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管理员组文章数量: 1086019
2024年5月27日发(作者:网页制作软件属于应用软件吗)
3.1 网络体系结构的基本概念
1.网络体系结构是指能完成计算机间的通信合作,把每个计算机互联的功能划分成明
确定义的层次,并规定同层次进程通信的协议及相邻层之间的接口服务;也即指用分层研
究方法定义的网络各层的功能,各层协议和接口的集合。
制定OSI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但并没有形成实际的产品。TCP/IP协议是
Internet上采用的协议,是一个广泛使用的工业产品,是一个工业标准,是事实上的标准。
3.协议是一组规则的集合,是进行交互的双方必须遵守的约定。
4.通信协议三要素:语法、语义和交换规则。
5.语法是以二进制形式表示的命令和相应的结构,确定协议元素的格式(规定数据与
控制信息的结构和格式)。
6.语义是有发出请求、完成的动作和返回的响应组成的集合,确定协议元素的类型,
即规定通信双方要发出各种控制信息、完成何种动作以及做出何种应答。
7.交换规则规定事件实现顺序的详细说明,即确定通信状态的变化和过程,如通信双
方的应答关系。
8.通信协议的特点:1)层次性。网络系统体系结构是有层次的。通信协议被分为多个
层次,在每个层次内又可以被分为若干子层,协议各层次有高低之分。
2)可靠性和有效性。如果通信协议不可靠就会造成通信混乱和终端,
只有通信协议有效,才能实现系统内的各种资源共享。
9.在网络层次结构模型中,N层是N-1层的用户,同时是N+1层的服务提供者。
10.一台计算机上的第N层与另一台计算机上对应的第N层进行对话,通话的规则就
是第N层协议。
11.网络体系结构中采用层次化结构的优点:
1)各层之间相互独立,高层不必关心低层的实现细节,只要知道低层所提供的服务以
及本层向上层所提供的服务即可,能真正做到各司其职。
2)有利于实现和维护,某个层次实现细节的变化不会对其他层次产生影响。
3)易于实现标准化。
3.2 OSI参考模型
1.1983年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正式颁布了网络体系结构标准——开放系统互联参考
模型OSI/RM,简称OSI,形成了所谓七层协议的体系结构。
/RM从下向上的七个层次分别为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
层、表示层和应用层。最高层为应用层,面向用户提供服务;最低层为物理层,连接通信
媒体实现数据传输。
参考模型将网络分为7个层次,其中第一层到第三层属于通信子网的功能范畴,
版权声明:本文标题:计算机网络技术第三章知识点 内容由网友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转载请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roclinux.cn/b/1716777581a697253.html,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