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管理员组文章数量: 1086019
2024年3月25日发(作者:语句覆盖的测试用例怎么写)
十二地支掌决图
十二地支是用来描绘月亮的运行周期的。子是孳的意思,是指万物孳萌既动之阳气下。丑是纽、系的意思,继萌而系
长。寅(读银yin)是移、动的意思,指物芽稍吐,引而生之,移出于地。卯是冒的意思,指万物冒地而出。辰是震的
意思,物经震动而长。巳(读寺si)是起,巳的意思,指万物到此已经毕尽而出了。午是仵的意思,指万物盛大枝柯
密布。末是昧的意思,指阴气已长,万物稍衰,体暧昧。申是申的意思,指万物的身体都已完成。酉是老的意思,指
万物老极而成熟。戍(shu数)是灭的意思,指万物皆衰灭。亥是核的意思,指万物收藏而坚核。由此可见,十二地支
于月亮的阴晴圆缺有关,而月亮的循环往复的周期,同样对万物产生直接影响。
熟读十二地支时,可以把他们分为两半来快速读熟。它们在手上的分布于方位有关,认记时应坐北向南,伸出左手,
从无名指的指根起“子”,顺时针走向,至“亥”,周而复始。其分布在掌的四指的外围指节顺时针环步的,如图所
示:
掌决图.jpg
二,十二地支方位图
寅卯东方木,巳午南方火,申酉西方金,亥子北方水,辰戍丑末四季土。
掌决图.
三,六合
子丑合土,亥寅合木,卯戍合火,辰酉合金,巳申合水,午末合土。
掌决图.
四,六冲
子午相冲,丑末相冲,寅申相冲,卯酉相冲,辰戍相冲,巳亥相冲。
掌决图.
五,六害
子末相害,丑午相害,寅巳相害,卯辰相害,申亥相害,酉戍相害。
clip_
六,地支三合
申子辰合水局,亥卯末合木局,寅午戍合火局,巳酉丑合金局。
水长生在申,帝旺在子,墓于辰
木长生在亥,帝旺在卯,墓于末
火长生在寅,帝旺在午,墓于戍
金长生在巳,帝旺在酉,墓于丑
clip_
七,三合局在地支排列是间隔四位而成局的。
在掌决图记忆,只要记住四个角的五行长生就行了,水长生申,木亥,火寅,金巳。每隔四位的子午卯
酉便是帝旺之地,再隔四位的辰戍丑末便是墓了。记忆它们并不太难,记住四时长生之地,用左手拇指
顺点现用,很容易掌握。
八,马星
申子辰马在寅,寅午戍马在巳,巳酉丑马在亥,亥卯末马在巳。
马星如马,主健跑,走动之象。在6爻预测中,马星主要用于测行人动静,如出差等。
记忆时,只要记住申子辰中的对冲之爻为寅,寅为马星。寅午戍中寅对冲为申,申为马星,同理
。
clip_
九,桃花
寅午戍见卯,巳酉丑见午,申子辰见酉,亥卯末见子。
桃花,在6爻预测中主要用于测婚姻和财运。测何时有恋人,用神旺时则有异性密友之时或成婚时。
记忆时,只要记住寅午戍的后一位卯,即为桃花。巳酉丑中的巳的后一位午,即为桃花。。。掌决图如下
clip_
华盖
寅午戍见戍, 巳酉丑见丑,申子辰见辰,亥卯末见末
华盖星,在6爻预测中常用于出走人的去向,若值华盖,十有八九是出家了。
记忆时,寅午戍中的最后一个字戍,申子辰的辰,巳酉丑中的丑,亥卯末中的末,就是华盖。
clip_
干支方位:
甲乙东方木 丙丁南方火 戊己中央土
庚辛西方金 壬癸北方水
亥子北方水 寅卯东方木 巳午南方火
申酉西方金 辰戌丑未四季土
干支五行旺季:
方 位 旺 季 天 干 地 支
东方 春 甲乙 寅卯
南方 夏 丙丁 巳午
中央 四季末 戊己 辰戌丑未
西方 秋 庚辛 申酉
北方 冬 壬癸 亥子
五行: 火 火 土 金
土 金
木 土
木 土 水 水
【六爻】- 手上掌决图
(一)十二地支.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十二地支中又分阳支和阴支.
阳支:子、寅、辰、午、申、戌.
阴支:丑、卯、巳、未、酉、亥.
十二地支掌诀图
为什么天干和地支都用左手的手指来表示呢?因为平时预测时,右手拿笔,左手的大母指去点天
干和地支在手掌的相对位置为掐指一算.
