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管理员组文章数量: 1086019
2024年4月20日发(作者:在线制作产品手册)
什么叫上位机,下位机啊,它们是干什么用的啊?
上位机和下位机,一般是指集中控制系统中的PC机和现场的工控机。上位机(PC机)主要用来发出操作指令和显示结果数据,下位机(工控机)则
主要用来监测和执行上位机的操作指令。举个例子,蓄电池生产中,需要按工艺要求进行充电和放电。现场有许多工位,各自配有智能的充放电设备,
它们就是“下位机”。整个车间有一台PC机来集中管理,这就是“上位机”。
上位机软件一般用高级语言编程,如BASIC、C,有比较丰富的图形界面。下位机的编程,依所用的MCU而异,以汇编为主。
上位机和下位机之间的通讯,常见是RS-232,RS-485,当然还有很多,但都是串行方式。特别是“一对多”的RS-485用得最普遍。
对我有用[0]
丢个板砖[0]
引用
举报
管理
TOP
精华推荐:关于WINCE下电源管理问题,请教各位
#4楼 得分:0回复于:2009-10-31 09:27:57
上位机是指:人可以直接发出操控命令的计算机,一般是PC,屏幕上显示各种信号变化(液压,水位,温度等)。下位机是
•
•
•
•
zhoufoxcn
(周公)
等 级:
直接控制设备获取设备状况的的计算机,一般是PLC/单片机之类的。上位机发出的命令首先给下位机,下位机再根据此命令
解释成相应时序信号直接控制相应设备。下位机不时读取设备状态数据(一般模拟量),转化成数字信号反馈给上位机。简
言之如此,真实情况千差万别不离其宗。上下位机都需要编程,都有专门的开发系统。
另外,上位机和下位机是通过通讯连接的“物理”层次不同的计算机,是相对而言的。一般下位机负责前端的“测量、控制”
等处理;上位机负责“管理”处理。下位机是接收到主设备命令才执行的执行单元,即从设备,但是,下位机也能直接智能化处
理测控执行;而上位机不参与具体的控制、仅仅进行管理(数据的储存、显示、打印......人机界面等方面)。常见的DCS系
统,“集中-分散(集散)系统”是上位机集中、下位机分散的系统。
在概念上,控制者和提供服务者是上位机.被控制者和被服务者是下位机.也可以理解为主机和从机的关系.但上位机和下位
机是可以转换的.
两机如何通讯,一般取决于下位机。TCP/IP一般是支持的。但是下位机一般具有更可靠的独有通讯协议,购买下位机时,
会带一大堆手册光盘,告诉你如何使用特有协议通讯。里面会举大量例子。一般对编程人员而言一看也就那么回事,使用一
些新的API罢了。多语言支持功能模块,一般同时支持数种高级语言为上位机编程。
上位机是指:人可以直接发出操控命令的计算机,一般是PC,屏幕上显示各种信号变化(液压,水位,温度等)。下位机是
直接控制设备获取设备状况的的计算机,一般是PLC/单片机之类的。上位机发出的命令首先给下位机,下位机再根据此命令
解释成相应时序信号直接控制相应设备。下位机不时读取设备状态数据(一般模拟量),转化成数字信号反馈给上位机。简
言之如此,真实情况千差万别不离其宗。上下位机都需要编程,都有专门的开发系统。
在概念上
控制者和提供服务者是上位机
被控制者和被服务者是下位机
也可以理解为主机和从机的关系
但上位机和下位机是可以转换的
两机如何通讯,一般取决于下位机。TCP/IP一般是支持的。但是下位机一般具有更可靠的独有通讯协议,购买下位机时,
会带一大堆手册光盘,告诉你如何使用特有协议通讯。里面会举大量例子。一般对编程人员而言一看也就那么回事,使用一
些新的API罢了。多语言支持功能模块,一般同时支持数种高级语言为上位机编程。
上位机——PC
下位机——MC
我感觉很有道理,大家一起分享。
‘’‘
PLC组态软件 上位机软件
悬赏分:0 - 解决时间:2009-3-25 11:53
PLC组态软件和上位机软件是一回事吗?
