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管理员组

文章数量: 1086019


2024年12月29日发(作者:微pe工具箱安装linux)

202111

总第438期

Education

大学生移动学习特点及影响因素

李佳颐张秀兰

大连116029)(辽宁师范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摘要:随着网络及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及移动设备(如智能手机)的普及,移动学习以其移动终端的便利性和随时随地可阅读

等优势受到越来越多用户的青睐,已成为当今大学生普遍感兴趣的学习方式之一。论文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研究当代大学生用

户的移动学习需求和特点,分析影响大学生移动学习的因素,有针对性地提出提高大学生移动学习质量的方案。最后,为移动学习

未来的发展提供参考与建议。

关键词:移动学习;影响因素;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

:G642.45;G43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7720

TheCharacteristicsandInfluencingFactorsofCollege

Students'MobileLearning

LIJiayiZHANGXiulan

(CollegeofGovernmentManagement,LiangningNormalUniversityDalian116029)

Abstract:Withtherapiddevelopmentofnetworkcommunicationtechnologyandthepopularityofmobiledevices(such

assmartphones),mobilelearningisincreasinglyfavoredbymoreandmoreuserswiththeconvenienceofitsmobileter-

ecomeapopularlearningmethodubiquitouslyforcon-

sistakesthecollegestudentsastheresearchobject,investigatestheneedsandchar-

acteristicsofthemobilelearningofthecontemporaryuniversitystudents,andanalyzessomefactorsthataffectthelearn-

y,thespecificsolutionsareputforwardtoprovidereferenceandsuggestionsforthede-

velopmentofmobilelearning.

Keywords:mobilelearning;influencefactor;collegestudents

0引言

“互联网

+教育”

信息通信技术和互联网高速发展给

功能逐渐完善,使得移动学习

来机遇,移动设备价格降低,

的普及成为可能。移动学习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移动

设备便于携带使用方便,使得移动学习越来越受到广大用

户的欢迎

[1]

。移动学习扩展和延伸传统的课堂教学活动,

为当代

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凸显学习者的学习能动性

[2]

大学生和学习社会带来变革,被认为是一种未来的学习模

式。有学者认为,移动学习的普及会使全面教育、终生教育

成为可能,移动学习主体也将面向全社会。

从目前来看,移动学习凭借其随时随地可学习的便利

性深受大学生的喜爱,大学生成为移动学习的主体。论文

以大学生为分析对象,以大学生移动学习的特点、需求以

及影响因素作为调研内容,设计调查问卷,问卷主要通过

网络方式进行发放,以期对当代大学生的移动学习特点进

行较为全面的研究。

实现个人与社会知

得学习资源

[3]

,与他人进行交流和协作,

识构建的过程。对于移动学习的定义学界中有不同的解

“移动学

释。2003年AlexzanderDye博士对移动学习定义是

习(MobileLearning)是一种在移动设备帮助下能在任何时

间、任何地点发生的学习,移动学习所使用的移动设备必

须能有效地呈现学习内容并且提供教师与学习者之间的双

[4]

向交流”

;叶成林等人认为“移动学习是指利用无线移动

通信网络技术以及无线移动通信设备获取教育信息、教育

[5]

;笔者认同马庆伟资源和教育服务的一种新型学习形式”

对移动学习的定义,即:“移动学习是在无线移动通讯设备

迅速发展的情况下,兴起的利用移动设备在任何地点、

[6]

何时间进行学习的方法和方式。”

1.2移动学习的特点

1.2.1便携性

功能越来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移动设备越来越轻巧,

越完善,相比于传统的PC客户端等等数字化设备更加便

于携带,方便用户随时随地地进行学习

[7]

1.2.2灵活性

使

移动设备不断改进,设备的操作也越来越灵活简单,

用门槛低,方便大学生群体利用移动学习。

1移动学习的定义和特点

1.1移动学习定义

移动学习是数字化学习的延伸,指学习者在其可能实

现的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通过移动设备和无线通信网络获

·

38

·

办公自动化杂志

Education

总第438期

1.2.3个性化

大学生对移动学习的需求不同,普通的数字化学习难

以满足每个大学生用户的需要,在移动学习中,移动学习

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订制学习内容

[8]

1.2.4虚拟性

移动学习具有虚拟性的特点,在移动终端设备上进

行虚拟学习,模拟上课场景,解

决场景限制带来的学习

困难

[9]

