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管理员组

文章数量: 1086019


2024年3月20日发(作者:critical commentary)

从现代战争看炮兵的现状和其未来发展

吕律扬

摘要: 无论在历史上还是在现代战争中,炮兵在每一次战役中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从集 火力战、电子战和心理战于一体, 在陆、海、空、天四维空间展开的以高技

术为基本特征的现代战争的多个战例中。可以看出炮兵相对于其他兵种其武器火炮具有效

能高,射程远、成本较低,火力持续性强、战场机动性差等特点。用途多样化,火炮多能

化、提高机动性,降低生产成本、智能精确化,电子信息化成为炮兵与火炮的未来发展趋

势。

关键词:炮兵 现代战争 现状 未来发展

一. 炮兵与现代战争

斯大林曾称炮兵是战争之神。的确,无论在历史上还是在现代战争中,炮兵在每一次

战役中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炮兵是以火炮、火箭炮和战役战术导弹为基本装备,遂行

地面火力突击任务的兵种。”⑴炮兵是陆军中重要组成部分和主要火力突击力量。其强大的

火力、较远的射程、良好的精度和较高的机动能力,表现在能集中、突然、连续地对地面

和水面目标实施火力突击。它主要用于支援、掩护步兵和装甲兵的战斗行动,并与其他兵

种、军种协同作战,也可独立进行火力战斗。

“现代战争是集火力战、电子战和心理战于一体, 在陆、海、空、天四维空间展开的

以高技术为基本特征的战争, 其作战范围之大, 时间与空间转换之快, 作战样式之多,武器

装备效能之高, 充分体现了高技术战争时代的到来。”⑵在现代战争中,中近距离作战依然

是战场上双方正面较量的主要方式。火力战是贯穿于现代战争始终的杀伤敌人、保存自己

的基本手段。装备着反装甲、野战防空和压制敌方武器的炮兵仍然是地面火力战的中坚。

从阿富汗战争到海湾战争,从俄格冲突到突袭加沙,每一场战争中,炮兵都扮演着不能替

代的角色。

二.炮兵在现代战争中的应用及其火炮特点

(1)效能高,射程远

炮兵历来皆为战场上最大杀伤力的制造者,然而在冷战结束后,炮兵的价值却遭到不

少质疑。沉重的火炮是快速部署时的累赘.相形之下各种精密制导武器则独领风骚,部分

人士甚至认为.未来的火力系统中已无炮兵的位置。有人认为,在军事行动中一枚精确制

导导弹即可完成对目标的摧毁,而不需用众多的炮弹覆盖整个区域。但在攻击和防御军事

行动中,对于敌人为了避免被摧毁而采取隐蔽目标时,廉价而高杀伤力的炮弹是有效打击

的手段之一。未来战争中必然存在大规模兵团交战的场面,炮兵仍可在中近距离发挥其火

力压制、火力侦察等重要作用。

伊拉克战争中,美军在大量使用空中力量和远程精确制导武器的同时,充分发挥炮兵火

力在地面战场上的火力主导作用,取得了较好的作战效果,用事实诠释了炮兵在现代高技术

战争中的无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伊拉克战争与海湾战争不同,除美军临时实施的"斩首"行

