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管理员组

文章数量: 1086019


2024年12月28日发(作者:游戏源码下载免费)

生化重点名解

1.

Peptide unit(肽单元):参与肽键的6个原子Cα1、C、O、N、H和C

α2位于同一平面,Cα1和Cα2在平面上的位置反式构型,此同一平面上的6

个原子构成了肽单元。

2.

motif(模体):在许多蛋白质分子中,两个或三个具有二级结构的肽段在

空间上相互接近,形成一个特殊的空间构象,一个模体有其特征性的氨基酸序

列并发挥特殊的功能,如锌指结构 。

3.

domain(结构域):分子量大的蛋白质,三级结构常可分割成一个和数个

球状或纤维状区域,折叠的较为紧密,具有独立的生物学功能,称为结构域。

4.

denaturation of protein(蛋白质变性):某些物理和化学因素作用下,蛋

白质的特定空间结构被破坏,从而导致其理化性质的改变和生物活性的丧失,

称为蛋白质变性。

5.

isoelectic point of protein(蛋白质等电点):在某一pH溶液中,蛋白质

解离成正负离子的趋势相等,即成为兼性离子,净电荷为零,此时溶液的pH值

称为该蛋白质的等电点。

6.

active site/active center of enzyme(酶的活性中心):酶分子中与酶活性

密切相关的基团在空间结构上彼此靠近,组成具有特定空间结构的区域,能与

底物特异结合并将底物转化为产物,这一区域称为酶的活性中心。

7.

allosteric enzymes and allosteric regulation of enzymes(变构酶与酶的

变构调节):体内一些代谢物对其代谢途径中前1~2个关键酶起反馈调节作用。

这些代谢物与关键酶分子活性中心外的某个部位可逆结合,使酶发生变构而改

变其催化活性。酶分子中的这些结合部位称为变构部位或调节部位。对酶催化

活性的这种调节方式称为变构调节。受变构调节的酶称作变构酶或别构酶。

8.

cvalent modification/chemical modification of enzyme(酶的共价修饰):

在其它酶的催化作用下,酶蛋白肽链上的一些基团可与某些化学基团发生可逆

的共价结合,从而改变酶的活性,这一过程称为酶的共价修饰。

9.

isoenzymes(同工酶):指催化的化学反应相同,酶蛋白的分子结构、理

化性质及免疫学性质不同的一组酶。

10.

zymogens and activation of zymogens(酶原与酶原激活):有些酶在细胞

中合成或分泌时只是酶的无活性前体,必须在一定的条件下,水解开一个或几

个特定的肽键,使构象发生改变,表现出酶的活性。这种无活性的酶前体称作

酶原。由无活性的酶原转变为有活性的酶的过程称酶原激活。

11.

glycolysis(糖酵解):在缺氧条件下,葡萄糖经丙酮酸分解成乳酸的过程

称为糖酵解。

12.

gluconeogenesis(糖异生):由非糖物质乳酸、丙酮酸、甘油、生糖氨基酸

转变成糖原或葡萄糖的过程称为糖异生,糖异生只在肝脏、肾脏发生。

13.

Lactate Cycle(乳酸循环):将肌肉内的糖原和葡萄糖通过糖酵解生成乳酸,

乳酸进入血中运输至肝脏,在肝内乳酸易生成葡萄糖并弥散入血,释入血中的

葡萄糖又被肌肉摄取利用,构成的循环过程称为乳酸循环。

14.

substrate-leyel phosphorylation(底物水平磷酸化):ADP或其他核苷

二磷酸的磷酸化作用与底物的脱氢作用直接相偶联的反应过程称为底物水平磷

酸化。

15.

triglyceride mobilization(脂肪动员):储存在脂肪细胞中的甘油三酯被

激素敏感性甘油三酯脂肪酶逐步水解为游离脂酸和甘油,并释放入血,通过血

液运送至肝外组织氧化利用的过程。

16.

