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管理员组

文章数量: 1086019


2024年4月16日发(作者:二叉树的对称序列)

维普资讯

研究论文 

第1卷第6期 

沙漠与绿洲气象 

2007年12月 

Desert and Oasis Meteorology 

新疆库尔勒一尉犁地区一次 

冰雹天气过程分析 

巴哈尔古丽,李海燕,热依汗古丽 

(巴州气象台,新疆 库尔勒841000) 

摘 要:利用常规气象探测资料和卫星雷达产品,结合库尔勒及其 】占近区域高密度自动气 

象站网资料,对2006年5月3日发生在库尔勒一尉犁地区的冰雹天气过程环流背景和雷达回 

波特征进行初步的分析,为冰雹天气的短时预报、雷达监测和防雹减灾提供了一些参考依据? 

关键词:冰雹天气;回波特征;分析 

中图分类号:P41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0799(2007)06—0047—04 

Analyze a Case of Hailstorm Happened Weili-Kuerle Region in Xinjiang 

Bahaerguli,Li Hai—yan,Reyihanguli 

(Bayinguoleng District Meteorological Observatory,Xinjiang,Kuerle 841000,China) 

Abstract:Exploited the data from conventiona1 weather observation the products of satellite and 

radar and combined the data from automatie observation with high density in Kuerle and some 

nearby areas,we carried out a ease analysis on the cireumfluenee background and radar echo 

features for the hailstorm happened May 3rd,2006 in Weili—Kuerle Region,and provided some 

references for hail weather nowcasting,radar monitoring,hailstorm preventing and reducing the 

natural disasters. 

Kev words:hailstorm weather;radar echo feature;analysis 

1天气概况 

1200Ohm ,必须翻种面积为5167hm ,补种面积为 

1.1天气实况和灾情 5633hm!,预计直接经济损失达2641万元。尉犁县 

2006年5月3日20—23时,巴州库尔勒市和 

地 当日22时左右出现大风、沙尘暴、降水 冰雹 

尉犁县的部分地 先后出现了冰雹、短时雷雨大 天气,该县偏南的个别乡镇场还出现了较松散的 

风等强对流天气。其中库尔勒地区的冰雹主要出 小冰雹,给当地农牧业等造成了一定的损失。据县 

现在哈拉玉宫乡和普惠地区,持续时问长达15min 政府提供数字表明,棉花共受灾2014hm ,绝收 

以上,冰雹最大直径为2.5—3cm,小的冰粒也如黄 

800hm ;香梨13hm 受雹灾。 

豆般大小,地面冰雹最大覆盖厚度为8em,部分棉 

1.2天气及气象要素特征 

田叶片已全部打光,生长点被打折,需要翻种。据 

本次冰雹对流云单体在20时前后形成于库尔 

统计:普惠地 及哈拉玉宫乡受灾棉田总面积达 

勒市西部兵团农二师垦区29、30团附近,随后沿着 

收稿日期:2007—03—27 

西北路径向东南方向移动,并逐渐增强,在哈拉玉宫 

作者简介:巴哈尔古丽(1967一),女(维吾尔族),_f.程师,现从事短期 

乡及普惠等地发展到最强,形成冰雹并降落。从库尔 

天气预报工作。 

勒气象站要素资料反映来看,风暴经过前后,21—22 

47 

论文 

沙漠与绿洲气象 

维普资讯

第1卷第6期 

2007年12月 

D。。。。。e。’s。— —e——r———t—————a——n————d—‘ ‘。。。O。。。a。。。。s 。 。i。 s’—’—M—————e—‘ 。t。‘。e。o。。。。r。。o。。。l。。。’o。 —g—y— 

时库尔勒市的自动站气象要素变幅较大:气温 

△ 一5.1cc、气压AP=+3.4hPa、相对湿度A =+ 

风12~16m/s。这时阿克苏、和田以西为偏西风,有利 

于暖湿气流的输送并在南疆东部汇合,该急流和东 

风气流与对流层高层偏西气流在强降水区上空汇 

合,可见对流层底层偏东急流,对流层中层偏南气 

流,对流层高层偏西气流之间的相互配置是促发本 

27%、风速AUV=+3.2m/s。21时33分一22时,库尔 

勒自动气象站降水量0.3ram,位于普惠乡不远(约 

18kin处)的尉犁县自动气象站资料显示尉犁县短时 

降水量达7.8ram。 

2天气背景分析 

2.1 500hPa环流背景 

从环流形势来看,欧亚范围中纬度地区以纬向 

环流为主,前期东欧为反气旋环流,乌拉尔山地区偏 

北风较强,西西伯利亚到东西伯利亚为槽区,锋区在 

40 50。N之间,新疆受锋区低部弱波动的影响,2日 

开始里咸海地区脊发展,中亚地区槽加深,3日08 

时脊轴开始顺转,使低槽东移进入我区,南北支槽脊 

系统处于同位相,西伯利亚到青藏高原上空是低值 

区,新疆处于多降水时段见网1。 

扯 

扯 

般 秘一一一…~墨  

图1 2006年5月3日08时500hPa高空形势图 

2.2影响系统的演变: 

