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管理员组

文章数量: 1086019


2024年3月21日发(作者:django session)

最经典创业故事案例

【篇一:最经典创业故事案例】

世上没有绝望的处境,只有对处境绝望的人。下面分享五个经典成功。黄恺

风行全国,中国最成功的桌游三国杀,其创始人黄恺正是一位标准的者。黄恺2004年考

上中国传媒大学动画学院游戏设计专业,他在大学时期就开始 不务正业 ,模仿国外桌游设计出

了具有中国特色,符合国人娱乐风格的桌游《三国杀》。2006年10月,大二的黄恺开始在淘

宝网上贩卖《三国杀》,没想到大受欢送,而毕业后的黄恺并没有任何找工作的打算,而是借了

5万元注册了一家公司,开始做起《三国杀》的生意,2009年6月底《三国杀》成为中国被移

植至网游平台的一款桌上游戏,2010年《三国杀》正版桌游售出200多万套。

铁血网创始人蒋磊 典型的大学生创业者,16岁保送清华,创办铁血军事网,20岁保送硕

博连读,中途退学创业。如今,铁血网稳居中国十大独立军事类网站榜首,铁血军品行也成为

中国最大的军品类电子商务网站,年营收破亿,利润破千万。

倒回2001年,16岁的蒋磊初入清华园,电脑还没有在这个普通宿舍出现,他只能去机房

捣鼓他的网页,他想把自己喜欢的军事小说整合到自己的网页上,他的 虚拟军事 的网页一经发

布,就吸引了大量用户,第二天就到达了上百的浏览量。蒋磊很兴奋。他把 虚拟军事 更名为

铁血军事网 。

2004年4月,蒋磊和另一个创始人欧阳凑了十多万元,注册了铁血科技公司。期间蒋磊

还被保送清华硕博连读学习了一阵。2006年1月1日,蒋磊最终顶住了家庭已经学校的压力

毅然决定辍学创业,以ceo的身份正式出现在铁血科技公司的办公室里。经过12年的努力,

目前蒋磊的公司拥有职工200余人,他创办的网站已成为能够提供社区、电子商务、在线阅读、

游戏等产品的综合平台。据透露,截至2012年12月,网站已有1000万注册会员,月度覆盖

超3300万用户,正处于稳步且高速的增长中。陈鸥

聚美优品的ceo陈鸥也是一名标准的大学生创业者,他的大学生创业经历要追溯到他的上

一个gg游戏平台。陈鸥16岁的时候考上了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作为一个资深游戏爱好者,

在大四的时候陈鸥决定在游戏领域创业,凭着有限的资源做出了后来影响力巨大的gg游戏平台。

作为当时没有任何资源的大学生创业者,那时的创业经历是非常艰苦的,据陈鸥回忆,那时候

他为了节省成本,不得不每天都吃最廉价的鱼丸面,最后吃得都有些 脑残 了。

后来,陈鸥出售gg平台,获得了千万级别的收益,也为自己后来的创业道路做了极好的铺

垫。而他创造的gg游戏平台,仍然是现在东亚地区最受欢送的游戏平台之一,全球拥有超过

2400万用户。戴志康

康盛创想创始人戴志康是无数互联网人的偶像,他创建的 discuz! 开源模板与 wordpress

并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两个开源网站模板,被数以百万级的站长使用,深刻的改变了中国互联

