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管理员组

文章数量: 1086019


2024年2月25日发(作者:玳瑁的风水意义)

随堂练习-20160518

满分:

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

一、单选题(共6小题)

1.下列地形剖面图,能正确表示图中EF线地势起伏状况的是(

A.

B.

C.

D.

2.下列等高线地形图中,表示盆地的是(

A.

B.

C.

D.

3.下图是分别过M、N、E、F四点各沿两个不同方向所作的地形剖面图,判断这四点所在的地形依次是(

A.山脊、鞍部、山谷、盆地

C.山谷、山脊、鞍部、盆地

B.山谷、山脊、盆地、鞍部

D.山脊、山谷、鞍部、盆地

4.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开展了一次家乡地理考察,并绘制了等高线地形图。从他们绘制的地形图中可以看出(

A.地势大致西高东低

B.到④处可以考察到河流下游周边地区的植被

C.甲、乙两村均位于盆地

D.陡崖顶部海拔可能为350多米

5.从甲地到乙地之间修一条公路,从减少工程建设量和节省能耗的角度考虑,设计线路(中虚线)较合理的是(

A.

B.

C.

D.

6.下列选项中,A、B、C、D所示的地形部位名称排序与图序符号相同的是(

A.①山谷②鞍部③山脊④山顶

C.①山谷②山脊③鞍部④山顶

B.①山谷②山顶③鞍部④山脊

D.①山脊②山谷③山顶④鞍部

二、填空题(共3小题)

7.读下面等高线图,完成题目。

(1)A.B两条虚线中,表示山谷的是

,表示山脊的是

(2)A.B两条虚线中,容易集水成河的是

8.读下图“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所在部位的地形名称:A

;B D

(2)如甲、乙两个山顶的图上距离为3厘米,则它们的实地距离为

米。

(3)山顶甲在山顶乙的

方向。

(4)图中小河E的流向是

9.读某地等高线(米)地形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相应地形部位的名称:

A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

(2)A地与D地的相对高度约为___________________米。

(3)C地位于D地的___________方向;若测得C、D两地图上距离约2厘米,两地实地距离约是___________千米。

三、综合题(共10小题)

10.读下图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数码表示的地形正确的是( )

A.①-陡崖 B.②-鞍部

C.③-山顶 D.④-山谷

2.为了加强农田基本建设,实现旱涝保收,村民拟在图示地区建一蓄水量最大的水库,合适的坝址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11.读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形名称:

A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A、D两地哪处坡陡,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读下面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图中字母所示各点的地形名称:A是____, B是_____,C是_______。

(2)图中李村的地形是_______________,其海拔高度大约是________米。

(3)张村在余村的__________方向。丁山与大王山的相对高度为_________米。

13.寒假小亮到“湄尼风景区”当了一次见习导游。“湄尼风景区”主要的旅游景点依次有“秀峰日出、尼湖风光、银河飞瀑、漂流探险、古寺览幽”。这些景点分布于图数码所表示的各地点。

读下图回答问题:

(1)“秀峰日出、银河飞瀑、漂流探险”应该分别位于图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数字序号)

(2)小亮带团至甲处时,位于秀峰的_______方向,一个游客兴奋地说已经看到了“银河飞瀑”美景了,

你认为可能吗?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宾馆海拔为200米,20.2℃;则秀峰峰顶气温大约是______℃。

(4)为保障镇里水源供应,拟在图示区ABCD处选择一地建一水库,合适的坝址是______。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测得宾馆到尼湖公路图上距离为4CM,则它们间的实际距离为_______千米。

14.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看不到的地形部位是(

A.鞍部 B.山峰

C.山脊 D.山谷

2.有关图示地区地势的说法,正确的是(

A.西高东低

B.南高北低

C.西北高东南低

D.西南高东北低

3.河流①→②的落差约为(

A.200米 B.300米

C.400米 D.500米

15.读下面等高线地形图,

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字母所表示的地形部位分别是:

