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管理员组文章数量: 1086019
2024年4月16日发(作者:sublime编辑器)
∗∗∗第43卷第5期
Vol.43
No.5JournalofSuihuaUniversity
绥化学院学报2023年5月
May.2023
“方式+结果”动词及其语义突显
——来自汉语工具动词“剪、切、锯、剃、磨”的实证数据
李小术
1
李金妹
2
天津300383)(1.天津师范大学教育学部;2.天津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摘要:动词编码的“方式”或“结果”义决定了动词的语法行为。一个动词能否同时编码方式和结果两种语义,还是只能单
独编码方式义或结果义,这个问题在语言学界中一直存在争议。文章通过条件诊断、问卷调查、语料查找等方法,证明汉语中
“剪”“切”“锯”“剃”“磨”五个工具动词为“方式+结果”动词,但两种语义在具体语境中突显的程度不同,具体表现为:在主宾格结
构中突显的是方式义;在受事主语结构中突显的是结果义。
关键词:方式;结果;语义突显;工具动词
中图分类号:H1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0438(2023)05-0082-04
动词含有结果状态的发生,即受事状态的改变,但不会说明是
何种方式造成了这种结果。方式动词则指动词含有完成某一
活动的方式,施行某一动作或行为,但不说明有何种结果产生。
Rappaport-Hovav和Levin
[1]
分别举了“clean(使...干净)”和“wipe
说(Manner/ResultComplementarityHypothesis),认为一个动词
词根只能编码方式义或结果义,不能同时词汇化两种语义。对
于进行某一动作的方式动词来说,结果是不确定的;同样,对于
Rappaport-Hovav和Levin
[1]
曾提出经典的方式/结果互补假
结果动词来说,得到某一结果状态的方式也是不确定的。本文
(擦)”两词来阐释结果动词和方式动词,“clean”编码的是“干
将以工具动词剪、切、锯、剃、磨为例,拟解决以下两个问题:(1)
净”的一种状态变化,通常这种变化是由于把东西从物体表面
现代汉语中是否也存在同时编码方式义和结果义的动词?(2)
移除的动作产生的,但并没有具体指明是何种方式;而“wipe”
如果存在,是否在具体语境中两种语义的突显程度不同?
编码的是“将东西从物体表面擦除”的动作,虽然“干净”是擦的
目的,但是结果并不一定产生。
(二)方式义和结果义突显侧重。Mateu和Acedo-
一、理论基础
(一)方式动词和结果动词的定义。方式动词和结果动词
Rappaport-Hovav和Levin
[1]
分别用“scalarchange”和“non-scalar
Matellán
[6]
曾提出英语动词词根所在的句法位置决定它的方式
义或者结果义等结构解释。如“Joeclimbedoutofthetunnel.(乔
pricesclimbed.(价格上涨了。)”结构中climb编码的是结果义。
杨荣祥则是针对古汉语提出当一个动词进入实现的句子时,动
作或者结果语义突显的强弱不同,表现出的句法功能也因此不
同:后面带宾语时,突显的是其动作义,相应地表现出的句法功
能是及物性功能,如“齐破燕”;后面不带宾语时,突显的是其结
果义,相应地表现出的句法功能是状态描写功能,如“燕国破”。
可以看出杨文说的带宾语是指“施事+动词+受事”的主宾格结
[2]
)”主宾格结构中climb编码的是方式义,“The
都是动态的,都包含了变化,但两类词表示的变化并不相同。
爬出了隧道。
change”来形容结果动词和方式动词。对于“scalar”,国内的研
[3][4]
究者分别把其译为“尺度”、“量级”和“量度”。
[5]
本研究采用
“量级”的译法,即结果动词指一个实体有量级的变化,这种变
化是在一个特定维度上的,比如高度、温度,有一个特定的结
果;方式动词则与结果动词相反,指实体非量级的、多个维度的
复杂变化,没有一个特定的结果产生。
[1]
与方式动词相比,结果
收稿日期:2022-08-23