冰雹发生的前一天(5月2日08时),500hPa高 

空锋区在新疆上空,新疆处于锋区的平直西风带中, 

南支上和田、民丰一带出现了4~14m/s的正南风,印 

度半岛到孟加拉湾受低值系统控制,这都有利于高 

原水汽向北输送,阿拉木图与库尔勒之间东西向温 

差4℃,南疆盆地水汽均达到饱和状态;2日20时开 

始中亚地区低压槽加深,3日20时切变在库尔勒以 

西,这时印度半岛到孟加拉湾的低值系统仍然存在。 

2.3对流层底层系统的配合 

通过对高空常规气象资料的分析,我们发现对 

流性天气来临前,850hPa等高面上存在一有偏东急 

流。5月1日08时和2日08时850hPa流场上有来 

自河西走廊的偏东急流并持续维持到3日20时,该 

急流经若羌到达南疆盆地,同时库尔勒到轮台偏东 

次冰雹天气的有利条件见图2。 

L 

舫 

瓣 

野 

1l69 目 珏 

蒋 豫端 ?襄五、蛰 -一一_;j 孽 

器 誊 j 静 羔篓警 

喜趣 毫磷兹纛錾 舔磊嚣霉篙 誉;戳 

图2 2006年5月1日08时高空风站点 

空间剖面图 

2.4物理量场分析: 