1.2.5及时性

移动学习内容更新及时,能获得最新资料,

使学习者第

一时间掌握新知识,

与时俱进。

2大学生移动学习现状调研

2.1调查方法与内容

论文主要通过以网络下发调查问卷的方法对大学生移

动学习的特点和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和分析,问卷由基本信

息、移动学习特点、影响移动学习的因素三大部分组成。在

初始问卷形成后,作者首先发放问卷30份进行预调查,

收问卷后对其进行信度、效度地检验,根据检验的结果对

问卷内容进行调整和修改,最后形成最终问卷。问卷的主

体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大学生进行移动学习的动机,

移动学习常用设备,利用移动学习服务的技术方法,移动

学习平台的选择,移动学习的内容及内容载体,移动学习

时的付费意愿,移动学习时的外部环境因素,移动学习的

主观因素等8个方面。本次调查一共收回问卷320份,其中

有效问卷320份。

2.2调查结果

从调查对象就读的学校来看,其

84.38%为普通高

校,10%为211高校,5.62%为985高校;从调查对象的学历

来看,

其中

92.5%为本科生,其余为硕士研究生;

从调查对

象的专业背景来看,其中管理学

占比

38.75%,工学占比

18.75%,理学占比7.5%,医学占比6.25%,经济学占比

6.25%,其它专业占比22.5%,其中有过移动学习经验的占

比75%,共有240人。从中可看出高校学生中的大部分都

进行过移动学习。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选择进行移动学习主要是

因为移动设备在使用和操作上相比于传统学习方法更具优

势,移动学习的学习效率高和服务的个性化也是吸引大学

生进行移动学习比较重要的因素;大学生首选的移动学习

设备是移动手机,其次是平板电脑,

其它设备选择的较少;

大学生更愿选择的移动学习技术方法是客户端软件,其次

是WAP服务,而对于短信服务的需求很少;浏览器是大学

生最常用的移动学习平台;最受欢迎的内容载体形式是文

本、图片和视频;大部分调查对象认为移动学习的消费过

高,其中55.83%的人不愿意为移动学习付费

;网速和移动

学习的环境因素也对移动学习产生很大影响;移动学习时

自我监督能力差和学习效率低是目前移动学习用户比较困

扰的问题;缺乏学习课程以及课程形式单调呆板也是影响

移动学习积极性的重要因素。以下针对调研结果对移动学

习特征进行分析。

202111

3大学生移动学习特征

3.1大学生移动学习动机的特征

大学生进行移动学习的动机主要是因为移动学习设备

相对于传统学习方法所具有的优越性。移动学习设备的外

观小巧,操作直观、智能又可无线联网,

使移动学习可不受

传统学习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制约。从调查结果看出,移动

学习最大的优势来自移动设备操作的灵活性,移动学习相

比于传统的数字化学习在操作上更加的简单、

快速、直接、

具体。移动学习的学习效率高和服务的个性化也是吸引大

学生进行移动学习较重要的因素。

3.2大学生移动学习常用设备的特征

大学生进行移动学习的主要工具是智能手机。智能手

机以它的便携性、操作方便,

可以满足学生随时随地学习的

优势成为大学生最为常用的移动学习设备;