B_________ C_________ E__________ F__________ G_________。

(2)图中AD和BD线所在地,

坡度比较陡的是_____________。

(3)图中甲村庄在乙村庄的________方;小河的流向是________________。

(4)该地区用水很紧张,

为此决定修一座水库,

你认为大坝应修在___________处。

16.读某地等高线图,完成下列问题。

(1)B点的海拔是

米,B、C两点的相对高度是

米。

(2)F山顶的海拔可能是(

A.600米 B.550米

C.650米 D.750米

(3)图中A处的地形部位名称是

,河流流经处的地形部位名称是

,E处的地形部位是

,C、D、E三处可能出现瀑布景观的是

处。

(4)图中小河干流的流向是自

流(填方向)。

(5)沿L1和L2两条线路登至山顶F,沿

线路会省力些,原因是

(6)若B、C两点间的图上距离约为3厘米,则两处间的实际距离约为

千米。

(7)甲、乙两图能反映B、C两点间地势起伏状况的是

图。

(8)该地的地形类型是

17.“等高线图”,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字母所代表的地形名称。

A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E________。

(2)图中B点的海拔是________米,A山顶与B山顶的相对高度是________米。

(3)图中有两条小河M、N,向北流的是________河(填字母),向东南方向流的是________河(填字母)。

(4)水流速度较急的河流是________(填字母),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读“我国东部某地的等高线示意图”和“该地区的气候资料表”,图中等高线所示高度分别为100m、200m、300m、400m。综合分析后,回答1~3题。

1.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图中河流的三条支流中有一条画错了 B.图中海拔高度G处为100m,H处为400m

C.该地典型植被为热带雨林 D.该地河流最主要的补给类型为雨水补给

2.图中城镇与H地的相对高度的最大值为h,则h为(

A.199

3.图中地区适宜发展的经济作物为(

A.棉花 B.苹果 C.甘蔗 D.橡胶

19.读右图,判断1~3题。

1.河流ab段的流向为(

A.自西北向东南 B.自东南向西北

C.自东北向西南 D.自西南向东北

2.断崖顶部的E点海拔可能为(

A.59m B.99m C.199m D.259m

3.下述土地利用方式中较不合适的是(

A.甲坡修水平梯田种水稻

B.丙坡种植果树

C.乙坡植树种草

D.乙坡修水平梯田种水稻

答案部分

1.考点:第二节 地形图的判读

试题解析:

根据图中等高线的疏密和等高线的高度变化可知该图表示的是山地,且山顶处等高线密,坡陡,F到山顶处等高线稀疏,坡缓。所以正确的是C。

答案:C

2.考点:第二节

地形图的判读

试题解析: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等高线重合的为陡崖。据图可知:A为山顶;B为盆地或洼地;C为山脊;D为鞍部,故本题选B。

答案:B

3.考点:第三节 地图的应用

试题解析:

由图可知,M处一面高,另一面低,其中有一个方向是中间高,说明这里是山脊地形;N处也是一面高,一面低,但有一个方向看是中间低,说明是山谷地形;E处是一个方向中间高,一个方向中间低,是鞍部地形;F是两个方向看都是低的,是盆地地形,故选D.

答案:D

4.考点:第四节 地形图的判断

试题解析:

从等高线图可以看出,该地地势大致东北高西低;④处为河流上游,不可能考察到河流下游周边地区的植被;甲村位于盆地,乙村位于山谷处;陡崖顶部海拔可能为350多米。所以D正确。

答案:D

5.考点:第四节 地形图的判断

试题解析:

从图上来看,从甲地要修一条公路到乙地,A和B都要翻山越岭,工程量大,不适合;D虽然是沿着等高线修建,但路线更长,没有体现节省能耗的原则,故选C.

答案:C

6.考点:第四节 地形图的判断

试题解析:

由图可知,①处等高线凹向高处,是山谷地形;②是处于两座山的低洼处,是鞍部地形;③是位于等高线凸向低处,是山脊地形;④是位于等高线闭合处,且中间数值更高,是山顶,故选A.

