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管理员组

文章数量: 1086019


2024年12月31日发(作者:排序算法时间复杂度口诀)

初级会计电算化

复习提纲

第一章 会计电算化概述

第一节、会计电算化介绍

(一)会计电算化的概念

广义:

狭义:

(二)会计电算化系统的主要内容:

1、会计电算化工作的规划

2、信息系统的建立

3、信息系统的管理

4、审计及防止舞弊

(三) 会计电算化的作用:

1.提高时效性与准确性

2.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3.推动会计技术的发展

(四)财政部门管理会计电算化的基本任务(主要考多项选择题)

1、制定会计电算化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

2、制定会计电算化法规制度,对会计核算软件及生成的会计资料是否符合国家统一的会计

制度情况实施监督。

3、促进各单位逐步实现会计电算化,提高会计工作水平。

4、组织开展会计电算化人才培训。

第 2 页 共 15 页

第二节、会计核算软件

(一)会计核算软件的概念

1、定义:是指专门用于会计核算工作的计算机应用软件,包括采用各种计算机语言编制的

用于会计核算工作的计算机程序。

2、说明:凡是具备相对独立完成会计数据输入、处理和输出功能模块的软件,均可视为会

计核算软件。(如:账务处理、固定资料核算、工资核算软件等)

企业应用的企业资源计划软件ERP(Enterprise Resources Planning),也属于会计核算软件

范畴。

(二)会计核算软件的分类

有两大类:通用会计核算软件和专用会计核算软件

1、通用会计核算软件:(用于判断题)

是指由专业软件公司研制,公开在市场上销售,能适应不同行业、不同单位会计核算与管理

基本需要的会计核算软件。(我国通用会计核算软件以商品化软件为主)

2、专用会计核算软件:(用于判断题)

是指由使用单位自行开发或委托其他单位开发,供本单位使用的会计核算软件。(比如:自

贡市人事局的职工人员信息软件)

(三)会计核算软件的功能模块

1、定义:是指会计核算软件中有相对独立的会计数据输入、处理和输出功能的各个组成部

分。

2、类别:

(1)账务处理功能模块

是整个会计核算软件的核心,它以会计凭证为原始数据,通过凭证的输入和处理,完成记账、

算帐、对帐、转帐、结帐、帐簿查询及帐务数据管理等功能。

(2)应收/应付款核算

(3)工资核算

(4)固定资产核算

(5)存货核算

(6)销售核算

(7)成本核算

(8)会计报表生成与汇总

(9)财务分析

注意:账务处理模块是会计核算软件的核心模块,该模块以记帐凭证为接口与其他功能模

块有机地边接在一起,构成完整的会计核算系统。

第 3 页 共 15 页

第二章 会计电算化的工作环境

第一节、计算机的一般知识

(一)计算机及其种类

1、计算机:是一种按程序自动进行信息处理的通用工具。(世界第一台计算机:1946年02

月,其工作特点是存储程序和程序自动控制)

2、种类:

(1)按用户应用角度分:微型计算机(个人计算机)、服务器、终端计算机

(2)根据计算机中信息的表示形式和处理方式划分:数字电子计算机、模拟电子计算机和数

字模拟混合式计算机。

(3)根据计算机的用途划分:通用机和专用机

(4)根据计算机的规模划分:巨型机、大型机、中型机、小型机、微型机。

说明:未来计算机的发展方向:巨型化、微型化、多媒体化、智能化

(二)计算机的性能指标(是衡量计算机系统功能强弱的主要指标) (多项选择题)

1、计算机速度。

也称主频或时钟频率,时钟频率越高,计算机的运算速度越快(单位:MHz)。

2、字长

是计算机信息处理中能同时处理的二进制数据(用0和1表示的)的长度。(一般PC机以32

位、64位为主,服务器的一般在64位、128位以上)

3、存储容量

(1)是指计算机存储器所能存储的二进制信息的总量,它反映了计算机处理信息时容纳数据

量的能力。(即ROM和RAM的总和)

(2)单位:以KB(字节)来表示(选择题)

