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管理员组文章数量: 1086019
2024年6月13日发(作者:activesphere)
2023年12月05日·第23期
Roundtable Forum
圆桌论坛
培养具有“中国心”的国际化人才
——《留学》杂志线上圆桌论坛实录
辑_刘洁
视野的同时涵育学生的家国情怀,让学生既“出得去”又“回得来”,成为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
应该思考的问题。那么,具体到教育实践中,中小学校应该如何培养具有“中国心”的国际化
人才?本期《留学》杂志线上圆桌论坛,我们邀请数位一线教育工作者共同探讨这一问题。
伴随着中国教育对外开放的持续推进,越来越多的学生走出国门。如何在培养学生国际
议题一:传承中华优秀文化,激发学生精神力量
根,有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力量。
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浙江省开化县崇
化中学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激发学生的精神力量。“教育的本质是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里有我们的生命之
上海市向明初级中学校长 冯强
【主持人】
出了梅园、兰圃、竹苑、菊径,处处用古典诗
词书画去装点;我们用“笃学”“砺学”“博
国智”,在运动场边书写“野蛮其体魄,文
子之风、君子气质。
学”“崇学”去命名学校的三楼一亭;我们
在教学楼上书写“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
明其精神”。我们希望用这些优秀的传统文
化熏陶浸润师生,让崇化人生长出真正的君
创造好精神生长的空间。要传承好中
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
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教育,重
在精神的唤醒与传承。在办学中,崇化中学
为,书院式学校一定是充满了书的学校,不
“用仁爱作心,以好书为核,以真人为本”,
仅有好书,而且有读好书的氛围。为此,我
们积极打造处处好读书的空间,努力将学校
积极打造书院文化,传承书院精神。我们认
华优秀传统文化,必须营造开放、民主的校
园氛围,创造利于师生精神生长的自由交流
的空间。一方面,我们不断努力创建契合学
学启智,化德修身”的校训,搭建了“崇学课
四个校本课程群。同时,根据特色办学的要
浙江省开化县崇化中学校长
詹启辉
变成一个开放的图书馆,为师生提供有益
的书籍,其中以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书
居多,希望以此涵养师生的根脉。同时,积
生精神生长的校本课程。我们根据学校“崇
程”“启智课程”“化德课程”“修身课程”
求,在办学实践中注重培育学校的特色课
程群“游学课程群”。通过课程的实施,培
人文情怀。另一方面,我们不断开展适合学
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精神、仁爱思想和
生身心成长的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在这方
极营造时时好读书的氛围,要求师生晨读、
早读、课间读、晚读、夜读,养成“书香伴人
古典气息的校园环境文化,以此促进师生
的精神成长。对应学校的君子文化,我们辟
生”的习惯。此外,我们努力打造富有书院
30
Studying Abroad Magazine
扫码观看论坛回放
面,我们重点抓“一文一武”——文在琴棋书
画,武在传统体育武术。此外,我们每年还
会组织研学实践活动,不仅“走出去”,带领
师生走进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全国一流学
府研学,还“请进来”:一是充分利用家长资
源,请他们结合自己的职业生涯,谈职业规
友、请专家领导,让他们谈中国与世界,以此
趣,促进学生们的精神成长。
划,谈人生感悟;二是请校友、请朋友、请师
增长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与兴
根脉,我们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中华优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