作者简介:李小术(1999-),女,贵州仁怀人,天津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认知语言学,学科教学(英语);李金妹
(1983-),女,湖北荆州人,天津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双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认知语义学;事件语法;因果关系。
基金项目:湖北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因果关系的事件融合研究”(20ZD100)的阶段性成果。
82
构,不带宾语指的是“受事+动词”的受事主语结构。
杨荣祥表达的观点与金立鑫和王红卫
[7]
、周利萍
[8]
提出的
“主宾格结构倾向于表达行为或行为过程,作格结构倾向于表
达状态”观点相一致。受事主语化是作格动词语用功能实现
的句法环境,动词从及物变为作格句中的不及物用法经历了
语义收窄的过程,“使成义”内敛,“结果状态义”突显。
[8]
如周
文举出的两个例子[1-2],[1a]和[2a]两个句子是主宾格结构,
施事作主语,致使义非常明显,突显的是动词的行为动作义;
[1b]和[2b]两个句子则是受事主语结构,施事隐去,致使义也
成这种结果的动作。
[9]
因此消弱,突显的是动词的结果义。要注意的是动词在突显
动作义时,也包含了动作的结果,突显结果义时,也包含了造
[1]a.这些规定削弱了公司的竞争力。
b.公司的竞争力削弱了。
[2]a.弟弟打碎了杯子。
b.杯子打碎了。
果动词包含受事在量级上的变化,而“涉及量级改变的论元必
[3](P21)
须得到编码”,因此宾语就必须表达出来。结果动词产生
的改变是在特定维度上的,受事是变化的唯一参与者,也可以
理解为姜文振
[12]
提出的“特指性支配成分在表层要出现,否则
就会造成语意不清”。当宾语受到删除时,语义表达不完整。
[5]a.亮亮剃了胡子。
b.#亮亮剃了。
b.#小王剪了。
[6]a.小王剪了指甲。
如例[5b]和[6b],当工具动词“剃”等的宾语删除时,语义信
息不完整。什么被剃了?什么被剪了?如果不把动词的受事
补充出来,在多数情况下这类句子就是无效表达。因此可以认
为“剃”等工具动词满足“#objectdeletion”诊断条件,编码了结
果义。
(三)问卷调查。
1.问卷设计。考察结果义的题目设计借鉴了Rissman研究
虽然周文举的例子[1-2]中动词为两个词素的,不是本文讨
论的单词素动词,但其核心观点是备受肯定和值得借鉴的,为
本研究探讨动词方式义结果义突显侧重的句法表征提供了
指导。
的形式:参照第(二)部分的两个诊断条件,通过被试对“我已经
等宾语删除类句子进行5级自然度判断,1=非常不自然;2=不
自然;3=不确定;4=自然;5=非常自然,共18题。同时参与判断
的还有四个自然的句子和四个不自然的句子例[7-8],用来筛选
有效问卷。另外,通过被试回答“您觉得‘剪’这个动作用的工
具是什么?”这样的问题,对上述五个工具动词是否使用单一工
具进行调查,共5题。
切了西瓜,而西瓜完好无损”等结果否定类句子和“小王剪了”
二、研究方法
(一)动词筛选。首先,从王占华
[10]
所列的含“单一工具义
素”的动词和徐默凡
[11]
所列的“专一性工具动词”中初步选出含
先选取了两名被试进行预调
有单一的、特定的工具的动词,然后根据《汉语动词用法词典》
大学生。在问卷正式发放之前,
以对问卷进行调整和改进。问卷正式发放后,共有86位大
的释义筛去虽然含有特定的方式却不能明确有何种结果产生
查,
的词(如“扇:用扇子扇”),留下含有单一的工具且动作能产生
学生参与调查,专业包括英语、法语、俄语、韩语、汉语言文学
2.被试。参与本研究问卷调查的被试为天津市某高校的
平均年龄22岁,母语均为汉语。经统计,有效答卷为85份,
结果的动词。最后符合条件的拟确定为剪、切、锯、剃、磨5词。
等,
上述词在《汉语动词用法词典》的含义分别为:1.剪:用剪刀使
无效答卷1份。
细的或成薄片的东西断开。2.切:用刀把物体分成若干部分。
(四)语料查找。基于周利萍
