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管理员组

文章数量: 1086019


2024年4月16日发(作者:honored)

公示内容

一、项目名称:

城市大型地下结构抗震设计理论与方法及工程应用

二、项目简介:

我国目前大规模城市地下空间开发亟需地下结构抗震设计理论、方法及技术与法规指

导。经过10余年系统研究,在地下结构地震反应影响因素及规律、损伤破坏模拟模型和

方法、破坏机理与失效模式、抗震减震设计理论和方法与技术及工程应用等方面取得了系

列创造性成果,形成了较为完整、系统的城市地下工程抗震设计理论和方法及技术、法规,

为即将颁布实施的第五代全国地震区划抗震设防全覆盖要求提供了方法、技术和法规保障。

周福霖院士任组长的鉴定专家组认为该项成果“总体到达了国际领先水平”,主要创新成

果包括:

1、完善和发展了时域整体分析方法并开发了计算平台,为分析城市大型地下结构地震

非线性反应和损伤破坏机理提供了方法和手段。

时域整体分析方法主要涉及三个方面:(1)截断人工边界条件模拟方法和地震输入模型;

(2)材料非线性和界面接触非线性行为模拟;(3)大型复杂问题高效分析方法。针对这些问题

开展了20余年研究工作,取得了系列原创性成果,并在大型商用软件上实现了其计算功

能,自主研发了地下结构地震反应和损伤破坏数值模拟软件。

2、揭示了浅埋地下结构地震破坏机理与失效模式,建立了地下结构抗震性能评价方法,

学习文档 仅供参考

提出了地下结构减震控制技术和措施。

首次从围岩土体对地下结构两种作用、组成结构构件不同的受力功能以及关键构件的

力学性能与体系受力分配改变等方面,系统阐述了大开地铁车站的地震破坏机理和失效模

式,并提出了抗震关键支撑柱概念。建立了地下结构抗震性能和极限抗震能力评价方法。

提出了地下结构减震设计技术,核心是弱化内柱水平抗剪切功能,增强内柱抗侧力变形能

力。

3、研发了系列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地下结构-场地土体系地震反应和破坏模拟模型试验

技术,开展了国际上迄今为止最为系统的地下结构普通和离心振动台地震反应和破坏模拟

试验,获得了地下结构地震反应和破坏的系列规律性认识。

研发了自主知识产权的悬挂式层状多向剪切箱和可控连续体多振动台模型箱等试验装

置,以及新型传感技术及数据采集、处理平台。开展了系列振动台模型试验研究,揭示了

中柱是地下结构抗震的薄弱环节和埋深对地震反应和破坏的影响规律。

4、为解决复杂断面地下结构抗震设计问题,发展了反应位移法和反应加速度方法,提

出了Pushover分析法和惯性力-反应位移法。

现有地下结构抗震设计实用分析方法不适用复杂型式断面地下结构的抗震设计分析。

为此,本项目提出了地下结构抗震分析的整体反应位移法、改良的反应加速度法和

Pushover分析法解决这一问题。针对浅埋地下结构的围岩作用特征提出考虑上覆土体竖向

惯性效应的反应位移法,论证了其合理性。

主编国家和行业以及地方标准、规程4部;获授权发明专利6项,软件著作权7

学习文档 仅供参考


本文标签: 结构 抗震 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