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管理员组

文章数量: 1086019


2024年6月11日发(作者:软件接口测试方法)

redis延迟双删原理

Redis延迟双删原理是指在使用Redis作为缓存时,为了避免

缓存穿透问题而采取的一种机制。缓存穿透是指恶意请求或者非法

请求导致缓存中不存在的数据被频繁请求,从而绕过缓存直接访问

数据库,导致数据库压力过大。延迟双删原理的目的是在缓存失效

后,不立即删除缓存,而是等到新数据加载到缓存后再删除旧缓存,

从而避免缓存穿透问题。

具体原理如下:

1. 当缓存失效时,不立即删除缓存,而是在缓存失效后的一段

时间内(比如5秒钟)仍然返回旧缓存数据。

2. 同时,在缓存失效后,立即启动一个后台任务,去加载新数

据到缓存中。

3. 当新数据加载到缓存后,再删除旧缓存数据。

采用延迟双删原理可以有效地避免缓存穿透问题。因为在缓存

失效后,仍然能够返回旧缓存数据,从而减轻了对数据库的压力。

同时,通过后台任务加载新数据到缓存,保证了缓存数据的及时更

新。这样既能够提高系统的性能,又能够保证数据的有效性。

需要注意的是,延迟双删原理也需要考虑缓存雪崩的问题,即

大量缓存同时失效导致请求直接打到数据库,因此在设置缓存失效

时间时需要合理分散缓存失效时间,以避免集中失效。同时,后台

任务加载新数据到缓存的过程也需要考虑并发情况,保证数据的一

致性和完整性。

总之,延迟双删原理是一种有效的缓解缓存穿透问题的机制,

但在实际应用中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合理设置缓存失效时间和

后台任务的处理逻辑,以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性能。


本文标签: 缓存 需要 数据 问题 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