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管理员组

文章数量: 1086019


2024年4月12日发(作者:后端流行框架)

ISSN1009-3044

ComputerKnowledgeand

Technology

第17卷第6期(20212月)

电脑知识

与技术

Vol.17,No.6

February

2021

E-mail:*************.cn

ComputerKnowledgeandTechnology

电脑知识

与技术

http://

Tel:+86-551-6569

5G视阈下网络直播的融合与创新

宋宁

(湖南理工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湖南岳阳414006)

摘要:“5G+直播”驱动直播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驱动着直播业态的技术融合、产业融合,融合驱动着直播业态的升级

与创新,本文探讨了“5G”视域下直播业态的融合与创新。

关键词:5G;直播业态;融合创新

中图分类号:TP37文献标识码:A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文章编号:1009-3044(2021)09-0203-02

14G时代直播业态的成就与现状

2016年,中国进入直播元年。“移动小屏+草根文化”的传播

模式满足了青年亚文化传播中受众日益提高的话语权需求,在

把关人缺失、传播呈现去中心化的现代吸引了大批互联网用

户。截至2017年,中国直播行业月活跃用户已达3.23亿,市场

规模已突破百亿。依托于移动电讯事业和手机行业技术的创

新与突破,以移动互联技术为背景的网络直播平台的在线视频

直播(以下简称“直播”)在国家创收、引导舆论、教育科普等方

面展现了强大的传媒属性与力量。

在直播内容上,最初一段时间“直播+演艺”的形式为主流

直播形式,有着一技之长的素人草根和传统戏剧、戏曲表演艺

术家一样成为“网红主播”。随着受众需求提高和直播行业创

新发展,更多“直播+”模式代替传统模式成为直播平台的主流

模式。“直播+游戏”“直播+电商”等模式陆续被开发。

随着5G技术大规模民用的实现和5G万物皆媒时代的到

来,各行各业都面临着巨大的机遇与挑战,依托于网络互联技

术的直播行业首当其冲。如何在5G技术的大背景下快速实现

直播业态融合,以直播技术驱动整个产业链的融合和创新,借

助5G技术激发出直播行业的行业创新力,是直播行业工作者

乃至传媒工作者在5G时代下不得不思考的命题。

25G视阈下的直播与其他行业的业态融合

2.1“直播+”业态融合模式在5G视阈下的新发展

(1)“直播+5G+VR”模式

虚拟现实技术(VirtualReality,缩写为VR),是一种兴起于

20世纪,在近年来逐渐商用的全新的实用技术。VR技术将计

算机、电子信息、仿真技术融合在一起,其基本实现方式是利用

计算机模拟虚拟环境从而给人以环境沉浸感

[1]

。VR技术的核

心在于给人以逼真的环境沉浸感,让人体验仿真的虚拟现实。

而直播与传统视频媒体相比较的核心魅力在于与媒介使用者

的实时互动,5G视阈下“直播+VR”的模式的特点之一在于360

度的全景直播,观众不再受限于移动设备的尺寸,而是可以自

由地、自主地选择观看的角度,极大满足了受众更好的自主选

择权。一方面,依托于拉扎斯菲尔德的“选择性接触”理论,在

这种模式下,受众有了充分的选择权而不必单纯地接受既定内

容,因自主选择权增加会大大提升对于产品的选择接触,进而

导致直播的接触性沉醉。另一方面,这种“场景化”模式会极大

程度地满足直播用户的“窥私欲”,提高观众的参与感和同在

感,并产生极高的“互动化”效应。

4G时代,受限于传播速度和传播技术,“直播+VR”的模式

并没有成为主流的直播模式。而5G的传播速率可以胜任4K,

甚至8K超高清视频直播的需要。“直播+5G+VR”的“场景化”和

“体验化”的优势和“沉浸感,实时性,精准性”的特点直接地改

变直播的业态形式,实现直播技术与VR技术的业态融合。

2019年2月山东省两会期间,山东联通利用5G和VR全景技术

对会议进行了全景VR直播,工作人员提前打通北京到山东两

地的网络传输端口,并通过在会场内部安装VR摄像头专业化

采集信息,之后利用5G网络实时将信号传送回山东,观众仅需

借助微信平台便可直击两会现场,为未来国内重大会议VR高

清直播做出了示范

[2]

