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管理员组

文章数量: 1086019


2024年6月30日发(作者:亚马逊雨林的重要性)

2020

年第

5

期|三农问题

引用格式:

邹煜恒,陈江华.婚姻成本会影响已婚男性农民主观幸福感吗?基于CLDS数据的实证分析[J].新疆农垦经济,2020( 5):丨5-23.

婚姻成本会影响已婚男性农民主观幸福感吗?

—基于

CLDS

数据的实证分析

〇1邹煜恒2陈江华

C

1江西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江西南昌330045;

2江西农业大学江西省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江西南昌330045)

摘要:当前农村普遍高涨的男性婚姻成本给个体和家庭带来沉重负担并引发系列社会问题。文章使

用2016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运用有序Probit模型估计方法对婚姻成本如何影响已婚男性农民主

观幸福感进行实证检验后发现:婚姻成本与已婚男性农民主观幸福感之间呈倒“U”形关系,在临界值前

后,婚姻成本的增加会分别提升和降低主观幸福感;个体和家庭层面的年龄、受教育程度、健康状况、家庭

总收入和成员关系对已婚男性农民主观幸福感有显著正向影响,区域层面上离乡镇距离、山区地形对已

婚男性农民主观幸福感有显著负向影响。据此,促进已婚男性农民主观幸福感提升,政府应从乡村治理

层面入手,推行传统婚俗改革;健全农村婚姻市场,将婚姻成本引导在合理区间内。

关键词:婚姻成本;已婚男性农民;主观幸福感

— '引言

经济发展和治国理政的最终归宿在于增强人

民的幸福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让老百姓幸福

就是党的事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正是共产党人

的初心和使命,获得幸福感也是中国城乡居民奋斗

的最重要目标之一。幸福这个多维度概念在传统

衡量标准上,一直以收人或GDP这类单一的客观

维度来加以界定,这显然是有缺陷和局限性的1'

而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 well-heing,简称SWB)作

为居民物质生活质量和心理满足感的反映,能更完

整且合理地评判个人对生活的整体满足感,是一个

更好的直接度量指标不同群体主观幸福感的

差异上,面临双重“不幸”的中国农村男性值得关

注。这体现在:一方面,在长期工业化和城市优先

发展战略下,城乡之间居高的公共服务、社会保障

和工资收入等差距使得农村居民获得感更低;另一

方面,相较于女性承受更大的社会压力男性主观幸

福感更低|31。结婚生子是中国男青年进人成年期

的关键事件和人生重要追求之一,而支付婚姻成本

是必须迈过的一道坎。近三十年来,中国农村男性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项目编号= 71934003);江西省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项目编号:19YJ36);江

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项目编号:JD19045);江西省教育厅科技计划项目(项目编号:GJJ190184)。

[作者简介]邹煜恒(1998-),男,江西赣州人,本科生,研究方向:农村劳动力;通信作者:陈江华(1989-),男,江西高安

人,博士,讲师,研究方向:农业经济理论与政策。

XINJIANG STATE FARMS ECONOMY

15

2020

年第

5

期|新疆农垦经济

婚姻成本涨幅很大,相比1999年,2010年后结婚的

农村男性婚姻总成本是前者的7.64倍,男性婚姻成

本是女性的三倍|41,结婚成本的增加不仅显著延长

了男性青年初婚年龄|5i,还导致了农村地区“因婚

致贫”问题的频发,婚姻成本已成为农村男性和家

庭沉重负担。高额婚姻成本对未婚男性农民的负

面影响不言自明,既有的诸多研究也进行了相关论

述,那么婚姻成本会影响已婚男性农民的主观幸福

感吗?二者之间有何种关系?这值得进一步深入

探究。

低、范围窄以及手续繁琐,其对提升农民幸福感的

效果并不理想,陈前恒等115侧发现村庄民主发育程

度对农户幸福感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广义外部环

境中的生态环境|161、风险状况和社会关系与支持都

对农民主观幸福感有影响,例如程名望和华汉阳1171

发现社会保险的购买显著提高了农民工主观幸福

感。李越和崔红志™发现积极参与老年协会等社

会组织的农村老年人生活满意度显著更高,有利于

增进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周悦等〃91通过对河北

省中部地区农民评估发现,农民的社会支持与主观

幸福感之间的关系密切。此外,蒋玲等12(11从独特视

角出发,发现农业机械化的应用通过降低农民劳动

强度和减轻生产负担,促进农业生产效率的提升增

强了农民主观幸福感。

婚姻与个体主观幸福感密切相关,是主观幸福

感中情感部分的重要组成要素,能成为社会关系和

支持的重要来源。当今中国,农村劳动力非农转移

持续大规模进行,广大农村地区正处于社会变迁之

中,农民家庭的婚姻危机也悄然凸显。尹志超和杨

超1211发现在农村地区,妻子相较于丈夫收人越高,

农村男性和女性的主观幸福感都可能降低。朱冬

博弈论视角对农民家庭婚姻危机的原因进行了深

入剖析。从成本一收益分析的视角看,婚姻成本可

能是解答农村已婚男性的主观幸福感的一个切人

点,但目前关于婚姻成本的讨论还停留在成本构

成P31、形成机制和地区差异|24]及其不利影响方面。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当前对已婚男性农民