(二)十二地支的五行和四时方位.
寅卯为木为东方为春,巳午为火为南方为夏.
申酉为金为西方为秋,亥子为水为北方为冬.
辰戌丑未为土为本地,为一年四季的最后一个月.
(三)十二地支配生肖.
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
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十二地支与生肖
(四)十二地支与月令
一月为寅月,二月为卯月,三月为辰月,四月为巳月,
五月为午月,六月为未月,七月为申月,八月为酉月,
九月为戌月,十月为亥月,十一月为子月,十二月为丑月.
十二地支配月令
(五)十二地支与时辰
子时23点到1点,丑时1点到3点,寅时3点到5点,卯时5点到7点,辰时7点到9点,巳时9
点到11点,午时11点到13点,未时13点到15点,申时15点到17点,酉时17点到19点,戌时19点到
21点,亥时21点到23点.
第三节 地支的作用
(一)五行生克
相生:寅卯木生巳午火,巳午火生辰戌丑未土,辰戌丑未土生申酉金,申酉金生亥子水,亥子水生
寅卯木.
相克:寅卯木克辰戌丑未土,辰戌丑未土克亥子水,亥子水克巳午火,巳午火克申酉金,申酉金克
寅卯木.
(二)六合
子丑合,寅亥合,卯戌合,辰酉合,巳申合,午未合.
(三)地支合化
子丑合化土,寅亥合化木,卯戌合化火,辰酉合化金,巳申合化水,午未合化土.
爱东在现实生活中发现万事万物都是有规律的,为了使爱好者便于记忆,把地支的合和冲总结出
四个字的一句话“横合斜冲”.
横合:假若你的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母指一样长,你会发现,十二地支在手掌所对应的位职横
向所对称的字相合.
十二地支六合掌诀图
(四)子午相冲,丑未相冲,寅申相冲,卯酉相冲,辰戌相冲,巳亥相冲.
斜冲:十二地支在手掌中所对应的位置斜向所对称的字相冲.
十二地支六冲掌诀图
(五)六害
子未相害,丑午相害,寅巳相害,卯辰相害,申亥相害,酉戌相害.
以上是传统的相害,在实践中八字、大运、流年作用时相害不准,用生克泄就可以了.
子和未作用以未克子水论.丑和午作用以午生丑,午减力丑增力论.寅和巳作用,以寅生巳火论,
寅减力巳火增力.卯和辰作用以卯木克辰土论.申和亥水作用以申金生亥水论,申减力亥增力,酉和戌作
用,以戌生酉论,戌减力酉增力.
(六)相刑
子刑卯,卯刑子,
寅刑巳,巳刑申,申刑寅,
戌刑丑,戌刑未,未刑丑,
辰午酉亥自相刑.
以上也是古人错误的东西,今人李涵辰提出的寅刑巳戌刑丑其余的也不论刑.寅和巳、戌和丑相
刑更不准确,相刑就是互相减力.
应该把寅和巳刑看成寅木生巳火论.
戌和丑刑看成戌土帮丑土论.
如:男命
枭 杀 日元 杀
已酉 丁丑 辛卯丁酉
大运:
官 财 才 食 伤 比
丙子 乙亥 甲戌 癸酉壬申 辛未
辛生在丑月旺,已土和月令丑土制月干丁火,丁火两次受制无力制日干辛金,日支卯木被时支酉
金冲,卯木一次受制有泄辛金之力,日干辛金旺.用神为丁火、卯木.忌神为已土、酉金、丑土.
甲戌大运中丁丑流年,丑为忌神之年戌帮丑,丑增力应凶此年丧父.如果戌刑丑,丑为忌神减力应
大吉怎么会丧父呢?
所以地支相刑不用,用生、克、泄.
(七)三会
寅卯辰三会木局,巳午未三会火局,申酉戌三会金局,亥子丑三会水局.
三会局在八字预测中根本用不着,把三会局否了不用.
(八)三合局
申子辰三合水局寅午戌三合火局
巳酉丑三合金局亥卯未三合木局
以上三合在八字预测中,用三合绊不用三合局,如八字中有巳酉逢丑运为丑合绊住局中的巳和
酉,巳和酉为用神时丑增力的年份应凶,丑减力的年份应吉.
