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管理员组文章数量: 1086019
2024年5月30日发(作者:ubuntu安装lamp)
语言教 究
◆
影响日本留学生汉语语音习得的
因素及教学对策
口郭智辉
摘要:语音是语言符号的形式,是语言的物质外壳,是留学生习得第二语言时首先接触到的不同于母语的
成分,也是他们学好听力、词汇、语法的关键,语音习得是语言习得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鉴于此,本文论述了
影响留学生第二语言语音习得的因素,并提出了一些有助于留学生语音习得的教学对策。
关键词:日本留学生语音习得语际干扰语内干扰
任何用来表达信息的符号都要以一定的物质材料为载 之间、同~种语言的不同方言之间的最大区别之一就是语
体,才能发出、传递和被感知,从而实现其被接受解码的 音系统不同,因此不掌握一种语言或方言的语音系统,也
过程。语言作为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以口腔发出的语音 就无法掌握一种语言或方言,要学习和掌握一种语言或方
作为物质外壳的:人们通过语音把某种信息传达给对方,
听者通过语音感知来分析、辨别、理解对方的意思,语音
就没有语言。
言,必须学习这种语言或方言的语音系统。
基于以上两个方面的原因,我们认为留学生在进行第
响留学生语音习得的因素及应当采取的相应教学对策作一
便是人们实现其信息交际目的的物质材料。没有语音,也 二语言习得的过程中,语音习得是至关重要的。以下就影
任何一种语言或方言的语音都自成系统,不同语言 分析。
(四)公文结构类型教学
公文结构类型是指公文的结构在外部形态上表现出的
五、结语
由于篇幅所限,本文不再涉及汉语公文修辞、文化、
形式。公文的外部形态尽管各有不同,总结起来大体有四 制度等方面的教学。本文只是对对外汉语公文教学的初步
种类型,这四种类型在外国公文中也经常出现,在教学过 探索,其中存在着对对外汉语公文写作和国内汉语公文写
程中,可进行对比学习。 作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区别不明显、研究范围大而笼统等问
i.篇段式。指一篇公文由一段或多段组成,如三段式 题,希望在以后的研究中更深入地比较中国公文与外国公
的正文有写作目的缘由、事项、结语三段。这种类型适用 文的异同,促进对外汉语公文语体教学的发展。
于比较短小的公文。
2.条文式。法规、规章和职能部门的一些行业公文,
大都使用了这种形式。
个层次。为了做到眉目清楚,每个部分可用小标题或者序
参考文献:
[i]柳新华.实用行政公文写作与处理咖.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05.
2】丁金国.再论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语体意识[J].语言文字应用,1999,
3.分部式。把公文分成几个大部分,每个部分就是~
[
(2).
号列出,但多用序号加小标题的形式。小标题或者作为层
[3】罗丽.语体意识与对外汉语教学[J】.中国高教研究,2001,(9).
旨句概括该部分中心,或者提示该部分内容范围。这种结
[4]刘壮,戴雪梅.论中国汉语水平考试(文秘)研发的必要性与可
构形式容量较大,适用于内容较多、篇幅较长的公文。如
文结构形式纵式结构中的递进式结构。
行性[J】.秘书工作,2004,(6).
5】张斌.新编现代汉语【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工作总结、调研报告等文种常用这种结构。它常体现为公
[
[6]邵建国.基于语料库的公文句式浅析[J】.语文学刊,2008,(12).