主观幸福感的关注度,相对于显而易见的低主观幸

福感的农村大龄未婚男性以及其他群体还低许多,

婚姻成本与已婚男性农民主观幸福感关系的研究

非常缺乏,特别是对农村已婚男性主观幸福感的影

响还缺乏可靠的定量分析进行解答。然而研究婚

姻成本与已婚男性农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既具理

论价值意义,既丰富了幸福经济学和婚姻经济学相

关领域的研究,也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原因在于目

前农村过高的婚姻成本使婚姻功利化、物质化、市

二、文献综述

主观幸福感是个体对其生活质量的整体性、综

合性的自我主观评估|61。进人二十一世纪以来,学

界对主观幸福感的关注度不断提升,在心理学、哲

学、经济学和社会科学等多领域有了大量研究,其

中经济学领域的研究内容可简单概括为主观幸福

感的测量和影响因素分析。从不同主体的主观幸

福感研究看,或对居民主观幸福感不加区分群体进

行研究m,或较为关注老年人181和女性191等弱势群体

以及城镇居民,对农民群体的主观幸福感研究多关

注留守妇女和大龄未婚男性。例如梁洪松等1对

是否乐观以及夫妻和公婆关系等因素对女性幸福

感有显著的影响。陆卫群和赵列1111研究发现,农村

大龄未婚男性的主观幸福感较已婚男性低,其中个

体特征、社会关系、经济状况等是主要影响因素。

关于农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研究,归纳来

看,主要有经济因素、人口特征、政策与制度和广义

外部环境。廖永松1121从幸福经济学的视角出发,考

虑到农民的“小富即安”生活观念,调查发现农民家

庭人均纯收人虽然较低但其生活满意度和幸福感

却达到较高水平,相对收入是影响农民幸福感最为

重要的因素之一。胡义秋等n31采用主观幸福感量

表对留守农民调查发现,主观幸福感各维度与农民

人格的外向性、宜人性和责任感显著正相关,而与

神经质显著负相关。政策与制度方面,霍灵光和陈

媛媛1141评估新农合政策发现,可能由于报销比例

西部农村留守妇女幸福感调查后发现,经济条件、

梅1221则首先从经济学角度,分别从成本收益分析和

16

XINJIANG STATE FARMS ECONOMY

2020

年第

5

期丨三农问题

场化的同时,使得本就不富裕的农村男性及其家庭

过高的婚姻成本除对男方有不利影响外,林胜和黄

背上高额债务,甚至出现骗婚等击垮农村男性心理

静雅1281也指出,对女方而言,男方的天价彩礼限制

的事件。农村男性畸高的婚姻成本是对相对落后

了女性的个人发展,会造成青年女性较差的婚姻质

的农村地区婚恋方面的又一次剥夺,这与人民对美

量和较低幸福感,此外,韦艳和姜全保1291对九省百

好生活的追求相悖,与乡村振兴中乡风文明的要求

村数据分析发现,高额彩礼下家庭内兄弟之间有稀

相悖,是乡村治理的一大顽疾,研究有助于更具体 释型的代内剥削,且男方父母是高额彩礼代内剥削

地掌握农民主观幸福感的现状,明确制约已婚男性

和代际剥削的最终承担者,这无疑对他们的生计和

农民主观幸福感提升的重要因素和揭露农村地区

养老带来极大挑战。

高额婚姻成本对主观幸福感的剥夺,为使农民更幸

(二)婚姻成本与主观幸福感

福、农村家庭更和谐、乡风更文明、乡村治理更有效

探究婚姻成本与已婚男性农民主观幸福感的

提供有现实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关系,首先要明晰婚姻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国内

三、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外诸多研究认为,婚姻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是正向