答案:A

7.考点:第二节 地形图的判读

试题解析:

(1)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等高线重合的为陡崖。据图根据河流流向可知:等高线中高程从大到小的顺序是③②①。所以A为山谷;B为山脊。

(2)山谷处地势较低,容易积水成河,A虚线表示河谷,所以A虚线中容易集水成河。

答案:(1)A B(2)A

8.考点:第二节 地形图的判读

试题解析:

(1)在等高线地图上,两个山顶之间为鞍部,等高线重叠处为陡崖,等高线向低处凸出是山脊。所以A是鞍部,B是陡崖,C是山谷,D是山脊。

(2)根据图中的比例尺可知:图上距离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500米,那么,两山顶图上距离3厘米代表实际距离1500米。

(3)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判断可知甲山顶位于乙山顶的东北方向。

(4)图中小河的流向是从高处流向低处,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判断是自西北向东南流。

答案:(1)鞍部;陡崖;山脊(2)1500(3)东北(4)西北一东南

9.考点:第二节 地形图的判读

试题解析:

(1)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等高线重合的为陡崖。据图可知:A为山谷;B为陡崖。

(2)海拔高度也称绝对高度,就是某地与海平面的高度差,通常以平均海平面做标准来计算;相对高度是指两个地点的绝对高度之差。表示地面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据图可知:A地海拔为670米,D地海拔为100米,则A、D两地的相对高度是670-100=570米。

(3)地图上定向的方法很多,对于一般地图,通常是面对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有指向标的地图,根据指向标定向,一般来说,指向标箭头指向北方;有经纬网的地图,根据“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来确定方向,据图可知:C地位于D地的西北方向。比例尺是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其计算公式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该地图比例尺1:100000=2千米。

为1:100000,图上距离是2厘米,实地距离是2÷答案:(1)山顶

陡崖(2)570(3)西北 2

10.考点:第二节 地形图的判读

试题解析:

1.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等高线重合的为陡崖。据图可知:①为山顶;②为鞍部;③为陡崖;④为山脊,故本题选B。

2.水库的选址一般要求具有广阔的汇水区域和较短的大坝坝址。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就是找到一种类似“口袋形”的区域,其坝址就在“口袋形”的口袋口处,即丙处,故本题选C。

答案:1.B2.C

11.考点:第四节 地形图的判断

试题解析:

(1)从图上可以看出,A是多条等高线重合在一起,是陡崖地形;B是位于两座山的低洼处,是鞍部地形;C是千等高线弯向高处,说明此处地势更低,是山谷地形;D是等高线弯向低处,说明此处更高,是山脊地形.

(2)A和D两处,A处的等高线更密集,所以坡度更陡峭,D处的等高线更稀疏,坡度更缓.

答案:(1)陡崖、鞍部、山谷、山脊、(2)A、等高线更密集

12.考点:第四节 地形图的判断

试题解析:

(1)在等高线地形图中,中间高、四周低表示山地;中间低、四周高表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弯曲为山谷;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弯曲为山脊;两个山顶之间为鞍部。所以A.B.C分别是山谷、山脊和山谷。

(2)在等高线地形图中,图中数值变馊海拔高度,中间高、四周低表示山地;中间低、四周高表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弯曲为山谷;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弯曲为山脊;两个山顶之间为鞍部。所以李村的地形是鞍部,其海拔大约为950米。

(3)图中既没有经纬网,也没有指向标,需要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方法来判读方向,张村在余村的东南方向。丁山海拔在1160米,大王山海拔在1095米,两山的相对高度为65米。

答案:(1)山谷

山脊

山谷(2)

鞍部 950(3)东南 65

13.考点:第四节 地形图的判断

试题解析:

(1)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等高线重合的为陡崖。一般来说:等高线稀疏,坡度平缓;等高线密集,坡度陡峻。据图可知:秀峰日出位于图中的③处;⑤处有几条等高线重合,为陡崖,所以银河飞瀑位于图中的⑤处;④处等高线凸向高处为山谷,在河流处适宜漂

流探险。

(2)地图上定向的方法很多,对于一般地图,通常是面对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有指向标的地图,根据指向标定向,一般来说,指向标箭头指向北方;有经纬网的地图,根据“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来确定方向。据图可知:甲处位于秀峰的东北方向;所谓的通视是指在目标物和观察者之间不能有山脊或其他高大的物体阻挡视线。据图可知:在甲和秀峰之间有一山脊存在,阻挡了视线,因此在此处不可能看到“银河飞瀑”美景。

(3)气温随着海拔高度的变化而变化,一般来说:海拔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0.6℃,宾馆海拔为200米,20.2℃;秀峰峰顶海拔大约1600米,则气温下降约7.2℃,秀峰峰顶气温大约是13℃。