提问者: 562727077 - 二级
最佳答案
组态软件包含了人机界面的功能和与PLC通讯的功能,可以直接编写程序后,使PLC的状态得到形象的体现,同时也可以对PLC下达指令。
上位机包含的意义更广,它不紧包含了组态软件,也可能是VCVB之类编写的人机界面,或者是类似触摸屏之类的控制件。
因此两者概念不同,不过,通常人所提的上位机一般都指组态软件。
组态软件
百科内容来自于:
组态软件
是指一些数据采集与过程控制的专用软件,它们是在自动控制系统监控层一级的软件平台和开发环境,使用灵活的组态方式,为用户提供快速构建工业自动控制
系统监控功能的、通用层次的软件工具。
组态软件应该能支持各种工控设备和常见的通信协议,并且通常应提供分布式数据管理和网络功能。对应于原有的HMI(人机接口软件,Human Machine Interface)
的概念,组态软件应该是一个使用户能快速建立自己的HMI的软件工具,或开发环境。在组态软件出现之前,工控领域的用户通过手工或委托第三方编写HMI
应用,开发时间长,效率低,可靠性差;或者购买专用的工控系统,通常是封闭的系统,选择余地小,往往不能满足需求,很难与外界进行数据交互,升级和增
加功能都受到严重的限制。组态软件的出现,把用户从这些困境中解脱出来,可以利用组态软件的功能,构建一套最适合自己的应用系统。随着它的快速发展,
实时数据库、实时控制、SCADA、通讯及联网、开放数据接口、对I/O设备的广泛支持已经成为它的主要内容,随着技术的发展,监控组态软件将会不断被赋予
新的内容。
国外组态软件
1、InTouch:Wonderware的InTouch软件是最早进入我国的组态软件。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基于Windows3.1的InTouch软件曾让我们耳目一新,并且
InTouch提供了丰富的图库。但是,早期的InTouch软件采用DDE方式与驱动程序通信,性能较差,最新的InTouch7.0版已经完全基于32位的Windows平台,
并且提供了OPC支持。
2、Fix:Intellution公司以Fix组态软件起家,1995年被爱默生收购,现在是爱默生集团的全资子公司,Fix6.x软件提供工控人员熟悉的概念和操作界面,并提
供完备的驱动程序(需单独购买)。Intellution将自己最新的产品系列命名为iFiX,在iFiX中,Intellution提供了强大的组态功能,但新版本与以往的6.x版本并
不完全兼容。原有的Script语言改为VBA(Visual Basic For Application),并且在内部集成了微软的VBA开发环境。遗憾的是,Intellution并没有提供6.1版脚
本语言到VBA的转换工具。在iFiX中,Intellution的产品与Microsoft的操作系统、网络进行了紧密的集成。Intellution也是OPC(OLE for Process Control)组
织的发起成员之一。iFiX的OPC组件和驱动程序同样需要单独购买。
3、Citech:CiT公司的Citech也是较早进入中国市场的产品。Citech具有简洁的操作方式,但其操作方式更多的是面向程序员,而不是工控用户。Citech提供了
类似C语言的脚本语言进行二次开发,但与iFix不同的是,Citech的脚本语言并非是面向对象的,而是类似于C语言,这无疑为用户进行二次开发增加了难度。
4、WinCC:Simens的WinCC也是一套完备的组态开发环境,Simens提供类C语言的脚本,包括一个调试环境。WinCC内嵌OPC支持,并可对分布式系统进行
组态。但WinCC的结构较复杂,用户最好经过Simens的培训以掌握WinCC的应用。
国内组态软件:
1、KingView:KingView是国内较有影响的组态软件。KingView提供了资源管理器式的操作主界面,并且提供了以汉字作为关键字的脚本语言支持。组态王也提
供多种硬件驱动程序。
2、MCGS(Monitor and Control Generated System):
·全中文可视化组态软件,简洁、大方,使用方便灵活
·完善的中文在线帮助系统和多媒体教程
·真正的32位程序,支持多任务、多线程,运行于Win95/98/NT/2000平台
·提供近百种绘图工具和基本图符,快速构造图形界面
·支持数据采集板卡、智能模块、智能仪表、PLC、变频器、网络设备等700多种国内外众多常用设备