婚姻成本是社会问题,更是经济问题,婚姻成

的,例如,DEBORAH等|9°]发现婚姻满意度对主观

本内在具有基础性地位的经济因素,会传导至社会

幸福感有显著正向影响且没有性别差异。张云

关系,并影响个体的生理和心理状况。对婚姻成本

桥|3M指出婚姻对主观幸福感提升具有正向作用,当

的内涵、构成及其影响进行分析,或可了解其对已

然,婚姻也被认为是爱情的“坟墓”和自由的“枷

婚男性农民主观幸福感影响的作用渠道,结合已婚

锁”,是一座围城,婚姻对主观幸福感是否具有正向

男性农民的个体特征和外部环境,考虑婚姻成本与

作用还取决于婚姻状况是否美满1M1。

经济因素、社会支持和家庭秩序、婚姻质量的关系,

通过对婚姻成本及其与主观幸福感关系的初

是厘清婚姻成本与已婚男性农民主观幸福感关系

步分析,结合农村现实经验和已婚男性农民的个体

的切人点,以下对上述问题进行理论分析,并提出

特征和家庭环境,如果婚姻也可能带来不幸并降低

相应研究假设。

个体主观幸福感,那么婚姻成本很可能是重要因

(一)婚姻成本

素。从逻辑上讲,婚姻成本中包含的经济因素直接

婚姻成本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朱考金和杨春

导致了已婚男性农民主观幸福感的降低,这是因为

莉1231认为广义的婚姻成本是为缔结婚姻而付出的

过高的婚姻成本显著降低了农村男性及其家庭的

时间、情感、金钱、机会等一系列物质与精神成本的

经济水平和物质生活质量,并可能进一步影响其家

总和。本文的婚姻成本则特指为狭义的因婚姻需

庭生产性投资和个人事业发展1'而不稳定的经济

要而产生的货币成本总和。关于婚姻成本的内涵、

条件和物质基础,拮据的家庭经济会给当事人带来

构成及其影响,已有文献均有论述。SMITH等1251对

较大生活压力和烦恼,引发婚姻危机|M|。此外,从

亚洲地区婚姻模式进行考察后认为,中国的婚姻成

婚姻成本与家庭秩序和社会支持的关系考量,婚姻

本实际是在父系家族体系下父母(特别是男方)为

成本可能诱发长期债务和养老风险,相对贫困的农

促成子女成婚而提供的经济资源。从婚姻偿付理

村家庭,因其脆弱的经济结构难以支撑高额的婚姻

论角度出发,姜旭朝和蒋贞灿1261认为由于农村婚嫁

成本,这会迫使其通过家庭借债或透支老人养老储

涉及人身归属转移,而人员是家庭主要资源,因而

蓄等方式帮助子代完成婚姻问题,导致农民家庭的

婚姻成本反映了社会保障因素。婚姻成本构成方

纠纷增多|351,在破坏家庭秩序和谐的同时,降低已

面,王跃生1271认为准备新房、向女方支付彩礼和婚

婚男性从家庭和外部获得社会支持的可能性。阎

礼花费三大项目是男方家庭婚姻成本的基本构成。

云翔1还从下岬村的分家模式出发,将婚姻支付的

XINJIANG STATE FARMS ECONOMY

17

2020

年第

5

期丨新疆农垦经济

不断上涨归因于家庭中子女权力和夫妻关系的上

升以及父权的衰弱,而这导致了家庭内部权力结构

的重新界定,孝道衰落与代际冲突也随之发生,家

庭秩序的重构导致家庭成员关系质量降低,影响已

婚男性农民的主观幸福感提升。从婚姻成本与婚

姻质量关系来看,婚姻成本实际是男方对婚姻的初

始投人,婚姻作为一种重复消费,遵循着边际效用

递减规律,要阻止婚姻边际效用以至总效用的减

少,就要求已婚人口进行婚姻更新,但却与实际农

情和民俗相悖,加之有限的收入和稀缺的资源,不

得不忍受低质量的婚姻状态1371,而低质量的婚姻状

况给人带来的幸福感会低于未婚和婚姻美满者™。

上述理论分析阐明了婚姻成本对已婚男性农

民主观幸福感产生负面影响的作用渠道和传导路

径,但还需进一步实证检验,故而提出本文的研究

假说H0:

H0:婚姻成本对已婚男性农民主观幸福感有

负向影响。

受访者在2016年的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问卷中对

“总的来说,您认为您的生活过得是否幸福? ”的回

答,以李克特五级量表对“非常不幸福、不幸福

、一

般、比较幸福、非常幸福”分别赋值为1〜5的整数,

数值越高表明主观幸福感越强。由表1可知,已婚

男性农民主观幸福感均值为3.752,处于一般水平

以上,但未能达到比较幸福的水平。

2. 核心解释变量。本文核心解释变量为婚姻

成本,在“CLDS2016”的个人问卷中主要体现为农

村已婚男性对“您初婚的时候,您家总共花了多少

钱? _元(包括为结婚而建房或买房、彩礼、婚宴

费等)”的回答。从表1可知,农村已婚男性的初婚

支出平均为13 588.33元,考虑被调查者的初婚年

份,以及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农村居民人均收入水

平较低的客观状况,表明被调查者承受了高额的婚

姻成本。

3. 控制变量。根据前文的理论分析,参考既有

研究,本文还将一些可能影响农村已婚男性主观幸

福感的变量纳入模型中,这些控制变量包括:年龄、

受教育程度和健康状况;家庭年收人水平、劳动力

人数、成员关系和实际经营耕地面积;离乡镇距离、

村庄道路硬化比例及村庄地形。

首先,本文引入年龄、受教育程度和健康状况

以反映农村已婚男性的个体特征。由表1可知,被

调查者平均年龄为54.33岁,且标准差较大,反映了

农村男性劳动力的老龄化现象。受访者受教育程

度普遍较低,以初中学历为主,身体健康状况均值

为3.489,标准差为1.044,可见多数农民身体健康

状况水平较好。

其次,家庭年劳动力人数、收人水平、成员关系

和土地实际经营面积能衡量农村已婚男性家庭特

多的就业机会和人口能为家庭创造更高的年收人,

此外,土地实际经营规模越大,家庭收入也相对更

高,进而提升家庭经济水平和生活条件,使得主观

幸福感得到增强。家庭成员关系的密切程度则直

接关系到每个家庭成员的主观感受和得到的社会

四、数据来源、变量选取与模型设定

(一) 数据来源

本文数据来源于2016年的“中国劳动力动态

调查(CLDS)”数据。“CLDS”通过对中国城乡进行

两年一次的追踪调查,建立了以劳动力为调查对象

的综合性数据库,包含了个体、家庭和社区三个层

次的追踪数据,内容涵盖教育、工作、迁移、健康、社

会参与、经济活动等众多主题,其中包含了大量本

研究需要的已婚男性农民婚姻成本信息,为本研究

的开展提供了合适且高质量的基础数据。2016年

“CLDS调查”在全国(因数据的获得性,本研究数据

除港澳台、西藏、海南外)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展

开,共完成了 401份村居社区问卷,14 226份家庭

由于本文研究对象为已婚男性农民群体,故剔除缺

失值后共获得3 930个有效样本。

(二) 变量选取

1.被解释变量。本文的被解释变量为已婚男

性农民主观幸福感。衡量农民幸福感的指标,来自

问卷,21 086份15〜64岁劳动力人口个体问卷|381。

征。家庭劳动力人数多意味着丰富的人力资源,更

18

XINJIANG STATE FARMS ECONOMY

2020

年第

5

期丨三农问题

表1

变置选择与描述性统计分析

变量类型变量名称赋值

均值

标准差

被解释变量

己婚男性农民

1=非常不幸福;2=比较不幸福;3=—般;

主观幸福感

4=比较幸福;5=非常幸福

3.7520.896

核心解释变量

婚姻成本(元)初婚时彩礼、婚宴等总支出13 588.33039 693.41

年龄实际年龄(岁)54.33010.803

受教育程度

1=未上过学;2=小学;3=初中;4=高中(中专);

5=大专;6=大学本科及以上

2.6562.360

身体健康状况

1=非常不健康;2=比较不健康;3=—般;

4=健康;5=非常健康

3.4891.044

家庭成员关系

冷漠(1-2-34-5-6-7-8-9-10)很亲密

7.3281.516

控制变量

家庭劳动力人数家庭实际劳动力人数2.923

1.464

土地实际经营面积家庭土地实际经营面积(亩)13.176144.473

家庭总收入(取对数)

2015年家庭总收入的对数

9.8891.725

离乡镇距离村庄到乡镇的距离(公里)

7.77829.699

村庄道路硬化比例村庄道路硬化的比例(%)62.38526.486

村庄地形

1=平原;2=丘陵;3=山区

1.808

0.847

支持,对主观幸福感有直接影响。调查显示,受访

本对已婚男性农民的主观幸福感影响,实证模型设

者家庭平均拥有2.923个劳动力,经营13.176亩耕

定如下:

地,总收人取对数后的均值和标准差分别为9.889

Happinessi

-

aMarriage

cos

h

+ /3X, +

Si

(1)