正经掌决
正经掌决是笔者在学习十二正经时,因十二正经的名称多而难记,极易混淆,又不愿机械性的背诵记忆,故寻其规
律,在子午流注的基础上结合易学术数,来巧妙的推算十二正经名称的一种简便、快捷的方法。
其理论包括了针灸学的子午流注,《内经》中的三阴三阳和术数中的地支合局,以及地支掌位等相关知识。因此篇重在
介绍巧记十二正经名称之法,所以十二正经与三阴三阳及其两者的关系,在此不作细论。
子午流注
早在二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已认识到人的生理变化与环境时间紧密相关。生物要生存和发展,必须与环境和时
间的周期性变化相适应。地球上的任何生命从诞生之日起,就处在昼夜、年月、四季的周期更替的环境之中,《内经》
中讲:“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病不起”。人类只有遵循和掌握这一周期
性的变化规律,才可以健康长寿。
人在自然界中,外界的温热寒凉与朝夕光热的强弱,对人体的气血有着不同的影响,而人体会对这种影响产生相应
的节律性生理反映。在此基础上,宋代创立了子午流注学说,它是在人与自然的理论指导下逐渐演变所创立的。
现代天文学证明:太阳的辐射,太阳黑子、耀斑的活动以及太阳与地球位置、引力的不断变化等,影响着地球上
的气候、磁场和电离层。而太阳对地球的这些影响,则造成了人体生命节律的改变,引起体内经脉在不同时间内的盛
衰开阖。
子午流注歌:欲知气血注何经,子胆丑肝肺至寅。
大肠胃主卯辰真,脾巳心午未小肠。
若问膀胱肾络焦,申酉戌亥是本根。
注: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中焦将化生的气血上注于肺,经过大肠—胃—脾—心—小肠—膀胱—肾—心包—三焦—胆
—肝再流注肺经。
中医运用子午流注是因时制宜,注重择时而治,而择时则是以气血流注的盛衰时间为主体,随着时间的先后不同,
十二正经气血的盛衰也有固定的时间。以此来调和阴阳,纠正体内气血的偏盛偏衰,使脏腑趋于平衡状态。
那么为何称子午流注呢?十二地支中为何取子午两个地支来命名呢?
子午是指时间而言的,它是地支中的第一位和第七位,子为夜半,午为日中,是阴阳对立的两个名词,也是古人用以
记年、记月、记日、记时的符号。子为阳之始;午为阴之始,含有阴极生阳,阳极生阴的意义,也说明了子午是阴阳
转换的起点与界限。流注二字,流指流水,注,指灌输,比喻人体气血循行如水般周流出入,如环无端。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子午流注在时间上存在的问题。1884年,国际会议划分时区的方法规定,每隔经度15度算一个
时区,全球分为24个时区。把通过英国伦敦林威治天文台原址的那条经线,从西经7.5度至东经7.5度为中时区,向
东西各分十二个时区。地理经度和时间关系是因地球每24小时自转一周,则每小时自转15度,每经度1度时差为4
分钟,依次作为地区时间计算的基础。我国北京时间是全国的统一标准时,但作为时空影响人体的自然变化,又应以
北京时间为基础,按时区加以运算。如北京约为东经116度,而哈尔滨为东经126度,则两地的时差为40分。上述是
就地球本身而言,因太阳一年四季距地球的远近位置不同,故须以当地每季天亮或日出时间与北京相对照,更为准确。
子午流注学说自宋代创立以后,不仅历代医家加以推崇,运用于临床实践当中,就连易学典籍也加以记载、阐述和
应用。如周易六壬术卷一《神煞篇》,论内天罡行十二经中写道:
每日寅罡在肺经,卯时流入大肠中。
辰胃巳脾午心上,未时却入小肠行。
申在膀胱酉在肾,戌在胞络亥三焦。
子胆丑肝循环转,昼夜周流十二遭。
注:天罡在这里广义的指人体气血。
经脉阴阳
中医学中的十二正经的命名多与其分布、功能以及联系的脏腑组织有关。十二经脉对称的分布于人体的两侧,分
别循行与上肢或下肢的内侧或外侧,每一经脉有分别隶属于一个脏或腑,因此十二经脉的名称各不相同。每一经脉的
名称都是依据手足、阴阳、脏腑三个方面命定的。主要行于上肢,起于或止于手的经脉,称“手经”;主要行于下肢,