4.表格式。不少经济管理的职能部门,如财政、工商
行政管理、税务、专利管理等部门制发的各种专门文件,
大都采用表格式。
(邵建国 山东烟台鲁东大学文学院264025)兰
2Ol0.05
程中的一大障碍,认为对比分析可以预测二语习得过程中
学习者遇到的困难,因此教师可以运用大量的练习帮助学
习者克服困难,从而纠正由母语造成的错误。Selinker在
分析影响中介语形成和发展的制约因素时,也把母语迁移
视作一个重要的因素。尽管随着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和实践
研究的深入,对比分析的局限性也越来越明显,但它对语
际干扰因素的重视无疑是对二语习得领域的一大贡献。我
们认为母语的干扰仍然是影响留学生语音习得成败的一个
最为重要的方面。
(二)语音规则掌握不完善
从2O世纪6O年代末7O年代初开始,认知心理学兴起,
Chomsky的转换生成理论出现,错误分析开始流行,该方法
认为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学生产生习得困难的主要因素
在于语言内部自身的结构和系统,而并非母语的影响。在
语音习得中同样存在语内干扰,即由于学习者学得不对或
学习不全面,目的语中的一个语音项目会对另一个语音项
目产生影响而引起语内迁移错误,这种错误~般出现在学
生进行了一段时间的语音学习之后。
与日语相比,卷舌音zh、ch、sh、r是汉语特有的,在
经过单独的发音训练之后,日本留学生可以发好这些音,
但是在一个音节或连续的音节流中他们的发音却常常出现
与j、q、x混淆的情况:汉语中本来是zh、ch、sh的,他们
有时会读为或拼写为j、q、X,如“杂志(ji)、我每天十
(xi)点起床(qudng)、减少(xiao)”等:而读音为
j、q、X、l的,学生则会由于对汉语语音系统掌握不全面
而读作或拼写作zh、ch、sh、r,比如“京剧(zhfi)、杂
技(zhi)、唱戏(shi)、我叫(zhdo)夏(shd)子、温
泉(chudn)、去(chfi)听音乐、我姓(sh ̄ng)高、冷
(r ng)饮店、不良(rdng)”等(同样暂不考虑声调及
音位搭配等问题)。
从以上例子可以看出留学生语音错误的系统对应性:
zh—j、ch—q、sh-x、r一1相互混淆。人与人之间的交际是以
连续的语流进行的,通常单个的音素只有在音节流或至少
是音节中才能体现出它的价值。如汉语的0在音节中的实际
音值与单念时是不统一的,在ao、ong、iao等组合中它的
音值是[u],在OU、UO、iOU中的音值是[a],而在long中i
和。合起来发[Y]的音,汉语音位组合的发音规律也给学生
的汉语发音带来了困难:因为在他们的头脑中,字母0与音
值[0]是联系在一起的,并没有[0]音变为[8]或[u]的语音
经验,加上日本人发的u是非圆唇的[山],与汉语的[y]相
近,所以他们的发音常常出现ao、ou、no、u等不分的情
况,如洗澡(ZOU)、火(he)车、周(zhuo/zhu)到、
出丑(chuo)、凑(CUO)、开阔(口/扣)、躲(度),
到、豆、多不分,逃、偷、脱、土不分,跑、泼、抛、瀑
不分等。可见留学生对目的语语音规则的泛化或分化也是
造成他们语音习得障碍的原因之一。同时,由于语音习得
1 38。 的语的语音。母语语音的这种干扰作用无疑会影响学生二
的时间集中在初级阶段开始的几周,所以在学习了全部的
1 褓 n 册 妊 黼
声韵之后的~段时间,这种目的语语内的语音迁移错误会
多于由语际迁移造成的语音错误。
谨慎的语体中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其语音习得的准确度也
比较高;相反,在随意的语体中,学生则把更多的注意力
语言教学研究◆
(三)语音文化障碍
在讨论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时,人们往往习惯或偏重 放到意义的理解上,更为关注交际的顺利进行,而对语音
于就语言词语或语法的文化差异作比较,往往忽视语音,
却很少问津,除非听者因无法理解其含义而表现出疑问的
认为语音与文化的关系相去甚远,其实不然。语音有生理 神态时,才会意识到自己的发音出现了差错。
属性、物理属性,也有其最为本质的社会属性,我们可以
从社会学、心理学的角度分析语音的表义功能,也可以反
过来透视语音中包含的民族文化、心理特点。以汉语和日
(五)学习者的个人差异
偏误分析是以学习者在语言习得中出现的错误来分
析、研究第二语言教学和习得规律的一种方法,所以学习
语的音节对比为例,一般情况下,汉语是一个汉字~个音 主体对偏误形成的影响作用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强调,并且
节,日语是一个假名~个音节,但汉语的音节是指由一个 随着认知心理学的兴起,外语教学法中出现了认知法,主
或两、三个元音为中心紧密结合的一个板块,而日语虽然 张“以学生为中心”,此后,关于学习者个人因素对第二
每个假名( 除外)都是紧密结合的一个个板块,但在一 语言习得的影响方面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如果
