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管理员组

文章数量: 1086019


2024年3月11日发(作者:液化气罐车属于几类压力容器)

美军在伊拉克战争中的后勤动员及其启示

李超;刘严东;刘权

【摘 要】伊拉克战争中,美军充分运用军事后勤动员,大力协调军地资源,重组军民

一体化的工业基础,建立科学合理的动员体制,统一后勤运输资源的标准,提前两年就

开始进行战争动员和准备,相比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海湾战争而言,在后勤保障的效

费比上取得很大进步,提高了后勤的保障能力.而这其中折射出的新的后勤动员的精

确性、外包性以及激励性等特点是值得我军后勤动员所借鉴与学习的.

【期刊名称】《当代经济》

【年(卷),期】2016(000)011

【总页数】2页(P110-111)

【关键词】伊拉克战争;后勤动员;精确;外包;激励

【作 者】李超;刘严东;刘权

【作者单位】军事经济学院,湖北武汉430035;61229部队,湖北武汉430035;军事

经济学院,湖北武汉430035

【正文语种】中 文

1、以军民一体化的工业基础强化后勤动员反应能力

就在海湾战争结束后,美国放弃了大规模全面战争的“重建”战略,而立足于打赢

两场局部战争的战争需求,对战争后勤动员的基础通过压缩工业动员基础的形式,

调整动员储备的结构,以军民一体化的工业基础模式进行后勤动员的精简和优化。

在1993—1996年期间,美国对国防工业基础进行了重组。重组前,美国经营军

品生产的私营大公司有3800以上,军工国营企业也将近150家,另有将近8万

家各类的承包商。在伊拉克战争前期,重组后的国防工业规模仅为海湾战争前的一

半,25个主承包商大幅减员,裁员60万余人,国防部为此专门支付了45亿美元

作为裁员补贴。在2001年,B/E宇航公司收购了3家制造飞机精密零件的公司,

从而开启了分系统承包商和供应商之间的重组。在2002年,美国诺格公司与欧洲

的TRW公司签订合同,以78亿美元将其收购,跃居为美国第二大防务合同商。

基于美国国家战略的全面调整,其国防工业向高度的军民一体化转变也势在必行。

其主要表现在三个领域,一是在两用研究与发展方面,满足共同需要;二是在两用

设备上,特别是零部件、软件以及材料等;三是两用工厂,采用共同的工程和生产

技术手段。

2、以科学合理的动员体制确保后勤动员的高效运转

伊拉克战争中,美军之所以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迅速征集动员庞大的民间后备支

援力量投入到战争中来,与其科学合理的后勤动员体制密不可分的。

首先是有一套完整的动员法规体系。美国的战争动员法律种类齐全,具体明了。如

《国防法》、《国家安全法》、《交通运输动员法》等,而且还先后颁布了《国家

工业储备法》、《战时财产征用法》、《民航预备队条例》、《武器部队预备役法》

等十多部行业性动员法规。这些法律法规使得后勤动员行动的每一个步骤都能有法

可依,有法可循,对动员的原则、权限、要求等都作出了明确的法律规定,保证了

快速动员的实施。

其次是建立了健全的后勤动员机构。美国设有“联邦紧急管理署”和“紧急动员准

备委员会”两个相关机构,隶属于总统的直接领导,其权责是制定动员政策,协调

政府各部门动员的工作安排以及地方各州的动员准备工作。政府部门设有相应动员

局来完成落实安排的工作,这些机构的设置为开展民间动员提供了组织保证。

再次是拥有健全的军民兼容体系。如对于民船的建造上,考虑了军事运输的需要,

留有加改装余地;商用港口的基础设施建造上,考虑了民转军的可能,均由军方出

资,进行加改装,使其既不影响平时使用,又利于战时征用。在通信网络的建设上,

保留了美军的通信支线和接口,为的就是备战时接入需要等。

最后是制定了详尽的动员计划。如私人商船战备海运计划,细到对于具体的哪艘船,

改装成什么规格,在什么时间内到达什么地点,向谁报道,接受谁的命令,完成什

么性质的任务等,都有详尽具体的配套方案,并且要求这些预征船只在平时每24

小时都要向军事运输司令部报告一次所在地点、运载货物、船只状况、驶向何地等

具体情况,以保证需要时能够投入运输。

3、以统一标准的运输资源支撑快速的兵力投送和持续保障

在平时的运力动员准备工作中,也就是在军民通用设施的技术开发上,美国军地双

方能够严格执行“军民兼容”的方针,建立适应平战快速转换的工业生产体系以及

技术标准。美国相关法律规定,商船必须在美国本土建造,必须能担负战时运输任

务或迅速改装为海军补给船的相关军事要求。有的商船在设计时就留有有直升机升

降平台、安有军用的高频无线电通信设备等,按照国防部的统一标准,确保满足防

务需求;在大型集装箱的设计上,为了适应民用集装箱由20英尺向40英尺的发

展趋势,加强民用集装箱和军用集装箱的相互适性,美军把40英尺集装箱改装成

二合一、四合一甚至八合一的型号。这一系列的做法确保了在战时紧急情况下,民

用交通运输工具稍加改装便能承担遂行军事保障的任务。

从美军伊拉克战争中后勤动员的主要做法及其表现,可以归纳出这次军事后勤动员

行动具有以下特点。

1、后勤动员保障的精确性

20世纪的90年代初,在海湾战争结束以后,据统计美军将近一半的物资没有有