平板电脑也是大

学生中较常用的移动设备,但它在大学生拥有的数量上还是

少于智能手机,因为它的体积相对较大,

便携性不如智能手

机,在使用体验上也受到一定影响;电子阅读器和普通手机

也在大学生的移动学习中被使用,

但由于它们的功能已逐渐

地被智能手机等设备所代替,所以在大学生中的使用频率较

少;MP3/MP4/MP5以及PSP游戏机已经成为时代产物,但由

于利用它们学到的知识和学习形态都较为单一,

所以大学生

群体拥有这些设备的数量也较少,

使得它们虽然也在使用但

已不常作为大学生进行移动学习的工具。

3.3大学生移动学习技术的使用特征

调查表明客户端软件是移动设备最主要的学习途径,

成为大学生最需要的利用移动学习的技术;WAP服务虽然

也是数字学习的主要技术之一,但它在进行移动学习中不

具特色,所以大学生的需求程度相对较少;短信服务和多

媒体信息服务技术在大学生群体中用来进行移动学习的需

要程度也很低。

3.4大学生移动学习平台的利用特征

大学生进行移动学习的主要平台是操作起来直接、

便

捷的浏览器,其次是当下最流行的网络交流平台微信,专

业的移动学习慕课平台的使用率也较多,对微博和QQ的

需求程度较少。

3.5大学生移动学习内容及内容载体的特征

大学生移动学习的内容不仅局限于与专业有关的信息

和学校的教务信息,还包括专业知识以外的内容,说明大

学生移动学习的内容具有广泛性,进行移动学习时选择范

围广,各类信息都有涉猎。在移动学习的内容载体上,

主要

通过文本,图片和视频的形式来获取内容,

以音频、动画和

游戏等形式获取的移动学习内容较少。

3.6大学生对移动学习的付费态度

在调查对象中有将近一半的大学生愿意为移动学习付

费,这些人中在移动学习时更愿意在专业课程学习和外语

学习上付费,小部分人愿意在文字阅读和就业信息上付

费,在其它内容上付费的意愿较低,接近一半的人在移动

学习的付费金额上愿意根据内容适当增加,也有接近一半

的人可以接受付费金额在50元人民币以下,

可看出大学生

在移动学习的付费上比较理性。

办公自动化杂志

·

39

·

202111

总第438期

Education

4大学生移动学习影响因素分析

平台因素、外部环境因素、

论文从移动学习设备因素、

面不完善等等的问题。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移动产

价格不断下降,带给大

品的功能也在不断完善。种类增多,

主观因素等四个方面进行大学生移动学习影响因素分析。

4.1移动学习设备因素

移动学习设备显示屏幕的大小给用户学习带来一定限

制,移动设备具有方便携带的特点,因此就要求移动设备

所占空间要小,从而导致移动设备的显示屏要比传统的数

字学习设备的显示屏要小很多,给用户学生带来一定的不

便,移动设备的便携性限制了移动设备屏幕的尺寸;移动

学习设备操作的方便与否也给用户的学习带来一定的影

响,但随着移动设备智能化的不断发展,给用户带来的是

越来越简单、便捷的操作方式,所以这种影响在不断降低;

移动学习设备电池容量小也是影响大学生移动学习的一个

比较重要的因素,因此电池容量小也是在移动设备设计上

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4.2移动学习平台因素

首先,移动学习平台缺乏相关的学习课程对大学生的

移动学习有一定影响,

移动学习是“互联网

+”时代下新兴

的一种学习方式,相比于其它学习方式起步较晚,因此学

习课程并不全面;其次学习课程是否单调呆板也是影响大

学生移动学习的因素之一,目前的移动学习课程主要还是

基于传统的学习课程上,缺乏一定新颖性,但随着现有平

台使授课者和学生的距离拉近,他们之间的交流更加的频

繁,学生学习课程越来越生动,这一因素的影响在不断降

低;是否需要付费是大学生使用移动学习平台的一个重要

考量,目前有许多公益性的移动学习平台为学习者提供免

费的学习课程,同时在知识付费时代,也有很多盈利性的

学习平台,在课程学习的消费上可能给用户学习带来一些

阻碍。

4.3外部环境因素

在外部环境因素上,网速太慢是影响大学生移动学习

一个比较重要的因素。除去移动设备的性能问题,网速太

慢是个客观因素,可看出目前的网络速度并不能满足大学

生移动学习的需求,网络建设还需加强;其次环境因素对

大学生移动学习也有一定影响,说明大学生在移动学习时

易受外界环境影响,

自控力差。

4.4主观因素

基于移动设备和移动学习平台的学习,

解决了学习在

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但同时因学习时间和空间的随意

性,导致大学生学习效率低下

;碎片化的学习模式也容易

使大学生在移动学习时目标不确定,

缺乏计划,降低了移

动学习的质量;大学生移动学习的素养不高

、自我管理不

强、缺乏时间观念,在进行移动学习时往往没有采取科学

的方法获取学习内容,因此也导致学习效率低的问题。

5提高大学生移动学习质量对策与建议

5.1提高移动学习设备给用户带来的体验感

数据显示移动学习设备的可随时随地上网、

体积小、便

于携带等优势对大学生移动学习有巨大的吸引力。但随之

导致的是移动学习时的屏幕限制、电池容量限制和操作界

·

40

·

办公自动化杂志

学生的选择更多,移动设备产品之间应该形成良性竞争,

在设备的性能、屏幕尺寸、电池容量和便携度上不断改进。

移动学习设备的改进也要兼顾多方面的因素,协调与用户

之间的关系。

5.2构建实用的移动学习平台

调查显示大学生进行移动学习主要利用的技术方法是

WAP服务和客户端软件,其中浏览器是主要的学习平台;

