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管理员组文章数量: 1086019
2024年4月29日发(作者:maven目录repository没有东西)
龙源期刊网
“互联网+区域教研”小学教师研修一体化平
台建设的思考
作者:李艳云
来源:《科技风》2018年第30期
摘要:随着“互联网+” 教育战略的实施以及网络平台自主互助、便捷灵活特性倒逼一线教
师研修向网络延伸。利用web2.0工具搭建的教师研修支持系统集区域优质硬件资源和师资资
源于一体,为教师研修转型和专业发展提供了新的借鉴思路。
关键词:互联网+;小学教师;研修一体化;平台建设;思考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和“互联网+”教育战略的实施,如何借助“互联网+”改变教师研修模
式,促进教师更好成长成为大家关注的问题。近几年,有很多专家和学者对研修一体化网络平
台建设进行了研究,但这些平台的设计主要基于单一功能的纵向开发,各成体系,费用昂贵,
研修分离,不能满足不同层次教师研修活动的需求,无法适应区域性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发展。
我们力求借助"互联网+"发展理念,提供具体的网上研修功能和场景,依托区域的学科研修组
织模式和工作机制,开展“互联网+区域教研”小学教师研修一体平台建设实践探索,为小学教
师研修模式创新、教师团队研修水平均衡发展提供可行途径。
一、搭建专业平台,为教师研修方式转型提供技术支持
(一)研修一体化服务平台的搭建
桃城区没有区域统一的教师研修平台,仅有官网发布一些通知公告或宣传等信息,类型单
一,交互性差,各学校虽然有自己的网站,但也是闭门过日子,研修活动零散、自发。要想组
织区域普惠性大规模的教师培训、教研互动活动、教育教学评价和成果展示就必须有专业的研
修服务平台做支持。于是在充分调研基础上,我们利用web2.0工具搭建支撑环境,以凡科建
站平台为主,以百度云、百会维基、优酷等服务平台为辅来搭建了小学教师区域研修平台。初
建平台分为七个模块:网站介绍、研修资讯、课程体验、研修社区、我的磨课、学习资源和平
台登录。“研修资讯”主要是发布教研活动以及管理信息,教育、教学、教研方面的政策,各地
网络研修报道等;“课程体验”主要根据教师研修活动的需求,动态设置对应课程学习,一般含
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能力提升课程,分初、中、高三级供教师自选;“研修社区”是教师根据
教育教学实践和培训中感兴趣的话题或疑难问题发起主题研讨帖,在本校、校际间开展交互式
讨论,期间也有区域学科名师答疑解惑,引领高层次专业思考;“我的磨课”主要是记录专家引
领下的个人成长踪迹,叙事故事、课例反思、微课等形式均可,个人成果可在子模块“研究成
果”展示,另一个子模块“名师课例展示”发布的是名师的案例资源,以期教师学习借鉴。“学习
龙源期刊网
资源”主要用作教研资源的开发、发布、管理、应用。比如名师教育教学理念、课堂教学实录
(视频点播)、优秀教育软件制作与发布等,还有为教研活动参与者提供在线实时交流工具,
如QQ群,微信群(扫码入群参与活动)。
(二)研修一体平台功能模块的管理
网络研修平台搭建好后,需要做好各功能模块的管理。首先是功能划分,除了网站介绍
外,其他模块一般应该规划为三级子栏目,否则,在使用过程中就会出现信息无法归属到相应
的栏目,或会使信息浏览者不能从丰富的信息中快速、准确的获取有用信息。栏目的划分,一
般按“学科——类别——展示”方式进行。
(三)研修资源建设的队伍管理
研修平台主要有系统管理员、栏目编辑(学科骨干)和注册门户(活动参与者)组成。系
统管理员就是网站承建维护人员,主要负责网站系统搭建、维护系统稳定安全,开通部分模块
权限。栏目编辑主要组织上传推荐优质资源,对注册用户提供的资源进行审核,组织利用资源
进行网上教研活动,如组织观看课堂视频录像、网上答疑等。同时,栏目总编也是实时在线交
流、讨论工具(QQ、微信、论坛)的创始人和管理者。系统管理员与总编合作,主要负责对
栏目文章、图片进行修整并通知对方;注册用户有浏览、上传、下载信息资源,发表评论和请
求专家帮助的权限。
二、依托研修一体平台,构建教师研修新模式
(一)基于名师讲座的专家引领模式
名师讲座的专家引领模式,无论在传统教师发展活动中,还是在网络环境下的专业发展活
动中,都是应用比较多的,能够在短时间内带动大量教师共同学习的有效方式。我们一般把专
家视频进行加工推送:一是将互联网、光盘等渠道收集的优秀专家的讲座视频,进行二次加
工,按知识点分解为若干长度在几十秒的短视频,配上适当的说明和字幕,供老师们利用碎片
时间下载观看学习;二是直接将学科培训的专家现场讲座录制成视频,并根据知识点分割成系
列短视频,上传到平台的教师资源,供老师们进行有针对性的反复观看、反思讨论与总结,形
成区域学科教师深度研修的氛围。
(二)基于层级自发式问题解决学习模式
层级自发学习团队完全是为了解决某个问题而临时组建起来的,没有统一指定的学习内容
和資源,他们通常把自认为有价值的视频、学习资料随时发送到平台“研修中心”,根据个人问
题或发起主题研修或进行磨课或进行某技能学习,时间不限,形式自定,以解决问题为终结。
如微课制作中许多教师对课程设计与开发应用存有疑惑,他们便以求助方式发帖到平台,寻求
龙源期刊网
问题解决最佳方案。课题团队专业老师及时跟踪答疑,把相关学习资源推送到模块“特色课程”
供大家自学;同时也有实践经验丰富的一线老师自发参与到指导过程中,分享自己制作经验,
为技能较差的教师提供解决问题的快捷办法。这些老师技能熟练以后,又自发成为其他初学者
的指导者。
(三)基于专题指导性区域研修共同体研修模式
以学科理论知识、学科教学技能为研修主题,组建区域学科教研团队,按学科教学进度和
听评课情况定期发布梳理的各学校共同话题作为“月研修专题”,推荐省市级学科骨干教师做主
持人,发布相关资源,组织线上QQ群、微信群、微博实时讨论,并提炼关键问题,引导话题
深层深入,且至少开展一次面对面研修,解决线上专业疑难,总结月研修成果。若问题解决则
同时布置下一次研修子任务。
三、实践反思,为持续推进的区域网络研修助力
这两年,我们一边对平台功效进行实证研究,验证了其有效性。一边完善平台功能与资源
配备。我们认为基于互联网+区域教研小学教师网络研修平台所提供的课程资源、教学案例、
主题研修活动,满足了教师实际需求,真实了再现课堂场景,促使教师借鉴分享其他教师的实
践性智慧,引领深度反思,促进教学行为的改进和理念的提升,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一种有效
载体和环境。区域研修网的建成,初步实现了教研与培训工作的信息化改造,探索出了一条
“互联网+区域教研”研修一体化教师专业发展的创新之路。
课题:本文为河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一般资助课题《互联网+区域教研小学教
师“研修一体”平台建设研究》(编号1603021)的课题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李艳云,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理事,衡水市教师进修学校高级讲师,主要从事
教师教育培训和基础教育研究工作。
版权声明:本文标题:“互联网+区域教研”小学教师研修一体化平台建设的思考 内容由网友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转载请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roclinux.cn/p/1714326740a675540.html,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