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管理员组

文章数量: 1086019


2024年5月11日发(作者:eclipse怎么配置struts2)

《表格数据的处理》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分析

“表格数据的处理”是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信息技术基础》中第四章第二节的第一

课时。在此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信息的获取.编程加工和智能化加工和文本信息的加工与

表达,这为过渡到本节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本章节又为后续章节信息集成和信息交流的学习

奠定基础,在教材中处于承上启下的的地位。本节内容是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基础上所进行的

提炼和提高,对软件的功能使用及其基本操作不再详细介绍,而侧重于引导学生从如何分析问

题或任务需求着手,学会从相关需求中寻找技术解决的方法或策略,从而实现利用恰当的技术

表现形式呈现主题,表达意图。

二.教学对象分析

信息技术基础(必修)课程面对的是高一年级的学生,该年级的学生思维敏捷.动手能

力强,有独立的思维能力,接授知识能力较强,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同时,大多数学生在初

中学习过Excel的基础知识,但因为时间跨度较长,遗忘较大。另外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持续

性不够,特别是在信息技术课堂上,需要教师进行一定的刺激.鼓励与引导。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根据任务进行需求分析,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2)利用数据求和、排序、分类汇总分析表格中的数据;

(3)形成简单报告。

2.过程与方法

(1)熟练应用Excel进行数据求和.排序.分类汇总;

(2)通过分析“你的幸福指数是多少?”的案例入手,设计一系列学习活动,采用自主探

究.小组合作和教师点拨的学习方法完成任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一定的数据分析意识及对数据的敏感性和观察力;

(2)培养学生自主尝试探究精神和小组合作精神,感悟信息技术蕴含的文化内涵。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1)获取原始数据并作需求分析。

(2)利用数据求和.排序.分类汇总分析表格中的数据。

1

难点:根据任务需求,熟练使用Excel加工信息。

五.教学方法

1.激趣法:课本上有“某人一餐摄入食物营养成分”的完整例子,但根据以往的教学经

验,学生对课本上的既有案例并不感兴趣,会认为是照本宣科。为此,本节课以调查本班同学的

幸福指数这一让学生颇感兴趣的问题为切入口,把这个能充分调动学生兴趣.激发学生主动参

与的例子当作一个任务,用来驱动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

2.活动教学法:以“你的幸福指数是多少?”系列活动展开教学。

3.自主探究与小组合作学习法:学生对简单任务进行自主探究,获得解决方法。对难度

较大的任务小组合作交流,共同得出结果。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看看同一内容的这两种表达方式有什么不同?

从上海虹桥机场到桂林两江机场每日飞的航班有航班号为FM9335,起飞时间是08:05,到

达时间是10:25,机型为JET,是中国上海航空公司的班机;航班号为MU5379,起飞时间是11:

10,到达时间是13:40,机型为JET,是中国东方航空公司的班机;航班号为CA4324,起飞时间

是13:10,到达时间是15:40,机型为JET,是中国国际航空公司的班机;航班号为CZ3252,起

飞时间是15:20,到达时间是17:50,机型为735 ,是中国南方航空公司的班机;航班号为

FM9331,起飞时间是16:45,到达时间是19:05,机型为738,是中国上海航空公司的班机;另

还有每周一.三.五.日起飞的航班,航班号为MU5381,起飞时间是浦东18:30,到达时间21:

00,机型为320,是中国东方航空公司的班机。

学生活动:观察文本和表格对相同数据的表达,思考并回答。

结论:相比较而言用表格的方式能更直观.清晰的表达数据之间的关系。今天的学习目

标,不仅要学会用表格来表达信息,而更要学会对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

2


本文标签: 学生 数据 信息 学习 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