鼓和小铃的时候,老师特意

安排成一半的小朋友敲大鼓,一半的小朋友敲小铃)

师:谁敲的是小铃?

生:敲小铃的小朋友举手。

师:谁敲的是大鼓?

生:敲大鼓的小朋友举手。

师:接下来,我们大鼓组和小铃组进行一个比赛。我先考考小铃组,大鼓组

做评委。如果他们做对了,你们就给他们掌声,如果做错了,就告诉他们什

么地方做错了?好吗?

(师面对小铃组,敲击小铃。)

师:小铃敲了几下?

生:两下

声。)

(师转向大鼓组,等待大鼓组的评价,大鼓组随即反应过来,给了小铃组掌

(师又转向小铃组)

师:你们模仿一下小铃的声音吗?

生:小铃组一起模仿

(师又转向大鼓组,等待大鼓组的评价,大鼓组没有人鼓掌,反而都举起手

来,有的小朋友迫不及待的说,他们不好不好。)

师:你来说说有什么不好?

生:他们念的太响了。

师:你说的真好,我们轻轻的念一念。

生:小铃组再次模仿

(这一次大鼓组很快的反应过来,给了小铃组热烈的掌声)

师:大鼓组轮到考你们了,小铃组做评委

(师面对大鼓组,敲击大鼓。)

师问:大鼓敲了几下?

生:三下

(小铃组马上给了大鼓组掌声。)

(师又转向大鼓组)

师:你们能模仿一下大鼓的声音吗?

生:大鼓组一起模仿

小铃组激动的说:他们错了,他们错了。

生:应该是三下的,他们敲了两下。

师:请大鼓组再来一次

大鼓组再试一次

小铃组又举起手来,有个女孩手举的很高很高,她说:它们错了,应该是前

面短,后面长。

师:你的小耳朵真灵,这是我们以后要学习的内容,你都已经发现了,掌声

送给她。

(大鼓组又试了一次,这一次准确了,小铃组给了热烈的掌声。)

【反思一】

在这一片段中我们看到学生是主动积极参与的,他们的神情非常专注,

他们的思维非常的活跃,很多思维的闪光点频繁出现,如:学生的评价中出

现了“他们念的太响了”,这一评价标准是老师平时对孩子唱歌的要求。学

生在评价时,因为老师没有任何提示,所以,学生的思维飞快的搜索着能够

作为评价的标准,“要轻轻的说话,唱歌”这一已学的要求被学生用来当做

评价的标准。这既是学生对已学内容的巩固,也是对已学内容的灵活应用。

再有,一个小女孩评价大鼓组模仿大鼓的节奏错了,她说“ 应该是前面短,

后面长。”音的长短是没有学习过的知识,它是一年级第五课的内容,但通

过学生自主的辨别比较,她发现了音的长短,并且准确的说出来。评价的过

程成为了学生自主探索,自主学习的过程,生生评价给了孩子广阔的思维空

间,积极的学习态度,孩子的学习潜力得到了很好的开发,改变了以往枯燥

的,说教的教学方式,使得学习的过程是生动的,灵性的,快乐的。

自从这节课以后我经常使用生生评价的方式,形成了“老师提出要求

——学生用掌声或无声表明是否满意——说说你的理由”的评价模式,这一

模式不仅在一年级成功的使用,在二年级非常适用。

片段二

【案例叙述】

这是二年级第一学期的第三课欣赏《我是人民小骑兵》,其中一个教

学目标是通过欣赏引子和尾声,感知小骑兵由远及近,由近及远的音乐画面,

用双响桶模仿马蹄声表现出渐强渐弱。

【教学实录评述】

(在和学生的讨论中,老师总结,引子表现了小骑兵由远及近的情景,音乐

是从弱到强,尾声是小骑兵由近及远,音乐是从强到弱)

师:老师这里有6副双响桶,谁愿意来模仿一下小骑兵从远处骑着马慢慢的

走近了,声音是由弱——到——

生:强

师:谁来模仿

(六位孩子上台拿好双响桶,准备表演)

师:如果你们对他们的表现满意的话,就把掌声送给他们,如果你们不满意,

就把手放在脚上,不发出一点声音。

(6位孩子演奏完后,教室里一片寂静,我等了几分种,孩子们一动不动)

师:你们是不满意?

生:是的,是的

师:谁来评一评?

生1:他们打的不整齐。

生2:他们打的太乱了。

有个女孩子说:他们一开始太响了

师:你说的真好,一开始很响,所以,我们听不出了强弱的变化。请你们再

试一试,其他同学仍然做评委。

(6位孩子再试了一次,其他学生很专注的听着,演奏完,学生发出了热烈

的掌声)

【反思二】

这一片段里,学生主动的、积极的、专注的参与教学活动,学习气氛

非常的浓烈。同样,思维的火花也闪现了,如:有个女孩子说:他们一开始

太响了。她把老师对渐强的要求化成了演奏的具体技巧。学生的回答比老师

的说教更容易被学生吸收。通过对这些精彩回答的表扬,一批音乐天赋好一

些的孩子逐渐的脱影而出,他们成为了班级中的领头羊。“送掌声”评价方

式的运用,孩子养成了认真听赏他人的表演,听到好的答案,看到好的表演,

就鼓掌的好习惯。

生生评价激活了孩子的学习热情,养成了班级良好的学习氛围。今天

我所描绘的只是生生评价的一种方式,在教学中,还有更多的生生评价方式

可以探索。


本文标签: 评价 学生 大鼓 学习 小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