过失;每天做一件善事;每天写一段心得体
会。活动角色分为主持人、播控、礼仪、记分
员等,定期轮换,充分体现学生中心。课程
悌、礼、乐、志”六个维度,从主流媒体选取
义。目前已开发课程4000余节,日复一日,
支撑学生中华精神和价值观的形成。此外,
资源方面,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忠、孝、
经典栏目、节目,经过编辑编排,赋予教育意
我们还开发了App学习平台和传承美德活
页式学习日志。其中,App有学生端、教师
端、家长端、行政管理端,实现数据实时共
享,为数字化时代的教育、教研、教管提供
支撑。
习动力系统的分析,我们内外双驱,融合发
所思、所想和所疑、所问、所困、所惑有机联
融合化发力,解决虚拟化问题。基于学
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当下,
学校在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过程
中存在“碎片化,不成体系;表象化,不易生
团队课题“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研究”,
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总结出一套实
践成果——传承美德育人工程。
基于教育部国家级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创新
根;虚拟化,不好转化”的问题,为此,我们
入佳境”和“温润心田”两阶段课程。“渐入
佳境”课程为期2—3个月,德育目标为“孝
悌忠信、礼义廉耻”,思维目标为“求己思维、
辩证思维”,技能目标为“生活技能、学习方
法”,美育目标为“热爱‘美’的生活”;“温
润心田”课程为期2—3年(也可5—6年),
核心价值观”,思维目标为“辩证思维、系统
思维、中和思维、求己思维”,技能目标为“生
活技能、学习方法、自强方法、健康办法”,美
育目标为“创造‘美’的生活”。
德育目标为“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社会主义
课程化实施,解决碎片化问题。开设“渐
力。在内驱力上,通过6个一,将所听、所看、
系,将认知、情感与行为有机联系,提升学生
真信、深信、笃信,做到“知信行合一”。在外
制形式,强化学生行为习惯养成。完成任何
格局,提高学生境界,强化学生信念,让学生
驱力上,通过“德币评价系统”,以正向积分
1个一,就加100分;在生活中实践应用,再
化为所行,实现“学思用相长”。
加200—500分不等;如果能够带着周围人一
起做,就可以加更多。评价引导学生将所学转
职成教研究所副所长 周永平
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学生自组织综合实践活动的形式展开,6个
实践化开展,解决表象化问题。课程以
流程贯穿:每天写一段感恩条;每天读(写)
一段经典;每天听一段讲座;每天反省一处
31
2023年12月05日·第23期
Roundtable Forum
圆桌论坛
议题二:践行国际理解教育,助推学生走向世界
所谓“国际理解”,其实质是以宽容、尊
每月开展一次大型的全校师生参加的主题升
旗仪式、每年策划五四主题集会和十八岁成
围。五是以评促建。积极投入建设上海市行
等工作,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海纳百川,拓宽“世界眼”。一是建立
人仪式等。四是加强环境建设。建设礼文化
墙、读懂中国馆等校园新景观,凸显育人氛
为规范示范校、文明校园、家庭教育示范校
外国学生部。学校自2003年建立外国学生
读。他们积极参加中国学生的集体活动,如
广播操、运动会、艺术节、学科达人秀等,很
多留学生语言过关以后编入中国学生班级
重的态度与别国沟通,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
涵:一方面是自己能够理解他人,即对别国
文化的理解;另一方面是自己能够被他人所
怀,并通过合作与交流,积极传播优秀的民
理解,即尊重、理解、正确对待本民族的文
族文化,使之被世界认识和理解。这两个侧
化传统,扎好本土文化的根基,强化家国情
面是紧密关联、同等重要的。国际理解教育,
上海市甘泉外国语中学
党总支书记 濮虹
正是以“国际理解”为教育理念而开展的教
育活动,其本质上是一种跨文化理解教育。
在推进国际理解教育方面,我校主要采取了
以下举措。
部以来,共有近300名外国留学生在校就
题研究。我们通过开展“国学课程的开发与