[13]
的观点:主宾格结构中施事
致使义明显,突显的是动词的行为动作义;受事主语结
3.锯:用锯拉。4.剃:用特制的刀子刮去(头发、胡须)等。5.磨:
作主语,
致使义消弱,突显的是动词的结果义,本研究认
用磨料磨物体使光滑、锋利或达到其他目的。从词典的释义中
构中施事隐去,
突显“方式+结果”动词的方式义;在受事主
可以看出以上五个动词分别依靠特定的工具(剪刀、刀、锯子、
为在主宾格结构中,
突显“方式+结果”动词的结果义。因此通过BCC语
特制的刀子(剃刀)、磨料)才能实施动词的动作,且都蕴含了直
语结构中,
接宾语产生变化的涵义,如“线剪断”“菜切断”“木头锯断”“毛
发剃除”“刀磨锋利”。
(二)结果义诊断。采用Beavers和Koontz-Garboden
[3]
提出
的动词结果义诊断条件对所选的“剪”等五个工具动词进行测
试。诊断条件一为“#denial-of-result”:不允许对结果进行否
定。即当否定了受事的变化时,句意就是矛盾的。工具动词
“剪”“切”等动作都会使受事发生变化,当否定了变化时,表达
就不合逻辑,如例[3-4],故符合该诊断条件。
[4]#我已经切了西瓜,而西瓜完好无损。
[3]#我已经剪了指甲,而指甲一点也没有短。
诊断条件二为“#objectdeletion”:不允许删除宾语。因为结
料库检索,调查剪、切、锯、剃、磨5个工具动词的主宾格结构句
式和受事主语结构句式两种情况。若上述工具动词既可以用
在主宾格结构句式中,又可以用在受事主语结构的句式中,就
能得出上述工具动词在具体语境中方式语义和结果语义突显
侧重不同。
三、调查结果
(一)编码结果义判断。
句和不自然句判断对比明显,对工具动词结果否定句子判断的
1.结果否定句子判断。从最终统计结果来看,被试对自然
83
整体自然程度为2.46:为不自然;每一个工具动词结果否定句
子自然程度的具体调查情况,其中“切”的自然程度最低,因此
“切”最满足动词结果义诊断“#denial-of-result”。剪、剃、磨、锯
结果否定句子的自然程度逐步增高,但都在不自然范围内,故
上述工具动词都符合该条件诊断。
2.宾语删除句子判断。五个工具动词宾语删除句子自然
具动词结果义条件诊断的调查结果,对于结果否定类句子自然
程度判断来说,无论是从整体上看,还是聚焦于每一个工具动
词,被试的判断都为不自然。研究结果与上文讨论的一致:上
述工具动词的结果义被否定时,表达是不合逻辑的,故上述工
具动词满足动词结果义条件诊断一“#denial-of-result”,编码了
结果义。同样,对于上述工具动词宾语删除类句子的自然程度
判断中,整体判断仍属于不自然范围,单个工具动词的自然程
度判断虽然有的偏高,但也算不上自然,故上述工具动词满足
动词结果义条件诊断二“#objectdeletion”,编码了结果义。不
过,与结果否定类句子判断相比,宾语删除类句子判断的自然
程度偏高,这其实也反映了汉英两种语言的表达差异:汉语的
造句偏重心理,略于形式,重意合而不重形合,可根据说话者的
意图、语气等需要对句子进行省略;而英语语法严谨句式完整,
一个句子,主、谓、宾、定、状、补罗列有序,大致齐全。
[13]
因此,
与结果否定句子判断相比,一些被试对工具动词宾语删除的句
子判断会受中文句式影响,不确定工具动词宾语删除是否自然
程度的整体判断为2.85,仍属于不自然范围,因此满足结果动
词的条件诊断“#objectdeletion”。单个工具动词宾语删除句
子的自然程度判断情况:工具动词“剪”的宾语删除句子自然程
度最低,剃、磨、锯、切依次升高。因此,可以总结出上述工具动
词满足结果动词的条件诊断“#objectdeletion”。
(二)编码方式义判断。通过被试回答“您觉得‘剪’这个动
作用的工具是什么?”这样的问题,对上述五个工具动词是否使
用单一工具进行调查。调查结果如下:对于“剪”此动词,被试
回答“剪刀/子”的占94%,回答“指甲钳”“头发”“刀”的占6%;对
于“锯”:“锯子”“电锯”“木锯”的回答占94%,其他答案有“手
指”“尺子”等;对于“切”:被试的回答中96%为“刀子”“小刀”
或者甚至认为宾语删除是自然的。
“菜刀”“水果刀”;对于“剃”:“剃头/须刀”“剃刀”“推子(一种剃
