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管理员组文章数量: 1086019
2024年4月16日发(作者:ros版本)
蓝牙及其射频技术
1 概 述
蓝牙作为一种新的短距离无线通讯技术标准,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正受到全球
各界的广泛关注。蓝牙技术有以下特点:支持用户在许多设备之间进行无线数据
交换及文件同步,使移动电话、便携式计算机以及各种便携式通信设备之间在近
距离内资源共享;支持非可视范围内的通讯与链接,且能在移动中进行无线连接
和通讯;支持无线设备到有线网络之间的无线链接,只要连接到局域网的蓝牙接
入点,就可以实现有线局域网的无线数据连接;支持电路交换与分组交换,支持
语音、数据和视频信号传输。它的应用几乎可以渗透到所有通信及信息领域,具
有极其广泛的应用前景。
2 蓝牙技术概况
2.1 蓝牙的起源
蓝牙的名字来源于10世纪丹麦国王Harald Blatand,因为他十分喜欢吃蓝梅,
所以牙齿每天都带着蓝色。蓝牙将当时的瑞典、芬兰与丹麦都统一了起来。
1999年12月1日,蓝牙特殊利益集团——Bluetooth SIG发布了蓝牙技术最新
标准1.0B版。发展至今,加盟的公司已超过2000多家。一项公开的全球统一的技
术规范能得到工业界如此广泛的关注和支持是前所未有的。当然,这主要得益于
蓝牙技术本身所具有的广阔应用前景和诱人的商机。
2.2 蓝牙技术的特点
蓝牙技术使用高速跳频和时分多址等先进技术,在近距离内最廉价地将几台
数字化设备呈网状链接起来。
蓝牙是一个开放性的、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标准。它可以用来在较短距离内
取代目前多种线缆连接方案,穿透墙壁等障碍,通过统一的短距离无线链路,在
各种数字设备之间实现灵活、安全、低成本、小功耗的话音和数据通信。
蓝牙作为一种新兴的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已经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它
提供低成本、低功耗、近距离的无线通信,构成固定与移动设备通信环境中的个
人网络,使得近距离内各种信息设备能够实现无缝资源共享。
2.2 蓝牙系统的参数指标及组成
2.2.1 蓝牙系统结构基本系统参数及指标
工作频段:ISM频段2.402GHz—2.480GHz
双工方式:TDD
业务类别:同时支持电路交换及分组交换业务
数据标称速率:1Mbit/s
异步信道速率:非对称连接723.2kbit/s 57.6kbit/s
对称连接:433.9kbit/s (全双工模式)
同步信道速率:64kbit/s (3个全双工信道)
信道间隔:1MHz
信道数:79
发射功率及覆盖:0dBm(1mW),1—10m覆盖,20dBm(100mW),扩展至100m
覆盖
跳频频点数:79个频点/MHz(2402+k)MHz,(k=0,1,2……78);
跳频速率:1600次/s
数据连接方式:面向连接业务SCO(话音,电路交换、预留时隙)、无连接业
务ACL(分组数据、分组交换、轮询)
纠错方式:1/3FEC(3bit重复码),2/3FEC(截短Hamming码),CRC—16,ARQ
密钥:以8bits为单位增减,最长128bits
话音编码方式:CVSD或对数PCM
网络拓扑结构:Ad hoc(无中心自组织)结构。
2.3 蓝牙系统的组成
蓝牙系统由无线单元、链路控制单元、链路管理和软件结构和协议体系组成。
2.3.1 无线单元 蓝牙天线属于微带天线,空中接口是建立在天线电平为0dBm
基础上的,遵从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有关0dBm电平的ISM频段的标准。
2.3.2 链路控制单元 链路控制单元(即基带)描述了硬件——基带链路控制
器的数字信号处理规范。
2.3.3 链路管理器 链路管理器(LM)软件模块设计了链路的数据设置、鉴权、
链路硬件配置和其它一些协议。
2.3.4 软件结构和协议体系 蓝牙设备应具有互操作性,即任何蓝牙设备之间
都应能够实现互通互连,这包括硬件和软件。
版权声明:本文标题:蓝牙及其射频技术 内容由网友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转载请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roclinux.cn/b/1713276423a627111.html,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