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管理员组

文章数量: 1086019


2024年6月16日发(作者:电脑程序强制关闭快捷键)

Experience Exchange

经验交流

DCW

融入创新创业元素的移动教学模式改革实践

——以“Java Web项目实践”课程为例

李俊林

(河南工业贸易职业学院信息工程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0)

教育形式的多样化推动了线上资源的发掘和利用,在日常课堂教学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线上平台的时空扩展性有

摘要:

效地开展线上线下移动混合的教学模式。文章以“Java Web项目实践”课程为例,提出了“一融合二贯通多维评价”的创新

创业思维培养模式,并对学生进行跟踪调查,分析发现改革具有创新可行性。

创新创业;移动教学;课程改革;混合模式

关键词:

10.3969/.1672-7274.2023.03.060

doi:

G 42,P 624-4

文献标示码:

A

文章编码:

1672-7274(2023)03-

0185

-03

中图分类号:

Reform and Practice of Mobile Teaching Mode with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lements

--Take Java Web Project Practice As an Example

LI Junlin

(School of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Henan Vocational College of Industry and Trade, Zhengzhou 450000, China)

Abstract: The diversification of education forms has promoted the exploration and utilization of online resources.

On the basis of daily classroom teaching, the online platform's space-time expansion is fully used to effectively develop

the online and offline mobile hybrid teaching mode. Taking the course Java Web Project Practice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proposes a training mode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thinking of "one integration, two penetration and

multi-dimensional evaluation", and conducts a follow-up survey on students, analyzing and finding that the reform is

innovative and feasible.

Key words: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mobile teaching; curriculum reform; mixed mode

自2015年国务院颁布《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

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以来,创新创业教育被置于

国家战略层面。各高校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并不

[1]

断探索将创新创业教育有效地融入专业教育中。高

校计算机专业作为人工智能、大数据时代的风向标专

业,在为高速发展的信息社会输送高素质劳动者的同

时,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创业意识显得尤为

重要。近年来,随着各高校积极开发探索在线教学,

各平台线上课程达到1 226万门次,参加在线学习的

大学生共计1 775万人

[2]

。在开展在线教育教学的实践

中,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十分突出,打破了传统课堂

空间、时间的局限性,以灵活的互动方式拉近了师生

的距离,将教师从统计出勤、考评的烦琐劳动中解

脱出来

[3]

,充分发挥“线上+线下”移动教学模式的优

点,进一步夯实教学改革的基础。计算机专业教育中

融入创新创业教育并且依托移动教学模式飞速发展的

契机,将会更好地实现现代社会对具有创新创业能力

人才发展的新要求,更好地完成高职院校对大学生能

力培养的使命。

1 运用移动教学模式实施双创教育的可行性

“Java Web项目实践”是计算机应用专业的核心

课程,开设在大二的第二学期,是一门综合专业课。根

据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课程除需要达到一定知识目

标外,还要求学生达到相应的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知

识目标需要学生掌握Java Web开发技术的基础知识;

能力目标是提高学生独立使用Web技术创建网站的能

力;素质目标是提升学生Web开发能力,培养学生自主

基金项目:河南工业贸易职业学院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计算机应用专业课程建设及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研究”(豫工贸院[2020]211号);河南工业贸易职

业学院2021年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双创背景下《Java Web》课程移动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JG-2021010)阶段。

作者简介:李俊林(1980-),女,河南固始人,副教授,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大数据。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2023.03

数字通信世界

185

经验

交流

IGITCW

Experience Exchange

思考和创新能力。作为一门实践操作性很强的课程,

一方面课程本身紧密联系现实中的网站开发,在学习

上有例可循,不会让学生感到无从下手;另一方面网站

的开发过程包括网站的整体架构、页面的设计、网站

内容的选取、数据的呈现形式等,每个设计过程都丰

富且饱满,从而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课题组

成员不断地努力和探索,依托软硬件实验室线下资源

和学习通线上平台,结合学生特点和课程特点,采用灵

活多变的教学方式,致力于深度激发学生兴趣,提高

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创业的能力。

彻“以学生为主、教师引导”的指导思想,采用“模块

化”为主体的教学模式

[5]

。在传统线下教学的基础上,

结合学习通移动学习平台构建“Java Web项目实践”

