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管理员组

文章数量: 1086019


2024年6月26日发(作者:asp开发一个图书管理系统)

《古生物地史学》综合复习资料

一 古生物学部分

一、填空

1、石化作用的方式有充填作用 、交替作用,升馏碳化作用三种方式。

2、化石的保存类型有 实体化石、模铸化石和遗迹化石、化学化石 。

3、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 由简单到复杂 由低等到高等 和 由海洋到陆地、空中。

4、生物进化的特征为:进步性 阶段性 不可逆性和适应性 。

5、生物适应环境的方式有趋同、趋异和并行

6、判断几个物种是否为同一物种的标志是是否存在生殖隔离

7、就控制物种形成的因素而言遗传变异提供物质基础,隔离提供条件,自然选择决定物种形成

的方向。

9、就物种的绝灭方式而言,类人猿的绝灭属于背景绝灭,,恐龙的绝灭属于集群绝灭。

10、海洋生物的生活方式有游泳、浮游和底栖

11、树形笔石的生存时代中寒武世至早石炭世

12、有孔虫的分类地位是原生动物门肉足虫纲有孔虫目

13、构造分析法中,升降运动的分析标志是水深、沉积厚度和平行不整合;褶皱运动的分析标

志是角度不整。

14、“虫筳”的分类地位:原生动物门肉足虫纲有孔虫目“虫筳”亚目

15、依据“虫筳”的轴率可以将其分为:短轴型、等轴型和长轴型

16、“虫筳”的繁盛时代是:C、P

17、腔肠动物的体形有:水螅型和水母型。

18、珊瑚的横向构造包括:横板、鳞板和泡沫板 。

19、按照四射珊瑚骨骼的组合类型可以将其分为:单带型、双带型、三带型和泡沫型。

21、横板珊瑚的连接构造包括:连接孔、连接管和连接板。

22、在二叠纪末期绝灭的生物包括虫筳、横板珊瑚、四射珊瑚和三叶虫等。

23、虫筳的旋壁的微细构造的类型有原始层、致密层、疏松层、透明层和蜂巢层。

24、三叶虫头鞍的演化趋势是由前窄后宽 到前宽后窄,头鞍沟的演化趋势是由 多 到 少。

25、根据三叶虫头甲和尾甲的相对大小可以将其分为小尾型、异尾型、等尾型和大尾型。按上

述分类莱得利基虫属于小尾型。

26、三叶虫生活在浅海环境中,是寒武纪、奥陶纪时期的标准化石。鹦鹉螺

《古生物地史学》第 1 页 共 18 页

27、筳生活在温暖的浅海环境中,是石炭纪、二叠纪时期的标准化石。

28、腕足类的铰齿在腹壳上,铰窝在背壳上。腕足动物的化石的侧视图可观察到壳体的凸度,

其凹凸程度一般可分为 双凸、平凸、凹凸、凸凹、双曲。

29、树形笔石的生活方式主要为固着底栖,正笔石的生活方式主要是漂浮。

30、从脊椎动物来讲,泥盆纪是_鱼类_的时代;石炭一二叠纪两栖类的时代;中生代是爬行类

时代;新生代被称为 哺乳动物和 鸟类时代。

31、就植物而言,中生代是 裸子植物时代,新生代是 被子植物 时代。

32、利用古生物化石可以把不同时期的岩石区分开来,含有相同化石的地层时代相同_,不同时

代的地层所含的化石不同。

33、蜓类旋壁的构造类型:单层式、双层式、三层式、四层式。

34、鹦鹉螺类体管类型-有无颈式、直短颈式、亚直短颈式、全颈式和 弯短颈式 五种。

35、双壳类的闭壳肌有三种类型,是同柱型、异柱型、单柱型 。

36、生物分区的两大控制因素是 温度 和 地理隔离 。

二、名词

12、趋异 :生物在其进化的过程中,由于适应不同的生态条件或地理条件而发生物种分化,

由一个种分化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种,这种分化的过程叫做分歧或趋异。

13、适应辐射 :如果某一类群的趋异不是两个方向,而是向着各个不同的方向发展,适应各

种不同的生活条件,这种多方向的趋异就叫做适应辐射。

14、适应趋同 :

15、生物群落 :

16、诶地卡拉、小壳动物群、澄江动物群:

《古生物地史学》第 2 页 共 18 页


本文标签: 化石 方式 时代 物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