根据上述动词使用工具的调查结果,”切“的工具基本上都
发工具)”的答案占85%;对于“磨”:“磨石”“磨刀石”的回答占
66%,回答“(铁/石)杵”“石头”“棍子”等的占34%。
根据被试的回答可以发现:工具动词剪、切、锯、剃、磨所用
是”刀“;“锯”所用的工具基本为“锯子”;“剪”的工具也几乎都
为“剪刀”;“剃”所用的工具主要为单一工具“剃刀”;“磨”在多
数场景下能将其看作是具有特定工具“磨(刀)石”的动词,可以
得出以上动词包含特定的、单一的工具。陈昌来
[14]
提出工具是
的工具中,“切”所用的单一工具比例最大,“刀子”“小刀”等本
质上都是“刀”,只是称呼不同,故”切“含单一的工具”刀“;“锯”
与施事同现、是施事发出动作所凭借的有形物体。Langacker
[15]
所用的工具基本上为单一的“锯子”,材质不同而有了“电锯”、
则将工具定义为施事支配致使其对另一参与者产生影响的角
“木锯”的不同称呼;“剪”的工具也几乎为单一的“剪刀”,“剪
子”为其不同的称呼;“剃”所用的工具“剃头/须刀”“剃刀”“推
子”都可归类为单一工具“剃刀”,较少情况下存在“刀”等一些
其他的工具;至于“磨”,该工具动词所用的工具则相对更泛一
些,有很多如“铁/石杵”“石头“"棍子”等这样的答案,并不能归
为同一种工具,但“磨(刀)石”的回答占比为66%,因此在多数
场景下仍能将其看作是具有特定工具的动词。
(三)方式义和结果义突显情况。经过BCC语料库检索查
找,本文提到的工具动词也存在主宾格结构和受事主语结构的
语言现象,如例[9-11],主宾格结构中突显其方式义,受事主语
结构中突显结果义。
[7]a.寿星切蛋糕了,很好吃哦。
色。林文英
[16]
也提到在语言运用过程中,很多时候工具角色是
定义动作的主要特征,行为动词描述的动作依靠所支配的工
具、支配方式刻画。因此,因剪、切、锯、剃、磨5个工具动词包含
特定的、单一的工具,工具诠释的又是施事操纵工具完成的动
作方式,可以总结出上述工具动词编码了特定的方式义。
“特定的方式蕴含特定的结果,而特定的结果只能由特定
的方式产生,故同一词根也就能够同时蕴含方式和结果两种语
义”。
[5](P144)
工具动词剪、切、锯、剃、磨能表示使用特定的方式使
动作对象发生变化,故同时编码了方式和结果语义,是“方式+
结果”动词。
(二)方式义结果义突显不同。“方式+结果”动词能同时编
码方式和结果语义,但其所在的句子结构不同所突显的语义就
不相同:在主宾格结构句式中突显其方式语义,在受事主语结
构句式中突显其结果语义。剪、切、锯、剃、磨5个工具动词出现
在“施事+动词+受事”的主宾格结构中时,由于施事作主语,致
[8]
使义非常明显,突显动作行为义,而这种动作是用特定方式实
b.蛋糕切了,他终是逃不了又被抹了一脸奶油。
[8]a.羊啃牧场上的青草,牧羊人剪羊毛。
了,一筐又一筐。
b.到了春天,小羊羔一个个接下来;夏季,雪白的羊毛剪
[9]a.早晨我正在窗前剃胡子,听见了嗒嗒的蹄声。
b.胡子剃了,清爽多了。
施的,因此工具动词的方式义得到突显。同时,该动作也蕴含
了受事发生变化,因此结果义也是得到编码的,只是没有方式
义突显程度强。而上述工具动词出现在“受事+动词”的受事主
语结构中时,施事隐去,致使义消弱了,从而工具动词的结果义
得到突显。同时,用特定方式实施动作的方式义仍然存在,只
是没有结果义突显程度强。因此,虽然剪、切、锯、剃、磨5个工
四、分析讨论
(一)方式义结果义同时编码。根据剪、切、锯、剃、磨5个工
84
具动词词根能同时编码方式和结果语义,但落实在具体表达中
时,方式语义和结果语义突显强弱不同。
外语教学与研究,2014(1).
报,2017(3).
[8]周利萍.英汉作格动词的句法语义特征[J].湖北大学学
[9]杨荣祥.上古汉语结果自足动词的语义句法特征[J].语
[10]王占华.工具动词及其相关的句法、语义结构[M]//史有
[11]徐默凡.现代汉语工具范畴的认知研究[M].上海:复旦
[12]姜文振.略论及物动词宾语的省略与隐含[J].北方论
[13]许建平.从英汉对比看汉语的简洁与歧义[J].外语教
[14]陈昌来.论现代汉语语义结构中“工具”的性质和工具
[15]Langacker,tionsofCognitiveGrammar,Vol.