课程的混合教学场景,以小组为单位,发挥学生的个

人能力,旨在对学生从被引导、参与讨论、自主学习到

创新精神逐步形成的全程培养。

2.2.1 加强专业认知,提升学科素养和岗位素养

采用移动教学模式打破学习时间和空间的局限,

利用零碎的时间充分地汲取学科专业知识,以课前的

导入内容引发预习和思考,课中的重难点分析和讨论

到具体实施概括总结,再到深度思考和发展创新,在

教学中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在此过程中反复迭

代,在不断地探索、存疑、解惑中充分激发学生的兴

趣。学生依托这种专业认知的学习模式,提升学科基

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经验、基本品质、基本态度方

面的学科素养,同时提升职业目标、团队意识、职业道

德方面的岗位素养。

2 融入双创元素的移动教学模式实践

在教学模式探索实施一融合二贯通多维评价的方

案中,一融合指专业教育融入创新创业元素,二贯通

指线上线下教学相贯通、个人学习和小组合作相贯通,

多维度评价指横向、纵向评价相结合,使评价更全面

更客观,更加立体化。

2.1 重构课程教学内容,实现专业教育与创新创

业元素有机融合

学习分为三个层次,从简单的学习知识到能够听

取观点再到具有分析思维的能力。获取知识相对比较

容易,可以通过书本、教师、网络等多种途径,而能力

的获得就需要长期的学习和训练,创新思维能力也是

如此。课程组通过对计算机专业就业岗位的需求调

研、听取企业专家的意见,并结合本院学生实际情况,

对课程的内容进行了重构。选取在行业中较为常见的

网上商城项目作为教学载体,将课程划分为六个项目

模块,如表1所示,模块中设置项目实验和创新思维拓

展,在训练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基础上,将培养学生

的创新创业能力融入到专业课教育中

[4]

,让学习知识

和培养能力齐头并进。

表1

Java Web

项目实践》课程内容的设计

模块名称

模块一 初识Java Web

模块二 商城概述

模块三 JSP基本语法

模块内容

Java Web环境搭建

网上商城架构设计

JSP基本语法

创新思维拓展

特别的“helloworld”