·支持温控曲线、计划曲线、实时曲线、历史曲线、XY曲线等多种工控曲线
·支持ODBC接口,可与SQL Server、Oracle、Access等关系型数据库互联
·支持OPC接口、DDE接口和OLE技术,可方便的与其他各种程序和设备互联
·提供渐进色、旋转动画、透明位图、流动块等多种动画方式,可以达到良好的动画效果
·上千个精美的图库元件,保证快速的构建精美的动画效果
·功能强大的网络数据同步、网络数据库同步构建,保证多个系统完美结合
·完善的网络体系结构,可以支持最新流行的各种通讯方式,包括电话通讯网,宽带通讯网,ISDN通讯网,GPRS通讯网和无线通讯网
3、还有Controx(开物)、ForceControl(力控)等。
组态软件
组态软件,又称组态监控软件系统软件。译自英文SCADA,即 Supervisory Control and Data Acquisition(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它是
指一些数据采集与过程控制的专用软件。它们处在自动控制系统监控层一级的软件平台和开发环境,使用灵活的组态方式,为用户提供快速构
建工业自动控制系统监控功能的、通用层次的软件工具。组态软件的应用领域很广,可以应用于电力系统、给水系统、石油、化工等领域的数
据采集与监视控制以及过程控制等诸多领域。在电力系统以及电气化铁道上又称远动系统(RTU System,Remote Terminal Unit)。
组态软件是有专业性的。一种组态软件只能适合某种领域的应用。组态的概念最早出现在工业计算机控制中。如DCS(集散控制系统)组态,
PLC(可编程控制器)梯形图组态。人机界面生成软件就叫工控组态软件。在其他行业也有组态的概念,如AutoCAD,PhotoShop等。不同
之处在于,工业控制中形成的组态结果是用在实时监控的。从表面上看,组态工具的运行程序就是执行自己特定的任务。 工控组态软件也提
供了编程手段,一般都是内置编译系统,提供类BASIC语言,有的支持VB,现在有的组态软件甚至支持C#高级语言。
组态软件大都支持各种主流工控设备和标准通信协议,并且通常应提供分布式数据管理和网络功能。对应于原有的HMI(人机接口软件,
Human Machine Interface)的概念,组态软件还是一个使用户能快速建立自己的HMI的软件工具或开发环境。在组态软件出现之前,工控领
域的用户通过手工或委托第三方编写HMI应用,开发时间长,效率低,可靠性差;或者购买专用的工控系统,通常是封闭的系统,选择余地
小,往往不能满足需求,很难与外界进行数据交互,升级和增加功能都受到严重的限制。组态软件的出现使用户可以利用组态软件的功能,构
建一套最适合自己的应用系统。随着它的快速发展,实时数据库、实时控制、SCADA、通讯及联网、开放数据接口、对I/O设备的广泛支持已
经成为它的主要内容监控组态软件将会不断被赋予新的内容。
国外进口品牌组态软件:
1、InTouch:Wonderware的InTouch软件是最早进入我国的组态软件。早期InTouch软件采用DDE方式与驱动程序通信。目前最新版
本是InTouch 10.0,包含三个主要程序:“InTouch 应用程序管理器”、WindowMakerÔ 以及WindowViewerÔ 。
2、IFix:原属Intellution公司(Intellution公司在1995年被爱默生收购,现在是爱默生集团的全资子公司),后来被GE公司收购。
3、WinCC:是西门子公司发布的组态开发环境,Simens提供类C语言的脚本,包括一个调试环境。WinCC内嵌OPC支持,并可对分
布式系统进行组态。但WinCC的结构较复杂,用户最好经过Simens的培训以掌握WinCC的应用。
4、Movicon:是意大利自动化软件供应商PROGEA公司开发。该公司自1990年开始开发基于Windows平台的自动化监控软件,可在
同一开发平台完成不同运行环境的需要。特色之处在于完全基于XML,又集成了VBA兼容的脚本语言及类似STEP-7指令表的软逻辑功能。
5、Citech:原属澳大利亚悉雅特公司(已被施耐德公司收购,但独立运营),该公司的Citech是较早进入中国市场的产品,但其操作方式
更多的是面向程序员,而不是工控用户。Citech提供了类似C语言的脚本语言进行二次开发,但与iFix不同的是,Citech的脚本语言并非是
面向对象的,而是类似于C语言,这无疑为用户进行二次开发增加了难度。
国内品牌组态软件:
1.世纪星:由北京世纪长秋科技有限公司开发。产品自1999年开始销售。
2.三维力控:由北京三维力控科技有限公司开发,核心软件产品初创于1992年。
3.组态王KingView:由北京亚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开发,该公司成立于1997年,目前在国产软件市场中占据着一定地位。
4.紫金桥Realinfo:由紫金桥软件技术有限公司开发,该公司是由中石油大庆石化总厂出资成立。
:由北京昆仑通态自动化软件科技有限公司开发,市场上主要是搭配硬件销售。
6.还有Controx(开物),易控等
组态软件特点
随着工业自动化水平的迅速提高,计算机在工业领域的广泛应用,人们对工业自动化的要求越来越高,种类繁多的控制设备和过程监控装
置在工业领域的应用,使得传统的工业控制软件已无法满足用户的各种需求。在开发传统的工业控制软件时,当工业被控对象一旦有变动,就
必须修改其控制系统的源程序,导致其开发周期长;已开发成功的工控软件又由于每个控制项目的不同而使其重复使用率很低,导致它的价格
非常昂贵;在修改工控软件的源程序时,倘若原来的编程人员因工作变动而离去时,则必须同其他人员或新手进行源程序的修改,因而更是相
当困难。通用工业自动化组态软件的出现为解决上述实际工程问题提供了一种崭新的方法,因为它能够很好地解决传统工业控制软件存在的种
种问题,使用户能根据自己的控制对象和控制目的的任意组态,完成最终的自动化控制工程。
组态(Configuration)为模块化任意组合。通用组态软件主要特点:
(1)延续性和可扩充性。用通用组态软件开发的应用程序,当现场(包括硬件设备或系统结构)或用户需求发生改变时,不需作很多修
改而方便地完成软件的更新和升级;
(2)封装性(易学易用),通用组态软件所能完成的功能都用一种方便用户使用的方法包装起来,对于用户,不需掌握太多的编程语言技
术(甚至不需要编程技术),就能很好地完成一个复杂工程所要求的所有功能;
(3)通用性,每个用户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利用通用组态软件提供的底层设备(PLC、智能仪表、智能模块、板卡、变频器等)的I/O
Driver、开放式的数据库和画面制作工具,就能完成一个具有动画效果、实时数据处理、历史数据和曲线并存、具有多媒体功能和网络功能的
工程,不受行业限制。
[编辑本段]
监控组态软件2008年最新发展及趋势
一、背景
自2000年以来,国内监控组态软件产品、技术、市场都取得了飞快的发展,应用领域日益拓展,用户和应用工程师数量不断增多。充
分体现了“工业技术民用化”的发展趋势。
监控组态软件是工业应用软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归根结底,是应用的带动对其发展起着最为关键的推动作用。
关于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和快速发展对监控组态软件会产生何种影响,有人认为随着技术的发展,通用组态软件会退出市场,例如有的自动
化装置直接内嵌“Web Server”实时画面供中控室操作人员访问。
作者并不这样认为。用户要求的多样化,决定了不可能有哪一种产品囊括全部用户的所有的画面要求,最终用户对监控系统人机界面的需
求不可能固定为单一的模式,因此最终用户的监控系统是始终需要“组态”和“定制”的。这就是监控组态软件不可能退出市场的主要原因,因为
需求是存在且不断增长的。
监控组态软件是在信息化社会的大背景下,随着工业IT技术的不断发展而诞生、发展起来的。在整个工业自动化软件大家庭中,监控组
态软件属于基础型工具平台。监控组态软件给工业自动化、信息化、及社会信息化带来的影响是深远的,它带动着整个社会生产、生活方式的
变化,这种变化仍在继续发展。因此组态软件作为新生事物尚处于高速发展时期,目前还没有专门的研究机构就它的理论与实践进行研究、总
结和探讨,更没有形成独立、专门的理论研究机构。
近5年来,一些与监控组态软件密切相关的技术如OPC、OPC-XML、现场总线等技术也取得了飞速的发展,是监控组态软件发展的有力
支撑。
二、 监控组态软件的最新发展情况
2.1 监控组态软件日益成为自动化硬件厂商争夺的重点
整个自动化系统中,软件所占比重逐渐提高,虽然组态软件只是其中一部分,但因其渗透能力强、扩展性强,近年来蚕食了很多专用软