和1.725,家庭成员关系较为亲密,均值为7.328。

其中,被解释变量//appiness,是第i位已婚男性

最后,本文还引人村庄道路硬化比例、离乡镇

农民的主观幸福感;核心解释变量A/am'agecosl表

距离及村庄地形代表区域特征。村庄道路是农村

示第i位已婚男性农民初婚时的婚姻成本情况;X

公共服务供给的重要内容,村庄道路的硬化比例反

为控制变量,表示第i个已婚男性农民的年龄、受教

映了交通基础设施条件,硬化比例越高农户交通越

育程度和健康状况、家庭年收人水平、劳动力人数、

便捷,离乡镇距离越近农户生产生活越方便,有利

成员关系和土地实际经营面积、离乡镇距离、村庄

于满足社交需求。村庄地形决定了村落空间状态

道路硬化比例及村庄地形;a为待估参数,/?则为

并影响其开放程度,不同地形村庄的农民就业与生

控制变量对应的待估系数的向量为随机扰动

产的选择也有所差异,可能会对其主观幸福感产生

项,i为个体。

影响,需要对该变量加以控制。数据反映受访者家

五、实证结果分析

离乡镇距离平均为7.778公里,村庄地形主要以丘

表2报告了在全国已婚男性农民样本下,使用

陵为主,道路硬化比例为62.385%。

有序Probit模型估计方法对婚姻成本影响主观幸

(三)模型设定

福感的检验估计结果,为了使结果更加稳健,逐步

主观幸福感作为个体的心理感知在原则和实

加人反映农民个体特征、家庭特征、区域特征的各

践上难以确定精确值,若使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进

项控制变量。

行分析只能在形式上反映幸福感和其影响因素之

据表2列模型(3)的估计结果显示,初婚支出

间的线性关系,并不能揭示其内在联系|391,由于主

与初婚支出的平方都显著,且初婚支出平方的系数

观幸福感是典型的有序离散型随机变量,借鉴既有

为负数,说明初婚支出对农村已婚男性的主观幸福

研究,本文使用Statal3.0软件,采用有序Pmhit模

观并非是单一的负向影响,而是呈倒“U”形关系,

型弥补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估计缺点,研究婚姻成

且在临界值之前,随着初婚支出的增加,幸福感上

XINJIANG STATE FARMS ECONOMY

19

2020

年第

5

期|新疆农垦经济

表2

解样父重

婚姻成本

婚姻成本的平方

年龄

受教育程度

身体健康状况

家庭成员关系

家庭劳动力人数

土地实际经营面积

家庭总收入(取对数)

家离乡镇距离

村庄道路硬化比例

地形为丘陵(以平原为参照)

地形为山区(以平原为参照)

省份

Constant cut 1

Constant cut2

Constant cut3

Constant cut4

Pseudo R2

Observations

未控制

-0.301

0.414

1.611

2.803

0.028

3930

模型(i)

系数

2.94e-06 …

•4.45e-12 …

实证分析结果

模型

(2)

系数

2.35e-06 …

•4.01e-12 …

0.006…

0.058…

0.170 …

0.080…

-0.006

0.0007

0.042…

-0.002***

-0.001

-0.057

-0.152***

未控制

0.193

0.190

0.191

0.193

未控制

-0.301

0.414

1.611

2.803

0.028

3930

稳健标准误

7.73e-07

9.66e-13

0.002

0.018

0.018

0.012

0.013

0.00005

0.011

0.000

0.001

0.044

0.041

未控制

0.193

0.190

0.191

0.193

系数

2.17e-06 …

-3.89e-12 …

0.009…

0.068…

0.163 …

0.078…

0.021

-0.00009

0.051***

-0.001**

-0.001

0.021

-0.122**

控制

-0.615

0.114

1.349

2.580

0.049

3930

7.04e-07

9.20e-13

模型

(3)

