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管理员组

文章数量: 1086019


2024年4月16日发(作者:switch的意义)

无机材料的介电常数及磁导率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无机材料介电常数及磁导率的测试原理及测试方法。

2. 学会使用Agilent4991A射频阻抗分析仪的各种功能及操作方法。

3. 分析影响介电常数和磁导率的的因素。

二、实验原理

1.介电性能

介电材料(又称电介质)是一类具有电极化能力的功能材料,它是以正负电荷重心不重合的

电极化方式来传递和储存电的作用。极化指在外加电场作用下,构成电介质材料的内部微观粒子,

如原子,离子和分子这些微观粒子的正负电荷中心发生分离,并沿着外部电场的方向在一定的范围

内做短距离移动,从而形成偶极子的过程。极化现象和频率密切相关,在特定的的频率范围主要有

四种极化机制:电子极化 (electronic polarization,10

15

Hz),离子极化 (ionic polarization,

10

12

~10

13

Hz),转向极化 (orientation polarization,10

11

~10

12

Hz)和空间电荷极化 (space charge

polarization,10

3

Hz)。这些极化的基本形式又分为位移极化和松弛极化,位移极化是弹性的,不

需要消耗时间,也无能量消耗,如电子位移极化和离子位移极化。而松弛极化与质点的热运动密切

相关,极化的建立需要消耗一定的时间,也通常伴随有能量的消耗,如电子松弛极化和离子松弛极

化。

相对介电常数(ε),简称为介电常数,是表征电介质材料介电性能的最重要的基本参数,

它反映了电介质材料在电场作用下的极化程度。ε的数值等于以该材料为介质所作的电容器的电

容量与以真空为介质所作的同样形状的电容器的电容量之比值。表达式如下:

C1Cd



(1)

C

0

0

A

式中

C

为含有电介质材料的电容器的电容量;

C

0

为相同情况下真空电容器的电容量;A为电极极板

面积;d为电极间距离;ε

0

为真空介电常数,等于8.85×10

-12

F/m。

另外一个表征材料的介电性能的重要参数是介电损耗,一般用损耗角的正切(tanδ)表示。

它是指材料在电场作用下,由于介质电导和介质极化的滞后效应而引起的能量损耗。材料的介电常

数和介电损耗取决于材料结构和极化机理。除此之外,还与工作频率、环境温度、湿度有关。

在交变电场作用下,材料的介电常数常用复介电常数表达:

i



(2)

式中



都是与频率相关的量,二者的比值为tanδ

tan

则介质电导率

(3)







tan

(4)

式中

为交变电压的角频率。

tan

仅与介质有关,称为介质损耗因子,其大小可以作为绝缘

材料的判据。

此外,还有一个表征介电材料耐压性能的物理量——介电强度。当外加电场强度逐渐增大,超

过电介质材料所能承受的临界值时,电介质材料从介电状态向导电状态转变,这一临界电场强度即

为介电强度。

2. 磁导率(Magnetic Permeability)

任何介质处于磁场中,均会使其所在空间的磁场发生变化,这种现象称为磁化。在磁场强度为

H

0

的外加磁场中,介质被磁化后会反过来影响所在的磁场,使其发生变化,即产生一个附加磁场H′,

此时介质所处磁场的总磁场强度H总为

H

H

0

H'

(5)

单位为安/米(A/m)。

无外加磁场时,材料中原子固有磁矩的矢量总和为零,宏观上不呈现磁性。外加磁场时,物质

被磁化,但是不改变其固有磁矩大小,只改变其取向。因此物质的磁化程度可以用单位体积的磁矩

大小来表示,即磁化强度M,其单位为A/m

M

P

m

(6)

V

式中

P

m

表示体积为V磁介质中磁矩矢量和。

M

即上述的附加磁场,它与磁场强度的关系为

M

H

(7)

式中

χ

为单位体积的磁化率,量纲为1。

通过垂直磁场方向单位面积的磁力线束称为磁感应强度,用B表示,其单位为T(特斯拉),

它与磁场强度H的关系为

Bμ

0

(HM)

(8)

式中

μ

0

=4π×10

-7

,单位为H/m(亨/米),称为真空磁导率。

将式(7)代入式(5)代入可得:

Bμ

0

(1

)Hμ

0

μ

r

HμH

(9)

式中

μ

r

为相对磁导率;μ为物质磁导率,它反映磁感应强度B随外磁场强度H变化的速率。

通常使用的是磁介质的相对磁导率,其定义为物质磁导率μ与真空磁导率

μ

0

的比值,即:

μ

r

μ

(10)

μ

0

类似的,在交变磁场中,相对磁导率是一个复数,即

μ

r

μ

r

'iμ

r

''

(11)

μ

r

'

表示在磁场作用下产生的磁化程度,

μ

r

''

表示外加磁场作用反映材料对电磁波能量的存储能力;

下材料磁偶矩重排引起的损耗,反映材料对电磁波产生损耗的能力。磁性损耗介质对电磁波的衰减

μ''

能力通常用损耗正切

tanδ

来表示,其值越大,衰减能力越强。

μ'