起于或止于足的经脉,称“足经”。主要分布于四肢内侧的经脉,属“阴经”;主要分布于四肢外侧的经脉,属“阳经”。十
二经脉分布于上、下肢的内、外两侧,每个侧面都有三条经脉分布,这样,内侧属阴,一阴衍化三阴;外侧属阳,一
阳衍化三阳。阴经属脏,阳经属腑。
三阴三阳是在阴阳的基础上,根据各经阴阳之气的多少而区分的,《素问•天元纪大论》中讲到道:阴阳二气各有
多少的不同,厥阴为一阴,少阴为二阴,太阴为三阴;少阳为一阳,阳明为二阳,太阳为三阳,所以叫做三阴三阳。
除了手足、阴阳之外,尚与内属脏腑有关,凡直接内属于某一脏腑的,则称为某经。如内属于肺则称肺经,内属
于心,则称心经等等。于是就有了手太阴肺经,手少阴心经等正经名称了。
手三阴 手三阳 足三阳 足三阴
寅时手太阴肺经——卯时手阳明大肠经——辰时足阳明胃经—巳时足太阴脾经
午时手少阴心经——未时手太阳小肠经——申时足太阳膀胱—酉时足少阴肾经
戌时手厥阴心包——亥时手少阳三焦经——子时足少阳胆经—丑时足厥阴肝经
由以上我们可以看出,三阴三阳为十二正经之体,十二正经为三阴三阳之用。根据《素问•阴阳离合论》中的论述,
三阴三阳又可分为三组:
1太阴和阳明 2少阴和太阳 3厥阴和少阴
因为此三组每组两条经脉的络属都是互为表里的两个脏腑,而此种分组方式也遵循了一阴一阳为之道的阴阳相配原
则。
横向看:为人体气血循行流注各个经络的次序与时辰。
纵向看:手三阴经、手三阳经、足三阴经、足三阳经的子午流注时间,正是地支关系中的四个三合局。
地支合局
地支合局有三合六合之分。因此篇没有涉及到六合的应用,故不作论述。在讲三合局之前,让我们先了解一下十二
地支与十二长生。
蔡邕《独断》云:“支,枝也。其名一十有二,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是也”。
《群书考异》又说:“
子: 就是滋。 指阳气已动,万物在下面滋生、萌芽。
丑: 就是纽;系。 指萌芽后的接续生长。
寅: 就是移;引。 指万物枝芽稍稍萌发,就引之而使之伸展,从地里移出地表。
卯: 就是冒。 指万物已从地里冒了出来。
辰: 就是震。 指万物全都受震而生长。
巳: 就是起。 指万物到这个时候已经全部挺拔而出。
午: 就是仵;萼。 指万物盛大,枝叶繁盛。
未: 就是味。 指阴气开始滋生,万物稍稍衰败,本身疲惫、萧顿。
申: 就是身。 指万物的身体皆已长成。
酉: 就是老。 指万物老极而至成熟。
戌: 就是灭。 指万物皆已衰灭。
亥: 就是核。 指万物收藏,皆成坚核(种子)”。
此十二支象反映了宇宙及其万物的时空节律和生命节律,十二支的次序也蕴含着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
十二长生是反映宇宙万物生生死死,循环往复,永无休止,以至无穷的自然状态与规律。它是古代人民朴素的唯
物观。它用十二地支来表示五行(事物)由出生(长生)—兴旺(帝旺)—衰亡(墓库)的这一过程。
1长生:出生、初长之意。地支寅申巳亥,为木火金水五行生成之始。木长生在亥,火长生在寅,金长生在巳,水长
生在申。
2帝旺:有当令之意,也有物极之意。四正方为四行帝旺之所在。木帝旺在卯,火帝旺在午,金帝旺在酉,水帝旺在
子。
3墓:又称库。万物变化结束而藏于库,犹如人死入墓一样。辰为水库,戌为火库,未为木库,丑为金库。
《考原》曰:“三合者,取生、旺、墓三者以合局也。
水生于申,旺于子,墓于辰,故申子辰合水局;
木生于亥,旺于卯,墓于未,故亥卯未合木局;
火生于寅,旺于午,墓于戌,故寅午戌合火局;
金生于巳,旺于酉,墓于丑,故巳酉丑合金局”。
十二正经的流注时间为何成此四局呢?这就要从易学中的四象讲起了。 《系辞》曰:“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
生四象”邵子(邵康节)曰:“一分为二,二分为四也”。沈孝瞻在《子平真诠》中说:“天地之间,原来只有阴。因为有
了动静之分,才有阴阳、有老少,于是就有四象。老者极动和极静时,就分别为太阳、太阴;少者初动和初静时就分
别为少阳、少阴。有了四象五行都包容其中了,水是太阴,火是太阳,金是少阴,木是少阳,土则是阴阳老少均可”。
