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管理员组文章数量: 1086019
2024年5月30日发(作者:免费求职简历模板电子版)
名师整理 优秀资源
英语学习中输入与输出关系是什么
对于英语初学者来说,主要通过输入来掌握英语的形式和功能,所以语言输人在英语
学习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当学习者掌握了一定的英语项目后,需要进行适当的输出以促
使学习者回顾并巩固所学的语言形式;当学习者进人学习的中级阶段后,有了一定的输出
能力时,就需要加大输入量以接触和吸收更多的语言项,同时加大输出量来检验和巩固所
学语言;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学习者的语言知识水平的不断提高,则需要进行高强度的
输入,同时采取高强度的输出以吸收和内化输入。学习者的学习过程主要是输入和输出的
互动过程,输入促进输出,而输出又是对输入的反馈和检验,从而使英语学习者的语言和
言语能力同步发展的。这里我推荐一个在线真人外教一对一的网站给大家——阿卡索外教
网,一节课15元,外教很不错,有欧美和菲律宾的,可以随意选择,上课体验很好,时
间地点都可以自己安排,比较灵活方便,感兴趣的,可以去体验下他们的少儿英语免费试
听课。
一、 输入理论
关于语言输入有三种观点:(1)行为主义者认为语言环境是决定性因素,只要有语言环
境即输入,学习者便可产出纯语言。在此,“刺激”和“反馈”是习得中必不可少的。(2)
先天论则强调学习语言的内在机制,认为语言环境不能使人满意地解决语言习得,输入只
是激活语言内在机制的手段,学习者的内部习得机制才是二语习得的主要原因。(3)互动理
论则认为语言的习得是学习者心智和环境互相作用的结果,学习者的内在机制决定并影响
着语言的输人,反之亦然,语言习得来源于学习者和对话者的共同努力。
Ellis(1985)对输入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论述,指出只有当学习者获得二语输入时才是二
语习得。该输入的形式可能是在自然的环境中“浸没”,或者是正式的教学输人。他还认
名师整理 优秀资源
为真正的二语习得是将输入变为摄人,经同化后 进入 中介语系统。
Rod Ellis(1985)分析了输入和互动分别在自然环境中和特定的教室这一环境中的表现
形式。输入和互动在自然情景中主要涉及foreigner talk(母语者话语),要从收集和分析母
语者和非母语者的对话这一话语样本中来分析,foreigner talk,可以根据说话者做适当的
调整,有的并不完全按照语法原则调整。调整的原因及方式与儿童在学习母语中母亲话语
的目的调整基本相似。(1)就是促进交流能够继续下去,(2)在母语使用者和非母语使用者之
间建立一种特别的情感纽带,(3)使教学模式更加清晰明了。
Krashen的可理解输入 (comprehensible input)对二语习得影响最深最广。他的理
论包括五个假设:习得和学习假设(the acquisition/learning hypothesis);监察假设(the
monitor hypothesis);自然顺序假设(the natural order hypothesis);输入假设(input
hypothesis);情感过滤假设(the affective filter hypothesis).他通过输人假设来说明语
言是怎样习得的:只要人们收到足够的语言输入,而这些输入又是可理解的,就可以习得
语言。他把可理解的语言输人定义为 i+1,其中“1”代表语言学习者当前语言知识或能
力水平,而语言学习者接触到适合 自己能力水平的语言输入应该是 “i+1”,这表示语言
输入中包含且只包含一个或少量的新语言知识点。如果学习者接触到的语言输入是“i+0”,
即输人中没有新知识点,则学习者在该语言输人中接触不到新知识,从而就不可能学到新
知识,也就不能认为学习事件发生了。相反 ,如果学习者接触到的语言输人是“i +N”,
这时语言输入中包含太多新知识点,即同时出现多个未知项,学习者就会无法应付,因而
无法理解这样的语言输入,从而不可能从中获得什么语言知识。
二、输出理论
对于 Krashen提出的“监察模式”理论,Merril Swain(1995)提出了“输出假
名师整理 优秀资源
设”(output hypothesis)理论。她认为:语言输出在第二语言习得中有着显著作用。这个
理论是基于她进行的 “浸泡式”(immersion)教学实验。浸泡式教学主要原则是将第二语
言作为其他学科的工具,而语言获得则是理解这些学科信息即内容的“伴随产
品”(by—product)。她的实验表明:尽管她的学生经过几年浸泡,获得了足够的语言输
入;但他们并没有获得本族语者那种语言的产出(productive)能力。造成这样的原因不是
学生获得语言输入有限,而是他们的语言输出活动不足,学生没有足够的机会在课堂环境
中使用语言,也没有在语言输出活动中受到“推动”。
语言输出除了体现习得的语言外,还有着多方面的作用:(1)促进语言学习者对语言形
式的注意(the noticing function)(2)提供学习者进行检验自己提出假设机会 (the
hypothesis—testing function)。语言输出活动是学习者为进行交际而使用新语言形式和
结构的尝试,他们可以通过语言输出来检验他们提出的结构 和形式是否行得通。从这个意
义上来讲,如果没有语言输出,学习者不能获得验证他们提出的假设的反馈。(3)提供学习
者有意识的反思机会的功能(the metalinguistic—function or consciousness
reflection)。语言输出本身就是假设,就是学习者如何使用语言形式去表达某一意义的猜
测。在某种情况下,学习者不但揭示了自己的假设,而且用语言对假设进行反思。这种使
用语言对语言进行反思,能促进学习者控制和内化语言。Krashen的“监察模式”和
Merril Swain的“输出假设”理论从不同的侧面讨论了语言习得的过程和方法。
然而最终控制输入的是学习者本人而不是教师或其他人,有些输入可能被学习者忽略
了,并没有被吸收,所以并不是所有的输人都能导致习得。再者,可理解性输入可能不被
学习者所注意,至少被忽略的部分就不能转化为中介语 ,也就不可能转化为内在语言知识。
正如 Shehadeh(2002),所指出的,基于可理解性输出假设研究,大部分研究是横向设计,
研究的焦点都是外在的语言输出本身。
版权声明:本文标题:英语学习中输入与输出关系是什么 内容由网友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转载请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roclinux.cn/p/1717019987a699802.html,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