其次是各类应用软件,专业的移动学习软件利用较少

(例

如慕课平台)

[10]

。市场上专业的移动学习平台比较小众,

量参差不齐、不够个性化、缺乏吸引力,

因此要加强移动学

习平台建设,重点建设浏览器平台。

目前大部分浏览器在手机上的应用还是基于电脑浏

览器上,对手机的适配程度不够,

用户界面不够和谐,有些

大型浏览器虽为移动设备构建专门的用户界面,

但操作功

能不如PC版本浏览器完善,很多功能只有通过手机打开

电脑版浏览器才可使用;同时可构建线上和线下交互式学

习体验平台,使学习者与学习者之间,

学习者与教授者之

间更方便的交流

[11]

。因此要构建实用的移动学习平台,

调各方面因素,最大程度方便大学生进行移动学习。

5.3丰富移动学习资源,

完善资源共享机制

调查显示大学生移动学习的内容需求范围广,不仅局

限于专业课知识;需要的内容载体形式多样。课程太少以

及课程单调呆板是影响移动学习积极性的重要因素;其次

移动学习课程免费太少和费用太贵也是进行移动学习的限

制因素,数据显示大学生在移动学习付费上比较理性。因

此,应该加快丰富学习资源,提供更多高质量的移动学习

资源,扩大知识范围,深入了解用户的需求;

同时对现有学

习资源进行整合,丰富学习方式,并开发一些符合大学生

需求的资源,制订个性化资源库

[12]

,从而增强大学生用户体

验,扩大大学生用户范围。促进知识资源共享,

建立有效共

享机制,提供更多免费学习资源,

对付费资源要合理定价,

为移动学习者减少负担

[13]

5.4培养大学生移动学习的素养

大学生进行移动学习时自我监督能力差、

效率低。由于

没有多方监督,相比其它学习方式更容易受外部环境影

响。大学生要加强自身的移动学习素养,设立合理的学习

目标,对移动学习进行时间和效率的规划并严格执行;

高自控能力,移动学习时要集中注意力,不要因周围环境

的变化而影响学习计划;增强碎片化学习能力,使其与移

动学习的特点相匹配,在进行碎片化的移动学习时要提高

学习专注度,高效地利用移动学习;掌握对学习内容的甄

别能力,能对知识的真实性、

准确性有自己的判断

[14]

;培养

移动学习习惯,推广移动学习、

终身学习的理念

[15]

;熟练使

用移动学习设备,能够灵活操作,在移动学习利用和学习

内容获取上能方便、快捷,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增强网络沟

通能力,方便移动学习者与教授者之间的沟通,将现实与

虚拟联系起来,

增强用户体验

[16]

下转第

9

202111

CollectionofTranslations

总第438期

人化物流应用仍然较少的以大企业、龙头企业为主,中小

苏宁、顺丰为例分析无

企业望尘莫及。因此,本文以京东、

人化物流应用特点,结合当前无人化第三方物流创业企

业发展存在的问题,结合已有无人化物流运用的优势、

展的趋向,提出了可行的无人化第三方物流企业创业解

决方案,力求为中国中小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发展提供参

考与建议。

参考文献

峰.应急物流:

“大考”

[1]祁娟,疫情之下迎来[J].运输

经理世界,2020(01):20.

[8]罗文丽.复工复产,不要让物流人流汗又流泪![J].中国

物流与采购,2020(06):5.

[9]何玉华,俞立平.基于面板数据变系数模型的信息化与

物流关系研究[J].情报杂志,2012,31(04):107-111.

[10]ZhongRY,etofThingsEnabledManufac-

turing:aReview[J].InternationalJournalofAgileSystemsand

Management,2018,11(2):126.

作者简介

(1999-),男,汉族,湖北武汉人,武汉工商学院,在

[2]谭清宽.自动驾驶背后的那些事[J].计算机与网络,2020,

杜凌霄

智慧物流。

读大四学生。研究方向:

46(11):38-39.