(4)在山区修建水库时,为了使水库具有最大的蓄水量,而且工程量小,一般我们把水库建在“口袋形”地形的“口袋”口即峡谷处。

(5)比例尺是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其计算公式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该地图比例尺为1:900000,图上距离为4CM,则它们间的实际距离是4/1:900000=36千米。

答案:(1)③ ⑤ ④(2)东北

不可能

甲与⑤之间隔着一条山脊(意思答到即可)(3)13℃(4)B B处为峡谷,建水坝蓄水量大,而且工程量小。(5)36千米

14.考点:第四节 地形图的判断

试题解析:

1.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等高线重合的为陡崖。据图可知:图中可以看到山峰、山脊、山谷,没有鞍部,故本题选A。

2.地图上定向的方法很多,对于一般地图,通常是面对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有指向标的地图,根据指向标定向,一般来说,指向标箭头指向北方;有经纬网的地图,根据“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来确定方向,据图可知:图中河流主体是自西北流向东南,则体现了地势的特点为西北高东南低,故本题选C。

3.据等高线图可知:①处海拔为600米;②处海拔为200米,则河流①→②的落差约为600-200=400米,故本题选C。

答案:1.A2.C3.C

15.考点:第四节 地形图的判断

试题解析:

(1)从图上可知,B处在等高线的闭合处,且中间等高线数值更大,是山顶地形;C是处在两座山的低洼处,是鞍部地形;E是多条等高线重合在一起,是陡崖地形;F是等高线向低处弯曲,说明其地势更高,是山脊;G是处于等高线向高处弯曲,是山谷地形.

(2)判断一个地方的坡度陡缓,可以看其所在的等高线,如果等高线说明其坡度大,反过来等高线稀疏,则坡度小,图上的AD处等高线稀疏,则坡度更小,BD处等高线密集,则坡

度更大.

(3)从图上的指向标可以看出,甲村是位于乙村的东北方向,且河流流向是由西北流向东南.

(4)从图上提供的信息来看,水坝应建在D处,因为D处位于两座山脊汇合处,地形狭窄,集水面大,工程量小.

答案:(1)山顶、鞍部、陡崖、山脊、山谷(2)BD(3)东北、自西北向东南(4)D

16.考点:第四节 地形图的判断

试题解析:

(1)由图可知,图中的等高距是100米,B处所处的等高线是100米,而C处所处的等高线是300米,所以两地的相对高度是200米.

(2)由图可知,F处的最近一条等高线是600米,所山的海拔应该是大于600米,但要小于700米,故选C.

(3)由图可知,A处在两座山峰的低洼处,是鞍部地形;有河流经过的地形一定是山谷,只有山谷才能集水;E处是多条等高线重合在一起,是陡崖地形,所以在陡崖处可以看到瀑布.

(4)由图上的指向标可以看出来,此处的河流流向是自东北向西南.

(5)两处上坡路线中,L1处的等高线更稀疏,所以坡度更缓,爬坡更容易,会更省力.

(6)根据图上提供的比例尺1:500000,图上3厘米会等于实际的1500000厘米,也就是等于15千米.

(7)从左图中BC连接线可以看出,中间是穿过山坡,所以剖面图中间应该是高的,与甲图相符.

(8)根据图上的海拔可以判断出,此处的等高线超过500米以上且坡度较大,属于山地地形.

答案:(1)100、200(2)C(3)鞍部、山谷、陡崖、E(4)东北、西南(5)L1、坡度更缓(6)15(7)甲(8)山地

17.考点:第四节 地形图的判断

试题解析:

(1)从图中可以看出,A是位于等高线的闭合处,且中间数值更大,是山峰地形;C是多条等高线重合在一起,是陡崖地形;D是位于等高线由高处凸向低处,是山脊地形;E是位于两座山的低洼处,是鞍部..

(2)由图可知,A的等高线是510米,B的等高线是578米,两地的相对高度是68米..

(3)由图可知,N河是流向北边,M河流是流向东南方向.

(4)水流速度较急的是F处河段,因为此处的等高线更密集,所以河流的流速更快.

答案:(1)山峰、陡崖、山脊、鞍部(2)510、68米(3)N、M(4)F、等高线较密集,坡度较大

18.考点:

答案:1.D 2.C 3.C

19.考点:

答案:1.B 2.D 3.A


本文标签: 等高线 地形 山脊 山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