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管理员组

文章数量: 1086019


2024年3月12日发(作者:concombre是什么意思)

第八章 《易经》和《易传》

《易经》又称《周易》。《易传》是解释《周易》的著作。《周易》为群经之首,可见影

响之大。大家应该都知道,在中国,能称为“经”的书,都是圣人之言,都是真理,不能更

改,也不需要更改,唯一需要的就是解释工作。《周易》本是一部占筮之作。据说,一个精

通周易的人,可以预知天上人间过去未来之事。虽然在古代的时候,凡是念过书的都学过它,

但并非是每个人都能搞懂并精通的。根据史书的记载,精通《周易》的人凤毛麟角,主要有

伏羲、周文王、姜子牙、京房、扬雄、诸葛亮、袁天罡、李淳风、邵庸、刘伯温等。根据传

说,这些人都是能够预测过去未来之事。比如,姜子牙能够乱说周朝有八百多的历史。再如

诸葛亮能够预测文化大革命。据说,在文革期间,有人发现的诸葛亮的墓,于是这些人就把

他的给挖了。这些人挖呀挖呀,最后挖到两块砖,两块砖之间夹了一些东西,打开一看,原

来是一张纸,纸写着“搞啥”。又如,一本书《推背图》应该是,这本书据说是唐朝的袁天

罡写的,还有一本书叫《烧饼歌》,据说是刘温伯所作。这两本书中都预测到了清朝,八国

联军,朱毛红军等。这些传说,都是不可信的。但有点可以肯定的是,在古代,国家在决定

每件大事的时候,比如出战之前,都需要算的。在《周易》中很多内容都是描写战争的。秦

国的大将王剪出战前,就用《周易》算过。有一次,军师给王剪算了一下,说这次必败。结

果真的败了。这次,预测结果准确,但不能说明《周易》每次预测都是准确的。《周易》除

了能够预测战争胜负之外,还可以用来预测天气、地震。对于预测地震,我听说过两件事:

