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管理员组

文章数量: 1086019


2024年4月16日发(作者:线上虚拟商品交易平台)

“A Rose for Emily”中译本赏析

摘要:A Rose for Emily《献给埃米莉的玫瑰》讲述了美国南北

战争后南方小镇——杰弗逊镇上没落的格尔森贵族家庭中埃米莉的

悲剧故事。作者威廉·卡斯伯特·福克纳(William Cuthbert

Faulkner)为美国文学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美国“南方文艺

复兴”时期成就最显著的南方作家和现代主义作家。文章以杨岂深先

生的中译本为例,对小说分别从忠实的标准,形似与神似的矛盾,主

人公对话语言的描写三个方面进行翻译研究,提高读者的文学素养,

提升文学翻译实践能力。

关键词:杨岂深译本;忠实;形似与神似;对话;翻译研究

前言

A rose for Emily《献给埃米莉的玫瑰》为南方文学鼻祖威廉·福

克纳(William Faukner)所创作的著名短篇小说。该小说讲述了美

国南北战争后南方小镇——杰弗逊镇上没落的格尔森贵族家庭中埃

米莉的悲剧故事。埃米莉被家族和社会冠以传统的象征。作为南方腐

朽传统的受害者,她秉性孤傲、生活与世隔绝、心理个性压抑而扭曲,

为占有爱情,毒杀情人并与之尸首同床共枕相眠几十年,最终在黑房

子与黑奴相伴74年后而亡。小说文笔凝练,布局精细,人物形象突出

鲜明,创新的构思框架与震惊的结局,令人拍案叫绝。

威廉·卡斯伯特·福克纳(William Cuthbert Faulkner,1897

年9月25日-1962年7月6日),美国小说家、诗人和剧作家,美国文学

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美国“南方文艺复兴”时期成就最显著

的南方作家和现代主义作家。他一生共创作了19部长篇小说与120多

篇短篇小说,其中15部长篇与绝大多数短篇的故事都发生在约克纳帕

塔法县,称为“约克纳帕塔法(Yocanapatafa)世系”。因“对当代

美国小说做出了强有力的和艺术上无与伦比的贡献”,福克纳成为

1949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献给埃米莉的玫瑰》具有沉重的悲剧感和哥特式小说传统,情

节组织超越了时间顺序,艺术手法独特。文中长短句纷繁交错,强烈

的修辞色彩彰显哥特式小说的神秘紧张氛围,独特的行文突出与众不

同的艺术效果。本文选取杨先生的译本。从忠实标准到形似与神似的

矛盾,最后对人物语调的把握,翻译独到之处发表个人见解,望方家

不吝赐教。

一、译者忠实而灵活—竹笋与竹子舞姿同现

福克纳创作原文的风格——言辞准确,繁复为主,简洁为辅。对

文中环境,情节等描述繁简得当;对人物形象的表现,文章氛围基调

的把握,进行了完美的诠释。

小说中的句子错综复杂:从句不间断地放置,同位关系或有或无;

插入句连着插入句,需如剥洋葱似的层层深入破译繁复的长句。小说

中最为繁复的一句恐怕要算第五节的第二段的第二个句子:

The two female cousins came at held the funeral

on the second day,with the town coming to look at Miss Emily

beneath a mass of bought flowers,with the crayon face of her

father musing profoundly above the bier and the ladies sibilant


本文标签: 小说 美国 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