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管理员组文章数量: 1086019
2024年4月28日发(作者:distinct用法讲解)
护士进修杂志2010年4月第25卷第8期
・
715 ・
完全性大血管转位行Switch术后的护理
杨玲慧 张媛媛顾青 钱龙宝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儿童医院心胸外科,江苏南京210008)
关键词 完全性大血管转位 Switch手术 护理
Key words Transposition of the great vessels Switch Surgical Nursing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6975(2010)08—0715—02
完全性大血管转位(D—TGA)是两大动脉与心 1.3结果 术后监护时间平均6 d,病情平稳后遵
室连接错误,形成了两个平行的循环系统,只能依靠
医嘱转入普通病房。D-TGA/iVS/PH37例行
动脉导管或卵圆孑L或室间隔缺损勉强生存,导致机 Switch手术,近期死亡3例,7例行二期Switch手
体严重缺氧,代i勇 紊乱。如果不接受手术治疗,8O
术无死亡;D-TGA/VSD/pH行Switch手术加
~
90 的患儿在出生一年内死亡 ]。近年来随着完
VSD修补术19例,近期死亡4例;采用腹膜透析7
全性大血管错位矫正手术的开展,患儿死亡率下降,
例,呼吸机使用时间2 h~16 d。7例死亡病例中,
但为挽救患儿的生命,必须尽早给予手术治疗。但
术中术后低心排死亡2例,出血死亡2例;1例冠状
由于患儿接受手术年龄小,手术复杂,对护理工作提
动脉畸形,移植后引起冠脉灌注不足,心力衰竭死
出了更高的要求。我科2001年5月~2009年3月 亡;1例新生儿术后11 d并发感染合并自发性肝破
共实施了63例Switch手术,现将术后护理报告如
裂死亡。
下。
1.4随访术后随访4月~8年,1例肺动脉和肺
动脉瓣上均有狭窄,压差68 mmHg,7年后再次手
1 临床资料
术。4例术后有轻度肺动脉狭窄,压差20~3O
1.1一般资料63例中,男45例,女18例。年龄
mmHg,2例有残余分流。余成活病例,活动能力明
4 h~3岁,体重2.5~14.0 kg。所有患儿来诊时均
显增强,心功能正常,生长发育均良好。
有气急、发绀。所有患者均进行超声心动图、胸片、
2术后护理
心电图等检查以确诊,平均血红蛋白(176±36)
g/L,红细胞压积(5O.2±12.4) 。室隔完整型(D-
2.1严密监测生命体征 严密观察各项血流动力
TGA/IVS)44例,伴有室间隔缺损(D-TGA/VSD)
学指标,包括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中心静脉压、
19例。同时合并心内畸形包括房间隔缺损(ASD)
左房压等。术后对患儿进行持续监测,并要注意其
37例,动脉导管未闭(PDA)27例,冠状动脉畸形6
相互影响,及时发现低心排现象,遵医嘱应用多巴胺
例。全组均无左室流出道梗阻及肺动脉瓣狭窄。
等正性肌力药物,保证药量的准确无误。我们发现
1.2手术方法 全组均在深低温低流量或停循环
体温变化与患儿的循环状况有密切关系,因此应严
下手术。行Switch手术37例,二期Switch手术7
密观察体温的变化,在患儿返回病房时,立即采取物
例,Switch手术加VSD修补术19例。体外转流时
理和药物的复温措施,如控制周围环境温度,将患儿
间60~243 min平均(109.06±31.59)min,主动脉
置于远红外辐射抢救台保暖,使体温维持在36~
阻断时间21~145 min平均(89.39士36.88)min。
37℃。在复温同时,由于血管扩张可导致血压下
部分病人术毕置左房、右房心内测压管和右室心外
降,因而同时要补足血容量,如果患儿表现为复温
膜临时起搏导线。53例患儿术后延迟关胸,通常胸
慢,持续低血压,心率加快,而中心静脉压在正常范
骨敞开,手术薄膜覆盖,术后1~3 d再关胸。
围内,则提示可能为严重左心衰,应及时处理。本组
患儿中有4例在术后出现体温上升缓慢,血压、血氧
作者简介:杨玲慧(1976一),女,本科,主管护师,副护士
饱和度下降,心率增加到170~21O次/min,心排指
长,从事临床护理工作
数下降到2.1~2.4 L/rain,其中3例在加大正性肌
・
716 ・
护士进修杂志2OlO年4月第25卷第8期
力药物用量并给予扩张血管剂,强心补液后心输出
量增加,另外1例则表现为持续低体温、低血压、低
血氧饱和度,心输出量无法改善而死亡。对于严重
低血压患儿应在医生的指导下,间断多次推注肾上
指令通气(SIMV)模式加压力支持(PS)模式,但是
延迟关胸的患儿即使麻醉清醒也不宜使用同步间歇
