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管理员组

文章数量: 1086019


2024年3月12日发(作者:文章accept之后proof)

X 

学术交流 

I.丁ESHUm UU 

l 

山西省玉米种子生产优势分析 

口韩柏岳 

摘要:阐述了近年来玉米价格进入了上涨周期,山西省粮食持续丰收,玉米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的现状,指出了 

玉米种子产业将迎来一个新的发展机遇期,详细分析了山西省玉米种子生产的优势。 

关键词:玉米种子;优势;分析 

DOI:10.3969/J.ISSN.1673—632X.2012.8.13中图分类号:【S-9]文献标识码:A 

山西省一直享有“农业小省,制种大省”的美誉,凭借 

地理优势、气候优势和科技优势等,杂交玉米制种在全国占 

1 区域优势 

有重要地位。早在1979年,就曾在山西省定襄县召开了全 山西省地处北半球中纬度地区黄土高原,位于东经 

国杂交玉米制种现场交流会。20世纪90年代,山西省连续 

1 10.15。一1 14.32。,北纬34.31。一40.44。,拥有深厚疏松 

多年杂交玉米制种面积稳定在2.67 3_33万hm:,1999年更 

的黄土层,属于暖温带中温带地区,温度分布较为均匀,多 

是达到4.66万hm 。在山西省政府农业工作“十一五”规 

数地区无霜冻日期在130天以上,不小于1O℃积温多在 

划、“十二五”规划中,2次提出将瓜菜和玉米制种作为山 

2 500 oC以上,年降雨量多在500mm以上,且集中在7月、 

西省制种业的重点。尽管如此,由于市场的竞争和经济的增 8月、9月,雨热同季,不小于10 ̄C的日照时数多在1 200 h 

速放缓,山西省范围内的杂交玉米种子生产基地面积出现滑 

以上。山西省大部分地区的自然条件方面与美国玉米主产区 

坡,2004年全省玉米制种降到了2.13万hmz左右;到2010 

非常接近,是特别适宜玉米生长发育的地区。从玉米的生态 

年底,全省玉米制种面积0.85万hm ,年产种子4 650万 , 

适应性来看,它也是最适宜山西省黄土高原温带大陆性气候 

降到了历史低点,全省杂交玉米制种产业面临的形势非常严 下种植的作物。山西省发展玉米生产具有明显的区域优势。 

峻。但是,经过多年的发展,山西省玉米种子产业在全国已 

经具有了重要影响,逐渐形成了一套外省所没有的优势。自 

2科研育种优势 

201 1年以来,玉米价格进入了上涨周期,2013年玉米价格 

经过多年探索与实践,山西省培养出一批杰出的农业科 

将达到近年来的新高,玉米种子市场行情也将一路看涨。我 技工作者,选育出一批优质高产多抗玉米新品种,种子繁育 

们应当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充分分析山西省玉米种子产业所 

推广体系较健全。建国以来,全省选育并通过省级以上品种 

具有的优势,将现代玉米种子产业做大做强。 

审定委员会审认定玉米新品种300多个,为山西省7次玉米 

核。落实农机安全生产监管站室、分管领导、具体监管人员 化等“六化”目标。 

的“三落实”监管责任;与驾驶员签订安全生产承诺书;与 

2.1 0管惠结合调动机手遵章守纪的积极性 

农村各户签订不乘坐拖拉机承诺书,落实政府各级农机安全 结合农机化各项建设项目,对牌证齐全,按时参加检审 

生产目标责任考核,强化对农机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工作责 

验,模范遵守农机安全生产各项法律法规,带头参加农机化 

任,确保责任到位、宣传到位、监管到位、考核到位。 

各项工作任务的机手,优先予以考虑项目申报,以调动机手 

2.8严格管理加强安全监理队伍建设 

遵章守纪,投身农机化事业的积极性。 

要保障安全监理工作经费来源,充实有专业素质的监理 

2.1 1 典型示范开展“平安农机”创建活动 

人员,加大教育培训力度,建立岗位责任制,以建立一支政 积极开展“平安农机”示范乡、村、户创建活动,充分 

治合格、作风过硬、业务精通、执法严明的高素质安全监理 

发挥示范乡、村、户典型示范带动作用,推动农机手自觉遵 

队伍。 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全面做到安全生产无事故。 

2.9致力争取提高安全监理装备水平 

参考文献 

积极争取政府和上级业务部门支持,使监理装备达到农 [1]2012年山西省农机安全监理培训工作要点[EB/OL].http: 

机检验设施精细化、安全监督检查机动化、监理通讯设备电 

//www.sxnj.org.cn/SiteProscenium/Content.aspx?Anicleid:61 1 1. 

