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管理员组

文章数量: 1086019


2024年6月27日发(作者:java从配置文件读取数据)

传媒e时代l HEWS WORLD 

微博时代的亚文化传播 

。凌彬 

【摘要】微博引入了一系列新的传播手段,包括传者,受者、途径和内容在内的传播要素在微博营造的大环境下均发生了或犬 

或小的新变化。在微博传播环境下,人人都有可能变成意见领袖,非主流的亚文化也因此获得了诞生和扩散的土壤 

【关键词】微博亚文化意见领袖沉默的螺旋 

从2010年开始,微博在互联网上持 

到,青年亚文化集中体现了青年一代与父 

“三俗”色彩的点评,客观迎合了一些网 

续大热。它的140字低门槛、关注功能、转 辈的矛盾,即处于劣势的草根观众和掌握 民娱乐消遣的需求,进而制造出数千人聚 

发功能等等一系列变化,宣告了主流媒介 话语霸权的权力集团之间的矛盾。 集狂欢的“笑果”。 

话语权的逆转。众声喧哗,人人都有成为 而微博的存在,恰恰给予原本处于劣 

沉默的螺旋效应的消解 

意见领袖的潜力。在此基础上,一些原本 

势的草根观众最需要的话语权。更为重要 

处于劣势的沉默的大多数获得了话语 

在传统媒体上得不到认同的意见和团体 

的是,微博提供的这个话语平台并不以用 

权,他们就可以选择不再保持沉默,相反 

也通过微博找到了宣泄的窗口,类似于恶 户原本的社会地位为吸引力和影响力的 的,他们可以选择利用话语权,自由地表达 

搞文化、腐女文化之类的亚文化也逐渐发 唯一考量。在现实中,充当舆论领袖角色 自己的见解。即便他们的意见对于主流意 

展起来。 

的往往是某些领域中有较大影响力的人, 

见来说是“异常”的,但他们依旧有机会使 

人人皆可成意见领袖 

例如文体明星、著名学者、权威媒体等。但 用自己的话语权,表达自己的观点,从而获 

对于青年群体来说,社交媒体给他们 

在微博上,即便是不名一文的小小草根, 得说服他人同意自己观点的可能性。对于 

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寻求群体认同的平台, 只要有创意、有贴近性,照样可以成为万 传统的“沉默的螺旋”理论来说,平民的话 

在这个平台上他们通过创造或分享,制造 人拥戴的平民偶像。 

语权虽不能使螺旋效应发生逆转,但至少 

并传达了一种属于年轻人的文化,也就是 

去年开始,一个名叫“留几手”的用 它给予了劣势意见崛起的可能性。 

青年亚文化。青年亚文化是相对于主流文 户在新浪微博上迅速走红,原因是他在微 

微群的形成也从另一层面促使了微 

化而言的,它所传达的是以青春性、多变 博上为网友们的自拍照点评、打分。独特 博亚文化的传播。“群”这个概念并非微 

性和挑战性为特性的有别于成人主体的 

的虐骂式点评,外加调侃式的语言风格, 博首创,早先就有普及率颇高的QQ群, 

文化。而相对于受成人社会主流价值基本 

吸引了无数网友的关注,其中不乏一些知 

豆瓣的小组等等,都是利用网络把志同道 

认同的青年文化来说,青年亚文化则具有 名人士。一时间,许多网友发照片@留几 合的朋友聚集在一起,讨论共同感兴趣的 

非主流、边缘性的文化特征。胡疆锋总结 手“求点评”,不为得高分,只为获得他的 问题。微群,就是微博群的简称,它能够聚 

了亚文化的三大特点,即抵抗性、风格化 

毒辣点评,博大众一笑。留几手的走红充 合有相同爱好或者相同标签的朋友,将所 

和边缘性。他还认为,从深层文化角度看, 

分展示了“只要够另类就能博得眼球”这 

有与之相应的话题全部聚集在微群中。让 

青年亚文化的出现是弱势群体与霸权抗 

网络时代的金科玉律,而是名人与否, 志趣相投的朋友以微博的形式更加方便 

衡的结果,是社会变迁和危机的症候和隐 则未必重要。留几手的微博抓住了不同认 的进行参与和交流。 

喻,为不公平不合理的社会病灶提供了象 知水平、生活背景的微博网友熟悉和感兴 

根据德福勒1975年出版的《大众传 

征性的解决方案。他在另一篇文章中也提 趣的题材与流行元素,正是因为这种带有 

播理论》,有些受众在性别、年龄、文化程 

闻嗡簪 

2o13年第10期 239 

HEWS WORLD l传媒e时代 

腾讯与新浪:微信与微博价值之争 

。周虹余 

【摘要】在网络时代,新浪微博与腾讯微信先后进入了人们的生活,并逐渐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新浪微博与腾讯微信由于 