(2)“直播+5G+体育赛事”模式

5G直播的几大特点:大带宽特性支持的多路超高清视频

信号实时回传、超高清画质传输,支持多路视频接入结合5G和

编码技术实现多路视频画面的实时解析拼接。从而让5G视阈

下的赛事直播实现了沉浸性和选择性相结合的极高的用户反

馈感。中国第二届青年运动会的直播创新实现了三大功能:观

众可以通过伸缩屏幕观看赛事的具体细节;观众可自由选择同

场比赛四个不同视角观看;观众可以360°随意旋转观看比赛。

这种功能在4G时代的赛事转播中是无法做到的,也正是这种

巨大的交互感,才会让“直播+5G+体育赛事”的模式成为5G视

阈下业态相融合的典范代表。

除了传统赛事中对“一个”赛场的关注,“直播+5G+体育赛

事”模式在对多赛场的关注是在传统模式基础上较大的突破。

收稿日期:2020-11-20

作者简介:宋宁(1995—),男,黑龙江哈尔滨人,湖南理工学院新闻传播学院,硕士在读,研究方向为传播理论与实务。

本栏目责任编辑:唐一东

多媒体技术及其应用

203

ComputerKnowledgeandTechnology

电脑知识

与技术

2019

方完成全球首次全程移动状态下马拉松

年青岛国际马拉松赛上,在山东移动的技术支持下,

5G直播。“5G+人脸识

主办

别技术”的模式满足了个体选择性接触的传播模式,使得个体

的个性化需求得到满足,定制式的体验感让用户不必等待电视

台的剪辑和转播,全程关注自己喜欢的选手,在分众化传播日

益明显的当代,这种符合了分众传播趋势的业态融合势必会引

领赛事直播走向新的方向

[3]

2.25G视阈下直播与短视频产业链的深度业态融合

在和直播平台争夺用户使用时长上所表现出的极强的竞争意

2016年,也被称作为短视频行业的元年。由于短视频软件

识与竞争能力,使得二者在竞争中逐渐呈现出融合的态势。这

种业态融合体现在以下几点:

第一,直播行业和短视频行业在软件的功能开发方面的相

互融合。具体表现为以虎牙直播、斗鱼直播、映客直播为代表

的直播平台在探索更加多元的发展时,也以入股和模仿的形式

入局短视频,而以抖音、快手为代表的短视频企业也纷纷开启

直播功能。随着5G技术的不断推广,二者在软件的功能上呈

现出融合一致的趋势。

第二,主播和视频主身份模糊。直播中的主播往往也是短

视频的生产者,类似的身份使得直播内容与短视频内容相似,

借由同一发出主体走向业态融合。同一主播IP在不同领域的

号召力不同,借用IP效应实现流量转化与变现,使得二者业态

相融。

5G

第三,5G技术赋予短时间高码率视频剪辑以可能。随着

惯自动将直播中的精彩镜头生成短视频片段。前提是依靠以

技术发展,主播在直播时软件可以按照主播平时的剪辑习

5G技术和算法技术为核心的软件平台,

从本质上看,直播和短视频的产业链构成基本一致,

实现在线剪辑。

基本

是由内容提供方、平台运营方、传播渠道方、服务支持方、直播

服务方构成。其中内容生产,平台分发是核心组成,在这一点

上,二者并无本质差别,所以更容易相融合。而二者的差异之

一在于时间和功能上的差异,直播与短视频行业的业态相融恰

好能弥补双方的优势,使得二者在内容上取长补短、在功能上

趋向统一。

而4G网络条件并不能发挥直播和短视频业态相融的全部

潜能,其在可靠性、容量和解码编码速度上等仍然无法满足直

播直接转视频的需要。且从主播角度来看,当前网络条件的限

制有两点。其一,直播空间受限,大体为家庭、公司等较为单调

的室内场景;其二,直播时间受限,依旧无法摆脱对固定互联网

和Wi-Fi的依赖

[4]