件的市场。因此,监控组态软件具有很高的产业关联度,是自动化系统进入高端应用、扩大市场占有率的重要桥梁。在这种思路的驱使下,西
门子的WinCC在市场上取得巨大成功。目前,国际知名的工业自动化厂商如Rockwell、GE Fanuc、Honeywell、西门子、ABB、施耐德、英
维思等均开发了自己的组态软件。
监控组态软件在DCS操作站软件中所占比重日益提高
继FOXBORO之后,Euro therm(欧陆)、Delta V、PCS7等DCS系统纷纷使用通用监控组态软件作为操作站。同时,国内的DCS厂家
也开始尝试使用监控组态软件作为操作站。
在大学和科研机构,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从事监控组态软件的相关技术研究
从国内自动化行业学术期刊来看,以组态软件及与其密切相关的新技术为核心的研究课题呈上升趋势,众多研究人员的存在,是组态软件
技术发展及创新的重要活跃因素,也一定能够积累很多技术成果。无论是技术成果还是研究人员,都会遵循金字塔的规律,由基础向高端形成
过渡。这些研究人员和他们的研究成果为监控组态软件厂商开发新产品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借鉴,并开拓他们的思路。
基于Linux 的监控组态软件及相关技术正在迅速发展之中,很多厂商都相继推出成熟的商品,对组态软件业的格局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2.2 集成化、定制化
从软件规模上看,大多数监控组态软件的代码规模超过100万行,已经不属于小型软件的范畴了。从其功能来看,数据的加工与处理、
数据管理、统计分析等功能越来越强。
监控组态软件作为通用软件平台,具有很大的使用灵活性。但实际上很多用户需要“傻瓜”式的应用软件,即需要很少的定制工作量即可完
成工程应用。为了既照顾“通用”又兼顾“专用”,监控组态软件拓展了大量的组件,用于完成特定的功能,如批次管理、事故追忆、温控曲线、油
井示功图组件、协议转发组件、ODBCRouter、ADO曲线、专家报表、万能报表组件、事件管理、GPRS透明传输组件等。
2.3 纵向:功能向上、向下延伸
组态软件处于监控系统的中间位置,向上、向下均具有比较完整的接口,因此对上、下应用系统的渗透能力也是组态软件的一种本能,具
体表现为:
向上
其管理功能日渐强大,在实时数据库及其管理系统的配合下,具有部分MIS、MES或调度功能。尤以报警管理与检索、历史数据检索、
操作日志管理、复杂报表等功能较为常见。
向下
日益具备网络管理(或节点管理)功能:在安装有同一种组态软件的不同节点上,在设定完地址或计算机名称后,互相间能够自动访问对
方的数据库。组态软件的这一功能,与OPC规范以及IEC61850规约、BACNet等现场总线的功能类似,反映出其网络管理能力日趋完善的
发展趋势。
软PLC、嵌入式控制等功能:除组态软件直接配备软PLC组件外,软PLC组件还作为单独产品与硬件一起配套销售,构成PAC控制器。
这类软PLC组件一般都可运行于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
OPC服务软件:OPC标准简化了不同工业自动化设备之间的互联通讯,无论在国际上还是国外,都已成为广泛认可的互联标准。而组态
软件同时具备OPC Server和OPC Client功能,如果将组态软件丰富的设备驱动程序根据用户需要打包为OPCServe单独销售,则既丰富了
软件产品种类又满足了用户的这方面需求,加拿大的Matrikon公司即以开发、销售各种OPCServer软件为主要业务,已经成为该领域的领导
者。监控组态软件厂商拥有大量的设备驱动程序,因此开展OPCSever软件的定制开发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工业通信协议网关:它是一种特殊的Gateway,属工业自动化领域的数据链产品。OPC标准适合计算机与工业I/O设备或桌面软件之间
的数据通讯,而工业通信协议网关适合在不同的工业I/O设备之间、计算机与I/O设备之间需要进行网段隔离、无人值守、数据保密性强等应
用场合的协议转换。市场上有专门从事工业通讯协议网关产品开发、销售的厂商,如Woodhead、prolinx等,但是组态软件厂商将其丰富的I
/O驱动程序扩展一个协议转发模块就变成了通讯网关,开发工作的风险和成本极小。Multi_OPCServer和通讯网关pFieldComm都是力控Fo