效的利用,不得不就地拍卖或运回本土,极大地增加了战争的成本。为避免重蹈资

源浪费的覆辙,美军提出精确后勤思想,并成功的实践于这次伊拉克战争。后勤精

确保障中很重要的一条就包括后勤动员的精确性,主要是通过充分运用以信息技术

为核心的现代高新技术,精细而确切地筹划、运用各种后勤保障力量,实施后勤动

员。在准确的时间、地点为作战提供准确、适量的物质保障,使后勤动员适时、适

量、适地的达到精确的程度,最大限度地节约后勤资源。

2、后勤动员的外包性

美军认为,许多后勤动员工作,特别是那些非战斗性的动员工作,完全可以由当地

市场以及国际资源承担起来。在美英联军后勤基地中,几乎所有领域都有私营公司

所承包的项目,如营房维修、军人服务社、伙食供应、语言交流、娱乐项目、环境

清扫、物流等大都是外包给地方服务公司,美军主要用合同方式规范其行为。同时,

作战部队的淡水补给、生活品和普通油料等物资,绝大一部分是从当地直接采购。

3、后勤动员的激励性

曾在小鹰号航空母舰上随舰采访的记者就有报道指出,为了让官兵在饮食方面不仅

要吃饱吃的健康,还要满足吃得高兴,心情愉快,小鹰号航母上的菜谱每21天循

环一次,龙虾、螃蟹这些高档菜肴也是经常可见。美军对单兵后勤装备的设计,无

不反映出人性化思想,如士兵背囊的顶端,设计了靠枕。美军单兵的供应标准,也

是非常周到。如肥皂、洗手液、剃须刀、剃须膏、香烟,事无巨细。这一后勤动员

保障思想,对于提高美军士兵在战斗中的士气,起到了其他方面难以堪比的激励作

用。

虽然美军的军事战略与我军的军事战略在本质上有所差异,且国防体制与军队编制

也大不相同,但此次战争后勤动员的实践极大的体现了未来战争后勤动员的发展趋

势,其先进的理论基础与高效的后勤动员做法对于我军后勤动员有很重要的借鉴意

义。

1、后勤动员的精确是增强后勤保障能力的关键

华盛顿智囊机构的安全专家彼得·辛格曾指出:“如果按照曾经老旧的后勤系统运

作,美军在今天的伊拉克战争中就不可能推进得如此迅速。”相比于九十年代的海

湾战争中的粗放式动员,这次伊拉克战争中的精确动员从提高战争动员的效费比来

看,来得更加经济。但是这种后勤动员方式的风险也随着战争的展开而逐步有所显

露:由于没有建立足够的中间基地,没有相应的物资储备,以及当地初期外包式后

勤没有顺利开展,后方补给线长达千里,在“礼拜攻势”未取得成功的情况下,后

勤补给物资很快告罄,食品、饮水很快成了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甚至也出现了美

军士兵向伊拉克难民要饭的尴尬事件。这一事实告诉我们,精确动员在带来高效益

的同时,也不可避免会带来高风险,必须要把握好使用的时机以及缜密的部署。根

据应着眼战场的实际需求,进行适地、适量、适时的精确后勤动员,提高后勤动员

的效费比,是带给我军后勤动员的首要启示。

2、后勤动员的及时是提高军队作战能力的前提

这次伊拉克战争中的战略运输,相比起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的海湾战争,最为显著

的区别是分为战略预置、战前部署和战中增兵三个阶段。美军在拟制作战计划的同

时,就拟订了军事运输动员计划。为进行战争准备,2001年底美军就开始进行战

略预置,向科威特、沙特、土耳其、卡塔尔等国的军事基地,运送了大量的作战物

资,并实施了后勤动员行动,筹备后勤补给物资,在海上部署8艘预置舰,用以

加紧前沿后勤部署。中国古代打仗讲究“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美军后勤动员的

先行目的就是为了在这些军事基地中储备足够的物资,保证后勤动员的及时性,随

时能够来面对突如其来的不可预知的各种战况,从侧面提高军队作战能力。

3、后勤动员的激励是调动军地联合协调的保证

在伊拉克战争中,美军充分利用市场运行的内在规律,激励民间企业,依靠主承包

商制度以及外包的方式,使众多的商人在巨大经济利益的驱使下,为美军服务,直

接走向战场,为作战部队提供大量的后勤物资和生活保障。也就是说,在前线参与

战争准备的不再只有军队勤务人员,还包含了大量当地平民。战争开始后,这些来

自商业公司员工,当地学校的语言教师,从后方走向前方,与美军并肩作战,他们

在前线承担从修理、保养武器到演示武器,从供应净化水到提供住宿,事无巨细,

成为战场上不可或缺的“神秘部队”,这一切全都由于激励因素,军地联合才能如

此密切配合。而从小鹰号对于美军士兵的后勤保障上来看,充分说明美军后勤动员

的彻底,这一激励因素,不仅增强了后勤保障力,更加极大的提高的美军的战斗力。

【相关文献】

[1]李其明:构建“精确化”动员模式探析[J].国防大学学报,2006 (2).

[2]刘宁:试论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后勤动员能力生成[J].后勤学术,2013(2).

[3]曾道红:聚焦美军后勤动员[J].司务长,2007(6).

[4]万伟锋、张红卫:借鉴伊拉克战争探讨我军后勤动员对策[J].联勤工作通讯,2003(4).


本文标签: 动员 后勤 战争 美国 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