价值方面的不同,在发展的过程中进行不同方面的较量。新浪微博早于腾讯微信产生,而且用户群也大大超过了腾讯微信的用户群, 

但是两者之间所产生的社会效应不相上下。 

【关键词】微信微博价值之争 

21世纪,是一个互联网飞速发展的时 常生活中已经形成了一个固定的交流方 些比如语言聊天、QQ离线消息、摇一摇等 

基本功能都满足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 

代,各方面的网络建设都呈现出不同的特 

点①。微信和微博的产生,顺应时代发展潮 

流需要,为人们追求快速、高效的生活带 

来了便利。两者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共同 

发展,出现了不同的特色,在日常的生活 

式,缺少任何一方都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微信的作用 

社交需求。与此同时,微信是在腾讯公司 

相关比较成熟的一些应用的基础上逐渐 

1、社交作用 

微信在现实的社会里,能够起到移动 

社交的作用,大大的方便了人们的生活。 

微信的产生是腾讯公司的一种微创新模 

式,并在依靠自身原有的媒体、QQ的方式 

逐渐在市场上推展开来,远远地超过了其 

他同类工具的应用效果。微信所拥有的一 

对于传统社会的反抗。在以异性恋为主流 

文化的社会来说,这样的喜好必然是异常 

发展起来的,和人们的社交需求相吻合, 

也就成了人们主要的社交工具之一。 

2、020市场作用 

中表现出其独特的作用和价值。但是,由 

于两者所代表公司的利益不同,公司之间 

在微信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腾 

讯公司为了适应020市场的发展,逐渐 

必定存在着利益上的冲突,从而形成了一 

定程度上的竞争。微信和微博在人们的日 

度、收入、职业等方面有共同特征,因而形 

的推出了微团购公众账号,有利于吸引更 

nanews.com/Sh/201 3/O2—03/4 543605. 

Shtml 

成了种种社会群体,这就是受众分析中经 

典的社会分类论。微群的作用正是将这些 

具有共同特征的个体汇集在一起。由于这 

些微群中的个体具有相同的爱好、经历, 

对于某一些事件的看法也就容易趋于相 

似。即使这种看法与主流意见不一致,也 

的,是反叛的,因此在传统媒体上,腐女的 

意见必然处于劣势,从而处于被排挤和打 

②马中红, 国内网络青年亚文化研 

究现状殁反思 [J].((青卑探索》,2011(4) 

③杨玳蝻, 新媒体亚文化的盛行现 

压的状态。但从目前的状况来看,“腐女 

文化”并没有衰微的迹象,反而在微博 

群、耽美论坛等网络聚点发展得如火如 

荼。因为微群这样的小圈子将有共同爱好 

的“腐女”聚集在一起,形成了颇具势力 

的腐女团体,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这种具 

有颠覆性的亚文化。口 

参考文献 

象与价值解析》[J]. 浙江传媒学院学 

报 ,201 0(3) 

会因为微群的存在而得以保存乃至巩固, 

而不会消解。 

④陈紫薇,《社交网络下的青年亚文 

化盛宴》[J】. 青年记者 ,2O1 3(4) 

以近两年流行于微博的“腐女文化” 

为例。近些年在日本和中国青年女性中流 

行的一种喜爱男同性恋的审美倾向被称 

为“腐女文化”,这种新近流行的次文化 

被一些人解读为女性主义在中国新世纪 

⑤王莉莉,(《论微博时代的平民偶 

像:一种亚文化研究 [D].苏州大学,201 0 

(作者: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 

院新闻传播系硕士) 

①(《微博求虐风引热议学者忧触动 

社会伦理价值底线》,http://www.chi— 

责编:周蕾 

240 2口Jj年第J口嬲 

籍闻啦母 


本文标签: 文化 社会 意见 微信 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