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管理员组

文章数量: 1086019


2024年4月16日发(作者:memorystream 恢复)

巴中市巴州区:潜逃23 年“粮耗子”终落

作者:暂无

来源:《廉政瞭望》 2020年第21期

文 陈君蓉 鲜敏

10 月20日21时30分,一架由海口飞往重庆的航班抵达重庆江北机场。在追逃人员押送

下,原巴中市粮油收储公司出纳邓文双脸色苍白地走下旋梯。至此,外逃23年的“粮耗子”被

抓捕归案。

这是巴中市巴州区纪委监委在追逃工作中,抓捕外逃时间最长、涉案金额最大的嫌疑犯。

“腐败分子无论逃到哪里、逃了多久,最终都难逃法律制裁。”巴州区委常委、区纪委书

记、区监委主任卢志表示,区纪委监委将把追逃追赃作为遏制腐败蔓延的重要一环,有逃必追,

绝不让腐败分子有藏身之处。

挪款赌博 潜逃23年

1996年12月4日至1997年5月8日,邓文双利用担任原巴中市粮油收储公司出纳员职务

上的便利,先后15次以支付业务费为由,在巴中市农业银行和地区发展银行套取本单位现金共

计49万元,用于自己赌博挥霍。怕事情暴露,邓文双于1997年5月12日下午4时携款潜逃。

邓文双是当年该市粮食领域最大的一只“硕鼠”。1997年5月21日,原巴中市检察院

(现巴州区检察院)对邓文双涉嫌贪污犯罪立案侦查。虽四处寻找,但不见踪迹。

2002年4月1日,邓文双被巴州区公安分局列为网上追逃对象。

远逃他乡,隐姓埋名。邓文双这一逃就长达23年!

收破烂度日 仅剩14元积蓄

23年来,为逃避追捕,邓文双在广东广州、海南等地辗转躲藏。因为没有身份证,不敢到

工厂打工、不敢乘坐交通工具、不敢生病就医,他身上的钱财很快便花光。

从2018年开始,邓文双流落到海南省海口市美兰区下高村,靠收捡破烂维持生计。

“邓文双!”

2020年10月20日下午14时,一句久违的四川话在海南省海口市美兰区下高村一废旧收

购点内响起,正在整理废旧物的沧桑老汉毫无防备应了声“嗯”。紧接着,一双手铐戴在了老

汉手上。

潜逃23年,邓文双最终还是难逃法律制裁。

邓文双被抓捕时,其简陋的出租房里堆放着废品垃圾,散发着难闻的气味,捡来的一个没

有罩子的小风扇是房中唯一的电器。此时,他身上仅剩14元钱。

“这二十几年来我时不时就做噩梦,连昨晚都做梦被抓了,这些年活得好累。外逃后一直

过着没有身份信息的日子,饱一顿饿一顿,住着60元一个月的破房,真后悔当时没有第一时间

投案自首。”面对巴州公安人员,邓文双感慨万千。

千里抓捕 追逃清零

监察体制改革后,纪检监察机关成为追逃追赃案件的主办机关。针对以往追逃责任不清、

协调不力的局面,巴州区建立起纪委监委牵头抓总、各相关部门跨部门通力配合的工作格局,

对内优先选派有公安工作经历的干部具体负责缉捕归案工作,有检察机关工作经历的干部具体

牵头归案后调查工作,形成高效顺畅的追逃工作机制。

2020年,在市纪委监委统筹协调和督促下,巴州区纪委监委集中整合检察及公安机关精干

力量,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成立追逃专案小组,先后五次组织召开协调会议,

具体研究追逃举措、分析邓文双亲属情况、研判潜逃方向、会商缉捕等有关事项,量身制定了

“一案一策”追逃方案,展开追逃追赃工作。

专案组通过大数据比对、调查走访、对亲属开展劝导工作等多种形式,搜集完善外逃基本

信息,全面掌握外逃方向和案情特点,并盯住关键环节、关键人群、关键事项,将现代信息技

术与审查调查措施有机结合,实现精准追逃。

10月18日,巴州追逃干部经过连日信息比对和大量数据分析,精准锁定邓文双落脚点,

专案组在海南省海口市美兰区下高村一废旧收购点,成功将化名老邓的犯罪嫌疑人邓文双抓捕

归案。

“终于回家了,这还是我这辈子第一次坐飞机,这么多年逃亡在外,我真的太对不起我的

家人了。没有给父母尽孝,连临终最后一面都没能见,真后悔走到这一步。”邓文双被抓时说。

自2018年以来,巴州区纪委监委先后将潜逃在外的颜某某、梁某抓捕归案。邓文双是被抓

捕的最后一名外逃人员,至此,巴州区追逃工作实现全面清零。


本文标签: 追逃 工作 巴州区 监委 外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