稳健标准误

8.07e-07

1.06e-12

0.002

0.018

0.019

0.012

0.013

0.00006

0.012

0.000

0.001

0.049

0.052

控制

0.203

0.200

0.200

0.203

稳健标准误

注:*、**和***分别表示在10%、5%和1%统计水平上显著。

升,但超过这个临界值之后,初婚支出的继续增加

将可能导致其幸福感下降,表明研究假设部分得到

验证。婚姻成本与已婚男性农民主观幸福感关系

为何呈倒“U”形?从经济学角度看,婚姻成本的增

加并非总是有害的,例如,因组建新家庭而购买婚

房,导致婚姻成本在合理区间增加是有利的,婚房

一方面为婚后生活奠定了初步物质基础,另一方面

由于家庭自有住房具有的抵押功能,缓解了家庭未

促进了家庭消费的增加,因而有助于已婚男性农民

主观幸福感的提升,但过度追求婚房的数量、装潢、

区位等,超出生活需要和承受能力的限度,则会因

为抑制了家庭消费和生产性投资,反而降低已婚男

性农民主观幸福感。从心理学角度看,马斯洛的需

求层次理论提供了有力解释,婚姻成本在合理区间

内的增加,一方面是男方经济实力的展示,另一方

面显示了对女方的重视程度,能满足夫妻双方的体

面需求,有助于获得更高的社会认同和尊重,因而

主观幸福感得到提升,而超出合理区间的婚姻成本

增加,使得男性农民的主导需要跌至低层次的生理

和安全需要,进而降低了主观幸福感。从社会学角

度看,过高的婚姻成本会导致沉重经济负担并引发

债务和关系风险,既降低社会支持也破坏家庭秩

序,使得已婚男性农民主观幸福感降低,而合理的

婚姻成本减少了夫妻之间和双方家庭之间的矛盾

已婚男性农民主观幸福感。

对于各控制变量,根据表2模型(3)的估计结

果,从已婚男性农民的个体特征看,年龄、受教育程

度、健康状况的回归系数均为正,且都对其主观幸

福感在1%的统计层面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改

革开放后,我国在经济建设和社会治理上取得了巨

大成就,人民生活水平有了质的提高,开始追求美

好生活的需要,大龄已婚男性农民通过青年时期的

来的流动性约束,同时也降低了家庭预防性储蓄,

隐患,有利于和谐家庭关系和维持社会支持,提升

20

XINJIANG STATE FARMS ECONOMY

2020

年第

5

|

三农问题

奋斗基本达成各项人生目标,有丰富的社会阅历,

冷落”的已婚男性农民群体,在理论分析基础上提

经历了时代变迁和社会发展进步,加之物质和精神

出相关研究假说,并基于“CLDS2016”数据,利用有

生活水平的提高,往往拥有更为乐观的态度和更高 序Probit模型,实证检验了婚姻成本对已婚男性农

的获得感、幸福感,而身体的健康则是个体主观幸

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结果表明:婚姻成本与已婚

福感的生理基础,因而越健康越幸福,受教育程度

男性农民的主观幸福感关系并非单一的正或负相

越高越幸福则可能是教育为其获得更好的就业机

关,而是呈现出随着婚姻成本的增加主观幸福感先

会、更高的经济收益、更充裕的精神满足提供了可

提升后降低的倒“U”形关系,这表明在中国农村传

能性。

统婚姻市场上的彩礼、婚宴、婚房等婚姻成本的存

从已婚男性农民的家庭特征看,家庭劳动力人

在有其合理性和有利之处,但远高于个体和家庭承

数对主观幸福感有正向影响,但未能通过检验;家

受能力的婚姻成本则是不适当的,影响已婚男性农

庭总收人和家庭成员关系均在1%的水平下通过

民主观幸福感降低的因素并非婚姻成本,而是高额

显著性检验,在统计层面上对农村已婚男性主观幸

婚姻成本。从控制变量的回归结果看,年龄、受教

福感有正向影响。已婚男性农民通常是农村家庭

育程度、健康状况、家庭总收入、家庭成员关系均在

的主要决策者,扮演着“家长”的身份,家庭成员关

1%的置信水平下对已婚男性农民的主观幸福感有

系是其最早、最常接触的社会关系,对内心是否有

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家离乡镇距离、山区地形村庄

充足幸福感的有深刻影响,与家庭成员越亲近越能

则在5%的置信水平下对已婚男性农民的主观幸

感受到亲密关系带来的快乐和满足,随着家庭成员

福感产生显著负向影响。

关系从冷漠到亲密,家庭关系质量的提高也使个体

(二)政策启示

主观幸福感得到增强。土地实际经营面积对主观

婚姻成本与已婚男性农民主观幸福感之间的

幸福感有负向影响但未通过检验,这可能是由于劳

倒“U”形关系具有重要的政策含义,关键之处在于

累且低投入一产出比的农业劳作给已婚男性农民

如何将农民初婚支出从“天价”回归控制在合理区

带来的效用较低,进而抑制了主观幸福感的提高。

间内。

从已婚男性农民所属村域特征看,家离乡镇距

1. 以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为契机,从乡村治理

离在5%的水平下对主观幸福感有显著的负向影

层面解决畸高的婚姻成本问题。将遏制“天价”婚

响,这可能是因为家离乡镇距离越远意味着地区越

姻成本作为乡村治理的突破口,采取长期、深度、系

偏远,生产和生活的交通出行面临诸多不便,且社

统化的治理方式,坚持疏堵结合、有禁有引、多措并

交需要无法得到充分满足,因而对主观幸福感带来

举。首先从乡风文明入手,重视文化因素,让攀比、

不利影响。此外,丘陵地形与平原地形之间并没有

拜金等歪风邪气式微,弘扬农村新风正气,营造良

显著差异,但山区地形与平原地形村庄相比,在5%

好乡风氛围;其次要抓好组织和自治体系,在县、

的水平下有显著负向影响,这可能是由于山区地形

乡、村形成三级工作小组,推出引导农村婚姻成本