动外,伊拉克战争可以说是由美国地面炮兵首先发起的。北京时间3月21日凌晨1时,美军

重炮开始向伊拉克南部发动攻击。美军第3机械化步兵师司令布朗特说,炮兵攻击是对伊

拉克发动地面进攻的第一阶段。在整个战争过程中,美军炮兵几乎参加了所有的地面作战

行动,不仅是打头阵,而且是作为地面作战的主导力量被广泛使用。对巴士拉的围困,主要由

美英联军的炮兵实施。在对巴格达伊军精锐"麦地那师"的作战中,美军先用榴弹炮和多管

火箭炮对伊军阵地进行火力突击,并与攻击直升机一道摧毁了大量伊军有生力量和主战兵

器,有力支援了美军地面突击部队向前推进。仅4月1日2日两天,“麦地那师”就有大约

150辆坦克,30辆装甲车,75门火炮被美军摧毁,数千伊军被歼,其中很大一部分是被

美军地面炮兵消灭的。在所有地面作战中,美军很少与伊军进行正面兵力接触,而主要以

各种火炮的超量饱和火力打击,给敌人以重大杀伤,之后再由装甲突击群扫除残敌。据初

步估算,战争中,美军地面炮火消灭敌人数量占整个各种火器总数的70%以上。目前,美军

地面炮兵武器的射程比20世纪70年代提高了大约30%。在此次战争中使用最多的系列

155毫米榴弹炮,其发射普通榴弹的最大射程为2230千米,发射火箭增程弹或弹底排气

弹最大射程可达3040千米,可见炮兵着实是战场上进行中近距离战术攻击的不二选择。

(2)成本较低,火力持续性强

尽管美军依靠空中力量取得了海湾战争和科索沃战争的胜利,但美军仍十分重视炮兵

在地面战场上的火力主导作用,他们认为炮兵在地面战场的火力支援作用,中近距离打击

能力,较高的作战性价比是其他作战力量无法替代的。在经济上,炮兵系统的成本整体上低

于直升机与飞机,其造价只有直升机的1/3,飞机的1/10,所需的后勤支援也较低。

另外炮兵一旦在战场上部署到位,即可在几分钟内将大量炮弹发射到目标区域并能在

战场上提供持续火力。相对于对攻击一次则需返航进行弹药、油料装填以及人工维修的飞

机和直升机,炮兵的火力持续性自然要强很多。在朝鲜半岛近三十年的历史上,虽未爆发大

规模战争.但这里始终是超级大国关注的热点地区。朝鲜在经济与政治上都弱于韩日等国,

但在军事上却不可小觑,尤其是朝鲜九倍于韩国的火炮数量。朝鲜陆军十分信奉苏军的“大

炮兵主义”,认为炮兵是最具威力的火力奇袭力量和火力支援力量。因此朝鲜陆军装备了数

量惊人的火炮,总数高达1.8万门。可以想象,一旦第二次朝鲜战争爆发,这些数量众多、

可将火力延伸到仁川港的重炮会使一半韩国瞬间夷为平地。一旦朝鲜陆军开始向韩军发起

攻击,这些炮兵将体现其持续性强的特点,长时间为突击部队提供火力支援。即使韩国空

军能在战前做出反应,对朝鲜重型火炮进行精确打击,又岂能在短时间内摧毁这些廉价而

庞大的炮兵部队?所以,对于朝鲜这样一个经济实力较弱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建立一支成

本低、科技含量不高然而火炮数量众多、火力又强的炮兵部队,从政治和经济上讲,都是

正确的选择。

(3)战场机动性差

尽管重型火炮具有威力大射程远等特点,但他们通常都重量大,机动性差。在转移阵

地时,需要花费大量时间以致贻误战机。在茨欣瓦利的战斗中,由于进行火力攻击的火炮

未及时赶到,导致俄军装甲部队在城中与格军展开不利于俄军发扬火力的巷战,损失了许

多装甲车和坦克。这与俄军火炮机动性差有着紧密的联系。

在俄格冲突中,着实体现出了火炮战场机动性差的缺点。在此次冲突中,俄军采用的

仍然是火力准备—装甲集群突击的机械化作战模式,而由于炮兵的行动滞后,致使装甲集

群与航空兵的配合出现了重大问题。许多俄军指挥官仍然认为:只有俄军的大批坦克开进

第比利斯,对手才会投降。但这种观念在入侵阿富汗的军事行动和车臣战争中已证明不能

达到效果了。如果没有炮兵的及时支援,恐怕不会达到战场的预期效果。况且俄军差不多

95%的装甲武器都达到了使用的最大年限。五分之一的武器因这个原因而失效。俄军士兵

宁可坐在坦克和装甲车顶也不愿坐在车里,是因为俄军战车对反坦克地雷防御性很差。这

样的运输机动性连人都无法保障,何况是重型火炮呢。

三、炮兵与火炮的未来发展趋势

1、用途多样化,火炮多能化

克劳塞维茨在《战争论》中指出“战争不是短促的一击。整个战争是由一系列边疆的

军事行动组成的……打垮敌人这个抽象的战争目的,包括三个要素:一是消灭敌人的军队;

二是占领敌人的国土;三是征服敌人的意志。”⑶无论是在现代,还是未来炮兵都应具有为

应对不同政治、军事目的而爆发的不同种类战争的各种用途,即用途多样化。

(1)在战术上,炮兵按装备战斗性能,可分为榴弹炮兵、加农炮兵、山地炮兵、火箭

炮兵、迫击炮兵、反坦克炮兵和地地战役战术导弹部队。如手段所说,用于支援、掩护步

兵和装甲兵的战斗行动,并与其他兵种、军种协同作战,也可独立进行火力战斗。现代战

场环境和作战任务多样, 要求炮兵武器应具备一专多能的性能。 如果能实现火炮多能化,

不但能降低生产成本,还能提高武器作战效率。迫击炮、榴弹炮发射制导炮弹,迫榴炮兼容

了迫击炮和榴弹炮的弹道, 既能实施间瞄压制射击, 又能实施直瞄反装甲射击;火箭炮和战

术地地导弹配用子母弹及分导导弹战斗部, 使炮兵压制武器成为间瞄射击远程反装甲武器;