个性化的欢迎页面设计

构建一个主题网站

2.2.2 打磨实操项目,提高胜任岗位能力

采用“模块化”与“项目驱动”组织教学,将网

上商城项目按照企业实际划分工作任务。在项目

初期,小组内成员分别扮演客户和开发者,对项目

的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网站功能等进行反复地沟

通;在每个模块实施的过程中,组内成员既有分工

又有合作,发挥自身优势、相互学习,不断推动项目

的完善和优化。在此过程中,学生们通过不断地学

习,对知识的全面性和拓展性会有了新的认知,从而

也会对项目的设计产生新的构思,正如企业实际中

的需求分析是贯穿整个项目生命周期的过程一样,项

目式的教学内容加强了知识的连贯性,企业案例的运

用更容易让学生产生工作情境感。在小组活动中,学

生们的学习能力、协调能力、计划与执行能力、表达能

力等岗位所需的技能也在不断提升。

2.2.3 多维化拓展知识,发展创新思维

课程内容的选取依据企业实际,但不拘泥于某种

形式。学生在学习本课程前已经有了一些网站开发的

经验,所以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鼓励大家充分运用

之前学过的专业知识,拓宽思维,有所创新。没有标准

答案的作业最能激发人的创新欲,就如在“个性化欢

迎页面设计”中,很多小组加入了动画、Photoshop、

JavaApplet小程序、Javascript的画面轮播等元素,这

些内容源自不同的课程,有动画制作,有代码编写,用

已有的知识经验去学习探索新知,本身就是创新的良

好开端。

模块四 商品的数据库设计

模块五 商品展示页面设计

模块六 会员管理

优化商品展示页面

商品检索

会员注册

个性化的商品展示

多样化的商品检索

会员管理由你定

2.2 线上线下教学相贯通、个人学习和小组合作

相贯通

实施以学生为主体、创新为导向的教学策略,贯

186

DIGITCW

2023.03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Experience Exchange

经验交流

DCW

2.3 丰富课程评价手段,将双创能力的获得过程

融入评价机制

学科评价趋向立体化,横向实行学习过程评价

和学习效果评价相结合,纵向实行教师评价和学生自

评、互评相结合,把专业能力、岗位胜任能力纳入评价

体系,客观衡量学生的专业能力和职业能力。评价内

容包括了课前预习、课上理实结合、课后拓展等,评价

途径包括学习通评分、课上现场评分等。充分利用学

习通高效精准的评分机制,最终以量化形式来衡量学

生的学习情况。多维度的评价方式如表2所示。将企业

项目的实际开发流程融入评价指标中,多角度考查学

生的能力,鼓励学生全面发展,让学生在课程的学习

中找到自身的优势,从而容易产生成就感,并能有效

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表2

多维度的评价方式

过程性评价50%

多维

评价

课前导

学20%

线上发布导

学内容、重

点问题

教师点

评10%

评价

方式

学生点

评10%

学生

评价

70%

互评

50%

课中理

实结合

40%

线下实

施项目

课后创新思

维拓展40%

学习效果评价50%

考试

50%

理论

考试

营造宽松民主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独立、自主地

思考问题、谈论问题。这种情境下更容易调动学生的

“自主学习”状态,自发努力地去寻求解决问题的办

法。通过内在自身的动力和外在氛围的影响,多方位

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起到全面培养学生适应工作

的能力。

3.2 各项能力得到提升,学生反响良好

课程让学生在专业基础知识、逻辑思维能力、实

践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等方面都得到了一定的

锻炼。课题组将本校21级计算机应用专业323名学

生从多个方面进行了教学改革前后对比。根据学生

的学习水平、性格、性别等因素,抽取152人,通过调

查问卷和分析考核评价等形式,对学生适应实际工

作中的解决问题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创新能力,以

及情感因素的学习热情和品德因素的团队责任感做

了详细的分析和对比,如图1所示。实施了教学课程改

革后,学生各项指标有着显著提高,其中创新能力比

之前高出46%,学习热情和团队合作能力也有明显增

强。在对课程的整体评价上,学生也对这种混合授课

方式和项目式学习模式有着浓厚的兴趣,普遍认为

有了学习的方向和动力。

课程项目50%

任务

形式

以实训报告的形式

上传至教学平台

教师评

价30%

自评

20%

完整度、

新颖性

贡献度

组内互评40%,

沟通能力和专业

能力

组间互评10%,

创新的认可度

以小组为单位模拟

角色进行项目介绍

教师评

价50%

知识的整

体运用

熟练程

度、语言

学生评

价50%

表达能

力、项

目的认

可度

4 结束语

考试

成绩

40%:

量化评

3 课程建设实施的成效

3.1 开放式的项目,更易体会工匠精神,让能力

提升更高效

开放式的选题模式更能激发学习热情,没有对

错,只有更好。学习中不断会有新鲜的想法和尝试,

多人协作也增加了创新的动力,对项目反复斟酌,

不断地改进优化,力求把知识用到穷尽,很好地培

养了学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把项目看成工

作的整体,实现认识的关联性和全面性,创设学生

工作情境,把学生带入岗位职责任务中。把专业知

识分解为工作中的各个阶段,学生通过小组分工发

挥所有组员的积极性,教师以“引导启发”的方式

将线上教学的灵活及时性和线下教学的充分交

流有效相结合,以课程专业技能培养为基础,结合所

要培养的非专业能力,达到在进行专业能力培养的同

时,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与创新能力,通过团队协作、

观点表达提高学生的社会能力,助力学生更好地适应

岗位需求。■

参考文献

[1] 吴惠.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共生的路径研究——以江苏省

C大学为例[D].常州:常州大学,2021.

[2] 教育部.介绍疫情期间大中小学在线教育有关情况和下一步工作考

虑[EB/OL]. /fbh/live/2020/51987/twwd/202005/

t20200514_.

[3] 杨斌.充分释放“抗疫红利”推进教育改革创新[J].清华大学教育研

究,2020,41(3):1-5,33.

[4] 张权,刘禄琼.创新创业视角下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改革研究——以高职

物流管理专业为例[J].武汉轻工大学学报期刊,2018,37(1):115-120.

[5] 洪南龙,何运兵.基于OBE理念的成果导向教学模式在《化学反应工

程》课程中的教学探索[J].广东化工,2020,47(21):156-157.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2023.03

数字通信世界

187


本文标签: 学生 学习 能力 创新 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