换算:1B=8bit

1KB=1024B=2

10

B

1MB=1024KB=2

10

K

B=2

20

B

1GB=1024MB=2

10

M B=2

20

KB=2

30

B

说明:英语字符(各种字符、数学和符号也用二进制数来表示)的编码方案采用“美国标准信

息交换码”即ASCII码。

(三)计算机的应用领域

1、信息处理

如:办公自动化、管理信息系统、专家系统、会计电算化

2、科学计算

3、过程控制

4、计算机辅助系统

如: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制造(CAM)、计算机辅助教学(CAI)

5、计算机通信

如:网上会议、远程医疗、网上银行等

6、人工智能

第 4 页 共 15 页

第二节、计算机硬件

(一)定义:

是指组成一台计算机的各种物理装置。

(二)计算机系统的组成: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多项选择题)

(三)计算机硬件系统(五大类)

1、输入设备:是指向计算机存储器输入各种信息的设备。

常用的输入设备有:键盘、鼠标(鼠标接口分为串行接口、总线接口、USB接口P31)、扫描

仪等。P28(多项选择题)

键盘的组成:左边为主键盘区,右边为副键盘区,其中主键盘区根据键的功能可分为打字

键(字母键和双符号键)、功能键和控制键。(多项选择题)

2、输出设备:是指用来输出计算机处理结果的设备。(多项选择题)

常用的输出设备有:显示器(P31,

示器显示图象的清晰程度,主要取决于显示器的分辨率)、

打印机(性能指标:分辨率、打印速度、噪声等)、绘图仪等。

3、运算器

4、存储器(多项选择题)

(1)可分为内存和外存

常见的外存有:U盘、软盘(写保护,不能修改盘中的文件、不能删除盘中的文件、也不能

向盘内写入内容,但可以打开文件、复制文件和移动文件)、硬盘、光盘、移动硬盘等。

内存可分为:随机存储器(RAM)和只读存储器(ROM),其中RAM断电后信息要丢失,ROM

断电后信息不丢失。内存的存取速度很快。内存容量指的是ROM和RAM的总和。

说明:cache(高速缓冲存储器)是为了解决CPU和RAM之间速度不匹配的矛盾而产生的。

5、控制器

说明: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合称为I/O设备(又可称为外部设备),是微机系统与外部交换信

息的桥梁。运算器和控制器合称为CPU(中央处理器),CPU与存储器合称为主机,CPU不

能直接访问外存。 (多项选择题)

第三节、计算机软件

(一)定义:是指在计算机硬件上运行的各种程序及相应的各种文档资料。

(二)计算机软件的种类: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1、系统软件:是指用于对计算机资源的管理、监控和维护,以及对各类应用软件进行解释

和运行的软件。主要包括:操作系统、语言处理程序、支撑服务程序、数据库管理系统。

常用的操作系统有:unix、windows系列,常用的系统软件有:VF、access、sql等。

2、应用软件:是在硬件和系统软件的支持下,为解决各类具体应用问题而编制的软件。

(三)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

1、定义:是人与计算机之间进行交流、沟通的语言。

2、种类:机器语言、汇编语言和高级语言(多项选择题)

(1)机器语言:是直接用计算机指令代码编写的语言,用二进制(0,1)表示,是计算机惟一能

直接识别和直接执行的语言。

(2)汇编语言:是一咱符号化的机器语言,不易记忆,计算机不能直接识别。

(3)高级语言:是一种与具体的计算机机器指令无关,其表达方式更接近于人类自然语言的

思维逻辑的程序设计语言。计算机不能直接识别。常见的有:VB,VF,C语言等)

第 5 页 共 15 页

第四节、计算机网络

(一)计算机网络的概念

1、定义:

是指现代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它是以硬件资源、软件资源和信息资源共享

和信息传递为目的,在统一在网络协议控制下,将地理位置分散的许多独立的计算机系统连

接在一起所形成的网络。

2、计算机网络的主要功能:资源共享、信息传递、分布处理

(二)计算机网络分类(按规模大小和延伸距离远近来划分:局域网和广域网)

1、局域网:是一种在小区域内使用的由多台计算机组成的网络。

2、广域网:是由相距较远的的计算机系统或局域网互联而成的计算机网络。

(三)网络中使用的传输介质中,抗干扰性能最好的是光缆

(四)因特网

1、因特网:也称为Internet,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国际性计算机互联网络。

2、因特网的应用:

应用领域:电子邮件(Emai)、远程登录(TelNet)、文件传输(FTP)、新闻组、万维网、电子公

告(BBS)等。

3、网址:

(1)IP地址

IP地址是用一个32位二进制数表示,为阅读方便将其分成四组十进制表示,中间用圆点分

隔。如:172.17.1.4(国家财政部主机服务器的IP地址),192.168.1.90等

(2)域名:

由于IP地址不便记忆,即采用与其相对应的域名来表示网址。

格式:www.<用户名>.<二级域名>.<一级域名>

如:

(3)网络文件地址:

网络上的所有数据信息,包括文字信息和应用软件。( 最基本的通信协议是TCP/IP)

<协议>://<服务器类型>.<域名>/<目录><文件名>

如:

(4)电子邮件地址:

每个收发电子邮件的用户都必须有一个电子邮件地址。

<用户名>@<电子邮件服务器域名>

如:he_90@

第 6 页 共 15 页

第五节、计算机安全

(一)计算机安全隐患及对策

影响计算机安全的主要因素有:(多项选择题)

1、系统故障风险

2、内部人员道德风险

3、系统关联方道德风险

4、社会道德风险

5、计算机病毒(特点:传播性、感染性、潜伏性和破坏性)

计算机可能被感染病毒的情况有: 运行外来的软件、通过INTERNET浏览网页、打开电

子邮件等。

(二)计算机病毒防范

1、不用非原如启动软盘或其他介质引导机器,对原始启动盘实行写保护。

2、不随便使用外来软盘或其他介质,对外来软盘或其他介质必须先检查,后使用。

3、做好系统软件、应用软件的备份,并定期进行数据文件备份,供系统恢复用。

4、计算机系统要专机专用,要避免使用其他软件。

5、接收网上传送的数据要先检查,后使用,接收邮件的计算机与系统用计算机分开。

6、定期对计算机进行病毒检查,对于联网的计算机应安装实时检测病毒软件,以防止病毒

传入。

7、如发现有计算机感染病毒,应立即该台计算机从网上撤下,以防止病毒蔓延。

(三)计算机黑客及其防范

1、通过制定相关法律加以约束

2、在网络中采用防火墙、防黑客软件等防黑产品

3、建立防黑客扫描和检测系统。

第 7 页 共 15 页

第三章 会计电算化基本要求

第一节、会计电算化法规制度

<会计法>规定:

1、使用电子计算机进行会计核算的,其软件及生成的会计凭证、会计帐簿、财务会计报告

和其他会计资料必须符合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会计帐簿的登记、更正应当符合国家

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

2、财政部制定并发布了:

《会计电算化管理办法》、《会计核算软件基本功能规范》、《会计电算化工作规范》、《会计基

础工作工作规范》和《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等。

第二节、会计核算软件的要求

(一)会计核算软件的基本要求:

根据《会计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会计核算软件设计、应用、维护应当符合以下

基本要求:(共计9条)

1、数据合法、真实、准确、完整。

2、按规定划分会计期间、分期结算帐目和编制会计报表。

3、文字输入、屏幕提示和打印输出必须采用中文。可提供少数民族文字或都外国文字对照。

4、必须提供人员岗位及操作权限设置的功能。

5、应当符合GB/T19581-《信息技术-会计核算软件数据接口》国家标准的要求。

6、在设计性能允许使用范围内,不得出现由于自身原因造成死机或者非正常退出等情况。

7、应当具有在机内会计数据被破坏的情况下,利用现有数据恢复到最近状态的功能。

8、单位修改、升级正在使用的会计核算软件,改变会计核算软件运行环境,应当建立相应

的审批手续。

9、单位的会计核算软件操作人员要接受软件的相关知识的培训。

(二)会计数据输入功能的基本要求

1、会计核算软件应当具备的初始化功能:

(1)输入会计核算所必需的期初数字及有关资料。(包括总分类会计科目和明细分类会计科目

名称、编号、年初数、累计发生额及有关数量指标等)

(2)输入需要在本期进行对账的未达帐项

(3)选择会计核算方法

包括:记帐方法、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存货计价方法、成本核算方法等。

(4)定义自动转帐凭证,包括会计制度允许的自动冲回凭证等。

(5)输入操作人员岗位分工情况,包括操作人员姓名、操作权限、操作密码等。

(6)提供必要的方法对输入的初始数据进行正确性校验。

2、应当具备输入记帐凭证的功能。

3、对记帐凭证编号的连续性应当进行控制。

4、下列数据输入应有必要的提示功能:

(1)核对凭证编号是否重复。

(2)编号应与会计科目相对应。

(3)正在输入的记帐凭证中的会计科目借贷双方金额不平衡,或没有输入金额,应予以提示

第 8 页 共 15 页

并拒绝执行。

(4)正在输入的记帐凭证有借方会计科目而无贷方会计科目,或者有贷方会计科目而无借方

会计科目的,应予以提示并拒绝执行。

(5)正在输入的收款凭证借方科目不是“现金”或“银行存款”科目、付款凭证贷方科目不

是“现金”或“银行存款”科目的,应予以提示并拒绝执行。

5、对已经输入但未登记会计帐簿的机内记帐凭证,应提供修改和审核的功能,审核通过后,

不能再对机内凭证进行修改。

6、对同一张记帐凭证,应当对审核功能与输入、修改功能的使用权限进行控制。

7、发现已经输入并审核通过或者登账的记帐凭证有错误的,应当采用红字凭证冲销法或者

补充凭证法进行更正,红字可用负号“-”表示。

8、采用直接输入原始凭证由会计核算软件自动生成记帐凭证的,在生成正式机内记帐凭证

前,应当进行审核确认。

9、由帐务处理模块以外的其他业务子系统生成会计凭证数据的,应当经审核确认后生成记

帐凭证。

(三)会计数据输出功能的基本要求

1、应当具有对机内会计数据进行查询的功能。

2、应当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的内容和格式打印输出机内原始凭证、记帐凭证、日

记帐、明细帐、总帐、会计报表。

3、总分类帐可以用总分类帐户本期发生额、余额对照表替代。

4、在保证会计帐簿清晰的条件下,计算机打印输出的会计帐簿的表格线条可以适当减少。

5、对于业务量较少的帐户,会计软件可以提供会计帐簿的满页打印输出功能。

(四)会计数据处理功能的基本要求

1、应当具有根据审核通过的机内记帐凭证及所附原始凭证登记帐簿的功能。

2、应当具有自动进行银行对帐并自动生成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功能。

3、应当具有机内会计数据按照规定的会计期间进行结帐的功能。

4、结帐前,应当自动检查本期输入的会计凭证是否全部登记入帐,全部登记入帐后才能结

帐。

5、结帐后,不允许再输入上一会计期间的会计凭证。

6、应当具有自动编制符合国家统一会计制度规定的会计报表功能 。对于根据机内会计帐簿

的会计报表数据,会计软件不能提供直接修改功能。

7、应当具有确保会计数据安全保密,防止对数据和软件的非法修改和删除功能。

第 9 页 共 15 页

第三节、会计电算化岗位及其权限设置的基本要求

1、电算主管:负责协调计算机及会计软件系统的运行工作。

2、软件操作:负责输入记帐凭证和原始凭证等会计数据,输出记帐凭证、会计帐簿、报表

和进行部分会计数据处理工作。

3、审核记帐:负责对输入计算机的会计数据(记帐凭证和原始凭证等)进行审核,操作会计

软件登记机内帐簿,对打印输出的帐簿、报表进行确认。

4、电算维护:负责保证计算机硬件、软件的正常运行,管理机内会计数据。

5、电算审查:负责监督计算机及会计软件系统的运行,防止利用计算机进行舞弊。此岗位

可由会计稽核人员兼任。

6、数据分析:负责对计算机内的会计数据进行分析。此岗位可由主管会计兼任。

说明:

(1)上述电算化会计岗位中,软件操作岗位与审核记帐、电算维护、电算审查岗位为不相容

岗位。

(2)会计电算化岗位及其权限设置一般在系统初始化时完成,平时根据人员的变动可进行相

应调整。电算主管负责定义各操作人员的权限。具体操作人员只有修改自己口令的权限,

无权更改自己和他人的操作权限。

第四节、计算机替代手工记帐的基本要求(多项选择题)