刘莹莹.物流企业服务创新文献综述[J].

[3]田雪,司维鹏,

物流技术,2015,34(01):32-34.

(2000-)湖北襄阳人,在读大

刘自力,男,汉族,武汉工商学院,

一学生。研究方向:智慧物流。通讯作者

*

(2000-)山东济宁

人,

,男,汉族,武汉工商学院,

[4]王兰.无人物流将颠覆谁

[J].汽车观察

2019(03):

宋乐晨

智慧物流。

读大三学生,研究方向:

107-109.

[5]吴明华.多式联运:引领物流资源整合与降本增效[J].航

海,2017(02):9-10.

潘家坪.我国第三方物流的现状及发展对策[J].

[6]陆雪文,

物流科技,2020,43(09):88-89+105.

[7]卜海涛.从物流视角探讨如何降低企业交易成本[J].经

济研究参考,2013(23):85-87.

上接第

40

(1999-)武汉工商学院,在

郑俊涛,男,汉族,浙江衢州人

智慧物流。

读大四学生。研究方向:

武汉工商学院,在

静(2000-),女,汉族,湖北鄂州人

智慧物流。

读大四学生。研究方向:

(1988-)武汉工商学院,讲

李冰冰,女,汉族,湖北武汉人

师。研究方向:物流与供应链。

6结语

移动学习作为“互联网+”时代下一种新型的学习模

但同时移动学习

式,突破传统学习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

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因此要在移动学习的发展

分析其影响因素,

过程中通过不断关注用户移动学习特点,

提高移动学习的质量。

解决现有问题、发现潜在问题,

越来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发展,移动学习会越来越普及、

越成为大学生欢迎的学习方式,因势利导,移动学习必将

成为一种主流的学习方式。

参考文献

潮.移动平台大爆发时代下移动学习[1]李静,董明英,

何去何从[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4(13):188.

[2]庞雨滨.大学生移动学习能力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

学报,2017,36(11):10-12.

[3]马庆伟.大学生移动学习现状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4

(02):246-247.

[4]李娜,王梦娜,李猛.基于微信的大学生移动学习资源

设计研究[J].电子技术,2017,46(11):6-9+5.

[5]庞雨滨.大学生移动学习能力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

学报,2017,36(11):10-12.

静.中国大学生移动学习现状的调查分析[6]黄立志

——

—以天津外国语大学为例[J].天津电大学报,2017,21

(01):59-64.

[7]李敬.大学生移动学习接受度研究现状分析[J].智库时

代,2020(14):90-91.

[8]韦恋娟.个性化学习环境下大学生微型移动学习学习者

模型构建及推荐策略[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

(上旬刊)2019(12):14-15.

樊贵军.基于人

工智能的个性化移动云[9]刘鑫,曾铭钰,

学习路径自动生成技术研究[J].信息与电脑(理论

版)

2019(14):130-131.

董金权.国

内慕课

(MOOC)

[10]唐红晶,研究现状分析——

基于2011年~2016年CNKI核心期刊论文和国内外会

议的文献计量分析[J].高校图书馆工作,2017,37(06):60-63.

[11]张春燕.基于微信的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移动

学习平台构建与应用[J].无线互联科技,2020,17(06):100-102.

[12]于岩,朱鹏威.“互联网+”环境下基于手机终端的高校

移动学习模式研究[J].情报科学,2020,38(02):125-128+155.

李婧雯.新媒体环境下移动学习用户信

[13]郭宇,王晰巍,

息共享行为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7,61(15):34-42.

[14]赵雪云.移动学习环境下高校图书馆读者参与的服务模

式研究[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7,29(06):149-152.

胡广伟.移动学习采纳转化为持续的动因及其

[15]杨金龙,

组态效应研究[J].情报科学,2019,37(07):125-132.

岳建平.移动学习中培养大学生深度学

[16]张良,胡大鹏,

习途径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9(11):104-105+110.

作者简介

(1996-)学生。研究方

李佳颐,女,辽宁人,硕士研究生在读,

向:信息资源组织与管理。

1963-)

教授。研究方向:信息

张秀兰,女,辽宁人,硕士研究生,

资源组织与管理。

办公自动化杂志

·

9

·


本文标签: 学习 移动 大学生 设备 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