。而5G技术可以很好地克服这两点,使主播

不受限走出固定空间,从而告别大量以才艺表演为主的同质化

内容,且云剪辑技术帮助主播克服技术难题,解放作品生产

思路。

35G视阈下直播领域的创新与突破

3.1技术创新

3.1.1从4G直播到5G直播:技术升级引领产业创新

面:规模和场景、

4G直播和5G

数据速率、

直播在技术上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

时延。“千倍单位面积容量、百倍用

户体验速率的增长、几十倍峰值传输速率的增长,用户体验速

率将达到

4G的1/10

1Gbps

或者

1/5

4G

达到

基础上提升

ms级水平。

10~100

倍,而时延将降到

[5]

这些技术上的升级,带

204

多媒体技术及其应用

第17卷第6期(2021年2月)

来的将是直播产业上的创新。这意味着,未来的直播形态将不

受带宽、速度和时延的限制,所以前文提及的众多“5G直播+”

产业将摆脱过去的技术限制隆重登场,正如彭兰讲,5G给传播

行业带来的将是质变而不是量变。在直播行业,5G直播的方

式将改变直播业的整体布局。无论是“5G+4K+直播”的全新视

听技术升级还是农业大脑等跨行业产业创新,这对于直播行业

都是新的机遇与挑战。

3.2价值创新

3.2.1从UGC到PUGC:内容生产者的专业性嬗变

户的不稳定的体验感是其重要缺陷之一。反观

UGC的最大优势在于成本低,但内容的良莠不齐所带给用

PGC内容质量

较高,但效率低、成本高、内容不清晰成了几乎无法克服的难

题。所以在5G视阈下,业内人士提出新的概念:PUGC。PUGC

概念最早由喜马拉雅提出,其特点在于这种模式打通了上下端

口,上端口有以公知和网红为代表的新时代意见领袖所提供的

专业内容参考,

得出对于当下创作环境所得出的最优解。

PUGC并不是

下端口有广泛的用户内容丰富资料储存。

UGC与PGC的简单拼凑

PUGC

,而是二者相结合所

虽然由普通人

创作,但是经过专业团队的包装和制作,最后可以打造出高质

量的,更具观赏价值的直播内容。这种模式,一方面分摊了单

独PGC创作的匮乏,又保证了内容的相对专业。而5G时代,这

种专业把关大可由数据算法和人工智能技术承担。

在5G直播下,算法技术将有着全新的升级。经过大数据

技术收集的信息在云端处理后形成意见模板关口,在人力筛选

之前对于PUGC内容进行第一道把关,极大程度解放人力。再

经由上端口意见领袖专业化调整,完成内容生产者专业化水平

的嬗变。

3.2.2场景传播理论下的价值升格

罗伯特斯考伯和谢尔•伊斯雷尔曾经在《即将到来的场景

时代》中提出“场景”的概念,即“场景是描述移动时空的新维

度,是基于特定的时间、空间、行为以及心理的环境氛围的总

称”。

[6]

所谓场景化传播,就是基于特点的时间空间,当以个人

为中心的诸如人际传播的社交体系传播在移动互联的加持下

所表现出的个人的特定化需求被满足的过程。正如卡兹在《个

人对大众传播的使用》中所表现的个人对于媒介的目的性使

用,是为了满足个人的特定需求。场景传播就是将个人置于特

殊情境下探讨的需求赋能。

场景传播理论下最核心的几点要素:大数据、移动设备、社

交媒体、传感器和定位系统。这些要素又被称之为场景力,基

于这些场景力,传媒拥有者能够有效地控制场域中的舆论走

向,将移动互联的沟通效能最大化。

[7]

