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管理员组

文章数量: 1086019


2024年4月18日发(作者:git分布式版本控制)

实验二:获取以太网中IP地址与MAC地址

的对应关系

2.1 实验目的

熟悉ARP的帧结构以及工作原理,深入了解IP地址和MAC地址的有关概念,

掌握WinPcap开发包的实验方法以及自定义构造数据包。

2.2 实验要求

要求自行构造arp请求数据帧,用WinPcap的相关函数实现数据帧的发送,

并解析响应的数据帧,获得IP地址与MAC地址的对应关系。本实验要求通过操

作系统提供的命令和WinPcap编程两种方式获取以太网中主机的MAC地址。

2.3 实验原理

ARP是地址解析协议,它的基本功能就是通过目标设备的IP地址,查询目标

设备的MAC地址,以保证通信的顺利进行。在以太网中,一个主机和另一个主机

进行直接通信,必须要知道目标主机的MAC地址。但这个目标MAC地址是如何获

得的呢?它就是通过地址解析协议获得的。所谓“地址解析”就是主机在发送帧

前将目标IP地址转换成目标MAC地址的过程。ARP协议的基本功能就是通过目

标设备的IP地址,查询目标设备的MAC地址,以保证通信的顺利进行。

在TCP/IP协议中,每一个网络结点是用IP地址标识的,IP地址是一个逻

辑地址。而在以太网中数据包是靠48位MAC地址(物理地址)寻址的。因此,

必须建立IP地址与MAC地址之间的对应(映射)关系,ARP协议就是为完成

这个工作而设计的。

TCP/IP协议栈维护着一个ARP cache表,在构造网络数据包时,首先从

ARP表中找目标IP对应的MAC地址,如果找不到,就发一个ARP request广

播包,请求具有该IP地址的主机报告它的MAC地址,当收到目标IP所有者的

ARP reply后,更新ARP cache。ARP cache有老化机制。

互联网通常通过IP地址指定其发送IP数据报的始发地和目的地,根据ARP

协议的规定,将高层的IP地址映射成底层的物理地址,要理解ARP协议的工作

过程,下面用一个例子说明,如下图所示:

图1:ARP工作过程

主机A要和B通信,A要先广播含有自身IP地址与MAC地址映射关系的请

求信息包,请求解析B的IP地址与MAC地址的映射关系。

为了获取以太网中其他主机的IP与MAC地址的对应关系,应用程序需要向

以太网广播ARP请求,需要自行构造ARP请求包,所以必须熟悉ARP报文的格式,

对报文中的各个字段进行填充。

图2:ARP报文的格式

发送ARP请求,请求本机网络接口卡上绑定的IP地址与MAC地址的对应关

系,把本机IP地址作为ARP报文的目的地址,应用程序捕获到本机的ARP响应,

获取本机网络接口卡的MAC地址。

网络操作系统通常会将从网络中得到的IP地址与MAC地址的映射关系存放

在本地的高速缓冲区,多数网络系统中的表项都内置一个arp命令,所以我们可

以用arp -a命令来高速显示cache中的ARP表, ARP表可以包含动态和静态表

项,每个动态表项的潜在生命周期是10分钟,而静态表项直到删除或者重启计

算机为止。

在VC++中利用WinPcap编程,构造ARP请求数据包,首先要获取主机的Mac

地址,把目的地址设置为自己的IP地址,获取局域网内其他主机的IP地址与

MAC地址的映射关系就需要发送广播ARP请求帧,然后通过解析捕获到的ARP响

应数据包,得到IP地址与MAC地址的映射关系。

2.4 实验内容

2.4.1 利用系统提供的命令获取IP地址与MAC地址的对应关系

(1)多数操作系统都内置一个arp命令,可以使用arp -a显示高速cache

中的ARP表,如果期望的IP地址与MAC地址没有出现在表中,则可以ping 该

IP地址,成功后,在执行arp-a,就可以看到ARP表项的变化情况。

图3:arp-a的结果

(2)添加ARP静态表项,命令:arp –s inet_addr eth_addr,其中inet_addr


本文标签: 地址 IP地址 表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