网,而戴志康也是一位大学生创业者。

戴志康出生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是大学教授,亲属中也有很多人是老师。据说,因

为这种家庭背景,戴志康小时候开始就一直接触电脑。在电脑性能不断升级的过程中,他的编

程技术也日益提高。戴志康从小学刚毕业后的1995 年开始初步尝试编制软件。初中、高中时

期,他几乎席卷了各类电脑大赛。戴志康2000年考上哈尔滨工程大学,2001年便在校外创业,

他在外面找到一间月租300块的房子,一天差不多15个小时都泡在电脑前面,最终他创造的

discuz! 成为中国最成功的建站开源模板, discuz! 于2010年被腾讯以6000万美金的价格收

购。

5、郭敬明

郭敬明,这个伴随着80后长的的名字,如今他的小说也影响着90后,并开始被00后所

喜爱,我们在这里不评判小四的文学水平,导演水平,以及身高,单以一个创业者的身份来看,

他是极其成功的。

郭敬明大学时期便开始创业,虽然他常年霸占着中国作家收入排行榜榜首,但是他在商业

上的成功甚至让他的作家身份也黯然失色。如果你只是觉得这个瘦弱的男人只会玩弄一些小女

生喜欢的华而不实的文字,那么你就太小看他了,郭敬明绝对有着惊人的商业嗅觉。郭敬明在

大学时便成立 岛 工作室,出版一系列针对自己小说受众的杂志与期刊,而后成立柯艾文化传播,

逐渐建立起自己的商业版图。

而且,以今天各个期刊杂志纷纷转型产业链服务来看,郭敬明早在2005年就觉察了这一

点,从那时起他就为刊物读者提供 立体服务 ,例如推出音乐小说《迷藏》,推出小说主题的写

真集,拍摄《梦里花落知多少》偶像剧,在青春读物的基础上打造了一条属于自己受众的文化

消费产业链,开始深耕产业布局。而今,郭敬明已经用自己的小说《小时代》拍出了电影,第

一部便直奔5亿的票房

知乎上有人这么描述郭敬明 其实中国的年轻人并没有什么本质的变化。对于大学和社会的

梦想,对于爱情和成功的畅想,对于华服美食的渴望,是每一代中学生的必由之路。真正重要

的其实仍是郭敬明本人。他或许是中国这二十年来唯一一个认真去满足上述需求的作者。

真正伟大的创业者是干什么的?满足大众的需求。

【篇二:最经典创业故事案例】

白手起家如何创业?问到这个问题的人很多,但是给出答案的却很少。没有本钱的创业,

做生意最不能缺的就是资金,如果啥也没有的时候,你是怎么来做的。如果没有本钱的创业,

你首先会想到的方法是干什么?创业本身就是一件艰辛的工作,如果还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持,

那肯定是难上加难。但总有一些人,在没有足够资金的支持下,经过自已的努力创业,最终取

得卓越的成绩。创业网()精心为您编辑的10个经典白手起家创业故事,经典创业成功案例分析,

希望对您的创业有帮助,祝您创业成功!