而这些场景力在5G直播

时代都会发生较大的变革,从而引发整个场景化传播巨大的价

值升格。

而5G直播所展现的强大的交互性的内容展现模式是场景

化心理被满足的重要所在,也就是说这种模式最终走向是场景

化。5G视阈下的直播所带来的场景化可以被应用于游戏、医

疗、教育、交通等各种行业

[8]

4结语

其他行业的业态相融成为必然的趋势。从技术相融到产业相

5G时代,随着产业的创新与技术的进步,网络直播行业与

(下转第214页)

本栏目责任编辑:唐一东

ComputerKnowledgeandTechnology

电脑知识

与技术

第17卷第6期(2021年2月)

为后续批量保存为多个文档,此步骤中注意在表的最上面一行

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表的前面插入姓名,并将此行在引

用中设成1级。通过文档部件的域命令插入电子照片。生成

合并文档,并实现以单个文件保存文档,单击视图→显示级别

设成1级→显示文档→选中所有表→点击创建→另存为,批量

生成申报表。

2.3.2.3邮件合并的输出

3结语

本文从人事管理的实际工作需要出发,充分利用VBA语言

及邮件合并功能,实现了职称申报表的快速自动化填报,极大

节约了人工劳动量,为批量制作办公报表提供了借鉴思路。通

过实践,办公人员可以极大提高办公效率,并在此过程中提升

自己的管理信息化素养,在工作中触类旁通,通过思考获得高

效便捷的难题解决办法。

通过邮件合并批量生成的文档见图3,自动生成的职称评

审申报表见图4。

参考文献:

[1]刘晓忠.Excel中VBA在学校办公中的应用[J].科技传播,

2014,6(19):222-223.

[2]李小遐.ExcelVBA在办公自动化中的应用[J].电子测试,

2014,(22):105-106,95.

[3]晁素红,李进旭.两种带照片的“邮件合并”[J].能源与环保,

2017,39(12):232-237.

[4]百度百科./view/.

【通联编辑:梁书】

图3批量保存的文档

图4自动生成的职称评审申报表

(上接第204页)

融,直播行业的正向着“万物互联”时代迈进。而业态融合也在

反推着直播技术的产业创新,向着更有利于传播发展的方向发

展。未来的网络直播形态如何发展、如何在技术变数巨大的当

代立足媒体找到更高的产业效能价值,是当代乃至后代的学者

们需要继续探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黄艺博.浅析5G时代下虚拟现实技术对新闻传播的影响[J].

传播力研究,2019,3(21):287.

[2]刘瑞生.5G时代的媒体融合新趋势——由2019年“两会”新

闻传播看中国媒体融合的创新发展[J].出版参考,2019(4):

47-50.

[3]5G云游戏产业联盟成立,斗鱼直播成为首批理事单位[EB/

OL]./0/463/

[4]5G将如何给直播行业带来突破?[EB/OL].⁃

/developer/news/469199

[5]贺菁“.4K

+

5G”布局为传统媒体发展带来新机遇[J].广播电视

信息,2019(11):49-50.

[6]刘经南.5G时代新兴技术对新闻传播的变革性影响[J].未来

传播,2019,26(2):2-8,136.

[7]喻国明,陈雪娇,卢文婕,等.边缘计算、5G与传播的未来融合

——试论场景视阈下新闻传播过程的重新构建[J].传媒观察,

2019(10):5-10.

[8]崔秋霞.网络直播的模式分析及未来发展趋势[J].新媒体研

究,2016,2(17):7-8.

【通联编辑:唐一东】

214

多媒体技术及其应用

本栏目责任编辑:唐一东


本文标签: 直播 技术 传播 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