般发音中还有较为松弛的发音单位,即所谓的长音节、拨 说对于学习同一目的语,且具有相同母语背景的学生来
音节和促音节,这一区别就反映了汉民族注重整体和谐的
说,前面的是因素是他们语音习得出现系统性、规律性的
心砰倾向。再以声调为例,虽然在两种语言中声调都有作
原因,那么个人差异则是导致留学生语言习得出现任意
用,但是,以小心谨慎(受日本独特的地理位置、历史发 性、自由性的原因。学习者的不同学习风格、学习目的、
展过程等的影响造成)著称的日本人其音调的变化比较缓 学习策略、已有的语言教育水平等都会影响语音的接受与
和,类型也比较少,而在汉民族社会文化背景下形成的汉 学习。因此,如果我们想对留学生汉语偏误有一个全面的
语则声调高、音域宽、起伏也比较大。语音不仅是一种语
认识,就必须考虑语言习得中的个体区别。
言现象,也是一种文化现象,在分析语音时,不能脱离使
以学生的生理差异为例来说明:第一,自Lenneberg
用这一语言的区域、民族、国家乃至阶层。不同民族由于 提出语言习得的“关键期”后,年龄差异便成为人们论述
审美情趣、心理特征、民族习惯等的不同而形成不同的语 语言习得时必不可缺的因素之一。一般来说,儿童的发音
音文化,在第二语言的语音习得过程中,语音文化的不同
器官具有很强的可塑性,所以他们的语音模仿比较准确,
也会影响学生的语音习得。
语音较成年人更为标准。如日本留学生对于a最为明显的偏
误是把它读成近似于汉语中的e[o],如常常(cheng)、表
达(de)、看(ken)、官商(sheng)、畅(cheng)销、
礼堂(teng)、张(zheng)、长(cheng)、产(chen)
(四)语音输入背景因素
语音输入背景因素又称诱导性因素,一般包括教材、
教师、语境三个方面。
首先,教材的编写体例、编写质量会影响学生的语音
地、耽(den)搁、寒(hen)竹等等。这是因为在日语中a
习得。笔者曾注意到有一种汉语课本,课后生词的很多注 的开口度小,在母语习惯的影响下来发汉语开口度大、双
音都存在问题,留学生发出疑问:“连教材都这样,我们 唇紧张的a,自然就不能很准确:一方面造成了响度上的差
该怎么办?”的确,学生视课本为权威,如果教材质量存
异特征,另一方面他们发音的央化特征使得在发a音时接近
在问题,即便只是印刷上的错误,也会对学生的语音习得
于汉语的e/o/。我们发现,通常这一问题只在成年人身上
产生负面影响。
有突出表现,儿童阶段的学生却能较准确地掌握汉语a的
其次,语音学习是人们利用听觉器官对语音信号接 发音方法。仅就语音模仿来说,儿童优于成年人,但就整
收、解码然后输出的过程,而留学生的语音习得主要集中
个语音知识的掌握来看,成年人因具有较高的认知能力、
在课堂上进行,所以语音习得还跟教师语音信号的清晰度
分析能力要优于儿童。第二,同样是成年人,在习得第二
有关,教师的发音是否正确规范、语速是否正常、音量是
语言的语音时也会存在差别,我们认为这一现象与学生语
否合适等都会影响学生语音的习得;另外,教师的讲授策 音器官的灵敏度有关系,灵敏度强的人,其发音就比较标
略、授课态度也会影响学生对语音的接受。比方说,与语 准,反之则差。所以,在语音习得中,留学生不断通过语
法、词汇相比,语音习得有一个重要的特征便是错误易复
音对比去感知语音差异,以此来提高自己语音器官的灵敏
发,以往已经纠正过来的发音,如果弃置不理便又会出现
度是很有必要的。
同样的错误,例如汉语的“去”,日本留学生有的时候发
二、教学建议
(一)高标准、严要求
2O世纪7O年代,欧洲功能派曾提出了一个“有缺陷
音正确,但若一段时间不加强调,他们就会发成“chtl”,
或发成“q1”,所以教师应定期对已讲过的语音知识进行
强调复习,并进行新旧语音知识的对比,这样学生就能在 而有效的交际”的口号作为第二语言教学追求的目标,其
语音强化中把模仿来的语音逐步内化。 中也包括语音教学要求,他们认为要求学生的语音完美是
最后,留学生所处的语言环境也会影响语音习得。这
不现实的。诚然,对于那些只是对语言感兴趣的业余学习
里仅以语体差异为例,在与学生的接触过程中我们发现,
者,我们可以对其语音标准程度不做过严的要求,但是这至
三
E
《
咖
2010.05
言教学研究
校的语音教学理念可以不求严格。因此,对 的地理环境、社会历史文化、民族心理等都有一定的关
于参加学校正规语言训练的留学生来说,标准地道的发音
系。在教学过程中,关于语音特性背后的一些相关文化介
才是教学应该追求的目标,掌握标准的语音有利于有效得
绍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打破他们在第一语言
体交际的顺利完成。
习得中形成的自我认同,也有助于促进他们对语音知识的
(二)克服虎头蛇尾,一劳永逸的思想
习得。
学习一种新的语言,首先接触的便是这种语言的语
(四)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音,根据这一自然规律,我们认为系统的语音知识教学在
教学对象及语音特征的多样化决定了对留学生进行语
语言学习的初始阶段是必不可少的。在该阶段,对学生进
音教学具体方法的多样化。演示法、对比法、夸张法、手势
行集中的语音训练,让学生对所要学的目的语语音系统形
法、模仿法、以旧带新法等都可以在教学中广泛运用。比
