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管理员组文章数量: 1086019
2024年5月30日发(作者:怎样查找php加密)
PROFIBUS及OSI七层模式的简单通俗讲解,望你搞明白
一、PROFIBUS过程现场总线
PROFIBUS是过程现场总线(Process Field Bus )的缩写
PROFIBUS是过程现场总线(Process Field Bus )的缩写,它由三个兼容部分组成,
即PROFIBUS-DP( Decentralized Periphery).PROFIBUS-PA(Process
Automation ).PROFIBUS-FMS (Fieldbus Message Specification )。
其中PROFIBUS-DP应用于现场级,它是一种高速低成本通信,用于设备级控制系
统与分散式I/O之间的通讯,总线周期一般小于10ms,使用协议第1、2层和用户接口,
确保数据传输的快速和有效进行。
PROFIBUS-PA适用于过程自动化,可使传感器和执行器接在一根共用的总线上,可
应用于本征安全领域;
PROFIBUS-FMS用于车间级监控网络,它是令牌结构的实时多主网络,用来完成控
制器和智能现场设备之间的通信以及控制器之间的信息交换。
PROFIBUS主要使用主-从方式,通常周期性地与传动装置进行数据交换。
二、OSI七层模式简单通俗理解
这个模型学了好多次,总是记不住。今天又看了一遍,发现用历史推演的角度去看问
题会更有逻辑,更好记。本文不一定严谨,可能有错漏,主要是抛砖引玉,帮助记性不好
的人。
总体来说,OSI模型是从底层往上层发展出来的。
这个模型推出的最开始,是是因为美国人有两台机器之间进行通信的需求。
需求1:
科学家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是,两个硬件之间怎么通信。具体就是一台发些比特流,
然后另一台能收到。
于是,科学家发明了物理层:
主要定义物理设备标准,如网线的接口类型、光纤的接口类型、各种传输介质的传输
速率等。它的主要作用是传输比特流(就是由1、0转化为电流强弱来进行传输,到达目的
地后在转化为1、0,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数模转换与模数转换)。这一层的数据叫做比特。
需求2:
现在通过电线我能发数据流了,但是,我还希望通过无线电波,通过其它介质来传输。
然后我还要保证传输过去的比特流是正确的,要有纠错功能。
于是,发明了数据链路层:
定义了如何让格式化数据以进行传输,以及如何让控制对物理介质的访问。这一层通
常还提供错误检测和纠正,以确保数据的可靠传输。
需求3:
现在我能发正确的发比特流数据到另一台计算机了,但是当我发大量数据时候,可能
需要好长时间,例如一个视频格式的,网络会中断好多次(事实上,即使有了物理层和数
据链路层,网络还是经常中断,只是中断的时间是毫秒级别的)。
那么,我还须要保证传输大量文件时的准确性。于是,我要对发出去的数据进行封装。
就像发快递一样,一个个地发。
于是,先发明了传输层(传输层在OSI模型中,是在网络层上面)
例如TCP,是用于发大量数据的,我发了1万个包出去,另一台电脑就要告诉我是否
接受到了1万个包,如果缺了3个包,就告诉我是第1001,234,8888个包丢了,那我
再发一次。这样,就能保证对方把这个视频完整接收了。
例如UDP,是用于发送少量数据的。我发20个包出去,一般不会丢包,所以,我不
管你收到多少个。在多人互动游戏,也经常用UDP协议,因为一般都是简单的信息,而且
有广播的需求。如果用TCP,效率就很低,因为它会不停地告诉主机我收到了20个包,
或者我收到了18个包,再发我两个!如果同时有1万台计算机都这样做,那么用TCP反
而会降低效率,还不如用UDP,主机发出去就算了,丢几个包你就卡一下,算了,下次再
发包你再更新。
TCP协议是会绑定IP和端口的协议,下面会介绍IP协议。
需求4:
传输层只是解决了打包的问题。但是如果我有多台计算机,怎么找到我要发的那台?
或者,A要给F发信息,中间要经过B,C,D,E,但是中间还有好多节点如K.J.Z.Y。我怎
么选择最佳路径?这就是路由要做的事。
于是,发明了网络层。即路由器,交换机那些具有寻址功能的设备所实现的功能。这
一层定义的是IP地址,通过IP地址寻址。所以产生了IP协议。
需求5:
现在我们已经保证给正确的计算机,发送正确的封装过后的信息了。但是用户级别的
体验好不好?难道我每次都要调用TCP去打包,然后调用IP协议去找路由,自己去发?
当然不行,所以我们要建立一个自动收发包,自动寻址的功能。
于是,发明了会话层。会话层的作用就是建立和管理应用程序之间的通信。
需求6:
现在我能保证应用程序自动收发包和寻址了。但是我要用Linux给window发包,两
个系统语法不一致,就像安装包一样,exe是不能在linux下用的,shell在window下也
是不能直接运行的。于是需要表示层(presentation),帮我们解决不同系统之间的通信语
法问题。
需求7:
OK,现在所有必要条件都准备好了,我们可以写个android程序,web程序去实现
需求吧。
补充:
Socket:
这不是一个协议,而是一个通信模型。其实它最初是伯克利加州分校软件研究所,简
称BSD发明的,主要用来一台电脑的两个进程间通信,然后把它用到了两台电脑的进程间
通信。所以,可以把它简单理解为进程间通信,不是什么高级的东西。主要做的事情就是:
A发包:发请求包给某个已经绑定的端口(所以我们经常会访问这样的地址
182.13.15.16:1235,1235就是端口);收到B的允许;然后正式发送;发送完了,告诉B
要断开链接;收到断开允许,马上断开,然后发送已经断开信息给B。
B收包:绑定端口和IP;然后在这个端口监听;接收到A的请求,发允许给A,并做
好接收准备,主要就是清理缓存等待接收新数据;然后正式接收;接受到断开请求,允许
断开;确认断开后,继续监听其它请求。
可见,Socket其实就是I/O操作。Socket并不仅限于网络通信。在网络通信中,它
涵盖了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其实这都不需要记,因为Socket
通信时候用到了IP和端口,仅这两个就表明了它用到了网络层和传输层;而且它无视多台
电脑通信的系统差别,所以它涉及了表示层;一般Socket都是基于一个应用程序的,所
以会涉及到会话层和应用层。
版权声明:本文标题:PROFIBUS及OSI七层模式的简单通俗讲解。容易理解 内容由网友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转载请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roclinux.cn/p/1717000305a699492.html,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