指令通气模式,避免发生反常呼吸。由于患儿机械
通气时间大多较长,本组所有病例均采用主动湿化,
腺素或多巴胺。本组有8例病人,早期持续推注肾
效果较好。机械通气期间根据血气分析和呼吸功能
监测指标及时调整工作参数,严格掌握拔管指征,拔
管后根据情况做好呼吸道的管理,如体位理疗、超声
雾化、气泵吸人,辅助吸痰等。有肺动脉高压的患儿
应避免烦躁、吸痰时间过长等诱因,以防诱发肺高压
上腺素等,最长达72 h,7例成活,远期随访均无明
显并发症。
2.2严格控制出入量患儿年龄小,心脏对血容量
的承受能力低,对出入量变化极为敏感。我们在护
理中应每小时总结一次出入量,一旦出现出入量不
平衡应及时报告医生纠正。认真做好出入量记录,
如冲动脉导管及中心静脉插管所用的肝素溶液记为
人量,抽取的动、静脉血标本做为出量记录。为精确
起见,为患儿所用的测量器具与成人不同,采用小容
器,小刻度,使用滴定管式输液器自制测量尿量的容
器,测量精确。尿量维持在1~2 ml/(kg.h),如果
尿量偏少,应分析原因,如血容量已足,可以使用速
尿静脉推注或持续微泵推注,如血容量不足,应增补
液量,如系低心排,则应重点辅助心功能。一旦发现
肾功能异常,应早期行腹膜透析。本组中有7例患
儿早期行腹膜透析,1~4 d后肾功能逐步恢复。
2.3监测心肌缺血情况 【)_TGA矫正术中要改变
冠状动脉的位置,可能导致冠状动脉的扭曲,阻塞及
其它损伤,造成对心肌的供血不足,是造成患儿术中
术后死亡的主要原因__2]。严密监测心电图,及时发
现心肌缺血的表现。本组1例患儿因冠状动脉异常
术中死亡。术后监测时发现有3例出现ST段抬
高,T波倒置,1例出现了ST段下降,在增加强心剂
用量、持续静滴营养心肌的药物后ST段逐渐恢复
到正常水平。因此要对患儿进行持续,严密的心电
监测,注意ST段、T波的改变,并与手术中和术前
心电图对照。
2.4监测心律失常本组11例患儿在术后出现了
快速的房性心律失常,其中6例在应用地高辛后恢
复窦性心律,另外1例使用电转复恢复正常心律。4
例出现室颤,其中2例出现多次室颤,经除颤后恢复
窦性心律。护理中应准确记录心律失常发生时间及
类型,去除导致心律失常的诱因,如低体温、高热、疼
痛、低血容量、低血红蛋白或电解质、药物等因素。
要注意保持除颤仪始终处于备用状态,同时要备好
相关抗心律失常药物,以备急用。
2.5合理使用呼吸机 使用呼吸机辅助通气期间
应合理设置呼吸机的工作参数,持续监测呼吸功能。
本组患儿在麻醉清醒前均使用控制、辅助通气(A/
C)模式加压力支持(PS)模式,清醒后改用同步间歇
危象。
2.6 预防交叉感染 由于大多患儿术前体质差,抵
抗力低下,手术创伤大,术后有创管道多,带机时间
长等诸多因素,容易交叉感染,尤其是术后患儿往往
采取延迟关胸来减轻术后早期因心脏肿胀对循环带
来的不利影响,更增加了感染的风险。术后监护过
程中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要重点强调操作前洗手
制度。加强消毒隔离,在生命体征平稳的情况下尽
早关胸。定期做血液、痰液等体液分泌物的培养和
药敏试验,监测体温、血象等的变化,及时发现感染
的征象,遵医嘱应用抗生素防治感染。
2.7保证急救器械功能良好监护室内各种急救器
械包括电除颤器、气管插管器械、紧急开胸的手术器
械等,应时刻处于完好备用状态。此类患儿病情危
重,需急救的可能性大,我们常将急救器械置于患儿
床边备用,本组中有3例床旁开胸急救,4例电除颤。
2.8营养支持凡禁食48 h以上的患儿均给予静
脉营养,如脂肪乳、氨基酸、高糖等。肠蠕动一旦恢
复,应尽早经鼻饲给予胃肠营养。每日热卡供给必
须达到正常需求量的2/3以上。
3 小结
完全性大血管转位是严重的先天性心脏病,病
情复杂,自然死亡率高,手术创伤大,术后病情危
重,变化快,但远期效果良好。护理质量的优劣直接
影响到患儿的生命。仔细监测,综合分析病情的变
化,制定严密的护理计划,合理的措施是提高患儿生
存率的保障。
参 考 文 献
[1]丁文祥.小儿心脏外科学[M].济南:山东科学出版社,2000:
471.
E2]李东梅,王雪娜,姜文彬。等.完全性大动脉转位行大动脉调转
术围术期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07,22(21):1973—1975.
(收稿日期:2009—10—19)
版权声明:本文标题:完全性大血管转位行Switch术后的护理 内容由网友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转载请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roclinux.cn/b/1714255751a672020.html,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