人体经络以三阴三阳为体,十二正经为用。(见下表)三阴三阳犹如太极,在人体分为手足阴阳经犹如太极生两仪。手
足阴阳经又分手三阴、手三阳、足三阴、足三阳犹如两仪生四象•••
两仪 四象 五 行 正 经 三合局
少阴(阳中之阴) 金 手三阴 寅午戌火局
阳(手)
太阳(阳中之阳) 火 手三阳 亥卯未木局
太极(三阴三阳)
少阳(阴中之阳) 木 足三阳 申子辰水局
阴(足)
太阴(阴中之阴) 水 足三阴 巳酉丑金局
我们来看(1)手三阳经,它是由手少阳三焦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太阳小肠经这三条经脉组成的。经脉的结构
实质是人身之气,即脏腑之气,它是人体各种功能得以发挥的物质基础。经脉依脏腑之气的流注以奉其身,也可以说
气为经脉之母。手三阳经为四象中之太阳,五行属火,木为火之母,所以手三阳经的三条经脉中流注的气在天则应“木
气”,故此三条经脉流注的时间地支合为木局。其余经脉与此同理。
(2)手三阴经气血流注的时间合为土(火)局。(后天八卦图中离卦在南方,主火。中天八卦图中艮卦在南方,主
土。中天、后天八卦图火土同位。)见下表:土(脾)有化生万物之德(化生气血),寅为土(火)的长生之位(脾将
化生的气血上注于肺而朝百脉)
土——化生万物——长生在寅——万物初生
脾——化生气血——上注于肺——而朝百脉
所以人体气血的运行是从寅时气血流注肺经开始的。
人体气血的循行次序:
四象五行 金 火 木 水
手三阴——手三阳——足三阳——足三阴—手三阴
三合五行 火 木 水 金
从这个模式上看,无论是“本身”(四象)五行还是三合局五行皆是逆而相生的。这就涉及到了先天八卦的数理排列
次序揭示的易学基本原理——
《素问•五运行大论》中,黄帝问歧伯:“天地的动静是怎样的呢”?歧伯说:“天在上,自东而西向右运行;地在下,
自西而东向左运行”。这就是易学的基本原理——“天道右旋,地道左旋”。
人体气血的运行与太阳、地球、月球三者有着及其微妙的关系。《素问•宝命全形论》中讲:“夫人生于地,悬命于天,
天地和气,命立曰人”。所以人体气血之循行也遵从了“天道左旋”的宇宙客观规律,呈逆而相生之象。
《易传》中讲:“远取诸物,近取诸身”。人身为一小天地,天地人三者之间同构、同气、同质一以贯之。“天地之
间,六合之内,自然之理,必应于人”。此为天地造化之工,阴阳变化之妙矣•••
掌决推算
十二地支在左手掌上的位置是从无名指末端起子,按十二地支次序顺数至小指末端亥终。(见下图)在十二长生
决中,长生、帝旺、墓库三者的地支之间均差三位,所以三合局也是隔三而合的。如把十二地支置于圆上,则每个合
局的三个地支之间皆相差120度。
申 酉 戌 亥
未 子
午 丑
巳 辰 卯 寅
阳顺阴逆是古代命理学中一个极为重要的推算原则。三阴三阳在手掌上的排列也依此
理。
三阳:1少阳 2阳明 3太阳
三阴:3太阴 2少阴 1厥阴
这样按子午流注中十二正经开阖时间的地支,遵从阳顺阴逆和逢三相成的原则,只须记忆手足阴阳经起始于何支,
即可推知其余经脉的名称了。
(1) 手少阳起亥 (2)足少阳起子 (3)手太阴起寅 (4)足太阴起巳
如手三阳经:阳经为顺,起于少阳,手少阳起亥,子午流注中亥为三焦经,故三焦经为手少阳;少阳之后是阳明,
三合局逢三相成,由亥起,隔子、丑、寅三位地支至卯(大肠),故大肠经为手阳明;阳明之后是太阳,由卯起,隔辰、
巳、午三位地支至未(小肠),故小肠经为手太阳。足三阳经与此同理。
足三阴经:阴经为逆,起于太阴,足太阴起巳(脾),故脾经为足太阴;太阴之后是少阴,由巳数至酉(肾),故
肾经为足少阴;少阴之后是厥阴,由酉数至丑(肝),故肝经为足厥阴。手三阴经与此同理。
版权声明:本文标题:12地支掌决图 内容由网友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转载请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roclinux.cn/p/1711353356a589963.html,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