rceControl组态软件的衍生产品。
2.4 横向:监控、管理范围及应用领域扩大
只要同时涉及实时数据通讯(无论是双向还是单向)、实时动态图形界面显示、必要的数据处理、历史数据存储及显示,就存在对组态
软件的潜在需求。
除了大家熟知的工业自动化领域,近几年以下领域已经成为监控组态软件的新增长点:
设备管理或资产管理(PAM,Plant Asset Management)。此类软件的代表是艾默生公司的设备管理软件AMS。据ARC机构预测,到2
009年全球PAM的业务量将达到19亿美元。PAM所包含的范围很广,其共同点是实时采集设备的运行状态,累积设备的各种参数(如运行
时间、检修次数、负荷曲线等),及时发现设备隐患、预测设备寿命,提供设备检修建议,对设备进行实时综合诊断。
先进控制或优化控制系统。在工业自动化系统获得普及以后,为提高控制质量和控制精度,很多用户开始引进先进控制或优化控制系统。
这些系统包括自适应控制、(多变量)预估控制、无模型控制器、鲁棒控制、智能控制(专家系统、模糊控制、神经网络等)、其他依据新控制
理论而编写的控制软件等。这些控制软件的常项是控制算法,使用监控组态软件主要解决控制软件的人机界面、与控制设备的实时数据通讯等
问题。
工业仿真系统。仿真软件为用户操作模拟对象提供了与实物几乎相同的环境。仿真软件不但节省了巨大的培训成本开销,还提供了实物系
统所不具备的智能特性。仿真系统的开发商专长于仿真模块的算法,在实时动态图形显示、实时数据通讯方面不一定有优势,力控®监控
组态软件与仿真软件间通过高速数据接口联为一体,在教学、科研仿真应用中应用越来越广泛。
电网系统信息化建设。电力自动化是监控组态软件的一个重要应用领域,电力是国家的基础行业,其信息化建设是多层次的,由此决定了
对组态软件的多层次需求。
智能建筑:物业管理的主要需求是能源管理(节能)和安全管理,这一管理模式要求建筑物智能设备必须联网,首先有效地解决信息孤岛
问题,减少人力消耗,提高应急反应速度和设备预期寿命,智能建筑行业在能源计量、变配电、安防&门禁、消防系统系统联入IBMS服务器
方面需求旺盛。
公共安全监控与管理:公共安全的隐患可造成突发事件应急失当,容易造成城市公共设施瘫痪、人员群死群伤等恶性灾难。公共安全监控
包括:
人防(车站、广场)等市政工程有毒气体浓度监控及火灾报警。
水文监测:包括水位、雨量、闸位、大坝的实时监控。
重大建筑物(如桥梁等)健康状态监控:及时发现隐患,预报事故的发生。
机房动力环境监控:在电信、铁路、银行、证券、海关等行业以及国家重要的机关部门,计算机服务器的正常工作是业务和行政正常进行
的必要条件,因此存放计算机服务器的机房重地已经成为监控的重点,监控的内容包括:UPS工作参数及状态、电池组的工作参数及状态、
空调机组的运行状态及参数、漏水监测、发电机组监测、环境温湿度监测、环境可燃气体浓度监测、门禁系统监测等。
城市危险源实时监测:对存放危险源的场所、危险源行踪的监测。避免放射性物质和剧毒物质失控地流通。
国土资源立体污染监控:对土壤、大气中与农业生产有关的污染物含量进行实时监测,建立立体式实时监测网络。
城市管网系统实时监控及调度:包括供水管网、燃气管网、供热管网等的监控。
三、与组态软件密切相关的应用、市场环境变化情况
组态软件已经成为工业自动化系统的必要组成部分,即“基本单元”或“基本元件”,因此吸引了大型自动化公司纷纷投资开发自有知识产权
的组态软件,以期依靠强大的市场产生大批量的销售,从中获取利润。
目前在国内外市场占有率较高的监控组态软件分别是GE Fanuc的iFix、Wonderware的Intouch、西门子WinCC、Citech等。中国大陆
厂商以力控、亚控等为主,除此外尚有5-10个厂商从事监控组态软件业务。
在国内市场上,高端市场仍被国外产品垄断。国内产品已经开始抢占一些高端市场,并且所占比例在逐渐增长。
(1) 组态软件产品本身的变化
作为通用型工具软件,组态软件在自动化系统中始终处于“承上启下”的地位。用户在涉及工业信息化的项目中,如果涉及到实时数据采
集,首先会考虑试用组态软件。正因如此,组态软件几乎应用于所有的工业信息化项目当中。应用的多样性,给组态软件的性能指标、使用方
式、接口方式都提出了很多新的要求,也存在一些挑战。这些需求对组态软件系统结构带来的冲击是巨大的,对组态软件的发展起到关键的促
进作用。
