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管理员组

文章数量: 1086019


2024年6月3日发(作者:ldap用户管理)

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探索和回答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是人类思想史上的壮丽日出。它是包括唯物史观与辩证唯物论、

剩余价值论和科学社会主义论在内的一系列基本观点、基本范畴和基本理论构成的科学体

系,是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事业的“圣经”。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是党

和人民团结一致、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根本思想保证。这是我们党通过长期历史比较

和深刻国际观察所得出的一个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历史结论。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选择并坚持马克思主义,是历史的必然。在漫长的奋斗岁月里,

中国人民曾尝试选择过多种主义,但都失败了。只有马克思主义而没有别的什么主义,能

够挽救民族危亡,实现民族的独立与解放、国家的振兴与富强。当苏联解体、东欧剧变、

国际共运遭受挫折,面对一些人的悲观情绪和动摇立场时,邓小平同志断言“马克思主义

是打不倒的”、“不要认为马克思主义就消失了,没用了,失败了。哪有这回事!”。当

在国际大环境影响下,国内出现否定马克思主义、否定毛泽东思想的思潮时,邓小平同志

旗帜鲜明地表示,“老祖宗”不能丢,毛泽东思想的旗帜不能丢,并强调要完整准确地理

解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事实上,国际共运遭受挫折,国内社会经济发展出现失误,并

非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错误,而是僵化的前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弊端,是丢掉和放弃马

克思主义科学思想武器的结果。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正是在总结国内外经验教

训的基础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改革开放实际相结合的产物。中国自鸦片战

争以来160多年的历史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的实践证明,只有马克思主义能够引领中国

发展进步,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能够指引中国实现民族复兴。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作为科学,它是由一系列相互联系的基本原理所构成的科学体系。

第 1 页 共 3 页

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必须完整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努力掌握它的科学思想体系,以

及构成这一科学体系的基本原理,特别是它的立场、观点、方法,而不能只是背诵它的个

别词句和个别结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能违背,但是它的实际运用因条件的不同而不同,各国人民必

须根据自己的条件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其中最主要地是做到三个“结合”。一是,

理论同实际相结合;二是,领导和群众相结合;三是,学习借鉴外国与独立自主相结合。

马克思主义是历史的产物,但是它没有成为只是留在人们记忆中的历史陈迹,原因就

在于它是开放的、随着历史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发展的科学。这是它的真正的生命力之所

在。科学地对待马克思主义,必须与时俱进地发展马克思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理论体系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得最新成果,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

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这一理论体系,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一马克思主

义的基本方法,创造性的运用了它们分析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的实际作出了一系列新的理

论概括: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必须根植于人民的政治立场,贯彻马克思主义

的群众观点,对人民群众在实践中创造的新鲜经验进行了理论上的总结和升华;坚持马克

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巨大勇气。

从毛泽东思想再到邓小平理论再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再到科学发展观。中国共产

党结合我国国情创造性的探索马克思主义。

在当代中国,坚持马克思主义,就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理论体系;坚持中国特色社

会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事实证明如果离开科学社会主义的指导,中国社

会主义不可能保持正确的前进方向,而如果离开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来谈科学社会主义既

第 2 页 共 3 页

没有意义,也没有前途。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坚持实事求是的实现路线,就要大力弘扬与

时俱进的精神,开拓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中国革命、

建设和改革问题上,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同我国的实际结合起来,坚定不移

的走自己的路。

第 3 页 共 3 页


本文标签: 马克思主义 中国 坚持 科学 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