1、配有适用的会计软件:要求手工和计算机进行双轨运行3个以上。

2、配有专用的或主要用于会计核算工作的计算机或计算机终端。

3、配有与会计电算化工作需要相适应的专职人员。且取得相应的培训合格证书。

4、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

包括岗位分工制度、操作管理制度、机房管理制度、会计档案管理制度、会计数据与软件管

理制度等。

第五节、会计电算化档案的基本要求

1、采用电子计算机进行会计核算的单位,应当保存打印出的纸制会计档案。

会计电算化档案包括机内会计数据、软盘等备份的会计数据,以及打印输出的会计凭证、帐

簿、报表等数据。

3、系统开发资料和会计软件系统也应视同会计档案保管。

4、会计电算化档案管理要严格按照财政部有关规定,并由专人负责。

5、对会计电算化档案管理要做到防磁、防火、防潮和防尘工作,重要会计档案应准备双份,

存放在两个不同的地点。

6、对采用存储介质保存的会计档案,要定期进行检查,定期进行复制,防止由于存储介质

损坏而使会计档案丢失。(保管截止日期是该软件停止使用或重大更改之后5年)

第 10 页 共 15 页

第四章 会计核算软件的操作要求

第一节、电算化会计核算基本流程

(一)编制记帐凭证的方式

1、手工编制完成记帐凭证后录入计算机。

2、根据原始凭证直接在计算机上编制记帐凭证。(注:采用这种方式应当在记帐前打印出会

计凭证并由经办人签章)

3、由帐务处理模块以外的其他业务子系统生成会计凭证数据。(注:采用这种方式应当在记

帐前打印出会计凭证并由经办人签章)

(二)凭证审核

负责审核的会计人员审核已输入计算机的记帐凭证。

(三)记帐

电算化会计核算流程中记帐的特点:

1、记帐是一个功能按键,由计算机自动完成相关帐簿登记

2、同时登记总帐、明细帐和日记帐

3、各种会计帐簿的数据都来源于记帐凭证数据,记帐只是“数据搬家”,不产生新的会计核

算数据。

(四)结帐和编制会计报表

手工:二者是两个工作环节。

电算化:二者是作为一个步骤由计算机在较短时间内同时自动完成。

第二节、帐务处理模块基本操作要求

(一)系统初始化

是指会计电算化系统在初次使用时,根据单位的实际情况进行对数设置的过程。

1、设置操作员及权限。

根据会计电算化的要求设置操作人员,并规定其操作权限。

设置操作员的方法:“系统管理/权限/操作员”(包括增加或删除操作员)

设置操作员的权限:“系统管理/权限/权限”(包括增加或删除相应的权限)

2、设置会计科目。

方法是:启动 会计电算化软件,选择“基础设置/财务/会计科目”,再点击“增加”按钮,

弹出“会计科目-增加”对话框,在此对话框(如图)中设置如下的项目。

第 11 页 共 15 页

(1)设置会计科目编码。(科目编码必须惟一,用数字、英文字母等表示)

(2)设置会计科目名称。(科目名称用汉字、英文字母、数字等符号表示,不能为空)

(3)设置会计科目的余额方向。(在“科目性质”框架中)

(4)设置辅助核算科目。

(5)设置外币核算科目。

(6)设置数量核算科目。

3、设置各辅助核算项目。

方法是:启动 通用会计电算化软件,选择“基础设置/往来单位”,再选择需要的项目(如图)

4、设置外币币各及汇率

方法是:启动 通用会计电算化软件,选择“基础设置/外币种类”(如图),在“外币设置”

对话框(如图)中进行设置

第 12 页 共 15 页

5、录入科目期初余额。

方法是:“总帐/设置/期初余额”,在“期初余额录入”窗口中进行设置。

6、科目余额试算平衡

期初余额试算不平衡,将不能记帐,但可以填制凭证,已经记过帐,则不能再录入、修改期

初余额,也不能执行“结转上年余额”的功能。

7、设置凭证类别

设置使用的凭证类别一般划分为收款凭证、付款凭证、转帐凭证。

启动 通用会计电算化软件,选择“基础设置/财务/凭证类别”

(二)日常帐务处理操作

根据提供的会计业务资料,利用会计核算软件完成凭证录入、审核、修改、查询、记帐和结

帐工作。

1、录入记帐凭证

(1)凭证头内容:

凭证类别:凭证类别字,也可以参照输入。

凭证编号:每类凭证每月都从0001号开始。

制单日期:填制凭证的日期。

附单据数:输入原始单据张数。

(2)凭证正文内容:

摘要:对该笔分录的业务说明,不能为空

科目:必须输入末级科目。可以输入科目编码、中文科目名称、英文科目名称或助记码。

辅助信息:对于要进行辅助核算的科目,系统提示输入相应的辅助核算信息。

金额:该笔分录的借方或贷方本币发生额,金额不能为零,可以是红字,红字金额以负数形

式输入。

2、记帐前凭证修改

3、凭证审核

说明:凭证输入、审核不能为同一个人。审核人不能直接修改会计凭证。

4、记帐凭证查询打印

输入一定的条件,查询相关记帐凭证并将其打印输出

5、凭证汇总

将记帐凭证按照一定的范围、条件进行汇总。

第 13 页 共 15 页

6、记帐

对审核后的记帐凭证完成记帐工作。凭证记帐后就不能进行修改,如果发现凭证有错,只能

用冲销凭证的方法进行修改。(红字)

7、帐簿查询

会计凭证记帐后,输入一定的条件进行查询,查询的结果可以屏幕显示,也可以打印输出。

要求查询的帐簿包括:明细帐、总帐和日记帐等。

(三)结帐

说明:在会计期末,对指定月份进行结帐。如果该月有尚未记帐的凭证,则不允许结帐。

上一个月未结帐,下一个月不能记帐。结帐后,不能再输入当月的记帐凭证。

(四)编制会计报表

报表编制、报表汇总、报表查询和报表打印。

第五章、其他会计核算软件功能模块的操作要求

(一)应收/应付帐款核算模块的基本操作

1、初始设置操作

2、日常使用操作

(二)工资核算模块基本操作

1、初始设置操作

包括:部门定义、工资项目设置、工资计算公式定义、工资原始数据输入和工资转帐关系定

义。

2、日常使用操作

包括:工资变动数据输入、工资计算、工资汇总、工资分配及转帐和工资报表输出

(三)固定资产核算模块基本操作

1、初始设置操作

包括:固定资产编码设置、固定资产使用部门设置、固定资产折旧率和残值设置、固定资产

折旧分配和转帐关系定义。

2、日常使用操作

包括:固定资产变动输入、计提折旧、固定资产折旧分配和转帐、固定资产帐查询。

第 14 页 共 15 页

四、计算机基本操作要求

(一)启动和关闭计算机系统

1、启动计算机系统的方法:冷启动和热启动。(热启动:Ctrl+Alt+Del)(P124)

2、关闭计算机系统的方法:单击“开始/关闭计算机/关闭”。

(二)运行和退出会计核算软件

(三)Windows操作系统基本操作

1、启动与退出

2、桌面环境:任务栏、“开始”按钮和我的电脑、网上邻居、回收站、我的文档等图标

3、窗口的基本功能项(P130)

在Windows中,当一个窗口已经最大化后,不能移动窗口、可以关闭、可以最小化及可以

还原窗口)

4、文件操作:文件的复制、移动、删除及重命名

5、应用程序的启动及任务间的切换。

说明:在WindowsXP中对文件和文件夹可以通过“我的电脑”和“资源管理器” 来进行

管理。

(四)网络基本操作

1、互联网上网基本操作

2、收发电子邮件

3、查询相关信息

(五)文字表格编辑操作

1、要求动用一种汉字输入方法每分钟输入20个以上汉字

2、文字编辑操作(用Word)

(1)字处理软件的启动和退出

(2)字处理软件窗口的基本组成

(3)文档的输入与编辑

包括文档的建立与打开、文档的输入、文档的浏览、文档内容的选取(选定文本可以移动、

复制、删除、查找和替换)、移动、复制和删除、文档内容的查找和替换、文档的保存。

(4)排版操作

包括:字形、字体和字号处理,文字对齐、段落缩进、行距处理。

说明:在Word中,为选定文本定义字号时,阿拉伯字号值(如12,16等)越大,

实际显示的字将越大;在Word编辑环境,通过键盘输入文档内容时,每当输入

至一行末尾,不必按回车键进行换行,可自动换行;在Word应用程序窗口中,

常用工具栏和格式工具栏不一定全部出现;在Word编辑状态,可以通过键盘上

的Delete键将已选中的文本块删除。

3、表格编辑操作(用Excel)

(1)新建表格

(2)在单元格输入文字

(3)修改表格,包括选定表格单元格、行、列、插入、删除表格单元格、行、列

(4)表格数据计算

第 15 页 共 15 页


本文标签: 会计 计算机 软件 凭证 输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