成一种新的感知,对以后以语法、词汇为主的第二阶段的 如,在教学中我们曾利用“舌面元音舌位图”对学生进行语
语言习得是很有帮助的。但同时,语音偏误的反复性很 音发音训练,这种形象直观的方法对于学生准确掌握汉语舌
强,已经改正过来的语音,可能以后还会出错,甚至第一 面元音的细微差别以及发出标准的汉语语音很有帮助。另
遍读对的音,第二遍也会读错。所以,在集中的语音训练
外,用手指韵弯伸演示卷舌音和平舌音的差别,用头部活动
之后,语音教学还应该有计划、有重点地贯穿在整个语言
表示声调的变化等都有助于学生语音的习得,教师应在教学
课堂中,并做到各种课型相互配合,’以此来促进学生语音
实践中不断积累有助于学生语音习得的教学方法。
掌握的规范化。
(三)讲究科学的训练原则
注释:
第一,导致留学生语音习得困难的因素既有语际干扰
①学生在听到读音后自己写出来的汉字我们直接用汉字记录,而他
又有语内干扰,所以在语音教学中必需遵守对比分析的指
们没有写出汉字来的发音采用了近似的汉语拼音符号记录。
导原则:一方面要对学生母语和他们所要习得的目的语的
参考文献:
语音,尤其是两种语音系统中的近似音进行对比(如汉语
[1】吕,必松.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讲义)[M】.国家教委对外汉语教师
的“a、u、h、f”等与日语的“南、j、注、占”等的对
资格审查委员会办公室.
比),找出学生语音学习的难点,以此确定教学重点;另
[2】盛炎.语言教学原理[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6.
一
方面,要对目的语中近似的语音进行对比(如对外汉语
[3】赵爱国,姜雅明.应用语言文化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
教学中“Z、c、S”与“zh、ch、sh”的辨析)。通过语音
出版社,2003.
对比让学生感知发音差异以防止在语音习得中出现以此代
[4]续三义.对日汉语语音教程【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彼的情况。
2001.
第二,心理学证明,记忆并不是被动储存,需要经常
[5】仲晶瑶.对比分析、错误分析及中介语研究[J】.黑龙江社会科
调用。而语言的工具性价值就在于学生在调用已有的语言
学,2010,(1).
知识和语言材料时,会自我诱发、自我实现、自我挖掘、
【6】李德敏。对比分析和错误分析在语言教学中的作用【J].安徽文学
自我补充。语音教学中也应该适当地以学生为中心,让其
(下半月),2009,(7).
通过反复琢磨确定正确的语音,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
【7】王文倩.对比分析、错误分析及其对外语教学的启示【J】.潍坊学
有耐心,不要操之过急、见错立纠,否则会影响学生的学
院学报,2008,(3).
习积极性,教师应当把肯定的情感反馈和否定的认知反馈
【8】张林军.知觉训练和日本留学生汉语送气/不迭气音的范畴化感
紧密结合起来。
知 .世界汉语教学,2009,(4).
第三,教师是留学生进‘行语音学习的权威,所以教
【9】张林军.知觉训练和日本留学生汉语辅音送气/不送气特征的习
师语音示范的准确性尤为重要,如果教师连卷舌音和平舌
得【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9,(4).
音、前鼻音和后鼻音等都分不清楚,学生的语音状况也就
[10】赵丽君.针对性地对日本留学生进行语音教学[J】.云南师范大
可想而知了。在发音准确的前提下,教师应讲解一些近似
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03,(3).
音素的发音要领,并带领学生进行“单音一语流”相结合的
【11】王永德.日本和韩国留学生对汉语句子主观感知距离研究[J】.
语音练习,这样,学生便有机会得到更多的正确的目的语
现代外语,2003,(2).
语音输入,有利于他们潜移默化地获得语音知识的内化。
第四,语音习得还与不同民族的语音文化有关系,因
(本文受曲阜师范大学校级课题资助,受曲阜师范大
此在教学中,有时应就语音文化作简单的介绍。如日本人
学丈学院教改项目资助。)
具有他们特有的发音特点——音调低、起伏小、音域窄、
语速快、嘴形呈自然状态,各个音的区别不很明显。而汉
语的发音正好与此相反。造成这一区别的原因与中日不同
(郭智辉山东曲阜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273165)
2010.05
版权声明:本文标题:影响日本留学生汉语语音习得的因素及教学对策 内容由网友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转载请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roclinux.cn/b/1717058146a700437.html,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