3. 阻抗分析仪测量介电常数和磁导率的原理

本实验中使用的仪器是Agilent Technologies公司的生产的E4991A型射频阻抗分析仪。它采

用射频电流-电压(RF-IV)测量技术,依据被测件终端电流和电压来直接测量1MHz~3GHz频率范

围内的阻抗。通过测定的高精度的阻抗值,自动计算试样的介电常数或磁导率,可直接在显示器上

读取结果。测量介电常数时需将E4991A与夹具16453A配套使用,测量磁导率时需将E4991A与夹

具16454A配套使用。

三. 实验仪器及试样制备

1.实验仪器

仪器:Agilent4991A射频阻抗分析仪、16453A夹具、16454A夹具,见图1。

规格:内置等效电路分析能对被测件的多元件模型进行计算,在扫描频率范围1MHz-3GHz内方

便的获取测试数据,彩色LCD/CRT可以同时显示多组测量曲线;先进的校正和补偿方法降低了测量

误差。测量频率范围:1MHz~3GHz,分辨率:1mHz;震荡器水平:40dBm~1dBm,分辨率:0.1dBm;

输出阻抗:50?;直流偏压:0~±40 V,分辨率:1 mV;直流偏流:100μA~50mA, –100μA~–50mA,

分辨率:0.01mA。

图1 Agilent4991A射频阻抗分析仪

2.试样制备

①环状试样:外环直径φ

≤20.0mm,内环直径φ

≥3.1mm,厚度h≤8.5 mm;

②圆柱或块状试样:最大外径φ

≥15mm,0.3mm≤厚度h≤3mm。

四. 实验步骤

1.测试前准备:

连接主机各种组件,包括电源线,键盘,鼠标,测试端头等,然后开机,预热0.5h以上。

2. 选择测试模式:

① E4991A状态初始化:“system”→“preset”

② 设置测量模式:“Utility”→“Utility”→“Material Option Menu”→“Material

Type”→“选择测试参数:Permittivity(介电常数)/Permeability(磁导率)”

3. 设置测试条件:

① 设置显示方式:“Display”→“Display” →“Num of Traces:3 Scalar”

② 设置测试参数:“Meas/Format”→“Meas/Format”→“Meas Parameter”→“Format:Lin

Y-Axis”

③ 设置扫描参数:“Stimulus”→“Sweep Setup/Parameter”→设置扫描点数(201)及方式(Log)

④ 设置振荡水平:“Stimulus”→“Source”→“Osc Unit” 选择电流(磁导率)或电压(介电常

数)

⑤ 设置扫描幅度:“Stimulus”→“Start/Stop”→ “Start”或“Stop”设置相应的频率范围

4. 校正测试端头(7mm端):

① 校正准备:“Stimulus”→“Cal/Comp” →“Cal Meun[Uncal]” →“CalType:Fixed

Freq&Pwr”

② 开路校正:“连接0S到7mm端”→“Meas Open”→“√Meas Open”→“逆时针卸载0S ”

③ 短路校正: “连接0Ω到7mm端”→“Meas Short”→“√Meas Short”→“逆时针卸载0Ω ”

④ 负载校正: “连接50Ω到7mm端”→“Meas Load”→“√Meas Loadt”→

“逆时针卸载50Ω ”

⑤ 低损耗电容校正:“连接‘低损耗电容’到7mm端”→“Meas Low Loss C” →“√Meas

L-L”→“逆时针卸载低损耗电容”→“Done”→屏幕底端状态 Uncal显示为Cal Fix,校正完

毕。

5. 补偿测试夹具:

16453A的补偿:

① 将16453A连接到7mm端,输入标准负载厚度0.78mm:“Stimulus”→ “Cal/ Comp”→“Cal

Kit Meun”→“Thickness”

② 选择夹具模式:“Stimulus”→“Cal/Comp”→ “Fixture Type” → “16453A”

③ 选择校正的测试点类型: “Cal Meun[Uncal]”→“Cal Type: Fixed Freq&Pwr”

④ 短路校正:调节释放/提升按钮,使夹具上下电极接触,Meas Short”→“√Meas Short”

⑤ 开路校正:调节释放/提升按钮,使夹具上下电极分开,Meas Open”→ “√MeasOpent”

⑥ 负载校正:将标准负载置于上下电极之间,“Meas Load”→“√Meas Load”→“Done”确认

→屏幕底端状态栏中Uncal变为Cal Fix,校正完毕。

16454A的补偿:

① 将16453A/16454A连接到7mm端

② 选择夹具模式: “Stimulus”→“Cal/Comp”→“Fixture Type” →选择

“16454S或16454L”

③ 补偿:“Stimulus”→“Cal/Comp”→“Comp Meun”→将样品托置于测量夹具上→Meas

Open”→ “√MeasOpent”;“Meas Short”→“√Meas Short”;“Meas Load”→“√Meas

Load” →“Done”→确认屏幕底端状态中Uncal变为Cal Fix,补偿完毕。

6. 测试与保存:

① 测试准备:“Utility”→“Utility”→“Material Option Menu”→“输

入样品实际尺寸”

② 测试:安装试验试样,然后“Scale”→“Autoscale all”,开始自动测试。

③ 保存数据:“Save/Recall”→“Save Data”→“AscⅡ”→“File name”→“OK”

④ 关机:“开始菜单”→“Shut down”→关机并卸载测试夹具及测试端头等。

六.实验内容和要求

1.教师现场介绍射频阻抗分析仪的原理及构造、演示操作过程及数据分析。

2.学生分组练习设备的操作,并记录分析实验试样的介电常数和磁导率。

3.将实验结果和分析及以下思考题的答案写在实验报告上。

七.思考题

1.影响介电常数和磁导率的因素有哪些?

2.测试过程中需注意哪些事项?


本文标签: 材料 极化 磁导率 介电常数 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