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管理员组文章数量: 1086019
2024年4月12日发(作者:osi七层模型中负责路由选择的是)
5G技术
1、5G 的三大场景
国际标准化组织 3GPP 定义了 5G 的三大场景。其中,eMBB 指 3D/超高清视频
等大流量移动宽带业务,mMTC 指大规模物联网业务,URLLC 指如无人驾驶、工业自动
化等需要低时延、高可靠连接的业务。
2、5G 的六大基本特点
大降低功耗,为了满足 5G 对于低功耗物联网应用场景的需要,和 eMTC 技术一样,是
5G 网络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
4)低时延:5G 对于时延的最低要求是 1 毫秒
5)万物互联(连接密度):每一平方公里:连接 100 万个移动终端;流量密度数十Tbps
6)重构安全:智能互联网的基本精神是安全、管理、高效、方便。安全是 5G 之后的智
能互联网第一位的要求。
3、5G 关键技术
1)基于 OFDM 优化的波形和多址接入,具有高频谱效率和较低的数据复杂性。
2)实现可扩展的 OFDM 间隔参数配置,支持多种部署模式的不同信道宽度,适应同一
部署下不同的参数配置,在统一的框架下提高多路传输效率。
3)OFDM 加窗提高多路传输效率,提升频率局域化,应对大规模物联网的挑战。
4)灵活的框架设计,进一步提高 5G 服务多路传输的效率,满足 5G 的不同服务和应用
场景。
3)低功耗:5G 要支持大规模物联网应用,就必须要有功耗的要求。NB-IoT的能力是大
2)泛在网:一是广泛覆盖,一是纵深覆盖
1)高速度:5G 的基站峰值要求不低于 20Gb/s(一说为100G);移动速度500KM/h
5)先进的新型无线技术:
(1)大规模 MIMO:通过天线的二维排布,可以实现 3D 波束成型,提高信道容量和
覆盖
(2)毫米波:将频率大于 24GHz 以上频段(通常称为毫米波)应用于移动宽带通信,
大量可用的高频段频谱可提供极致数据传输速度和容量
(3)频谱共享:用共享频谱和非授权频谱,可将 5G 扩展到多个维度,实现更大容量、
(5)超密集异构网络:5G 需要做到每平方公里支持 100 万个设备,这个网络必须非常
密集,需要大量的小基站来进行支撑,需要采用一系列措施来保障系统性能:不同业务在
网络中的实现、各种节点间的协调方案、网络的选择以及节能配置方法等
(6)网络的自组织:网络部署阶段的自规划和自配置;网络维护阶段的自优化和自愈合。
自配置即新增网络节点的配置可实现即插即用,具有低成本、安装简易等优点。自规划的
目的是动态进行网络规划并执行,同时满足系统的容量扩展、业务监测或优化结果等方面
对网络质量和用户体验的影响。
(7)网络切片:把物理网络切分成多个虚拟网络,每个网络适应不同的服务需求,这可
以通过时延、带宽、安全性、可靠性来划分不同的网络,以适应不同的场景。通过网络切
片技术在一个独立的物理网络上切分出多个逻辑网络,避免了为每一个服务建设一个专用
的物理网络,这样可以大大节省部署的成本。5G 切片网络,可以向用户提供不一样的网
的需求。自愈合指系统能自动检测问题、定位问题和排除故障,大大减少维护成本并避免
能以低复杂度和低时延,扩展达到更高的传输速率
(4)先进的信道编码设计:LDPC 的传输效率远超 LTE Turbo,且易平行化的解码设计,
使用更多频谱、支持新的部署场景
络、不同的管理、不同的服务、不同的计费,让业务提供者更好地使用 5G 网络。
(8)内容分发网络:在5G 网络中会存在大量复杂业务,音频、视频业务大量出现,网
络适应内容爆发性增长。内容分发网络是在传统网络中添加新的层次,即智能虚拟网络。
CDN 技术的优势正是为用户快速地提供信息服务,同时有助于解决网络拥塞问题。CDN
技术成为 5G 必备的关键技术之一。
(9)设备到设备通信:这是一种基于蜂窝系统的近距离数据直接传输技术。设备到设备
储,再把指令发给终端,就无法实现低时延。边缘计算是要在基站上建立计算和存储能力,
在靠近物或数据源头的一侧,采用网络、计算、存储、应用核心能力为一体的开放平台,
就近提供最近端服务,在最短时间完成计算,发出指令。
(11)软件定义网络和网络虚拟化:SDN 架构的核心特点是开放性、灵活性和可编程性。
它主要分为三层:基础设施层位于网络最底层,包括大量基础网络设备,该层根据控制层
下发的规则处理和转发数据;中间层为控制层,该层主要负责对数据转发面的资源进行编
排,控制网络拓扑、收集全局状态信息等;最上层为应用层,该层包括大量的应用服务,
NFV(Network Function Virtualization),即网络功能虚拟化,实质是采用虚拟化技
术、基于通用硬件实现电信功能节点的软件化,打破传统电信设备的竖井式体系,其核心
特征是分层解耦和引入新的 MANO 管理体系。NFV 作为一种新型的网络架构与构建技
术, 其倡导的控制与数据分离、软件化、虚拟化思想,为突破现有网络的困境带来了希望
物联网
1、物联网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
通过开放的北向 API 对网络资源进行调用。
(10)边缘计算: 5G 要实现低时延,如果数据都是要到云端和服务器中进行计算机和存
负担,降低端到端的传输时延,提升频谱效率,降低终端发射功率。
通信(D2D)会话的数据直接在终端之间进行传输,不需要通过基站转发,可以减轻基站
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对物
品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2、物联网的体系结构分为三层,分别是感知层、网络层、应用层。
1)感知层
感知层由各种传感器以及传感器网关构成,包括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湿
度传感器、二维码标签、RFID 标签和读写器、摄像头、GPS等感知终端。
网络层由各种私有网络、互联网、有线和无线通信网、网络管理系统和云计算平台等组
成,负责传递和处理感知层获取的信息。
网络层的作用是接收感知层传输的数据,并将数据发送到其他网络中,并控制命令发送
给感知层。
3)应用层
应用层是物联网和用户(包括人、组织和其他系统)的接口,它与行业需求结合,实
现物联网的智能应用。如:目前绿色农业、工业监控、公共安全、城市管理、远程医疗、
3、物联网的核心技术
Internet 与移动网络,网络服务,行业应用软件。
物联网核心技术包括射频识别(RFID)装置、WSN 网络、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
智能家居、智能交通和环境监测等各个行业均有物联网应用的尝试。
2)网络层
息的来源,其主要功能是识别物体,采集信息。
感知层的作用相当于人的眼耳鼻喉和皮肤等神经末梢,它是物联网获识别物体,采集信
版权声明:本文标题:(完整版)5G和物联网知识点归纳 内容由网友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转载请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roclinux.cn/p/1712910891a612053.html,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