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管理员组文章数量: 1086019
2024年4月21日发(作者:git怎么更新本地仓库)
()函数axis轴的定义
()函数是NumPy中常用的数组求和函数,它用
于计算数组中元素的总和。在使用()函数时,经常
需要定义axis轴参数,它表示沿哪个轴(维度)进行求和
操作。本文将从什么是轴,什么是()函数及其参
数,以及不同轴对()函数的影响等方面进行详细解
析。
一、轴的概念
在研究()函数的axis轴参数时,首先需要了
解什么是轴。数组是由若干个元素组成的集合,我们通常
将数组的维度称为轴,也可以理解为数组的排列方式。例
如,对于一维数组(也称向量),它只有一个轴,而对于
二维数组(也称矩阵),它有两个轴,分别为行轴和列
轴。
二、()函数及其参数
()函数是NumPy中的一个求和函数,它用于计
算数组中元素的总和。()函数的具体用法如下:
(a, axis=None, dtype=None, out=None,
keepdims=False)
其中,各个参数含义如下:
a:表示要进行求和的数组; axis:表示沿哪个轴进
行求和(默认为None,即对整个数组进行求和);
dtype:表示求和数组的数据类型; out:表示输出数组;
keepdims:表示是否保持输出数组的维度数与输入数组一
致。
三、不同axis轴对()函数的影响
1. axis=None
当axis=None时,()函数对整个数组进行求和
操作,返回的是所有元素的总和。例如,对于二维数组a,
如下所示:
import numpy as np
a = ([[1,2,3], [4,5,6]]) result =
(a) print(result)
输出结果为:21
2. axis=0
当axis=0时,()函数沿着行轴(即垂直方向)
进行求和操作,返回一维数组,长度等于列数。例如,对
于二维数组a,如下所示:
import numpy as np
a = ([[1,2,3], [4,5,6]]) result =
(a, axis=0) print(result)
输出结果为:[5 7 9]
3. axis=1
当axis=1时,()函数沿着列轴(即水平方向)
进行求和操作,返回一维数组,长度等于行数。例如,对
于二维数组a,如下所示:
import numpy as np
a = ([[1,2,3], [4,5,6]]) result =
(a, axis=1) print(result)
输出结果为:[ 6 15]
4. axis=(0,1)
当axis=(0,1)时,()函数对整个数组进行求和
操作,也就是先沿着行轴求和,再沿着列轴求和,返回一
个标量值。例如,对于二维数组a,如下所示:
import numpy as np
a = ([[1,2,3], [4,5,6]]) result =
(a, axis=(0,1)) print(result)
输出结果为:21
四、注意事项
在使用()函数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axis轴参数必须是非负整数或元组对象; 2.
axis轴参数不应超过数组的维数; 3. keepdims参数的默
认值为False,即不保持输出数组的维度数与输入数组一
致,如果需要保持一致,需要将其设置为True; 4.
()函数的输出数组与输入数组的数据类型相同,如
果需要指定输出数组的数据类型,需要使用dtype参数。
五、总结
()函数是NumPy中常用的数组求和函数,它用
于计算数组中元素的总和。在使用()函数时,需要
定义axis轴参数,它表示沿哪个轴(维度)进行求和操
作。不同轴对()函数的影响是不同的,需要根据实
际需求进行选择。在使用()函数时,需要注意参数
的类型与取值范围,以及keepdims参数的默认值等问题。
版权声明:本文标题:np.sum()函数axis轴的定义 内容由网友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转载请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roclinux.cn/p/1713668139a646178.html,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