1、“壹加壹”陈展鸿创业故事:采用“排炮战术”轰出一名千万富翁

10年前,一家取名为“壹加壹”的制衣店在广州悄然诞生,老板是20岁的陈展鸿。

10年后,“壹加壹”由一家庭制衣作坊发展成为时装设计公司,进而组建“壹加壹”实业,

没有本钱的创业,10年间,陈展鸿由一个个体户变成了拥有20多家企业的大老板,资产达几

千万元,每年仅出口服装就创汇1500万美元左右。

发展如此迅速显赫,除天时、地利、人和之外,高超的操纵市场的技巧亦不可低估。

“壹加壹”的产业包括服装、电器、鞋类、餐饮等,但服装是大头,服装收入占总收入的

80%。而服装款式,面料的更新是以季计、月计,如何在迅捷的交替中把准市场的脉搏是至关

重要的。陈展鸿说,他采用的是“排炮战术”,即每设计出一种新颖服装,必是放一排“排头

炮”投放到市场检测一下市场的需求情况,再根据第一排炮的轰动效果,决定第二批、第三批

的投放量。

“壹加壹”的过人之处还在于有节制地“轰击”市场,每种新产品投放到市场总留有余地,

决不“轰”得过火,适可而止。陈展鸿的想法是顾客买东西就跟吃饭一样,某种东西一下子吃

得太饱,就会对这种东西腻味,再也提不起它的兴趣。

一种产品是一次性的,但商标则是长期的。没有本钱的创业,如果对“壹加壹”商标”腻

味”了,以后的市场则难以打开,所以“壹加壹”在每一种新产品最畅销时,下一个新品种又

成熟了,这样,就可以不停地以“快”和“新”轮番轰炸市场。

为保证“壹加壹”产品的“快”和“新”的特色,陈展鸿十分注重信息,并力争在最短的

时间内把信息变成产品,抢占服装“新潮头”。目前,“壹加壹”仅西装的款式就有20种之多。

没有本钱的创业,靠“快”和“新”还不能在市场稳操胜券。市场的真正主宰是顾客,只有赢

得顾客,才能赢得市场,才能保证“轰”得有力。

于是,“壹加壹”又推出“量身定做”和“终身保修”的方法。出国访问的、结婚的和一

些身材特殊的顾客,可以到“壹加壹”量身订做合体的高档西服。但凡在“壹加壹”又推出

“量身定做”和“终身保修”的方法。出国访问的、结婚的和一些身材特殊的顾客,可以到

“壹加壹”量身订做合体的高档西服。但凡在“壹加壹”购置西服,还可以“终身保修”身材

发胖的、不合身的西服还可以拿来修改到合身。这招“壹加壹”专营西服的服装店由一间扩展

到了七间,还满足不了需要。

2、苏宏达的创业故事:一名杂工一年赚了50万元

他是一个失败者、说谎的人、商场上的逃兵,没有人把他放在眼内,因为他根本没有与人

争胜的条件。那么,苏宏达如何出人头地。没有本钱的创业,在成功的大道上遥遥领先,使公

司每年赚取的利润超过50万元呢?苏宏达算不上年少有为,他35岁时,仍是工厂的一名杂工,

每月收入仅可维持一家三口的生活,还需要妻子替人家做些零散的缝纫工作,帮补家计。35岁,

是宏达生命的转折点,一天,他经过住家附近的地产经纪公司,觉察里面的职员在打瞌睡。虽

然那时楼宇买卖情况热闹,偏偏就只有那个地产公司一片冷清,门口张贴的楼宇资料也是寥寥

可数,还附出公司的顶让消息。宏达突然灵机一动,认为这是不可多得的好时机,虽然他没有

足够的金钱搞一些小生意,但岳母颇有积蓄,他决定跟她好好商量。开始经营业务的时候,他

把顾客介绍费降至最低,只抽取其半成佣金。

另外,他采取“死缠烂打”的政策,不怕浪费唇舌,不断为上门的客户介绍适合他们的房

子,不到最后一刻——对方终于找到自己理想的房子,他决不轻易放弃。很多顾客前来地产公

司想购买房屋,其实心中也没有什么主意,如果推销者懂得抓住他们的心理弱点,诚心诚意为

他们服务,顾客自然会一切依赖你,不愿再跑到别家地产公司选购的了。

3、岳亚贤借鸡生蛋的创业故事

现代经济活动中,自身经济实力不足却又要发展事业,许多人也会来个“借鸡生蛋”“借

得钱来,投资生产,赚回钱来,发展壮大自己的实力。这种经营谋略,也叫“负债经营,无钱

走遍天下。”然而,时至今日,当人人都懂得借鸡生蛋时,“鸡”就不那么好借,就得讲究许

多技法。给人“信”字,这是借鸡技法中的根本大法。

在广州,有一位数百万元资产的私营企业主岳亚贤,当年家里穷得叮当响。靠做不做都36

元的工资,别说摆脱个穷字,连生计也难,他下决心要做番事业。没有本钱的创业,想到邻居

潘婶有好几个儿子在香港,就向其借钱。开始借10元,讲好一礼拜还,但他根本没动那钱,只

是锁在箱里,到期准时归还。过了个把月,他又向潘婶借20元,她讲定归还日,他一样不用,

到期原钱加息奉还;如此一次次借了还,还了借,大半年时间过去了,还真的没动用过所借用

过的任何一分钱。待潘婶一再夸其“有信用”时,岳亚贤顺水推舟地向她讲了自己的打算办个”