[16]林文英.英汉动词工具概念诠释手段及语用效果对比
参考文献:
resultcomplementarity[M]//,&.(eds.).Syntax,
LexicalSemantics,:OxfordUniversity
Press,2010:21-38.
Dordrecht:Publishing,1979.
研究,2014(3).
[2]Dowty,aningandMontagueGrammar[M].
[3]张翼.“方式”和“结果”的再审视:认知语法视角[J].外语
[4]帅志嵩.从“方式”到“结果”的语义演变及其理论思考
[5]张梦杰,林允清.《动词语义的词根》评介[J].外语教学与
[6]Mateu,J.&Acedo-Matellán,ner/result
[1]Rappaport-Hovav,M.&Levin,tionsonmanner/
文研究,2017(1).
为.从语义信息到类型比较.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2001:129-146.
大学出版社,2004.
丛,1997(4).
学,2003(1).
——以“送、摔、丢、走、跑”为例[J].中国语文,2021(6).
研究,2022(1).
动词[J].鲁东大学学报,1997(3).
complementarityrevisited:Asyntacticapproach[M]//.
&e.(eds.).:
EmeraldGroupPublishing,2012:209-228.
[7]金立鑫,王红卫.动词分类和施格、通格及施语、通语[J].
II:DescriptiveApplication[M].PekingUniversityPress&Stanford
UniversityPress,2002.
[J].华侨大学学报,2019(6).
[责任编辑王占峰]
(上接78页)
(50)我比你快到(得)个两分钟的样子。(我比你快了个两
分钟的样子。)
否定形式是“形容词+不+倒”,例如:
(51)这次的期末成绩我比你多不倒几分。(这次的期末成
绩我比你多不了几分。)
(52)弟弟比我小不倒个两岁的样子。(弟弟比我小不了个
两岁的样子。)
“得”的后面还可以加上“倒”,例如:
(53)这次的期末成绩我比你多得倒个几分。(这次期末成
绩我比你多了个几分。)
(54)我比你快得倒个两分钟的样子。(我比你快了个两分
钟的样子。)
“得”和“倒”也可以同时省略,例如:
(55)这次的期末成绩我比你多个几分。
(56)我比你快个两分钟的样子。
(十)“得”用作不定代词。“得”做不定代词时相当于英语中的
“something”,指代某些不确定的东西或者事物,它的这一用法主
要是体现在“有+得+动词”这个结构中,也就是“有”和不定代词
“得”构成一个动宾短语,这个动宾短语的基础上再加上一个动
词,合起来构成一个联动结构。例如“有得吃”是指有东西吃,“有
得睡”是指有地方睡,“有得看”是指有东西可以看,“有得闹”是指
有事情要闹了。“有得”是后面这个动词实施的前提条件。
结语
“得”字在彭州话有这样多的用法,是其他方言中少有的现
象,本文主要是对“得”不同用法的详细介绍,仍然还有一些问
题没有来得及解决。比如“得”表示“有”的虚化来源没有进行
论证,“得”的位移、趋向义是的来源也尚未得到合理的解释,表
示“在”的动词“得”和表示“有”的动词“得”的关联还没有梳理
出来,词缀“得”是否来源于结构助词“得”,还未进行论证。也
就是说,彭州方言中“得”的诸多义项之间的关联还不够明确,
互相之间的语法化的关系还没有画出完整的语法化地图。这
些问题的解决还需要参考更多地方方言以及古代汉语的资料。
参考文献:
[1]张清源.论成都话“在”的趋向、位移用法——兼论普通
话动词后“在”与“到”的性质[J].中国语文,1997(6).
[2]张一舟,张清源,邓英树.成都方言语法研究[M].成都:巴
蜀书社.2001.
[3]鲜丽霞.成都话中的语气助词“在”[J].四川师范大学学
报(社会科学版),2002(4).
[责任编辑王占峰]
85
版权声明:本文标题:“方式+结果”动词及其语义突显——来自汉语工具动词“剪、切、锯、剃 内容由网友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转载请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roclinux.cn/b/1713224556a624744.html,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