β-oxidation of fatty acid(脂酸的β氧化):脂酰CoA进入线粒体基

质后,在脂酸B氧化多酶复合体的催化下,从脂酰基的β碳原子开始,进行脱

氢(辅酶为FAD)、加水、再脱氢(辅酶为NAD+)、硫解四部连续反应,生

成1分子乙酰CoA及1分子比原来少两个碳原子的脂酰CoA,此过程即脂酰的

B氧化。

17.

ketone bodies(酮体):乙酰乙酸、B-羟丁酸、丙酮三者通称酮体,是脂

酸在肝中特有的中间代谢物,是肝脏输出能源的一种形式。

18.

neccesary fatty acid(必需脂酸):某些多不饱和脂酸,如亚油酸、亚麻

酸、花生四烯酸等,动物机体自身不能合成,需从植物油摄取,是机体不可缺

少的营养物质,同时又是前列腺素、血栓噁烷、白三烯生理活性物质的前体。

19.

oxidative phosphorylation(氧化磷酸化) :代谢物脱下的两个H+在呼

吸链传递过程中偶联ADP磷酸化并生成ATP的过程,称为氧化磷酸化,氧化

磷酸化是体内产生ATP的主要方式。

20.

biological oxidation(生物氧化):糖、脂肪、蛋白质等营养物质在体内

分解代谢,最终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逐步释放能量的过程。

21.

oxidation respiratory chain(氧化呼吸链):有机物在生物体内氧化过程

中脱下的氢原子,经过线粒体内膜上的一系列按一定顺序排列的氢和电子的传

递体逐步传递,最终与氧结合生成水,这些氢和电子的传递体系称为呼吸链或

电子传递链。

22.

P/O(P/O比值):氧化磷酸化过程中,每消耗1/2摩尔O2所生成ATP的摩

尔数(即消耗ADP)的摩尔数。

23.

essencial amino acid(必需氨基酸):机体需要又不能自身合成,必须由

食物供给的氨基酸称为营养必需氨基酸,人体内有8种:甲硫氨酸、缬氨酸、赖

氨酸、异亮氨酸、苯丙氨酸、亮氨酸、色氨酸、苏氨酸。

24.

one carbon unit(一碳单位):一些氨基酸在分解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一个

碳原子的基团,称为一碳单位。其代谢的辅酶是四氢叶酸。一碳单位参与嘌呤、

胸腺嘧啶的合成,主要的一碳单位有甲基、甲烯基、甲炔基、甲酰基和亚氨甲

25.

putrefaction of protein(蛋白质的腐败作用):蛋白质消化过程中,一部

分不被消化,一部分消化产物不被吸收。肠道细菌对这部分蛋白质及消化产物

的分解,称为蛋白质的腐败作用。

26.

alanine-glucose cycle(丙氨酸—葡萄糖循环):肌肉中的氨基酸将氨基转

给丙酮酸,生成丙氨酸,丙氨酸进入血液,并被运送至肝脏,在肝脏丙氨酸脱

去氨基,用于合成尿素,生成的丙酮酸可转变为葡萄糖,葡萄糖由血液运输到

肌肉组织,经糖酵解途径生成丙酮酸,丙酮酸再接受氨基生成丙氨酸,称为丙

氨酸—葡萄糖循环。该循环是肌肉与肝脏之间氨运输的方式。

27.

2,3BPG(2,3BPG支路):分支点是1,3-二磷酸甘油酸(1,3-BPG)。正常情况

下,2,3-BPG对BPG变位酶的负反馈作用大于对3-磷酸甘油酸激酶的抑制作用,

所以2,3-BPG旁路仅占糖酵解的15%~50%,2,3-BPG磷酸酶的活性较低,2,3

-BPG的生成大于分解,造成红细胞内2,3-BPG升高。2,3-BPG虽然也供能,但

主要是调节血红蛋白的运氧功能。

28.

Biotransformation(生物转化作用): 机体将来自体外的非营养物质(激

素、神经递质、药物、毒物、染料、添加剂以及肠管内细菌的腐败产物)在肝

脏进行氧化、还原、水解和结合反应,使这些物质生物活性或毒性降低甚至消

除,这一过程称为转化作用。

29、bile acid enterohepatic circulation(胆汁酸肠肝循环):在肝细胞合成的初级胆汁酸,随胆汁进

入肠道,协助脂类物质的消化吸收后,受肠菌作用转变为次级胆汁酸。肠道中各种胆汁酸约95%被肠道重

吸收经门静脉入肝,并同新合成的胆汁酸一起再次被排入肠道,这一过程被称为胆汁酸的肠肝循环。


本文标签: 称为 过程 葡萄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