村庄位置偏僻较为闭塞,自然资源和基础设施条件

的方案并推动落实,同时鼓励农村基层群众性自治

较差,生产的不便和较少的就业机会导致高贫困发

组织结合村庄实际,引导村民自下而上参与协商,

生率,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公共资源的相对匮乏,

经村民自治程序在婚嫁事项上形成有强约束性和

又进一步造成较低的获得感、公平感和幸福感。

高认可度的村规民约。

六、结论与政策启示

2. 在农村地区推行婚俗改革,倡导简约新式的

(一)结论

婚姻形式和婚恋观。政府要在农村地区鼓励和推

本文从婚姻成本的独特视角出发,关注“颇受

广文明节俭的婚礼形式,有针对性地向农村青年男

XINJIANG STATE FARMS ECONOMY

a

2020

年第

5

期|新疆农垦经济

女及其父母传播现代婚姻新观念;通过树立典型标

杆,进行道德劝说,来培育健康、理性、向上的婚俗

新风,培植农村婚姻新风尚。但也需要把握尺度,

婚嫁方面的移风易俗不等同于消灭风俗,合理的婚

姻成本有利于稳定婚姻关系和提升幸福感,同时也

具有一定的传统乡土社会价值,在基层落实过程

中,不能采用取缔彩礼等一刀切方式,而应扮演引

[10] 梁洪松,TANG Y S,霍学喜.中国农村留守妇女幸

福感及其影响因素[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版),2014,14(04): 114-121.

[11] 陆卫群,赵列.农村大龄未婚男性主观幸福感及

影响因素分析:基于贵州1037名男性的调查[J].西北人

P ,2018,39(03) = 76-81.90.

[12] 廖永松小富即安”的农民:一个幸福经济学的

视角[J].中国农村经济,2014(09) :4-16.

导角色循序渐进地做好宣传,使农民成为婚姻新风

俗的践行者。

3.健全农村婚姻市场。要重视高额婚姻成本

背后的农村婚姻市场扭曲和不健全因素,严厉打击

利用婚配信息和资源网络以获取暴利,推高彩礼价

格抬升男性娶妻成本,甚至进行买卖婚姻的“黑媒

人”;以村为单位吸纳村中有口碑、有关系和热心肠

的村民,组织成义务媒人队伍从事免费婚介服务,

在年、节等特定时期为农村青年男女举办联谊相亲

等活动。

参考文献:

[1] 佩德罗•孔塞桑,罗米娜•班德罗,卢艳华.主观幸

福感研究文献综述[J].国外理论动态,2013(07): 10-23.

[2] FREY B S, STUTZER A. What Can Economists

Learn from Happiness Research? [J]. Journal of Eco­

nomic Li terature,2002,40 (2):402-435.

[3] 李磊,刘鹂程,孙娲.男性与女性,谁更幸福[J

计研究,2017,34(07) :82-93.

[4] 靳小怡,段朱清.天价彩礼源何来:域镇化下的中

国农村男性缗姻成本研究[J].妇女研究论丛,2019(06):

18-31.

[5] 王櫻洁,潘彦霖.婚姻成本:中国青年初显成人期

的出现之因[J].中国青年研究,2018(11):22-27,21.

[6] 焦娜娜,张静平,谢丽琴,等.农村空巢老人主观幸

福感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0(1):86-88.

[7] 马志远,刘珊珊.中国国民幸福感的“镜像”与“

像”:基于国内外权威数据库的相互辅证与QCA适配路径分

析[J].经济学家,2019(10):46-57.

[8] 詹婧,赵越.身体健康状况、社区社会资本与单位制

社区老年人主观幸福感[J].人口与经济,2018(03) :67-80.

[9] 王兵,杨宝.城乡混合婚姻对女性主观幸福感的影

响[J].人口与经济,2018(01): 116-126.

22

XINJIANG STATE FARMS ECONOMY

[13] 胡义秋,潘艳丽,刘衔华,等.留守农民主观幸福

感与领悟社会支持、人格的相关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

杂志,2013,21 (05): 836-837.

[14] 霍灵光

陈嬡嬡新农合”:农民获得幸福感了

吗?[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17,19(02):38-49.

[15] 陈前恒,林海

吕之望.村庄民主能够增加幸福

吗?基于中国中西部120个贫困村庄1800个农户的调查

[J].经济学(季刊),2014,13(02): 723-744.

[16] 徐仲安,靳共元,张晓林,耿宇宁.农村居民幸福

感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基于四川省震后灾区与非灾区的

对比[J].中国农村观察,2013(04): 72-85,96.

[17] 程名望

华汉阳.购买社会保险能提高农民工主

观幸福感吗?基于上海市2942个农民工生活满意度的实

证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20(02) :46-61.

[18] 李越,崔红志.农村老人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

素分析:基于山东、河南、陕西三省农户调查数据分析[J].

中国农村观察,2014 (04): 18-28.

[19] 周悦,王利刚,陶婷,等.农民社会支持和希望与

主观幸福感的关系[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9,33(04):

307-311.