方便居民生活小卖店”的想法和难处。潘婶也真爽快,笑着抚慰他:“放心,你亚贤要办店,

借你个万儿八千没问题。”就这样,岳亚贤凭着良好的“信誉”筹到创业资本。

钱,是投资创业的硬资本,对于无钱或财力不足的人来说,能借到钱,就可心想事成。中

国银行有2000多个亿个人存款,如果你这个商人有信誉,就永远不必为缺钱而发愁。

4、首富黄光裕创业故事:腰缠百万的富人

黄光裕总算明白了这个理儿。22岁的广东汕头小伙子还没大摸清赚钱的门道。他是做家电

批发的,老家那地方商行林立、竞争剧烈,他觉得生存余地大小,一口气向北,直跑到内蒙古。

内蒙古很大,黄光裕转悠了一年,没做成多少生意,却从内蒙人的厚诚人格中学到了赚钱的窍

门。1987年春节前,他从内蒙古转道北京回汕头的家里过年,因为春运车票紧张滞留了几天,

闷着没事,就在北京城里逛电器行,遇到和气的店员,老板,就试着联系点业务。

凭着厚诚人格,黄光裕不“黑”不该赚的钱,把利润最大限度地让给客户。没有本钱的创

业,连黄光裕自己也没料到,三天逛下来,竟然得到了100多万元的订货单。真是喜从天降。

黄光裕感到自己摸到了生意的窍门,也摸到了财富的大门。人间正途须奋勇。转过年来,黄光

裕说干就干,与北京人合资在牛街创办国美电器商行。虽然谈不上多大的实力,黄光裕却端得

出真正的大家风度,他进最好、最俏的货,卖的却是全市最低的价,没过多久,京津一带的同

行们都知道了牛街有个不“黑”人的黄光裕。黄光裕凭的是厚诚,博得是信誉,做的是买卖。

他的批发业务一日千里,蒸蒸日上。

一年之后,他又干起了零售,零售业比批发琐细。竞争也更加激烈,各家电器商行老板挖

空心思、招徕顾客,各有各的高招儿。没有本钱的创业,黄光裕任凭商海变幻,仍然抱定自己

的老主意,扎扎实实地傅信誉。而且这一回,他是比先前更厚诚了,居然自己设起了“维修

站”,只要是他店里卖出去的商品,都可以享受他的“亚华电器服务中心”的售后服务。如今,

黄光裕的汕头国美企业总公司在北京有7个分公司,年营业额达数千万元之巨,而他本人也早

已是腰缠百万的富人了。

5、冯志久从流浪汉到百万富翁的创业故事

冯志久原是一名流浪汉,到处漂泊,虽历尽艰辛,却穷得叮当响。1990年,冯志久跟随数

百万淘金者涌到珠江三角洲,却发现这里早已人满为患,他想到工厂打工,但因年龄大,无技

术,工厂不收他。冯志久百无聊赖,便在各工厂区转悠,看到工人们下班后都端着饭盒往街上

的小店子跑,还有那在街上饥渴的盲流,他脑子一转,怎么不再开一个供打工者吃饭的小店呢

于是,他心一横,租了一间民房作厨房,每天中午和晚上担起两桶饭菜,往流浪的人群中

推销,一天下来能挣30元,很快他凑足37000元资金,在广州黄埔大道边租了一间5平方的

店铺,办了执照,把鞭炮一放,快餐店开张了。

冯志久的小饭店一开张,就象鲜花引蝶似的引来了众多的顾客,他经营主要的绝招,就是

收费低。那时广州的饭店快餐时价最低是2元,而他却一律为1元。没有本钱的创业,1元钱

吃饭谁不来!冯志久辛辛苦苦忙了一个月,结帐之后,除了开支,竟赚了2000元。后来他又

增添了桌凳餐具,雇了临时工,扩大门面,每天早餐卖粉中晚餐卖饭,一律一元一份。

这样,每天的顾客少说也有500多人,最多达1000多人。他挣钱的奥妙在于薄利多销。

每份1元的饭菜其实是没有挣头的,但打算的好,也可以赚几角钱,如果每天能卖1000份,

就可挣300元,一个月就是9000元。一个流浪汉变得如此精于经营。几年下来,冯志久已身

家上百万元,直到现在他的快餐仍是1元价。人称他“1元钱大享”。


本文标签: 创业 没有 市场 中国 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