2.4.1水汽条件分析 

T—Td和相对湿度都能反映大气的饱和成度,天 

气来临前2~3 13,对流层中层500hPa上,阿克苏到 

库尔勒上空T—Td<5cc,处于饱和状态。从低层 

700hPa和850hPaT—Td的分布分析得出,在冰雹来 

临前期(2—3日)巴州各地十分干燥,T—Td大约在 

8~22cc之间。 

比湿分布图来看,冰雹发生前两天在850hPa高 

空,帕米尔高原西侧到巴尔喀什湖南部是相对的湿 

区,中心值为8g/kg。3日08时湿舌中心移到北疆西 

部,成东西向。3日20时中 12、,东移,湿区扩展到库尔 

勒地区上空。 

相对湿度场的分布来看,中低层850hPa和 

700hPa上空,1日08时有两个中心值为90%的湿 

舌中心,一个中心在中亚地区,另一个中心在北疆北 

部,2日08时在帕米尔高原西侧又出现中心值为 

90%的湿中心,同时3个中心接通,成东北西南向的 

高湿区,中心值为90%。3日08时开始高湿区向东 

南扩展,3日20时高湿区移到库尔勒东北部,中心 

值90%。 

从2日08时一3日08时700~850hPa水汽通 

量图中可以看到,850hPa上2日08时在中亚地区 

有中心值为8g/cm・hPa・s的水汽通量大值中心,在青 

藏高原东部有一个中心值为10g/cm・hPa・s的水汽 

通量大值中心,700hPa上在中亚地区有中心值为 

维普资讯

巴哈尔 丽等:新疆库尔勒一尉犁地 一次冰雹天气过程分析 

10g/cm・hPa・S的水汽通量大值中心,在北疆北部有 

似,都处于锋区低部的槽区中,实况和两个数值预报 

产品的形势变化走向一致,可信度较好,本次预报中 

有指导意义。 

3.2 EC预报罔j-各预报值的变化 

个中心值为6g/era・hPa・s的水汽通量大值中心, 

水汽通量只表明是否有水汽输送。但降水仅有 

这与700hPa和850hPa上的风向非常一致。 

水汽输送是不够的,还必须要有水汽的辐合。通过 

分析可知,本次过程中850hPa上出现了较明显的水 

汽辐合和水汽通量大值中心,700hPa和500hPa上 

从以上欧洲中心数值预报产品1 H 20时预报 

的各预报值从1日20时一4日20时的逐日变化幅 

度来看,库尔勒地区500hPa j 2—4日均为负变高 

区,两天变高和一3位势米,2—3日地面上正变压 

区,变压和+5hPa、850hPa上负变温区,变温和一6cc、 

虽然辐合不明显,但是水汽通量散度比较明显。 

通过以上对T—Td、比湿、相对湿度、水汽通量、 

水汽通量散度、低层风场的分析可以看出,中低空水 

汽由南向北输送与来自西方路径、北方南下的冷空 

气的配合,促使3日21时前后库尔勒地 出现强冰 

雹天气。 

2.4.2垂直速度 

强对流天气除了需要充足的水汽外,还必须有 

强烈的上升运动,从垂直速度场分析,1日08时一3 

日08时(冰雹天气来临前),700~300hPa上空垂直 

速度最大中心值从南疆西部逐日东移,冰雹…现的 

前一天(2日08时),700~500hPa最明显,垂直速度 

较强区域在阿克苏西侧,中心值为一40x10%Pa・S~, 

到3日08时中心在库尔勒附近。 

2.4.3能量分析 

K指数是反映气团属性的物理量,K指数高值 

区,可以综合反映控制该区的气团较周围的大气是 

暖湿而不稳定,为该区域提供不稳定能量。5月1 

口、2日08时青藏高原西部到巴湖南侧为K指数高 

值区,有3个高中心,最大中心值为36cc,2日20 

时这些高能中心集中到巴湖南侧,并扩展整个北疆 

到南疆东部,3日20时24℃的高能舌中心在库尔勒 

北部,为强对流天气提供了不稳定能量。 

似相当位温的分析来看:5月1日20时、2日 

20时、3日20时850~500hPa,假相当位温随高度增 

加而降低,Ose/Z<O可知,早晨到晚上对流发展,气层 

的不稳定度增强,处于对流性不稳定状态。沙氏指 

数3日08时到20时相对较低,是0<I<3,有利于冰 

雹或霄阵雨天气的 现。 

3 EC数值预报产品的分析 

3.1影响系统的变化 

欧洲中心形势预报中1日20时中西伯利亚到 

里咸海北部为横槽区,2—3日里咸海地区脊发展, 

推动槽的南段很快东移,跟中西伯利亚槽结合,3日 

我区处在槽低部,4(卜55。N之间锋区加强。T21 3显 

示500hPa高度场形势预报与欧洲形势预报基本相 

850hPa一70hPa上相对湿度明显增大区,增加30%~ 

40%,4日天气结束后预报有负变压、温度未变化、 

相对湿度明显降低。从各预报值随时间的变化幅度 

和强对流天气出现的时问来看,库尔勒EC趋势预 

报与实况比较吻合,对本次天气过程的最严重时段 

指示性较好。 

4雷达回波资料分析 

4.1资料收集 

对于本次强对流天气,库尔勒CINRAD/CC新 

代天气雷达采用了观测模式VCP11进行r有效 

地跟踪观测。应用区局改装后的敏视达软件对此过 

程进行分析,重点分析了不同仰角的反射率凶子 

(z)、径向速度(V)、速度方位显示风廓线(VWP)、垂 

直累积液态水含量(VIL)、垂直最大反射率因子 

(CR)等资料。 

4.2单体回波的演变 

利用现有的雷达同波资料,从5月3日20:22 

时一23:50时的垂直最大反射率因子的回波演变来 

看,5月3日冰雹天气雷达回波是一次较为典型的 

单单体风暴,也可称之为“超级单体风暴”。5月3日 

20时前后,在库尔勒天气雷达防区内方位255。,距 

离60km处已形成一个回波结构密实、边界清晰,中 

心最大回波强度58dBz块状回波,位于库尔勒雷达 

站。随后整个回波单体缓慢自西向东移动,移动的 

过程中,中心强度不断增强,最大回波强度70dBz左 

右;同时强核中心也在不断长大,21:32时形成明显 

的弓状回波。下罔对应的就是20:22时一21:32时 

垂直最大反射率因子演变图(图3)。 

图3 2006年5月3日20:22~21:32时 

垂直最大反射率因子(CR)演变图 

49 

- 敝 

沙漠与绿洲气象 

维普资讯

第1卷第6期 

2007年12月 

D————e—— s。。。e。。r。。 t— ———a——n—— d 。 。。。O。。。’。a— ——s—i———s— 。。。M。。。。e。。。t — —e———o——r—‘ 。o 。l。。o。。。g’—y— 