功能变迁:仍以人机界面为主,数据采集、历史数据库、报警管理、操作日志管理、权限管理、数据通讯转发成为其基础功能;功能组件
呈分化、集成化、功能细分的发展趋势,以适应不同行业、不同用户层次的多方面需求。
新技术的采用:组态软件的IT化趋势明显,大量的最新计算技术、通讯技术、多媒体技术被用来提高其性能,扩充其功能。
注重效率:实际上,有的“组态”工作非常繁琐,用户希望通过模板快速生成自己的项目应用。图形模板、数据库模板、设备模板可以让用
户以“复制”方式快速生成目标程序。
组态软件注重数据处理能力和数据吞吐能力的提高:组态软件除了常规的实时数据通讯、人机界面功能外,1万点以上的实时数据历史存
储与检索、100个以上C/S或B/S客户端对历史数据库系统的并发访问,对组态软件的性能都是严峻的考验。随着应用深度的提高,这种要求
会变得越来越普遍。
与控制系统硬件捆绑:组态软件与自动控制设备实现无缝集成,为硬件“量身定做”。这表明组态软件的渗透能力逐渐加强,自动化系统从
来就离不开软件的支持,而整体解决方案利于硬件产品的销售,也利于厂商控制销售价格。
(2)组态软件其他应用环境的变化
造成组态软件需求增长的另外一个原因是,传感器、数据采集装置、控制器的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实时数据浏览和管理的需求日益高
涨,有的用户甚至要求在自己的办公室里监督定货的制造过程。
类似OPC这样的组织的出现,以及现场总线、尤其是工业以太网的快速发展,大大简化了异种设备间互连、开发I/O设备驱动软件的工
作量。I/O驱动软件也逐渐会朝标准化的方向发展。
通过近十年的发展,以力控科技等为代表的国内监控组态软件,在技术、市场、服务方面已趋于成熟,形成了比较雄厚的市场和技术积累,
具备了与国外对手抗衡的本钱。
新技术的出现,会淘汰一批墨守成规、不思进取的厂商。那些以用户需求为为中心、勇于创新,采用新技术不断满足用户日益增长的潜在
需求的厂商会逐渐在市场上取得主动,成为组态软件及相关工业IT产品市场的主导者。
发展潜力:虽然组态软件的市场潜力巨大,但是要想得到这个市场却并非容易。一方面,用户对组态软件的要求越来越高,用户的应用水
平也在同步提高,相应地对软件的品质要求也越来越高;另一方面,组态软件厂商应该前瞻性地研发具有潜在需求的新功能、新产品。因此市
场巨大并不代表所有从事组态软件开发的厂商都有均等的机会,机会永远属于少数优秀厂商。
1.2 为适应新需求未来监控组态软件的分布式体系结构
前面已经介绍,监控组态软件的规模都在100万行以上,这样庞大的软件系统在结构设计上必须采用分布式结构。分布式系统并不是监控
组态软件的专利,目前很多大型软件系统都是分布式系统。
在组态软件中,重新提起“分布式”这个老话题是必要的,因为规模大于5000点的应用几乎离不开分布式应用的需求。还需要强调,不是
因为组态软件缺少分布式结构的产品,而是缺少真正经得起分布式应用考验的产品。
1.3 目前国内监控组态软件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软件是自动化系统的核心与灵魂,组态软件又具有很高的渗透能力和产业关联度。不管从横向还是纵向看,一个自动化系统中,组态软件
日益渗透到每个角落,占据越来越多的份额。组态软件越来越多地体现着自动化系统的价值。
虽然软件是自动化系统的核心与灵,但是组态软件还远未承担起这一角色。组态软件的内涵和外延在不断变化,其在自动化系统中所扮演
的角色会逐渐接近这一标准。
所以,在自动化系统中国内监控组态软件厂商承载着民族工业自动化产业的未来希望与核心竞争力。监控组态软件厂商要想承担起这样的
重任,必须在上图所示各个层次的软件上拥有自己的核心竞争能力,确立在市场上的足够发言权和主动地位。中国的华为公司为我们树立了榜
样,只要在后续技术创新、延长软件产品线上能够满足用户日益增长的各种需求,并保持原创性创新的长盛不衰,中国的工业自动化软件产业
也一定会创造出工业IT界的华为奇迹
版权声明:本文标题:什么叫上位机 内容由网友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转载请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roclinux.cn/b/1713621748a643798.html,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