[20] 蒋玲,胡凯,陈江华.农业机械应用对农民主观幸

福感的影响:基于CLDS数据的实证分析[J].新疆农垦经

济,2020 (02): 33-40.

[21] 尹志超,杨超.夫妻相对收入与幸福感[J].社会

科学辑刊,2017, (06):42-50.

[22] 朱冬梅,徐双爽.农民家庭婚姻危机的经济学分

析[J].西北人口,2015,36(06):89-93.

[23] 朱考金,杨春莉.当代青年的婚姻成本研究[J].

中国青年研究,

2007 (04): 18-20.

[24] 王向阳.当前农村婚姻成本与婚恋模式的内在关

联机制探析:基于中西部川、豫两地农村婚恋实践的比较分

析[J].南方人口,2019,34(04): 15-25.

[25] SMITH P C, ENG R Y, SMITH T C. Asian Mar­

riage Pattern in Transition [J], Journal of Family

History,1980(1).

].

2020

年第

5

期丨三农问题

[26] 姜旭朝,蒋贞灿.农村婚嫁费用、女性人力资本与

[33] 时红艳.农村男青年的结婚费用构成及对家庭的

农村社会保障:一个基于民间金融的分析框架[J].东岳论

丛,2005 (05): 37-43.

[27]

60-72.

[28]

[29]

(05) : 57-69.

[30]

Marriage, Happy Life? Marital Quality and Subjec­

tive Well - being in Later Life [J]. Journal of Mar­

riage and Family,2014(5):930-948.

[31]

[32]

的实证分析[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7(16) :88-91.

ship Between Marriage and Wellbeing:Does Marriage

Quality Mat-ter? [J]. Journal of Happiness Studies,

2016(2): 533-551.

响:以莆田某村为例[J].中国青年研究,2019(02): 73-79.

百村调查的中国农村彩礼研究[J].人口与经济,2017

与转移:冀东农村的考察[J].中国农村观察,2010(03):

影响:基于山西省吕梁市农户的实证分析[J].农业经济,

2012 (01): 85-87.

[34] FREY B S, STUTZER A. Happiness Research:

State and Prospects[J]. Review of Social Economy,

2005,63:207-228.

[35] 刘成良.因婚致贫:理解农村贫困的一个视角

王跃生.婚事操办中的代际关系:家庭财产积累

林胜.黄静雅.农村天价彩礼对青年女性的负面影

[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8(03):37-

[36] 阎云翔.私人生活的变革:一个中国村庄里的爱

44,153.

韦艳,姜全保.代内剥削与代际剥削?:基于九省

情、家庭与亲密关系[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

157-192.

DEBORAH C, FREEDMAN, VICKI A, et al. Happy

[37]

[38]

叶文振.当代中国婚姻问題的经济学思考[J].人

中山大学团委.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2016

口研究,1997,21(06):11-17.

年数据向中山大学全校师生开放.[EB/0L].

www.

张云桥.婚姻与主观幸福感:基于CGSS2013数据

sohu. com/a/202377597_688419,2017-11-04.

[39] 徐福芝,陈建伟.婚姻状态对幸福感的影响研究

[J].西北人口,2020,41 (01):53-62.

责任编辑:管仲

BRUCE C,CAHIT G. Revisiting the Relation­

Does The Marriage Cost Affect on Married Male Farmers

1

Subjective Well-being?

Empirical Analysis Based on CLDS Data

'Zou Yuheng 2Chen Jianghua

('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Jiangx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Nanchang 330045, China)

^Jiangxi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Research Institutey Jiangx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Nanchang 330045, China)

Abstract: At present, the soaring marriage cost in rural areas brings heavy burden to individuals and families and causes a series of

social problems. Based on the 2016 China Labor-force Dynamic Survey (CLDS), the paper uses the ordered Probit model to esti­

mate how the marriage cost affects married male farmers" subjective well-being.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marriage cost with mar­

ried male farmers * subjective well-being bear an "inverted UM relationship; when the marriage cost is below or above the critical

amount, the subjective well-being of married farmers will increase or decrease accordingly. Individual factors like age, education

level, health status, total family income and family relationship have significant positive effects on the subjective well-being of mar­

ried male farmers, while regional factors like distance between towns and villages and mountainous terrain have significant negative

effects on the subjective well-being of married male farmers. Therefore, to promote the subjective well-being of married male farm­

ers, the government should improve rural governance and reform the traditional marriage customs, improve the rural marriage mar­

ket and guide the marriage cost within a reasonable range.

Key words: marriage cost; married male farmers; subjecti

XINJIANG STATE FARMS ECONOMY

23


本文标签: 婚姻 成本 男性 主观 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