一,我在念研究生的时候,武汉大学的教授,易学专家,到我们学校做讲座。开讲之前,就

给我们讲了这么一件事:我们国家有专门用《周易》研究地震的机构,可以提前一年预测小

日本的地震。我们预测好了,然后就打电话给小日本,告诉小日本在明年的某个时候(大概

的时候,比一个月内,半个月内)需要特别注意可能会发生地震。小日本根本不相信,后来

果真发生了。小日本以为是中国人瞎猫碰到死老鼠,不足为奇。可是一年、两年、三年都是

如此。后来,日本人就相信了。听到这里,同学也许会问了,为什么76的唐山大地震和08

年的汶川地震测不出来呢?接下来谈第二点。二,邵伟华,据他自己称是邵庸的后人,写了

一本书,预测了04到14年国运,其中谈到在此期间中国西南会发生大地震。实际上,这么

大的地震,不用预测应该都知道,因为大震之前一定有会征兆。比如说76年地震,地震前,

有很多征兆,比如成群的老鼠,小老鼠咬着大老鼠的尾巴,排着整齐的队伍,浩浩荡荡从人

们的前面经过。76年的地震,我没有经历过。但08年的地震我经历过了。我们这里不是震

中,没有什么征兆,但是汶川这个地方,一定会有征兆。后来,我听说,有人问汶川幸存者

震前有没有征兆。他们说:震前,井水变高了,江水忽冷忽热。井水突然变高,江水温度的

变化跟地质的变化有着直接的关系。极有可能跟地震有关系。不仅如此,我还听说,我们国

家有一教授在国外的SCI杂志上,发表一篇论文,称三个月内西南地区必有7级以上地震。

发表论文的时间为08年3月份。还有陕西师大的几个学生05年(或是04)在《灾害学》

杂志上发表文章说:08年西南地区会有6.8级以上地震。目前,我所知道的就是这些信息,

但我相信虽然时间的推移,会有更多的信息来证明一个不需要证明的问题,那就是大震之前

一定会有各种征兆。这种征兆根本不需要用《周易》来测,凭肉眼就可知道。《周易》本身

就是一本占筮之书,所以占卜是《周易》最基本的功能,除此之外,还具有艺术审美之价值。

正如《系辞》所说:“君子居则观其象而玩其辞,动则观其变现玩其占。”三个功能:玩其辞、

玩其变,玩其占。《周易》对中国人的价值观念形成,生活习惯、科学技术等影响都很大。

第一节 《周易》的成书与作者

按照《汉书》的记载,《周易》成书是“人更三圣,世历三古”。所谓“世历三古”就是

说,《周易》成书经历了上古、中古、下古三个时代;所谓“人更三圣”就是说由伏羲、文

王、孔子三个圣人完成的。

1、伏羲与八卦

伏羲,又名宓羲,包牺等,姓风,是中国神话中的人类始祖,传说人类是由他和女娲兄

妹结合相婚而生。从考古出土的文物看,伏羲像多是人头蛇身(女娲像也是如此),这极有

可能是后人对自己祖先崇拜的结果,是一种图腾崇拜。但根据学者考证,他是原始社会中的

部落首领。他所属于的部落主要在泰山一带活动。“古者包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於天,

俯则观法於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於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

德,以类万物之情。”伏羲通过仰观天文,俯察地理,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画出了代表

自然界八种基本符号:乾(天)、坤(地)、震(雷)、巽(风)、离(火)、艮(山)、

兑(泽)。伏羲就是用这八种符合来认识世界并与天地鬼神交流,预知人间祸福。这八种符

号除了具有占筮的意义之外,还是中国古代最早的文字。这种说法为后世许多人认可,尤其

是坎离,坎为水,坎符号立起来就是“水”的篆字;离为火字,离符号立起来,即是“火”

的篆字。

2、文王与《周易》

文王,周族首领,姬姓,名昌。他与九侯、鄂候为商纣王朝的三公。商纣王沉湎于酒色,

残害忠良,对于臣民实行严苛的刑罚,臣民怨声载道。因为周文王实行“德治”,大得民心,

商之臣民离商而归周,周国日益强大,对商构成的威胁。于是,商王就将文王作为人质囚在

羑里(河南汤阴县内),长达七年之久。在此期间,周文王并没有因此丧失信心,周文王演出

了六十四卦,并于卦爻符号之后作对于卦爻辞,后经文王之子周公加工润色而定型。按照传

统解释,文王演卦是将伏羲三画重叠而为六十四卦。

但这种说法未必是事实。近年在湖北荆州王家台秦墓出土的《归藏》,无论是卦名还是

文辞,都比《周易》更原始,且出土的《归藏》是六画之卦,因此,文王演《周易》恐怕不

是六十四卦,而是重排卦序,作卦辞。重卦别有其人:伏羲、神农、夏禹„„。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从无文字八卦到《周易》中具有筮占意味的符号和文辞的形成和定

型,并非一蹴而就,必然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就符号而言,从阴阳符号到八卦到六十四卦符

号,反映了古代先民化繁为而简抽象概括能力和由简单到复杂的思维发展过程。那么阴阳符

号又怎样形成的?阴阳符号又如何过渡到三画之卦?三画之卦又如何变成六画之卦?虽然

儒家按照自己的理解和解释,形成了完整的学说和理论,但是随着考古资料的新发现,现代

人提出了种种猜测:阴阳符号起源于男女生殖器说,起源于龟兆说,起源于蓍草说,起源于

天文说,起源于数字说(阴起源于“六或八”,阳起源于“一”,《归藏》其阴爻写作“”)

等等,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3、孔子与《易传》

孔子晚年而喜《易》,读《易》“韦编三绝”。孔子在传授、整理《周易》时,发出了

《周易》中有文王之道,提出了“见仁见知”和“观其德义”的易学解释方法,首次将《周

易》这部占筮之书纳入了学术的范围,以儒家独特的眼光加以审视,去了《周易》的神秘成

分,着重阐发了“以德为核心”的哲理。他认为,真正有道德和智慧的人根本不需要占卜,

就可以洞察几微,预知未来。孔子把德义当作易学研究所所示的目标,把“善为易者不占”