防空导弹与高射炮共处同一底盘上组成弹炮一体式防空系统, 既能打空中目标又能打地面

目标(如瑞士“阿达茨”(ADATS) 防空导弹系统兼有打击地面装甲目标的能力)研制中的光

纤反坦克导弹又兼可攻击低空目标; 火箭炮主要用来发射火箭弹, 又用作战术地地导弹发

射器。 美、俄两国的第四代防空导弹既能打击空中各种飞机, 还能拦截来袭的战术弹道导

弹, 如此等等。发挥武器本身的多重功能, 必然要求与它们相配用的目标侦察、火控系统也

具备相应的多重功能。此外, 许多炮兵武器, 尤其是导弹武器, 有便携、车载、机载、舰载

等多种变型, 也表现了可供多军兵种共同使用的兼容性。

(2)在战略上,炮兵以战略导弹为主要武器。打击敌人重要的军事战略目标,以达到

己方的军事、政治、经济目的。“战争在爆发之后,就会脱离政治而成为一种独立的东西,

一种按自己路线发展的东西。且战争反作用于政治,尽管战争是由政治目的引起的,战争

必须服从战争意志的支配,但政治目的并不因此就可以任意地决定一切,它必须适应手段

的性质。"⑷所以,在未来战争中运用战略炮兵改变战略形态,最终使敌人的军事目的达不

到政治目的的预期效果是十分重要的。

运用轻型火炮进行战略打击的可能性与有效性也是不容忽视的。哈马斯军事武装使用

自制的“卡桑”火箭弹对以色列进行打击。这些技术落后的尾翼式火箭由地下作坊制作而

成,在很多方面都不符合正规弹药的标准,从正规军的角度看,“卡桑”火箭完全没有稳定

性与精度可言。但它的打击对象往往是以色列境内的犹太人定居点甚至是整个城市,只要

能落在这些地区就算达到目的。这种火箭弹可以说是一种政治武器甚至是战略武器。它能

满足哈马斯的作战要求,所以是一种成功的设计。

2.提高机动性,降低生产成本

闪电战自从在二战时期大放光彩后,其战术精神为多国军事家所推崇。海湾战争美军

速战速决,几个月内就击溃伊拉克数十万军队,占领其首都巴格达。速战论已成为未来战

争形势的理论指导,这有赖于强大的后勤保障能力与武器跟进能力。提高炮兵的机动性符

合目前发展趋势的。在伊拉克战争中,美军参战的陆军部队除轻步兵师,空中突击师和空降

师装备牵引火炮外,其余的装甲师,机械化师和军属炮兵旅装备的各种火炮全部履带化,其最

大时速可达60千米,与M1系列主战坦克,M2系列步兵战斗车(最大时速均为65千米)在速

度和越野性能上基本相当.而牵引火炮,如101空中突击师和海军陆战师装备的一M198型

155毫米和M102型105毫米榴弹炮,大多可用直升机或C130等大型运输机空运.因此,美

军炮兵在作战中,与地面突击部队同步推进,随时提供伴随火力支援

目前,经济因素对武器装备发展与更新的制约作用与日俱增。一方面, 各国的军费开

支呈下降趋势, 另一方面武器装备系统的全寿命周期费用正在随技术含量的增大而陡升。

例如, 西方研制的轻型155 毫米牵引榴弹炮研制费约2 亿美元, 每门炮单价估计是83万

美元, 后者是现行装备的同口径牵引榴弹炮的2 倍。美国耗资10亿美元正在研制的应用

液体发射药的十字军战士 155 毫米自行榴弹炮, 投产后单炮价格380 万美元, 相当于现

行同级自行火炮的3 倍。如此巨额投资使众多国家望而却步。为减小生产成本,可以适当

缩小火炮口径;为火炮研制新型弹药并减少原料成本,这样做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火炮的

精度与射程。不难想象, 21世纪初的战场上将会出现一批新型高技术炮兵武器系统,现役装

备经技术改造性能将明显提高。而未来炮兵将因其强大之机动性活跃于战场上的各个角落。

3、智能精确化,电子信息化

炮兵武器现在已经全面步入制导化阶段并开始向智能化阶段过渡。防坦克导弹及防空

导弹已占据反装甲武器和野战防空武器的主导地位, 压制型火炮都配备了制导炮弹, 战术

地地导弹将采用智能化的分导导弹。炮兵武器的制导化使命中概率和毁歼概率提高了数倍

甚至数十倍, 这样, 发射少量弹药即可取得过去消耗大量弹药同样的效果,甚至更佳。英

国 “先进声测计划”(ASP)系统既可用作一种独立的武器定位器,也可用作武器定位雷达

的被动识别装置,还能用作一种情报收集装置。在伊拉克它的用途是保护部队。在2003

年伊拉克战争初期,ASP对发射最大装药炮弹的155毫米榴弹炮的定位距离达到了25公

里。在有一次反炮兵行动中,ASP对GHN-45式155毫米45倍口径榴弹炮的定位距离达

到了56公里,后来派去攻击这个炮兵连的“鹞”式攻击机机组人员证实ASP系统报告的

坐标网格在实际位置的200米区域之内。可见,没有电子科技的支持,射程再远、火力再

强的大炮在战场上也只能当瞎子。目前,此系统部署在伊拉克巴士拉附近英军管辖地段,

用来探测包括迫击炮、火箭炮(107毫米和127毫米口径)以及火箭推进榴弹等武器。ASP

系统对爆炸装置和汽车炸弹引起的爆炸有测定其位置的能力,这对执行任务的快速反应部

队也是有帮助的。将传统的强大火力与未来科学技术相结合,将使炮兵在未来战场上牢牢

地控制着主动权。

引注:⑴ 百度百科

⑵ 百度百科

⑶⑷《战争论》克劳塞维茨(德)


本文标签: 炮兵 火力 火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