子化、网络办公自动化、事故处理现代化、驾驶员考试无纸 

(作者单位:山西省阳城县农机安全监理站)_ 

当代农机75 

I TESH[LII罕不 流lAOLIIJ l 

品种更新提供了’新品种。近年来,选育推广的晋单42号、 

大丰5号、大丰16号、大丰26号、强盛16号、强盛42 

号、强盛51号、潞玉6号、潞玉l3号等新品种已成为全省 

玉米生产上的主干品种,为玉米新品种的第7次更新和全省 

经过多年的发展,山西省培养了一批实力较强、成长性 

4企业发展优势 

较好的大型玉米种子龙头企业。在2007年全国第五届全国 

种子信息交流暨产品交易会“中国种业50强企业”的评选 

中,山西省共有3家企业入选,分别为山西屯玉科技股份有 

限公司、山西强盛种业有限公司和山西天元种业有限公司, 

玉米生产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与此同时,山西省先后建 

成了国家级区试站6个、部级种子质量检测与认证中心1 

个、省级质量检测分中心6个、国家级原种场1个、国家级 

救灾种子储备库2个、农资科研机构10家,这些种子基础 

设施的建成,为玉米种子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仅2010 

分别列第6位、第32位和第36位。山西“屯玉”品牌也成 

为全国种子品牌“中国驰名商标”和“中国名牌产品”。与 

年,全省共引进玉米品种100多个,审定玉米品种22个, 

并组织安排了37个农作物品种、746个试验点的区试工作。 

3生产技术优势 

经过长期的生产实践,山西省农民群众取得了大量的制 

种实践经验,培养了大批农民制种能手,农业专业技术人员 

也在这个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种植经验,成功研发了很多增 

产保质抗灾害的技术,多项技术处于全国乃至世界领先地 

位。 

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技术是山西省玉米生产上一项必不可 

少的重要支撑技术。该技术于1978年由Et本引入,山西省 

随即选用玉米作为首批作物研究应用。地膜覆盖后,太阳热 

辐射得到更好的吸收和贮存,地温得到有效提高。另外,地 

膜覆盖技术通过隔离土壤和太阳光,降低土壤中的水分无效 

流失,最大程度地利用水资源。经过1年的试验,地膜覆盖 

技术在山西取得成功,随即推广。由于采用了地膜覆盖技 

术,有效地提高了温度,一方面有利于由于温度不够出现晚 

熟现象的品种的推广,另一方面也将玉米适宜种植区向较为 

寒冷的北方推进了2~3个纬度,增加了山西省玉米种植面 

积。 

山西省玉米生产的另一项重大支撑技术是整秸秆覆盖技 

术。山西地区较为干旱,整秸秆覆盖技术可有效阻挡土壤水 

分的蒸发,减少水土流失,增加土壤水分。整秸秆覆盖技术 

可以将自然降水循环起来,通过自然还田提高土壤肥力,对 

旱地具有显著的增肥、改土、保墒、调温、压草等作用,集 

节水农业、有机农业、覆盖农业和生态农业于一体。整秸秆 

覆盖技术投资少、见效快且技术简单,因而容易实现。该技 

术的试验成功和推广推动了全国农业技术的发展。此外,经 

过不断创新和研究,山西省摸索出一套以早播、增密、平衡 

施肥为特点的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形成了独特的玉米高产栽 

培技术体系。 

76 http://www.ddnjzzs.tom 

此同时,山西屯玉等种业公司也成立了企业科研育种机构, 

选育出了一批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品种,企业成长性好,发展 

后劲大,成为山西省育种、繁殖、销售一体化大型龙头企业。 

5行政管理优势 

随着国办发[2006]40号文件的全面贯彻落实,到2010 

年,山西省共健全完善种子管理站123个,包括省级1个、 

市级11个、县级111个。其中全额事业单位109个,占 

89%;差额事业单位13个,占10l2%;自收自支事业单位1 

个,占0.8%。各管理站将按照《山西省农作物种子条例》, 

负责以下7项种子管理职能:一是贯彻有关农作物种子的法 

律、法规和规章;二是编制农作物种子发展规划,组织农作 

物品种引进、区域试验、示范、繁育、推广计划,发布信 

息;三是负责农作物品种管理;四是合法、管理农作物种子 

生产、经营许可证,监督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活动和种子 

质量;五是培训农作物种子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六是 

依法查处生产、经营农作物种子的违法行为;七是法律、法 

规规定以外的其他职责。全省种子管理机构进一步健全,种 

子管理体系基本完善,形成了“精简、统一、效能”的种子 

管理体系和“标本兼治”的种子市场监管长效机制。 

从气候、地理条件和政策因素来看,山西省玉米种业发 

展优势明显,只要合理利用这些优势,山西省玉米种子产业 

将顺利实现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常红飞.新形势下中小型种子企业的营销之路叭种子科技, 

2009(2):3—5. 

【2】范阳,王永士,郭安斌,等.种子生产与经营存在的问题和对 

策fJ].种业导报,2007(3):10—1 1. 

【3范文云,闫生茹.3J浅论中国种子企业发展策略【Jj_农技服务, 

2008,25(10):161-162. 

(作者单位:山西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辫 


本文标签: 山西省 种子 生产 优势 发展