4.3速度场分析 

5月3日晚20:22时距RDA60km处的V(27) 

流。由于冷空气的配合,促发了强对流天气的加速 

发展和消亡。 

5卫星云图分析 

产品,可以看出,在雷暴云的前部是红色的正速度 

(远离雷达,面积较小),雷暴云的后部为大片的负速 

度区。在雷达的西南方位气旋式的辐合区,对流单 

从5月3日下午到晚上的云图实况来看,3日 

体因此而不断的发展强盛起来。21:21时,雷暴云发 

展到最为强盛时期,也是本次冰雹大风灾害的重灾 

区(普惠地区)的降雹时段:此时在大片负速度中包 

含了小块封闭的正速度区,也即在负速度区中产生 

了“逆风区”。据有关资料显示:21:20时左右“逆风 

区”处出现了雷雨大风。该”逆风 ”的位置刚好和灾 

害性天气发生区域完全对应,时间也比较吻合。值 

得注意的是:21:21时的风暴速度回波图像看,在距 

RDA的西南30kin处,在大片正速 中有1个强中 

心,中心处风速超过15m/s,正速区中的强巾心风速 

也超过lOm/s,正负速度基本呈对称分布,且负速【x二 

更远离RDA,即具辐合特 ,因此可以判断该处有 

气旋式辐合存在;因其尺度小,强速度中心距离短, 

旋转强烈,因此可进一步判断『叶J该处有中气旋存在, 

正速中心沿径向上甚至产生了类似“j体散射长钉” 

样的突出部分。说明此处强对流极旺盛。实况反应该 

地出现了19m/s的强风,本市的哈托玉宫乡、普惠、 

阿瓦提乡均先后 现了局地冰雹、雷雨大风和短时 

强降水等。21:50时的图中风暴云已逐步消散,负速 

度区的面积明显减少,“逆风Ⅸ”已经不复存在,此时 

的速度回波图像略呈“s”型分布,暗示着雷达站上空 

有冷平流入侵。天气即将结束。 

4.4风场结构 

图4 2006年5月3日20:44—2l:50时 

库尔勒雷达站高空风演变图 

通过VAD风廓线图和径向速度图,可以看出冰 

雹天气发生时,本站上空 现了明显的风向旋转和 

突变。对流层中层风随高度逆转,表明该层有冷平 

50 

下午17时FY一2c云图上只显示了多条呈带状分布 

的积状云(主要是受锋区波动的影响),此时库尔勒 

上空还是晴空万里,但是跟踪库车到轮台(南疆沿天 

山一带)的云系在东移过程中是不断增强的。特别 

是3日21时该云系发展到最强。 

6 总结 

(1)冰雹发生前,低涡中心在50。N,锋区在40— 

50。N之间,有12根等高线,等高线和等温线较密 

集,南支上和田、民丰一带出现了4 14rrds的正南 

风,有利于暖湿气流的输送。 

(2)对流层底层偏东急流,对流层中层偏南气 

流,对流层高层偏西气流之间的相互配置是促发本 

次冰雹天气的有利条件。 

(3)对T—Td、比湿、相对湿度、水汽通量、水汽通 

量散度、低层风场的分析可以看出,中低空水汽由南 

向北输送与来自西方路径、北方南下的冷空气的配 

合,促使库尔勒地区出现强冰雹天气。 

(4)这次冰雹过程中有一定的不稳定能量存在。 

(5)从各预报值随时间的变化幅度和强对流天 

气出现的时间来看,库尔勒EC趋势预报与实况比 

较吻合,对本次天气过程的最严重时段指示性较 

好。 

(6)雷达回波资料,垂直最大反射率因子的回波 

演变来看,最大回波强度60dBz左右振荡;同时强核 

中心也在不断长大。VAD风廓线图和径向速度图, 

可以看出雹暴天气发生时,本站上空出现了明显的 

风向的旋转和突变。对流层中层风随高度逆转,表 

明该层有冷平流。由于冷空气的配合,促发了强对 

流天气的加速发展和消亡。 

(7)冰雹出现在下午晴空区中,下午西边一条条 

呈带状、絮状分布的积状云,在东移过程中是不断增 

强的。特别是傍晚时该云系发展到最强。 

参考文献: 

【1】张培昌,杜秉玉,戴铁丕.等.雷达气象学【M】.北京:气象出 

版社,2000. 

【2J朱乾根,林锦瑞,寿绍文.等.天气学原理和方法【M】.北京: 

气象出版社,1992. 


本文标签: 天气 中心 冰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