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管理员组文章数量: 1086019
2024年4月16日发(作者:软件技术工作岗位)
库尔勒城市发展对策研究
作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的首府,近年来库尔勒市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对
口援疆、“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等重大历史机遇,加快构建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建
设,全市经济社会和城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16年常住人口城镇化
率达到73.5%,城镇化发展速度和发展质量均处于全州前列。取得成绩的同时,
老城区开发容量过大造成交通拥堵、停车难、就医难、入学难等“城市病”也愈发
突显。本文旨在通过对库尔勒市城市发展问题的剖析,有针对性的提出今后城市
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标签:库尔勒;城市发展;对策研究
1、城市概况
库尔勒市地处新疆中部、天山南麓,塔里木盆地东北边缘,北倚天山支脉,
南距“死亡之海”世界第二大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直线距离仅70公里。库尔勒
是古丝绸之路中道的咽喉之地和西域文化的发源地之一,是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
治州的首府和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南北疆重要的交通枢纽和物资集散地,
因盛产驰名中外的“库尔勒香梨”,又称“梨城”。
近年来,先后荣获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首
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六连冠等50多项国家级荣誉称号,在
“2016年度中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县市”中位列第44位;荣膺“2016年度中
国中小城市创新创业(双创)百强县市”,位列第65位;荣膺“2016年度中国中
小城市新型城镇化质量百强县市”,位列第18位;继续荣膺“中国十佳‘两型’
中小城市”,位列第9位。综合实力、区域竞争力和发展后劲连续11年排名上升
并稳居中国西部前列,是中国西北地区最具发展潜力和最富经济活力的城市之
一。
2、城市规划建设存在问题
1992-2015年期间,库尔勒的发展速度在全新疆同等城市中是最快的。规划
在协调城乡空间布局,改善人居环境,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上起到了“龙
头”作用。同时,城市发展速度过快,也导致一些“城市病”的出現。
2.1 老城区开发强度过大,“城市病”凸显
近年来,老城区拆低建高,房产开发高楼林立,6.3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居住
了19.3万人,是全巴州人口总数的七分之一。老城区平均容积率达到1.78,已
经远远超出了疆内同等城市老城区开发强度(石河子0.9,克拉玛依市1.1)。高
强度的开发建设是导致交通拥堵,就学、就医、入托、停车困难,给水、排水供
热等城市基础设施超负荷运转,城市景观效果差等一系列“城市病”的主要原因。
2.2 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滞后,城市承载力较低
前期以市场行为为主导的城市建设,一定程度上导致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滞
后,主要体现在城市给排水、环卫、公共交通、教育、医疗、公共体育活动场所、
养老、人防、消防等方面。市政基础设施承载力低,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跟不上人
口增长需求。
2.3 城乡发展建设不均衡,乡镇城建边缘化显现
城乡一体化建设推进缓慢,重城市、轻农村的建设行为依然明显。“城中村”
与周边城市建设差距较大,村里的供排水、供热、燃气、广电、环卫等基础设施
均未按城市标准接入,居民住宅环境差,房屋消防、抗震等都难以保证,存在安
全隐患。
2.4 资源环境压力不断加大,人居环境质量有所下降
庫尔勒属于沙漠绿洲城市,生态环境脆弱。库尔勒处于开孔河流域下游,农
业化与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量逐年增大,地下水超采严
重,工业污水污染突出。
2.5 城市特色不明显,历史人文建筑保护不够
库尔勒市在城市改造建设中,对体现地方特色、延续人文历史等没有足够重
视,很多有人文特色的老建筑被拆除,如八角楼、塔里木饭店、梨乡饭店、水磨
房等,一批特有的人文建筑换成了常见的高层玻璃幕墙。
3、城市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重新审视城市
发展定位,完善城市功能,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丰富城市内涵,突出城市特色,
提升城市品位,把库尔勒市建设成为新疆重要的现代化区域性中心城市。
3.1 融入“一带一路”战略,重新审视城市发展定位
依托库尔勒良好的区位、交通和资源条件,抓住新疆丝绸之路核心区建设的
战略机遇和优惠政策,围绕“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需要重新审视库尔勒
作为“一带一路”战略中重要节点城市所承担的职能。
3.2 推进“多规合一”,提升城市规划水平
推进城乡规划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
划等“多规合一”,探索市域空间体系规划“一张图”。在总体规划阶段,编制完成
库尔勒市总体城市设计,对城市整体形态进行控制。
3.3 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建设组团型城市
坚持“一城、三区、三中心”的组团式空间布局结构,老城区重点建设州政府
所在区域,南市区重点建设库尔勒市政府周边区域,开发区重点建设开发区管委
会所在区域。
3.4 体现地域文化特征,塑造城市特色风貌
合理控制用地开发强度,根据周边环境和功能布局划分高强度、中等强度和
低强度开发地区。合理确定容积率、建筑密度、建筑高度、建筑体量等指标,老
城区避免高强度、高密度开发建设,确保城市风貌特色和宜人尺度。天际线的控
制应与自然山体轮廓相协调,做到一般建筑和建筑景观两个层次的高度控制,构
建层次分明、人工与自然有机结合的城市轮廓线。
3.5 健全公共服务设施,提高服务群众水平
把社区作为城市建设发展的基本生活功能单元,合理配置公共服务设施。新
建居住小区配套建设中小学、幼儿园、超市、菜市场,以及社区养老、医疗卫生、
文化服务等社区级服务设施,大力推进无障碍设施建设,继续推动公共图书馆、
美术馆、文化馆(站)、博物馆、科技馆免费向全社会开放。
3.6 完善市政基础设施,提升城市承载力
优化路网结构,树立“窄马路、密路网”的城市道路布局理念,加强城镇道路
延伸对接、升级改造,优化道路断面,加强自行车道和步行道系统建设,实施道
路渠化,打通各类“断头路”,加大路网密度,提高道路通达性。大力发展公共交
通,适时启动快速路建设,缓解市区交通压力。
3.7 加快生态廊道建设,改善城市居住条件
以绿廊绿道建设为抓手,积极开展创建森林城市活动,形成以绿色生态廊道
为主线,串联城镇聚集区、景点、水系、公园绿地及农业休闲等生态景观节点的
绿廊绿道体系,逐步实现“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绿化目标。
3.8 强化城市安全保障,提高应急管理水平
健全抗震、消防、防洪排涝和应对地质、气象灾害应急指挥体系,增强城市
灾害监测预警和信息发布能力。完善生命通道系统,加强阵地建设和防灾避难场
所建设,建立全天候、系统性、现代化的城市运行安全保障体系。
版权声明:本文标题:库尔勒城市发展对策研究 内容由网友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转载请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roclinux.cn/b/1713206611a623887.html,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