当作学《易》的最高境界。

以此,根据传统的说法,认为《易传》,即“十翼”:《象》、《彖》、《文言》、《系

辞》、《说卦》、《序卦》、《杂卦》七种十篇,是孔子写的。司马迁说:“孔子晚年而喜

易,序《彖》、《象》、《说卦》、《文言》。读《易》韦编三绝。”班固、王充都认为《易

传》为孔子所作。

自宋代欧阳修之后,这个说法受到了置疑。认为《易传》非孔子之作。那《易传》是谁

的作品呢?根据专家的考证,认为《易传》应该是儒家的作品,属于思孟学派的作品。

第二节 《周易》的主要内容

一、《周易》释名

对“周易”一词的解释,自古意见不一,归纳起来主要有两种:一是认为《周易》是

占卜之书。此说,认为“周”为“周朝”。“易”为古代卜筮之书的代名词。“周易”的意

思就是指周朝的占卜之书。按照《周礼》的记载,夏朝的易为《连山》、商朝的易为《归藏》,

周朝的易为《周易》。故这三种易,称为“三易”。二是认为《周易》是讲变化之书,所以

翻译为“The Change of Book”。“周”是指普遍的意思。“易”从文字构成的角度,由“日”

和“月”字构成,象征着阴阳之变化。《系辞》对“易”的解释就是“生生之谓易”。郑玄

指出:“易一名而含三义。易简一也,变易二也,不易三也。”

春秋时,就有《周易》的提法,在《春秋》和《左传》中多次提到“周易”。战国时,

《周易》和《易传》并称为《易》,如《庄子》:“易以道阴阳”,《荀子》所谓“善为易

者不占”之“易”,已经包含了《易传》。

二、《周易》古经的结构内容

《周易》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三十卦,下篇三十四卦,共六十四卦,每一卦六爻,共三

百八十四爻。按先后次序,《周易》中每一卦由卦画、卦名、卦辞、爻辞四部分组成。

1、《周易》符号的意义

由阴阳符号构成的卦画,我们称之为卦。而阴阳符号,我们称为爻。阴爻的符号为(--),

阳爻的符号为(—)。最早的卦只有三条阴阳符号,即八卦,代表八种自然物质。为什么画

三条符号呢?主要是因为,这三条符号代表着天地人三材,所以称为“三材之道”。

(1)八卦歌诀

乾三连,坤六断,震仰盂,艮覆碗,

离中虚,坎中满,兑上缺,巽下断。

(2)八卦代数

乾一,兑二,离三,震四,

巽五,坎六,艮七,坤八。

(3)八卦方位

乾:西北。坎:北。艮:东北。震:东。

巽:东南。离:南。坤:西南。兑:西。

后来的每卦由六条阴阳符号组成,把下面三个符号称为内卦或(下卦);居上的三画卦

称为上卦或外卦。今天我们看到的《周易》有六十四卦,这六十四都是由八卦组合而成。这

六十四卦是:

《易》中的八经卦﹐两两重复排列为六十四卦。

卦名是:乾﹑坤﹑屯﹑蒙﹑需﹑讼﹑师﹑比﹑小畜﹑履﹑泰﹑否﹑

同人﹑大有﹑谦﹑豫﹑随﹑蛊﹑临﹑观﹑噬嗑﹑贲﹑剥﹑复﹑

无妄﹑大畜﹑颐﹑大过﹑坎﹑离﹑咸﹑恒﹑遁﹑大壮﹑晋﹑明夷﹑

家人﹑睽﹑蹇﹑解﹑损﹑益﹑夬﹑姤﹑萃﹑升﹑困﹑井﹑革﹑鼎﹑

震﹑艮﹑渐﹑归妹﹑丰﹑旅﹑巽﹑兑﹑涣﹑节﹑中孚﹑小过﹑

既济﹑未济。

乾为天、坤为地、水雷屯、山水蒙、水天需、天水讼、地水师、水地比、风天小

畜、天泽履、地天泰、天地否、天火同人、火天大有、地山谦、雷地豫、泽雷随、山

风蛊、地泽临、风地观、火雷噬嗑、山火贲、山地剥、地雷复、天雷旡妄、山天大畜、

山雷颐、泽风大过、坎为水、离为火、泽山咸、雷风恒、天山遯、雷天大壮、火地晋、

地火明夷、、风火家人、火泽睽、水山蹇、雷水解、山泽损、风雷益、泽天夬、天风

姤、泽地萃、地风升、泽水困、水风井、泽火革、火风鼎、震为雷、艮为山、风山渐、

雷泽归妹、雷火丰、火山旅、巽为风、兑为泽、风水涣、水泽节、风泽中孚、雷山小

过、水火既济、火水未济

2、《周易》言辞的结构与意义

卦画后面的文辞叫卦名、如乾,乾就是卦名,卦名是对卦画最简要的说明,也是这个卦

的主题。在卦名后面有一段文字,这段文字称为“卦辞”,以表达该卦的含义。比如,乾卦

的卦辞就是“元亨利贞”。每卦有六爻组成,每一爻都有相对应的文字,这叫爻辞。阴爻称

六,阳爻称九。如:初九、九二、九三、九四、九五、上九;初六、六二、六三、六四、六

五、上六。

3、卦序排列

今天我们所见过的卦是按两两相对排列的,比如乾坤,屯蒙、泰否等。但这种排列顺序

并不是唯一的,1973年在湖南长沙市东郊的马王堆汉墓中发现的帛书《周易》的排列顺序跟

今天的版本就不一样。

三、《周易》的世界观

《周易》由卦象和卦爻辞组成的,就文句而言,其内容大致有三类:一类是以自然现象的

变化,比拟人事的变化。如大过卦九五:“枯杨生华,老妇得其士夫,无咎无誉。”一类是

讲人事之得失的,此类文句最多。屯卦六四爻辞说:“乘马班如,求婚媾,往吉,无不利。”

还有一类是判断吉凶的辞句,即占辞,如乾卦:“元亨,利贞”。其中讲人事的内容是当时

社会生活意识形态的反映,所以这类内容涉及到当时社会生产、阶级结构、家族和国家制度、

社会风俗、宗教等诸多内容。

但从哲学史的角度来考虑,《周易》这本书,相信天神和人鬼可左右或启示人的命运,

有神论是本书的指导思想。但跟殷代的卜辞相比,本书的世界观又有自己的特色,主要表现

如下:

一、认为天道和人事具有一致性。所谓天道,指自然现象的变化。前面提到文句有些内

容是用自然现象比拟人事的。为什么要比拟呢?那就是认为两者具有一致性。比如大过卦九

五:“枯杨生华,老妇得其士夫,无咎无誉。”什么意思呢?枯杨生秀和开花,同老夫或老

妇新婚一样,既不太好也不太坏。又比如小过卦辞“亨,利贞,可小事,不可大事。飞鸟之

中遗音,不宜上,宜下,大吉。”就是说,飞鸟的声音是向下而不向上,所以人事活动下顺

则吉,上逆则凶。

二、认为人的生活遭遇可以转化。《周易》的卦爻辞讲到许多对立的事物。就卦名说,

有乾坤、泰否,损益、既济未济等。就社会地位说,有大人小人,夫妇等。就生活遭遇说,

有吉凶、利不利等。但,《周易》认为这些情况都不是一成不变的,会向对立面的转化。如

泰卦的卦辞是“小往大来,吉,亨”,否卦的卦辞是“不利君子贞,大往小来。”我们今天

讲的“否极泰来”就来源于此。除此之外,物极必反也来源于《周易》。

三、认为人事之吉凶,对人有劝诫之意。有些卦爻辞不仅示人以吉凶,同时给人以教训。

比如谦卦初六爻辞说:“谦谦君子,用涉大川,吉。”又比如损卦六三爻辞说:“三人行则

损一人,一人行而得其友。”三人行,意见难得一致;一人独人,则遇事无商量;二人同行,

则遇事可以商量。

四、占筮的方法

1、用著草占

如虞翻占关羽。三国时吴国孙权,听说关羽战败,使著名易学家虞翻占之,得节(上坎

下兑)之临(上坤下兑)。虞翻根据卦象,认为:关羽出不二日,必然断头。节上为坎险,

下兑为金,有折伤之义。五阳爻为颈,阳爻变阴爻,断头之象。按史书记载,关羽战败后果

被杀头。

又如北齐赵辅和为朋友占父病。后占得一卦为泰,朋友说甚吉,因为卦辞“小往大来吉”,

而赵辅和说,从卦象上看,乾在下,坤在上,乾为父,坤为土,父有入土之象,后果然其父

身亡。

2、纳甲法、火珠林法。此法单取《周易》卦象,将每一爻配以天干地支五行,并推出相应

的“六亲”(父母、兄弟、子孙、妻财,官鬼)使之囊拓人间所有事情。

3、梅花易数:这种方法化繁为简,将世间事物化为数字,然后把数字变成八卦,利用八卦

五行相生相克的关系推断吉凶。

对于《周易》是否能预测过去未来之事,得辩证看。不要把《周易》等于迷信和伪科学,

因为现在的科学不能证明《周易》迷信和伪科学。

第三节 《易传》的内容与意义

《易传》,又称《周易大传》,共十篇,又称“十翼”。传,有解说之义。在古代,凡

解说、阐发经典著作意义的书和文字,皆可称为“传”。如《春秋左传》,是左丘明为《春

秋》所作的注释。《易传》十篇:《彖传》(上下),《象传》(上下),《文言传》,《系

辞》(上下),《说卦传》,《杂卦传》。

1、《彖传》

彖,即材,通“裁”,有截断之义。截断一卦之义的言辞,叫彖辞。彖辞也叫卦辞。对

彖辞(卦辞)的解释为“彖传”。《易传》以“彖”作篇名,实指“彖传”。比如对《泰》

卦辞的解释:“天地交而万物通也,上下交而其志同也。”对《否》卦辞的解释:“天地不

交而万物通,上下不交而天下无邦也。”

2、《象》

《周易》中的象,是指卦象。卦象取法自然之象。所谓自然之象,是指自然界事物所呈

现的容貌、形态,如日月星辰所呈现的象称为天象,山川草木所呈现的象叫地象。《象》分

为大象、小象。大象解释卦象,小象解释爻象。

《大象》释卦的方法,是先用八卦之象解释卦,然后比拟人事,说明效法此卦象当如去

行动。如《乾·象》: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小象》释辞的方法很多,既可以从爻位也可以从义理方面解释爻辞。所谓爻位,就是

阴爻居爻位,阳爻居阳位,如果不当,则不吉。所谓的义理,就是道理。《屯》六三:即鹿

无虞。《象》释之曰:即鹿无虞,以从禽也。什么意思呢?没有猎人作向导的前提下追鹿,

这只有被动地跟从禽兽。

3、《文言》

“文言”之称,主要是解释《乾》《坤》两卦的。

4、《系辞》

系,系属;辞,文辞。系辞,指系属在卦爻之下的文辞,即卦爻辞。《系辞》是对《周

易》的总论,其内容博大精深,是学易学的必读之作。

5、《说卦》

《说卦》,是系统地解说八卦的专著。其主要内容说明八卦产生过程,八卦的性质,功

用,方位,以及八卦所代表的卦象。

6、《序卦》

此篇说明了六十四卦排列及排列的客观根据。

7、《杂卦》

此篇杂糅六十四卦,以二二为对,简要地说明了卦名之义。之所以称为“杂”,是因为

它打乱了《序卦》的排列,错综六十四卦而解说卦义。

第四节 《周易》与中国文化的影响

1、对生活习惯的影响

2、对文学艺术的影响

3、对中医的影响

4、对科学的影响


本文标签: 周易 八卦 符号 地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