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管理员组

文章数量: 1086019


2024年4月25日发(作者:如何用java建立数据库)

龙源期刊网

“双螺旋四模块五递进”人才培养模式实践

作者:尹辉

来源:《考试与评价》2018年第11期

【摘 要】基于产教融合,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结合行业标准和职业岗位技能要求,

进行PHP软件工程师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

【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 教学模式 教学评价体系

一、引言

计算机软件行业是就业长青行业,PHP技术发展迅猛,已发展成为企业级部署平台,在全

球市场占有率仅次于Java。但目前还没有一套很好的PHP软件工程师人才培养模式和与行业

标准对接的课程体系,考核评价体系也比较单一。新的人才培养模式要解决在人才培养中遇到

的一些问题: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与职业岗位所需知识和技能衔接不畅;实践教学体系不完

善;人才培养模式不清晰;教学质量评价方式单一。解决了这些问题,才能使学生所学的知识

技能与岗位“无缝衔接”,才能形成学校和企业有机衔接,对提高软件人才培养质量有重要意

义。

二、基于工作过程的以能力为核心的“493”课程体系构建

我院司法信息技术专业与企业进行深度合作,通过社会需求分析和行业调研,进行专业定

位,确定人才培养目标;确定PHP软件开发工程师的工作任务,并根据典型工作任务,确定

职业能力,最后转换为相对应的学习领域(课程),使课程建设更加适合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

的需要。

通过分析岗位(群)典型工作任务,确定岗位职业能力,结合行业标准确定支撑岗位职业

能力所需的能力、知识和素质,选取、序化和重构教学内容,构建了基于工作过程的以能力为

核心的“493”课程体系。“4”对应PHP软件工程师职业岗位应具备的4个核心职业能力:网页前

台设计能力、数据库操作能力、后台PHP编程能力和二次开发框架应用能力;“9”指设置9门

主干课程:C语言程序设计、静态网页设计、MySQL数据库技术、PHP程序设计、LAMP项

目开发、计算机网络技术、Linux操作系统、软件测试与优化、图形图像处理;“3”是指课程体

系分为3个学习领域:职业素质学习领域、专业学习领域和拓展学习领域。

三、“双螺旋四模块五递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双螺旋”:指设计课上课下双线并行的实训项目,难度螺旋上升;“四模块”:指网页前台

设计技能、数据库操作技能、后台PHP编程技能和框架应用技能4个技能模块;“五递进”:指

进行“项目见习”——“单项目”——“复合项目”——“工作室项目”——“公司项目”五个阶段递进

式培养。

龙源期刊网

“双螺旋四模块五递进”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企业参与,递进培

养: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项目培训覆盖六个学期五个阶段,企业从第五学期参与项目指导,

第六学期学生进入企业,缩短顶岗的适应期,实现与企业职业岗位的零距离对接,递进培养学

生实践能力。二是四模块知识贯通:四个技能模块设计的项目内容相关,以“博客网站”开发为

主线,设计“博客网站”前台页面、“博客管理”数据库和后台程序,知识前后贯通,由简到难,

学生接受程度高。三是学练结合:学生同时开始两个项目的设计,教师提供的项目是学习和模

仿,自选项目是应用和提高,难度螺旋上升。最后通过项目答辩进行考核,充分调动学生的主

观能动性,提高了学习积极性和成就感。

四、“基于项目的线上线下脉冲式引导”教学模式的构建

在“双螺旋四模块五递进”人才培养模式下,创新实践了“基于项目的线上线下脉冲式引导”

的教学模式。“线上”指网络平台上建立的精品资源共享课资源、线上教师沟通交流答疑、线上

作业和线上考核。“线下”指线下参考资料、教师上课时的重点、难点和技能点以及第二课堂活

动等。

实施要点:一是教学设计要把控具体有效的线上资源,严格划分线上资源和线下课堂教学

的内容,教师要求的导学部分上课不重复讲授;二是线下教师上课只选取重点、难点和技能点

进行重点突破;三是引导学生充分利用线上资源自主学习;四是教师导学。通过教师对资源使

用的设计和引导,加强资源的利用效率,减轻课上教学压力,提高教学效率。

五、“五递进”实践教学体系

“五递进”:指“项目见习”——“单项目”——“复合项目”——“工作室项目”——“公司项

目”,五个递进阶段的项目实践。通过实践教学体系的实施,实现学校与企业岗位工作零距离

对接。

第一阶段,见习项目开发。在第一学期进行专业认知和基本技能培养。结合企业参观、假

期见习,通过基础课程和职业素养的学习,培养学生基本技能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掌握计算机