实践研究”“校园慈善文化的理论与实践研
究”等课题研究,使“礼”和“爱”的教育在
校园扎根。二是组织课程开发。场馆课程,
以落实学校“民族情怀、国际视野”的办学
理念为核心,包括“读懂中国馆”体验课程
和“我的甘泉”校史陈列室课程;综合社会
民族情怀,强化“中国心”。一是进行课
随班就读,中外学生之间的交流极大增强。
德语、法语、西班牙语等外语课程,并积极
开展“外语+思政”探索,致力于用外语讲
国语、做中国人”的育人主题。三是开发特
二是开设多语种教学。学校先后开设日语、
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凸显了“学外
色课程与教材,如“走进地球村”“对外交
流的价值”“国际理解教育”“与世界对话”
前有海外姐妹校46家。五是组织开展“国
等方面取得成效。
实践课程,高中分年段实施——高一绍兴文
化之旅、高二南京爱国之旅、高三顾炎武故
居责任之旅,初中集中策划、分层实施PBL
青团、少先队活动中仪式教育的质量,包括
课程,打造“行走的思政课堂、红色之旅”。
三是优化仪式教育。提升主题升旗仪式及共
等。四是拓宽国际交流的渠道。成立外事
办,每年组织几百人次的学生出国访问,目
际理解教育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在师资
队伍、对外交流、主题活动、文化环境建设
32
Studying Abroad Magazine
学生的全球胜任力,成为关乎国家发展、民
族振兴的战略工程。保定市第十七中学在办
学中始终秉承“从这里走向世界”的办学理
念,以中国学生核心素养和全球胜任力为导
向,以全球化人才培养为目标,积极构建国
全力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未来素
养和全球胜任力的优秀世界公民。
际理解课程体系,深入实施国际理解教育,
一是融合创新国家课程。学校以英语特
全球化时代,开展国际理解教育、培养
实现了全员参与,让每个学生站在中央,收
获自信与成长。
进国际交流与合作,先后与英国、美国的学
暑假开展出国研学和来华全外教夏令营等
四是开发跨文化体验课程。学校坚持推
校和学区建立友好关系,实现双方互访。寒
活动,为学生创造了跨文化交流的机会。此
外,剑桥英语学校、新加坡教育部奖学金项
目(SM1)、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精英公
立学校保送生项目等优质国际合作项目,为
学生搭建了走向世界的阶梯。
河北省保定市第十七中学
校长 王蓬莲
色为载体,立足国家课程,整合多版本教材
资源,拓宽英语学用渠道,打造全球素养课
堂。小班授课、分层走班、翻转课堂、AI英
语听说课堂、外教授课等多模态教学,打破
时空限制,为每一个学生提供适合自身发展
的个性化优质学习方式,为培养学生的全球
胜任力奠定了基础。
个性化发展需求开设戏剧、国际财商、模联
校开发模联校本课程,召开年度模拟联合国
舞台。
五是打造精品社团课程。学校根据学生
等多门社团课程。以模联精英社团为例,学
大会,为学生搭建理性思考和为世界发声的
际多语种人才培养的“国际语言学院”,开
有留学背景的专业语言教师任教,为学生拓
宽了解世界的跨文化多元视角。
六是开设多语种选修课程。学校创建国
文经典书目和优质阅读资源,开展整本书阅
配备点读笔供学生使用。在浸润式阅读中,
学生不断提升着全球意识和思辨能力。
二是实施全员大阅读课程。学校汇集英
读、报刊阅读、持续默读等活动。同时,开设
英文读书室,购置优质英文书籍、报刊,并
三是推行年度外语节课程。外语节自
设法语、西班牙语、德语、日语、韩语、俄语
等多语种选修课程,聘请外教、大学教师或
2009年开始,至今已经成功举办15届。
2023年第十五届外语节以“你好世界,
China.)为主题,包括语言浸润类、实践应
2021年起,由美国STEAM专家为学生量
七是引进跨界外教STEAM课程。自
这里是中国!”(Hello,World! This is
用类、项目探究类等6大类30余项活动,
身定制跨学科课程,每学期一个课题,实施
“外教线上教学、中教同步线下助学”的双
问题解决等综合能力的提升。
导师模式,促进学生团队协作、动手实践和
33
版权声明:本文标题:培养具有“中国心”的国际化人才——《留学》杂志线上圆桌论坛实录 内容由网友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转载请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roclinux.cn/p/1718262741a719290.html,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