操作和软件开发等专业基本技能,培养职业精神。

第二阶段,单一项目开发。在第二学期和第三学期进行单项技能训练。企业、行业专家与

专任教师合作设计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情境,将职业标准、专业素养与岗位技能融为一体,采

用“基于项目的线上线下脉冲式引导”的教学模式,教师导学,使学生掌握PHP软件开发的基

本技能。

第三阶段,综合项目开发。在第四学期进行。与企业合作,依据岗位职业标准编写实训指

导书,使学生在项目开发过程中提高实践能力积累开发经验。

第四阶段,工作室项目开发。在第五学期进行。企业兼职教师入校指导学生进行实习项目

开发,并进行答辩考核。

龙源期刊网

第五阶段,公司项目开发。在第六学期进行。学生到企业顶岗实践,企业兼职教师现场带

徒弟进行真实项目开发,并进行指导和考核。顶岗实习期间,学生能够接触真实项目的开发,

与企业PHP软件工程师开发岗位零距离对接。同时融入企业文化,养成良好的软件开发职业

习惯,具备职业精神。

六、“三维两纵立体式”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

“三维”指教学评价的三个维度:职业素养、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职业素养主要考核敬业

精神和诚实守信,主要包括主动工作、积极态度、钻研精神和学习能力四个方面;创新能力主

要包括项目的色彩搭配、布局设计、技巧应用和答辩表达;实践能力包括知识点、技能点、完

成度和运行效果。职业素养占30%,创新能力占20%,实践能力占50%。课上项目A和课下

项目B各占50%。“两纵”指参与考核的人员:任课教师和学生。学生参与考核评价。任课教师

占70%;学生占30%。

实施要点:一是三维:注重考核职业素养、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将职业素养和创新能力

纳入考核,占比达到50%。二是两纵:学生评价由学生小组评价和自评。小组成员评价占

20%,学生自评占10%。

七、践效果

第一,行业标准入课程体系,深化校企合作。我院司法信息技术专业与北京华安信息技术

有限公司进行了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提升了学生的幸福感。“双螺旋四

模块五递进”的人才培养模式,就是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基础上进行的。在“五递进”的第

一阶段,学生了解企业文化,通过视频了解、认识企业。第二、三阶段,企业参与教学项目的

设计和考核;第四阶段企业兼职教师进校,指导学生在工作室进行项目开发;第五阶段学生进

入企业,到职业岗位参与项目开发。我院教师也与企业进行了密切联系,到企业顶岗、参与企

业的培训。

第二,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提品质、创品牌,培养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可持续发展的技

术技能型人才。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更注重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使学习者具有终身学习的能

力,实现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专业技能和核心素养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核心目标。我们

在专业人才培养中注重培养学生敬业守信、精益求精、敢于创新的工匠精神,提升专业品质,

创建专业品牌。

第三,学评价注重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职业素养。新的职教培养观认为职业精神与职业

技能要高度统一。通过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团队教师全身心投入到专业建设中,接受了的现

代职业教育理念,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建设到课程设计都取得了很大进步,教师教学理

念提升很大。学生的对口就业率明显提升,企业对学生满意度逐年上升。

八、小结

龙源期刊网

教学团队针对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契合度不高的问题,探索高等职业教育的规律,建立起

基于行业标准的课程体系、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为目前高职高专人才培养规格、模式、

方案及其实践的研究提供了实践依据。PHP软件工程师课程内容、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体系、

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模式、教学评价体系,通过三至四年的实践证明是一个较好的参考范例,

对软件开发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有一定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帮元.校园020电商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电子商务,2015(07):52—53,92.

[2]陈晓阳.高校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以华南农业大学为例[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0(3):3—7.

[3]苏永华.基于就业力提升的高职会展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网.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

报,2012(8):11.


本文标签: 职业 学生 企业 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